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七十节 气象工作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七十节 气象工作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2:01 来源:笔趣阁

想“林业部门要人没人,要设备没设备,按说以现在的生产,以及今后的各类生产保障,木器厂没个三五千人是根本不行的。这点,我已经向展总汇报过了,展总同意今后强化林业部的生产保障,各类物资优先配给。”

“这还有点意思,以前我们那的木器加工厂,那个不是上千人,那还是电气化的生产哪。现在可好,蒸气动力,还这点人,一半工人还是最近几天才进厂的。”海林喝得有点头晕了,不敢再喝,明天还要起早开会,便喊来生活秘书,让她盛碗饭。

吴旷明也不再喝,要了点饭,就着没有肉末的麻婆豆腐开吃,瞟了一眼海林的生活秘书,说:“你小子艳福不浅,秘书长得漂亮,菜做得也好。”吴旷明这次干脆就没买生活秘书,他摇号的时候号数偏后,又看不上B级、C级的女仆,现在还在吃食堂。

“嘿嘿,你也去买个吧,不áng,做做饭也是好的。”海林劝道“嗯,明天去女仆学校看看,选个做饭好的。食堂的饭自从不是曹大妈掌勺之后现在越来越难食了,也就执委会这帮牲口还能对付。”吴旷明一边说一边拍了拍饭桌,吃惊道:“我擦,你小子连饭桌都是黄花梨的?”

海林点点头,不在意地说:“我屋里就这桌子是黄花梨的,其他的都不是,很多元老都认识这种木材,用来做家俱太扎眼了,其他的家俱都用“坡垒”做的。”

吴旷明笑笑说:“你也太小心了,在原时空黄花梨还值钱,现在海南这木材有的是,各部门现在用得紫檀木、黄花梨的家具还少?别说东南亚的硬木资源,就是国内的也还没到枯竭的地步。你用来造个别墅都没问题。”

“话不能这么说。”海林摇头,“再怎么样硬木在本时空也是高级货。”

吃罢饭,生活秘书给他们端来了农场咖啡、黎母山乌龙茶和农场雪茄。在吴南海不遗余力的推销下不少烟枪元老都抽起了雪茄再怎么说雪茄也比香烟来得健康一点。两人抽着雪茄,吞云吐雾的聊起天来。他们不再讨论工作话题了,开始谈论女人的话题。他们先扯到了刘三和乌云花的离婚案,接着又聊起了乌云花的相貌身材然后由此又扯到了一干女元老。在谁才是公认的女元老之花上,小小的起了一点争论。吴旷明认为是柳正的老婆柳水心,海林则坚持认为金融口的吴迪的小姨子程馨馨最好看。接着他们有扯到了最近某女元老和某男元老之间的绯闻严格说起来不算什么绯闻,因为双方都是单身。但是元老之间的恋爱还是第一回发生。

在一番没什么意义的空话之后,吴旷明告辞回去了。他一步一摇的回去,想着明天的制造总监的工作会,要催促一下蒸气干燥窑的管材的到位情况现在火窑废品率太高了。

正在胡思乱想,忽然腰间的小灵通滴滴一阵响来短信了。打开一看却是临高气象台发布的台风警告:今年第一号台风已经通过东沙群岛海域,正在向琼北、粤西南方向运动,可能于明天傍晚前后在琼山、澄迈、临高、儋州或者雷州半岛地区登陆····`·

吴旷明大吃一惊,酒意顿时少了一半,赶紧往林业部办公室赶去了。

海林送走吴旷明,在生活秘书的服shì下洗了澡,一丝不挂的躺到了chuáng上。想了一下明天的工作随手用本子记下来。这会儿生活秘书也已了澡,身上披着一件丝绸的睡袍。慢慢爬áng。

“穿这么多干啥?脱光!”海林吩咐着,把笔记本往chuáng头柜上一丢顺手把小灵通也给关了免得扰了xìng质。

女仆赶紧脱掉睡衣,她刚仰面躺下,就接到了海林的新指令:“趴好。”海林一边命令一边关掉电灯。生活秘书的身子在幽暗的光线下微微的发白。他哼了一声立刻变身狼人。他大力**其还想着:“这次山东的人口来了之后,还要去女仆学校看看,要是有细腰长tuǐ的高个妹子可得再买一个。不建个强大的后宫,这穿越可就白来了。

