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五十一节 城里的情报

临高启明 第五十一节 城里的情报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用四个连拦截兜捕一万多难民实在有点为难,好在夜里难民移动缓慢,黑灯瞎火的也无处可跑,往往十几个士兵打着火把一喊话就停下来等候收容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各个连都有不少参加过发动机行动的老兵,指挥收容难民别有一手,只用刺刀逼迫就把难民们围拢,一时间哀嚎声此起彼伏,“澳洲军爷饶命”之类的话语不绝于耳。前后整整花了四个小时,才把这一万多难民押送到北山东面的山脚下,由三个连暂时看管着。这时候天都大亮了。

朱全兴焦头烂额,他一面要布置进攻,一面还要处理难民的问题。后续的预备队和民事干部正在移动,准备接手这一摊子的事情。

正忙的不可开交,勤务兵来报告:说出城的难民中有个老头要把一封信交到他手上。

“他非要说得当面递交。”

“把信搜出来带来。”朱全兴没兴趣听老头子的嘀嘀咕咕,万一是和他扯什么“安民”的事情,他可没这个时间可以浪费。

“他说他是孤狼派来的!”

朱全兴一怔,孤狼的事情他知道,是对外情报局安排的在梧州的坐间,前不久还在城墙上发送过情报过来。

这么一来他不倒是重视起来了

“好吧,就把他带来。”朱全兴说,“另外去报告许首长,让他赶紧过来一趟!”

孙三才是山东人,发动机行动收容来的难民,因为牛高马大的,就把他招募进了陆军。现在孙三才当了下士,当上了班长。不过战绩寥寥,除了参加过寥寥几次剿匪,孙三才没有真真正正地打过仗。一直到开始大陆攻略,孙三才才算真正意义上地上了战场,本想上阵杀敌立下大功,好日后升官发财,封妻荫子。

没曾想登陆之后一直到梧州,孙三才都没有开过一次枪,背着枪坐船走了一路。把他建功立业的心给灭了一半。

到的肇庆,听说梧州集结了上万明军,必然要大战一场,孙三才很是兴奋,觉得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可想不到的是,到了战场,孙三才所在连的第一个作战任务竟然是拦截出城的难民。

现在难民们在北山东麓被用铁丝和木棍组成的警戒线围在里面,难民们席地而坐,卫生队巡视其中,为一些受伤的难民进行了简易的包扎。孙三才所在连又接到任务,在这个临时构建起来的难民营外围执行警戒任务。

孙三才的心情很糟糕,要是一直看着这群难民,那么他在梧州可是什么仗也没得打了。照着这个速度,他猴年马月才能升官啊。

牢骚归牢骚,任务还得执行。这是“铁的纪律”。孙三才不敢怠慢,带着手下的兵沿着警戒线巡逻。特别是要注意难民群里有没有人“为非作歹”——过去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少,虽然是“同为沦落人”,甚至是朝不保夕,但是难民营地中弱肉强食的事情时有发生,抢劫、斗殴、强奸……什么样的案子都发生过。

忽然,隔着警戒线,一个老头突然挤到他前面来挥舞着胳膊叽叽歪歪,说着一通他听不懂的鸟语,让他的心情愈加烦闷。呵斥道:“老实点!”

那老头不是别人,正是骆阳明手下的老掌柜李文升。李文升虽然是个掌柜,但是只会说广州官话,作为山东人的孙三才当然听不懂——他除了军中通用的新话之外,只懂家乡的土话,别说到了梧州,就是跑到西三府人就听不明白了。

因为部队里通行是新话,作为军人他也很少和外界接触,自然对广州官话所知甚少。

此时的李文升却越说越激动,还做出了想翻越警戒线的举动,孙三才情急之下举起了手中的步枪,用刺刀把李文升逼了回去。

李文升想起东家的嘱咐,把心一横,顾不上周围的人劝说,又挤了上来,挥舞着胳膊冲着孙三才手舞足蹈的比划喊叫着要求叫首长。

奈何孙三才还是一个字也没听懂,他见这老头不知好歹,不服管理,照规矩就要上“强制手段”了——用刺刀直接捅是不行的,但是枪托现成,当下掉转枪支就给了老头一枪托。

李文升这下挨得结结实实,噗通一声摔倒在地,周边的难民们一阵骚动,顿时远远的躲开了。

没想到李文升颇有“受人之托,忠人于事”的精神,挨了这一枪托立刻又爬了起来,又在大喊大叫了。

孙三才这下着恼了,当即命令道:“来,把他给我绑上!拔一把草把他的嘴给塞住!”

