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四十八节 第一化肥厂

临高启明 第四十八节 第一化肥厂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老爷得是。”

“你先回准备,晚上我可能会晚点到,把茉莉间先留出来,我要和人谈点事。”

“我省得的。”初晴点头。

“首长,我来扶您!”符不二满面红光,下了火车后忙不迭转身,扶着有些醉醺醺的万里煌。

“没事,我……我还行!”万里煌摆了摆,垂着的头却怎么也抬不起来,中午几个兴奋过头的地主抢着敬酒,酒又是易上口的水果酒,不免多喝了几杯,现在却不是一般的晕了。

作在后面的吴南海心中暗暗不快,万里煌虽然是个毛头小伙子,好歹也是元老,“首长”,再今天还是工作rì,大中午的喝酒喝得人事不省,实在有点难看。特别是今天的仪式还有好些其他部门的元老到场,农委会的人中午就喝醉了像什么样子。

他小声的关照了声跟随的秘书,让人赶紧把万里煌送到站房里休息,今天的开工典礼就不要参加了。

身后站牌写着马袅工业区站,可这帮中午喝多了烈酒,脑子还不太清楚的人,望着眼前迥异的景sè,和印象里那个马袅完全对不上号,顿时兴奋起来。

笔直的煤渣硬化路面zhōng yāng,四根钢轨直插入海,两旁一片片规整的空地,用石灰划出分界,远处靠海的岸边,几栋巨大的方盒子建筑,巍然而立,一座直耸入云,粗大的葫芦状“烟囱”,正喷着滚滚浓烟,一声声蒸汽机的轰鸣,不断此起彼伏。

“那里据是首长们的铁厂啊!”

“我也听了,那里面的大炉子一次能出几十万斤铁呢!”

“真的?难怪都首长们有鬼神之力!”

顿时,一群人兴高采烈的议论纷纷。似乎自己也于有荣焉。

这群站在马路尽头,望着近代工业奇迹,兴高采烈的人,除了一些农业口的元老和归化民农技员,大部分是天地会的积极分子,即有搞大规模土地集约化经验的新地主,也有搞副业经营有声有sè的中农、富农。

这次秋收临高收获颇丰,天地会搞了个感谢宴,中午叶雨茗在商馆酒楼宴请过他们。就把人都请到这里来了,是有个大项目今天正式开工,请大家来看看。

这马袅工业区,一群人平时虽然听过,但身后的车站普通人平时是不能进来的。只有在马袅工业区工作的人才能zì yóu出入这里。

远处的高炉实在吸引眼球。相比之下,他们身侧,坡地下那几栋新建好的房子,就不那么起眼了,那十几米的细烟囱在百仞城可是见多了。

咚!……咚!……咚!……

一声声巨响骤然响起,打破了大家的兴奋,吓得有几个中午喝多了的地主差点软瘫在地上。

“呵呵。大家不用担心,不用担心,那是钢厂的锻锤开动了,不碍事。”吴南海笑呵呵摆了摆。和几个元老当先往一排竹篱笆墙走,几个负责接待的归化民连忙引着大家跟了上。

今天是临高第一化肥厂开工的rì子,经过三个月基建,一个月安装调试后。这个时空最大的化工项目,也是元老们第一个纯民用的化工项目。即将正式开工。

随着临高移民rì益增多,虽然贸易部门一直努力输入岛外粮食,扩大粮食储备,市面上粮价也还算正常,但用进口粮食很不经济,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对运力的占用也非常大,临高的海运运力一直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所以农业的内部挖潜也提上了rì程,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海南官方鱼鳞册上的田地有3835万亩。经过对琼北地区的全面丈量土地,大致弄清楚了琼北地区的隐匿的田地,加上尚未完全丈量清楚的琼南地区,全海南已开发的水旱田地至少有600万亩。如果平均每亩增产10公斤,那也有6万吨粮食,足以养活20万人,就算以农委会直接控制的几十万亩地来算,增产的也不是个小数字。

新农机,新种子,新水利,新农业技术,虽然在逐步推进中,但化肥才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技术段,之前那种小打小闹的项目自然不够。

所以作为这个农业增产计划的总负责人,吴南海在大图书馆罗铎等一帮人的热心配合下,在和企划院和工业口经过反复磋商之后,搞出这个真正现代化的化肥厂规划:首期项目是1万吨普通过磷酸钙和配套的硫酸厂4千吨硫酸增产项目。

