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五十九节 招待会

临高启明 第二百五十九节 招待会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1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五十九节

招待会

原本渔业总队拥有不少船只,但是普遍小、杂、旧,吨位小,状态差,基本就在近海作业,最远不过到北部湾地区。TXT电子书下载**现在要承担西沙、东沙一带的海上巡航,明显力不从心。明秋就从特务艇中队中淘汰了一批标准排水量小于100吨的船只给渔业总队。随林传清怎么改造去,唯一的要求是保持一定的武装水平,以便在东沙和西沙之间的海区执行武装巡逻。.

一开始元老院希望林传清能改出几条捕鲸船,鲸鱼浑身都是宝――特别是油脂,是早期工业中油脂的主要来源,对严重缺乏油脂的元老院工业体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至于鲸须和骨片,以其高弹xìng在工业上亦有相当的作用。不过大图书馆明确的泼了捕鲸党们一头凉水――南海根本不是鲸鱼栖息地,只是偶尔有些过路的,拿下北海道或者夏威夷之前,商业捕鲸想都甭想。

这样一来,新拨入的渔船全部按延绳钓船改造了。改造并不复杂,只是加上一个大型人力绞车,外加两条工作艇。因为没有动力绞盘,人力收放很慢。延绳放下之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都是由工作艇去检查浮标、鱼线、收获,更换钓饵。另外就是把底舱改成了“冷库”,捞上来的鱼简单处理一下就塞进去保鲜。帆船上没有制冷动力,当然也不能搞煤气冷库。冷藏只能是用保温材料包裹的冰块。

林传清请来热工学出身元老jīng心设计了船用冷库。船用冷库保温层采用了多层保温隔热处理,在保温材料上,可选择的东西不少:除了在临高得到广泛运用的木棉、锯末和硅藻土之外,还大量用了大量蒲叶和蒲绒。蒲绒的保温效果非常好,而且不怎么怕水,蒲草进化出这种纤维用来帮助自己的种子随水漂流,中空的蒲叶起到隔湿作用。

蒲草其实就是古埃及文明最著名的植物――纸莎草的东方亚种,古埃及人利用了蒲叶的长纤维制造莎草纸,而在中国,除了把蒲叶做成坐垫、chuáng垫、跪垫,或者用来造纸之外,蒲绒也是一种重要的防寒物资。

由于蒲草在高盐碱度的洼地和湿地中生长良好,给排水部mén大量种植用来处理污水和改造滨海盐碱地。比起靠采集和收购来得少量野生木棉和还有其他利用价值的锯末和硅藻土,木棉蒲叶和蒲绒也就成了穿越集团眼下自己能大规模量产的最廉价也最有效的隔热材料,大量被掺在棉絮里制造发动机行动需要的被褥,元老和nv仆享受温柔乡用的枕头多数也填充了香蒲绒。

蒲绒产量虽大还要保证北上的物资供应,因而林传清的冷鲜船一共只改装了十条,三条用于北部湾地区,六条用于三亚,另外二条就被部署到了香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亦是渔获丰富的地方。

招待会上的寿司和刺身就是冷鲜船的好处,原本洪水尹还以为当地人士不见得愿意接受这样的食物,没想到依然是大受欢迎。一盘一盘的川流不息的端上来,很快就被消灭了。

“这里可是广东――一直以来就有吃鱼生的习惯,淡水鱼吃得,海水鱼更吃得。”造船厂的负责人施建涛端着酒杯微醺的说道,“顺德距离这里可没多远,当地的鱼生可是出名的……”

施建涛心情颇佳:他主持的h800和谐轮的建造工程,在磕磕绊绊的运作了一阶段之后终于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为当地造船作坊培训工人,提供标准化量具和工具都起了作用,特别是来自企划院的决定xìng支持:批准在当香港当地建立一座木材加工厂,就近加工从广东和福建运来的木材,同时批量制造标准化的船料。包括桅杆、壳板、甲板条等等。

这些措施都大大加快了h800和谐轮的建造进度。施建涛发现,其实土著的学习能力并不差,而且堪称充满智慧,只不过多年的因循守旧而被méng蔽了眼界,当有人打开一扇窗户,展现出新的道路的时候,并且扎扎实实的教他怎么去走得时候,他们也就很快的跟进了甚至能举一反三。当地的造船作坊在经济利益的刺jī下适应了澳洲人的生产模式,效率呈几何级上涨,最初几艘和谐轮仅仅备料阶段生产合格的外包部件就消耗了好几个月,但是当一切磨合完毕,建造一艘h800和谐轮平均只用了50天。施建涛在香港的简易沙滩船台上以每批4艘的速度建造这种大型运输船。