“什么事?”

孙三才转头一看,正是排长林功勇。赶紧立正敬礼道:“报告排长,有一个老头不听命令,滋扰闹事!”

林功勇原来的百图村林家的子弟,按族谱算是林显明的族侄,林功劳的族弟。百图村赶散之后,林家全族就被拆散了,一部分迁徙到了三亚,一部分留在临高。随着元老院统治区愈来愈大,两地的林家各支被进一步的拆分。林功勇的爹因为是造船师傅,便被迁徙到了高雄,一家人都进了当地的海军船坞工作。

因为从前百图村要为来自各地的人修船,所以百图村的村民个个都通晓几门方言。到了高雄之后林功勇更是接触到五湖四海的人,所以不单能说母语闽南语,还会临高话、琼山话和广府白话,说得都很正宗,旁人绝难听出口音。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大陆攻略前的全面征兵中进了士官教导队。

他听得懂李文升的话,听他翻来覆去的喊要见首长,心里觉得蹊跷——首长这个对元老院的尊称,在这两广边界的府城里应该是所知甚少的,这老头怎么会知道呢?当下用广州白话安抚了他几句,问他有什么事情。

李文升见终于来了个听得懂而且会说粤语的人,分外激动,也顾不得一把把寒光闪闪的刺刀,一把向前,把林功勇的双手牢牢抓住,不停叨叨着:“我有重要情报送给澳洲首长。”

“什么?”

“请你转告首长,我有孤狼交给我的情报!”

听到情报二字,林功勇不敢怠慢,马上把他带到一旁,盘问起来,没想到那老头除了“我有重要情报送给澳洲首长”、“我是孤狼派来的”两句话之外,就再也不肯多说什么。

林功勇生怕这是个明国奸细,要见首长是为了去行刺。又叫士兵把他的全身都细细搜检了一遍,连发髻都打开了,并未发现凶器,搜到的除了一些杂物之外,只有一份普通的家书。

这些东西他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实在看不出什么蹊跷。最后他只好吩咐把人先单独关起来,派人去向营部报告。

李文升被安置在一个帐篷里面,惴惴不安地坐在行军椅上,他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豆大的汗珠。感觉自己都一把年纪了,还从来没有如此紧张过。

帐篷外现在就站着一个背着带铳剑的澳洲火铳的士兵,无疑一旦他试图逃离,肯定是格杀勿论的份。东家一直和大昌米行有来往,而大昌米行背后是澳洲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梧州商贸立足于大米贸易,就不可能不和大昌打交道,一些关于大昌的传闻自然也是知道的。

东家既然和大昌有来往,也许会和澳洲人有些说不清道不楚的干系。但东家不说,李文升也不会问——那是东家的私事。不过李文升对澳洲人的底细还不太清楚,为了替东家着想,谨慎一点,还是不要透露太多关于东家的信息为妙。于是李文升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除了东家交代的“我有重要情报送给澳洲首长”“我是孤狼派来的”,别的什么都不说。

等了许久,却等来了一顶轿子——许可听说有人带了孤狼的消息,立刻要求朱全兴把人送到城南的指挥部去。

“用轿子,立刻把他抬来!”

为了便于指挥,朱鸣夏在梧州城南设立了前敌指挥所,长洲岛则作为后勤仓库和部队的修整地,现在杨增的第8营就在长洲岛上修整。各处对收容下来的难民进行了初步的清点,一共一万八千多人,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和妇女,亦有部分青壮趁乱跑了出来——这部分青壮被集中看管起来,以防有明军奸细混在里面。

朱鸣夏现在正在发愁:熊文灿这一手甩锅技可真厉害!

梧州城商贸发达,城中百姓多以经商百工为业,靠着梧州作为桂北、桂西大米集散地带来的商机过活,那些米商大户倒没什么,绝大部分平头百姓在梧州城外都没有自己的田地农庄,现在正是无地可去。他们现在身上的细软大多早已被驱逐他们的明军搜刮一空,再加上熊文灿在战前就在梧州城外的四乡八野有意识地半卖半抢地征集粮食,梧州一带附近的各村各寨的存粮大多仅能自保,他们这些老弱妇孺想搞到粮食更是难上加难。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25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