按种粮食每亩30公斤用量计算,全海南600万亩总共需要18万吨,这1万吨产量自然只是牛刀小试。

企划院和化工口对上话费项目是相当支持的,但是企划院和化工口原都偏向于扩大合成氨或者碳酸氢氮肥的产能。除了用在农业上,在化工和军用炸药上也有很大的价值。

化工口目前在原先的800吨合成氨项目上通过复制和改进设备,已经将合成氨产能扩容到年产2000吨。

但是临高的装备制造和材料上的短板使得进一步扩容合成氨工业产能成为一个难以达成的目标。合成氨工业牵扯到多种合金钢,这些材料都是目前他们目前难以稳定供应的――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特别是相当部分的合金钢牵扯到镍矿铬矿的开采和冶炼。他们目前使用的少量合金钢、特种钢和有sè金属除了一部分种类能够自产之外,基来自当初圣船带来的库存,这部分库存十分有限,动用必须十分慎重。

企划院和机械口、化工口的主要技术元老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目前上马更大规模的合成氨项目是临高目前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所不能支撑的。

最终,企划院确定了农委会提出的“以磷促氮”首先上磷肥厂的技术路线。

磷肥在历史上是最早工业化应用的肥料,磷是一种重要的土壤元素。磷肥不但对普通禾科饲草有增产效果,对于诸如紫云英之类的豆科饲料作物也有非常好的增产效果。而在冬季种植豆科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豆科作物有固氮作用,起到了天然施加氮肥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以磷促氮”。

豆科作物不但能用来榨油,更为广泛的用途是充当饲料,元老院要对畜牧养殖业十分重视,需要巨量饲料,在冬季广泛种植豆科绿肥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中国的南方田地普遍缺磷的。临高也不例外。农委会为了增加磷肥,除了施用含磷矿渣之外,还大量利用海产品加工处理之后的下脚料。但是这些肥料对于广阔的天地来只是九牛一毛,远远不够用。至于从东沙岛开采的鸟粪石,直接施用到田地里起效很慢,只能作为基肥。

临高第一化肥厂的磷肥生产线就是用鸟粪石是原料,用硫酸处理,制取得到普通过磷酸钙,主要有效成分是Ca(H2PO4)2。过磷酸钙是一种速效磷肥,使用方便,可以配合现代农业技术来运用。磷肥厂一旦投产,增产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根据现代化肥的技术材料,按25%利用率计算,每公斤磷肥可以增产粮食4-8公斤,这1万吨磷肥就等于增产4-8万吨粮食。而这只需要占用几百人力。

“这就是工业化农业的魔术啊。”吴南海抬头微笑着看了看门口临高第一化肥厂大门,比起简陋的竹篱笆围墙,工厂大门相当奢侈,是一座石牌坊。这座石牌坊是地某地主原请石匠凿了准备用在自家祖坟上的。后来这地主因为“勾结土匪”,全家都被迫逃亡到大陆上了,财产全被没收,这牌坊就成了企划院的财产。上面的匾额是刘大霖题写的,虽然这位进士不知道化肥是什么,更别磷肥了,但是能增产这事他还是听明白的。

既然能增产粮食,就是极大的善政,刘进士也就毫不推辞的挥毫写下了这几个大字。

“刘进士的字果然好。嗯……龙飞凤舞……”吴南海颇为自得――当初求字就是他自己办得。虽然他对书法基上一无所知。

厂区里面人头攒动,彩旗飘扬,万事俱备,只等他们了。

马千瞩为首的一干元老已经伫立在主席台开工仪式台前,季退思却在主席台下正抽烟,笑吟吟的看着rì益宽广的吴南海走过来,对他口中不迭的抱歉迟到,摆了摆不以为意。

“老吴,你气sè不错呀。”季退思拍了拍吴南海的肩膀。

“还好,还好。”吴南海知道这次化肥厂的事情,季退思是帮了大忙的,当然,化肥厂和硫酸配套工程白了还是化工口的项目,帮他也是帮自己。但是这份人情还是沉甸甸的。他连连拱,半开玩笑的道:“大恩不言谢。”

“哪里,哪里,”季退思因为最近化工口项目不断,颇有些意气风发的感觉,“我们是互相帮助,今后我们还要更好的合作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