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五十八节 广州城里的人们

临高启明 第五十八节 广州城里的人们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刘三没有再说下去,既然他没感觉,自己也不要再多说为好。UU小说,uu234当晚照例是接风洗尘的一套,第二天刘三就开始着手广州的医疗卫生的准备工作。

随着预备接管政权的元老不断到来,大世界的“里世界”中的气氛渐渐凝重起来。已经抵达大世界的部队安静的住宿在临时营房里,每天做室内体操来打发时间。军官们在地图和沙盘上一遍又一遍的推演着进军和接受的方案;林佰光指挥的情报系统现在已经正式改名为广东大区城工部,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人鬼鬼祟祟的日夜川流不息的出现在大世界的侧面的几个小门;侦查总局特侦大队的到来更增添了紧张感,他们昼伏夜出,进出都走专用通道,成为这里最神秘的所在。

广州城内的大商铺、缙绅和官衙周围,从去年年底开始便冒出来许多小贩和乞丐;茶楼酒馆里到处流传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正月里流寇大军攻占中京,焚毁皇陵的大事,居然比官府的消息来得更早,还充满了各种各样令人惶恐却又血脉喷张的细节。接着,各式各样的小册子又开始流传起来,这几年大明在各处的糟心事,一五一十,都给细细的写了一遍。最令人感到害怕的是,各种原本百姓很少能看到的关于兵乱、天灾、饥荒的奏折、廷议,甚至官员之间的私信内容都被刊刻在一本名叫《文春》的小册子上开始流传。

这本小册子和早已流传在广州城里的其他小册子并无不同,都是用质量低劣的粗纸印刷的,只是它是定期传播的。每七天就会出一本新得。里面的内容十分劲爆,不仅有这些原始材料。还有许多“当朝秘辛”,里面充斥着各种朝廷官吏、各地缙绅豪强的恶行丑闻故事。广州一府两县曾经缉拿过多次。抓了不少传抄散发的倒霉蛋,但是从未抓获真正的印刷编辑的人。连个真正将小册子流传出来的人都没抓到过。本地的大佬们心理有数,这些小册子十有**是澳洲人的手笔――至少也是后台。

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文春》和其他小册子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更给了他们无穷的谈资。于是,这些消息就以百倍的速度散播开了。

虽说广州市民素来有得饮茶时且饮茶的洒脱气质,但是面对乱世降临的危险不免还是有些忧心忡忡,有钱有产的人家,不免流露出惶惶不可终日的神情来:“大明要完啊!”

这种惶恐的气氛在各个阶层中悄悄的流传起来。原本因为地理遥远。消息传播延迟造就的虚幻的安全感,被这些“新闻”戳破了。

城里的大小官僚们尤其惶恐,他们很清楚谣言的源头来自哪里,又有什么样的目的。侵扰广州之后一直蛰伏的髡贼,显然也受了时局的影响,准备着蠢蠢欲动,目标很有可能就是广州!

这样的揣摩绝非空穴来风,广州的官吏不是聋子,海南岛上发生了什么。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秘密。这几年来海南岛上官员离任调任的来来去去,总要到广州来歇个脚,见见上司同年,闲扯些任上的见闻――哪个不知道海南岛已经“俨然敌国”。离任的个个都说髡贼有“不臣之心”,迟早要“大变”。可是说归说,谁又能去庭犁穴呢。熊文灿这个招安总督上任之后。大伙原本很想看看他有没有手腕把髡贼变成第二个郑芝龙。然而随着郑芝龙的老巢被髡贼击破,他本人战死之后。广东官场对此已经不抱希望。熊文灿也不再提这事了。加紧了备战御敌的准备工作。

不过,对于那些与髡贼接触较多。也比较了解他们的官吏们看来,熊督的预备大抵都是无用的,熊督大约自己也知道――两广总督府从肇庆迁来广州没几年,又借故请奏朝廷迁回肇庆去了。

广州的官场在一片猜疑、悲观和紧张中注意着大东门外的大世界――那里热热闹闹的搞着招商工作,一点看不出要打仗的意思。不过,稍微精明强干一点的官员,早就从髡贼最近的举动中嗅出了味道。髡贼正在通过他们在本地爪牙收购囤积粮食,来往于珠江上的船只也比往日多了许多,这似乎都包含着令人不安的意图。

