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五十三节 造币工艺

临高启明 第五十三节 造币工艺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其实政务院,也包括财经口的大多数人是很赞成“秘银派”的,但是客观事实无法扭转,所以最终获得通过得方案还是铸造银元,实行白银本位制。UU小说,uu234

定下基调之后,造币厂就开始正式兴工建造了。过去德隆发行过得各种纸质证券都是在印刷所印刷的。现在既然要出铸币,象过去那样在印刷厂里多设一个车间自然是不行了。必须另外寻地设厂。

按照财经口的意见,新造币厂设在香港,无论是铸币投放的市场还是币材的来源地,紧邻广东的香港显然比海南岛上的临高合适的多。财经口预计一旦登上大陆,对新货币的需求将是十分巨大的,造币厂不能就近充分供给的话,万一闹出通货不足的风波就糗大了。

香港虽然缺少资源,但是交通便利,转运各种物资也比海南来得方便。在安全性上也堪称高枕无忧。

企划院和工业口的元老经过磋商,最后敲定了这个造币厂的基本规模和所需的设备。

香港造币厂分为两期,分为铸币和印刷两个分厂,全部完工后形成完整的有价证券、纸币和硬币的设计、制造能力。由于时间紧迫,加之临高印刷厂已经有印刷纸币的能力,所以决定第一期工程是铸币厂。

铸币厂包括一个小型金属冶炼车间、一座铸币车间、一个设计和制造冲压硬币模具的金工车间,以及独立配套的蒸汽动力、厂房、保安和其他配套设施。

初步匡算,需要新制的主要设备有:冶炼炉、压板机、冲床。清洗机、卷边机、压制机、缩比车床。除了少数设备之外,大多需要从头开始的设计制造。不过机械制造对现在机械厂来说已经不成问题。基本都可以自制。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目前厂房和设备已经大致安装到位。目前正在调集币材和燃料。工人们也已经陆续抵达,可以说万事具备。临高的财政省会议室里,举行的是正式开工前最后的工作会议。

虽说叫工作会议,实际却非常重要,新货币的最终细节:从货币本身到制造工艺都要在这次会议上形成最终决议,付诸实现。

财政相程栋站起来,清了清嗓子。

“同志们!前段时间,我们的新币制改革方案已经获得中央政务院和元老院的批准。财政省就制造我们自己的硬币问题向工业部门征求意见。在得到诸位的肯定答复之后,我们将同志们的设想正式成文。就是大家手上的这份备忘录。”

程栋的眼光在众人脸上转了一圈,有人在专注地听他讲话,有人在研究手上的文件。他满意地继续道:“经由政务院批准,我们将正式实施开始新币的制造工作。并在一个月内拥有批量制造冲压金属硬币的能力,制造出第一批可供流通的硬币。”会议室里发出一阵赞同的嗡嗡声。

“下面,我就该备忘录作一些简单的说明,有问题的,请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大陆攻略很快就要展开了。大家可能已经知道。我们的新纸币已经在批量印刷中,目前已经运往广东待发行使用。不过,没有硬币的支撑的话,这种纸币恐怕是很难真正流通起来的。所以我们要尽快拿出成品来。”

在座的人谁也没有在造币厂干过,不过铸币的大致流程还是知道的。严格说起来现代铸币并非“铸”出来的,而是“冲压”的产物。它实际上是用金属板材在钢模上用冲床冲压制造出来的。是“冷加工”。所以份量准确,花纹精美。

现代铸币出现前的银币。无论中外都是“铸造”出来的,是一种“热加工”。包括在本时空大量流入中国的的西班牙银元:十字盾徽cob实际也是铸造出来的。不同的是中国铸币上的花纹字样是模具直接铸造的。而欧洲铸币大多先铸造出银饼坯,再用硬模敲打压制出图案,俗称“打制银币”。

因为cob是打制银币,虽说成色重量有一定之规,但实际铸造过程中,偷色减重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这一点与中国的银两比较类似,故而cob到中国近200年的时间一直按银块称重的方式流通的,并没有起到计数银币的作用。元老院在战争和贸易中收到过大量的cob,来自大明的商人支付的银两中很多都是cob被切割成碎银使用。