实际上,香港造船厂就是在执行组装的任务。造船所需要铁骨、铁肋从博铺加工好之后被大鲸运到香港来,简单的木结构件由珠江口的各个土著造船作坊和木工作坊分包加工,运到香港岛上。制造较为复杂的木结构部件则由木材加工厂制造。最终在沙滩船台上完成组装。

最终,香港造船厂在drì纪念rì之前完成了28艘的任务――不仅圆满完成了发动机行动的下达的任务,还超额了4艘。这4艘被改造成了舰队运煤船。

施建涛在发觉自己造船工作能够如期完工的时候,高兴的喝得酩酊大醉――他在元老院的地位有了充分保障,富贵还是要险中求啊。

今天,眼看着自己亲手主持建造的输送船团就要出港执行发动机行动,他的心情更是好得不得了,苏打水、水果汁兑朗姆酒喝了个痛快。

“你的承包商也来了?”洪水尹问道,他今天请了和他们有贸易往来的当地商人。

“来了。还有洛辰的那批天地会客户。”

招待会上,云集着一批穿着绫罗绸缎的土著“上等人”,期间也hún迹着若干着镧衫文士儒生。洪水尹作为本地的商务负责人,兼任对外联系人,端着酒杯在人群中谈笑风生,长袖善舞的和当地一干土著合作者应酬。

当地的土著合作者们,大多是来自圣nv湾对面的九龙半岛和更北面的东莞、香山两县的经营xìng中小地主。受到明代商品经济大cháo的bō及,很早就开始以经营种植各种经济xìng作物,尤以种植靛蓝、蚕桑为主。靛蓝和生丝、绸缎都是元老院的大宗出口物资。因而一直是洪水尹积极拉拢的目标。

吸引他们为外贸公司提供出口产品,推销“天地会”的服务,是目前洪水尹的一项主要工作。

这些中小地主最初和香港站的合作,多少带有“被自愿”的成分,因为伏bō军在珠江口的“赫赫武威”,加上刺刀和炮艇就在不远处晃悠,没有人胆敢拒绝香港站的“贸易说明会”。

然而一旦这样的贸易关系正式确立起来,他们很快发现,和香港站的澳洲人合作,比和城里大大小小的jiān商合作要好很多很多。因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快就热络起来了,而天地会也乘机在当地开始发展客户――港岛地区发展农业条件不佳,天地会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当然,也有主动来和澳洲人合作的――刘德山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三良镇上见识了伏bō军的秋毫无犯之后,很快就动起了和澳洲人做买卖的想法。

刘德山的买卖是在山东和广东之间贩卖土产,早就听说过澳洲人的买卖做得很大,澳洲货极受欢迎,现在澳洲人近在咫尺,机会当然不容错过。所以珠江流域讨伐战役一结束,他就跑到了香港,找到了洪水尹,要求贩卖山东货物。

洪水尹对他的提议十分感兴趣,刘德山虽然是个小商人,资本不雄厚,但是生意路子很熟,身为山东人又长期在珠三角地区行商,对两地情况都很熟悉,是个很合适的贸易代理人――而且他的势力不大,不容易造成尾大不掉之势。

在洪水尹的支持下,刘德山很快充当起了“万有”的代理人,开始经营澳洲货物。他对珠三角的乡镇状况十分熟悉,能够深入到过去广州站难以深入的村镇展开商业活动,已经在东莞县境内初步建立了一个乡镇商业网。

这个乡镇商业网以流动商贩和当地代理店的模式,向乡镇大量推销火柴、新式铁农具、廉价中成yào等临高生产的rì用品,同时收购村镇的各种土特产。尽管生意琐碎又没有很大的利润,起码把临高的商品渗透到了农村。随着商品的渗透,观念也会跟着改变。

刘德山自己也小小的发了一笔财。虽说没有赚太多的钱,但是他的jīng明的头脑中已经知道澳洲人在后面有更大的商机。只要自己耐得住,发大财的rì子就在后面。

此刻他正在站在大厅里,学着澳洲人的mō样端着一杯格瓦斯,注视着洪水尹的一举一动。巴望着这位“首长”能够再向他透lù点什么消息。他已经从前一阶段香港站的大采购中嗅出了些气味――更大的机会很快就会降临到香港岛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