海天号北上山东的时候,1631年的台风季节按时降临了。六月初,第一次台风袭击了东沙岛,在岛上开采鸟粪石的工程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一艘大发艇沉没,二艘空载等待装运鸟粪石的百吨级的福船倾覆触礁。码头的吊车倒塌还损失了一段栈桥。另有十多人死亡和失踪。

台风经过东沙岛给了海南■若干时间的预警。派驻在东沙岛上的气象站在台风经过之后立丨发出了电报,借助无线和有线电报,不到、时之后,整个海南岛上的所有元老院机构全部进入了台风预警状态。没过多久丰城号上的气象雷达也发出了台风即将临近的警告。

进入六月是整个中国沿海的台风高发季节。本时空在这段时间里,远航船只基本上是不出海的。对外贸易基本上完全停滞下来。但是对于严重依赖航运的穿越者来说,停止航运就意味着他们的经济和工业体系陷入困境。

自从D日之后·即使在台风最为猖獗的七八月份,元老院的船只也始终在海上航行。幸而他们的船只当时还不需要航行远途。

船只北上最远不过到珠江口,大部分航运活动都是在北部湾和环海南岛进行的,就算遇到恶劣天气也能够及时的靠岸避风。

当然他们算是相当的幸运小冰河期的台风数量和规模大大的减少了,而他们最脆弱的1629年度,袭击临高的台风数量又出奇的少。让他们在最弱小的时候免予自然的蹂躏。

当初他们选择临高作为第一块根据地,也正是考虑到琼北地区受台风的影响是海南岛上最小的。但是现在,元老院的旗帜已经飘扬在整个海南岛上和珠江口,元老院必须得面对台风带给他们的困扰了。

元老院在高山岭设置了气象总台,在临高各地又设置了七八个分台,各分台之间架设了有线电报。还赔训了若干观测员。算是初步建成了临高全县的气象观测网络。

从高山岭的总台到全县各地的分台都安装了从旧时空带来的和他们在临高自制的各种气象设备和仪器:从简单的气压计、温度计、风速表。湿度计到手持式的电子气象观测仪。

从旧时空带来的船只上也有基本的气象观测装备,这样结合起来进行每日观测,尽管只有基本的气压,温度,风向,风速、lù点温度和云量,也大致能够绘制基本的天气图,进行数据分析了。现在高山岭气象台仅对元老发布的每日天气预报就是这么做出来的当然准确率相当的低,小雨预报准确率低于30‰

但是在对气象知识稍有了解的元老们看来,高山岭气象台的价值不大,主要是起到了培训气象人员的教育作用。气象台的水平充其量就是一个旧时空的基础站。主要还是累积观测经验培训人员和改进仪器。

这并非元老院在气象预报上不舍得投入现代气象预报所需要的气象卫星、气象雷达、超级计算机这些东西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经济能力和社会能力。就是纯属消耗品的无线电探空仪他们都不可能象再旧时空那样的运用。

高山岭气象台即没有卫星云图,没有气象雷达,也没有无线电探空仪,更没有气象计算所需要的大型计算机。要做到长期气象预报,唯一的方法就是按照传统做法,在广大的区域内建立起一个气象观测网络,设立大批的观测站、基础站。特别是在极端气候的发源地:西伯利亚、北极和太平洋上设置观测站点。

通过无线电向总台发出当地的气候状况。手工绘制出天气图来。总台再根据各观测站的搜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图上作业。这是在没有卫星照片前唯一有效的气象预报方式。

然而在全国布点进行数据搜集和预报是不可能的至少在十年之内无法做到。因而执委会给气象台下达的命令是:保障海上航行安全,做好台风预报和保障农业生产,预报北方低温寒潮。

丰城轮上的气象雷达可以对登陆区域是琼北的台风做出相当准确预报,但是要做中国沿海的台风预报,就得在台风的策源地和主要路径上设置观测站。到关岛去设置一个观察站现在对他们来说未免力有未逮。科技部准备在东沙、西沙和南沙群岛等地设置观察站,同时,在巴达维亚的领事馆也要做天气资料搜集的工作,尽量做到能够对影响中国沿海的台风做出预报。

至于后者,预报寒潮要在大陆上寒潮的必经之路上设置观察站。科技部准备在已经有外派人员的北京、杭州和广东等地设置若干观测站,还准备在发动机行动结束之后在济州岛和东北设置观察站。对寒潮的袭来做一些预警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