一直到18世纪,来自西班牙的机器冲压的地球双柱币流入,因为成色形制标准,图案精美,携带方便,正反面的凹凸图案和压制的“花边”使得过去“剪边”、“磨屑”的舞弊手法受到极大限制,银币重量有了保证,完全可以按枚计值,毫不夸张的说,银元能在乾隆年间取代秤量碎银成为沿海地区记账标准,地球双柱在华的大量流通有着开启鸿蒙的功劳。

程栋之所以力推机制银币,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到地球双柱在华流通的成功:民间并不是没有对计数银币的需求,只不过是条件不具备而已。地球双柱币纯粹靠着商业流通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充分说明了机制银币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财政省拿出的铸币方案是铸造三种银币。分别是一元、半元和四分之一元。同时发行等额的纸币。小额辅币全部发行纸币,以分为单位,发行10分、5分、2分、1分和半分。一元兑换一百分。

之所以要发行半分辅币,主要是考虑到市面上的白银一两兑换的钱数高达几千文,即使是属于“好钱”的宋钱或者永乐钱,兑换率也得七八百文。1分的价值太大就会难以担负起小额辅币的作用。

作为基准货币的银元一元,由银87.5%,紫铜12.5%的合金冲压而成,每枚重量27克,直径31mm。尺寸成色和旧时空在中国广泛流通的地球双柱、袁大头、墨西哥鹰洋大致相同。

至于半元和四分之一元,尺寸相应缩小之外,含银量也同比下降,半元和四分之一元的含银率减为60%。

之所以辅币的含银量较低,是因为辅币的铸造成本除去币材本身之外,和一元相差无几。但是流通价值却打了折扣。

用作铸材的白银和紫铜,均由临高的有色金属冶炼厂使用电解法冶炼出来得99%纯度的材料。以确保铸币的成色调配准确。

“这个比例和尺寸倒是没什么问题,”负责开模的梁信说道,“不过模具怎么处理?我没搞过钱币的模具,这个图案挺复杂的,虽然不算微雕,可是也够小的……”

桌面上是由学艺术的元老绘制的银币的图案。正面是“壹元”楷书,环以麦穗图案,下方是小字体的阿拉伯数字的发行年份。反面是启明星照耀下的地球。地球上环绕着飘带,上面有四个拉丁文:s.p.q.m.( senatus populusque magnus 伟大的元老院和人民)。

其他半元和四分之一元正面除了面额不同之图案完全一样,反面的图案半元为圣船,四分之一元为元老们私下称之为“铁拳暴菊”的国徽图案。

“图案雕刻不用你费心,咱们有能工巧匠来搞这事。先再大得,再用缩比法做小的就是了。”王洛宾虽然已经成了元老院主席,但是在这方面依然按耐不住技痒,亲自来参加会议了。

设计好硬币图样先由雕刻匠人做成立体的石膏图案。石膏图案体形巨大,通常直径在半米到一米之间。这样大的体积使得硬币图案可以十分精细。一旦图案制造完成,就再用石膏做成倒模,然后倒模由归化民工匠小心翼翼地拓上极薄的金箔。这个拓上了金箔的倒模随后被送去电镀,镀上一层较厚、较结实的铜层。

镀了铜层的倒模被放上缩比车床,用来将倒模上的图案转移到与硬币实际大小一致的钢制母模上。缩比车床实际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配备有用四连杆机构缩比控制夹持模具的平台。

倒模被放在一个旋转的架子上,一只铁笔紧贴着倒模。随着倒模的转动,铁笔就在图案表面的高低起伏而上下移动。铁笔的运动通过杠杆被转移到车床另一边旋转的小直径的硬质圆头铣刀上。铁笔每在倒模上转一圈,刀头也相应地在钢制工件的表面留下一圈图案。等到铁笔把倒模每一处都扫到,刀头也就加工出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母模。这个母模被修整一番之后,就用来压制硬币模具。

由于模具采用的钢材颇硬,所以压制的过程不能一次完成。每压入五分之一的行程,就需将模具取出,放入回火炉内回火,待材质变软后再行压制,直到压制完全完成。每个完成的硬币模具可以压制约十万枚硬币。仅仅二十个模具已经足够在一天内压制两万枚硬币,几周之内就可以把元老院所有的金银全部压成硬币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