对于张毓来说,这些消息并未影响到他的心情。自从他家拿到了大世界茶食店的核桃酥订单,成为特许供货商之后,家中原本焦虑阴郁的气氛一扫而空。来自大世界的订单其实不算太多,充其量也就是一二家茶居的量。但是他拿到了张易坤发得“大世界指定供货商”的牌子,一传出去就轰动了整个广州的茶食界。零售额顿时翻了七八倍还不止,许多大户人家甚至关照仆役横穿广州来店里买核桃酥,有些原本不从他家订货的茶居也在他家订货。一时间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店成为了广州的名店

张毓的爹娘更是日日喜笑颜开,生意蒸蒸日上不说,原本常来打秋风的衙役、“做公的”一个个都没了踪影。店里自然也不再用陈年的核桃。不但添了伙计,连学徒也加了一个。他爹将这牌子请匠人放大了刻了一块大匾,挂在店堂中间,黑灿灿,金闪闪,和这小小的店铺着实不相称。

张毓在社学里的地位顿时也高了许多。原本一些大店铺家的子弟,或是家中有人是秀才的,和他这种小商人的子弟是极少来往的;倨傲的,见面连个招呼也没有,刻薄的,还要嗤笑几句:“当伙计的来念书做什么。”

最近一个个都如同换了人一般,至不济见到他也要说几句客气话,有的还特意带钱过来,托他买核桃酥。原本势利眼的先生,也不拿他随意作法了,生书背不出来得时候的那顿手板竟也可以饶过。

他在社学中的几个好友在为他高兴之余,心中都有些嫉妒,尤其是曾卷,家里亦是开小铺子的,和张毓的家境是半斤八两,张毓家翻了身,他家却还是老样子的苦哈哈,心里未免不平。至于李子玉,也为自己风头大减有些不甘,尽乱扯些《武备志》上的“神器”来论证大明只是因为“奸臣当道”,否则髡贼的大世界也好,临高的什么棱堡也罢,在“一炮糜烂数十里”的神秘大炮前都是渣渣,至于髡贼的所谓“铁甲火轮船”,那是神火铁甲堡船没有造,造出来了,髡贼的铁甲火轮船就是纸糊的――惯于这点谁也不相信,因为他所谓的“神火铁甲堡船”的图样实际是个大木筏,上面矗立着一座敌台,四周架设大炮,用风帆和八支大橹。张毓和曾卷都对这东西能不能动深表怀疑。

陈识新已经不来上学了。这天先生又是请假不来,朋友几个便结伴去他家。敲开陈家的门,应门的是他爹。

打听之后才知道,这位同窗已经去了临高――据说是被澳洲人招去当学徒了。

“有位澳洲人看上他的画了,说画得好,带他去临高学画了。”他爹比划着,“我和他娘一合计,他也不是念书的料,又爱画画,去学了西洋人的画技回来有口饭吃。”

“你老也放心得下?”李子玉吃惊道,“那可是捆髡贼的地盘!”

“髡贼也好,澳洲人也好,一天到晚就在广州城外转悠,又不是吃人的妖精。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我听说临高的市面也不小,生意说不定更好做,过些日子也想去看看。”

从陈识新家出来几个朋友都有些失落。李子玉嘟哝了一声:“他最喜欢澳洲人的玩意了,倒也算合了他的意。只是就这么投了髡……”曾卷却不知怎么的,心里空落落的:张毓家发达了;李子玉家算是个小世家,有房有地,念书不过是不当睁眼瞎;就对陈识新还有些优越感,如今陈识新也去投奔澳洲人了――不用说今后一定是发达了。唯有自己,文又不成,武又不就,家里的生意又不少,一时只觉得前途茫然,连张毓提议去看新出的澳片都懒得响应了。他嘀咕道:“投髡又怎样,总比在这里憋死强……”

李子玉有些不解,张毓却多少知道这朋友的心事。当下安慰道:“投髡倒也不必,不如去大世界看看,有没有什么生意可做……”

曾卷苦笑倒:“张兄,我家是开香烛店的,除了有钱人家平日里焚点香,大伙都是拜神办事才买。大世界又不要这些东西:我去里面看过,就一个西洋人的教堂,又有个新道教的什么观,可是那里说不烧香。”他叹了口气,“我爹说幸而如今香料价格跌了不少,不然这店还真开不下去了。”

“你家就不能做点其他东西?”李子玉道。

曾卷一脸无奈:“我爹就会这手艺,还能做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