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三百三十三节 南门关厢

临高启明 第三百三十三节 南门关厢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莱州城内官宦众多,除了孙元化和本地的朱知府、洪县令及卫所驻军武将之外,还有山东巡按御史王道纯,按照历史轨迹,到了二月份就会有一大批官员将领来到莱州:兵败新城的总兵楊御蕃、新任山东巡抚徐从治――按理说还有謝璉,不过现在孙元化平安无事,不知道能不能轮到他当登莱巡抚。另外,还有监军太监徐得時和翟昇等等。

在乡宦中也有一批过去的显宦,级别最高的是賈毓祥原任左副都御史,稍次一些的有天启五年进士,现在被罢黜在家的張忻……这些人都参与了莱州防御战。

这些人个个都是人jīng,自己这票“乡勇”,未免“髡贼”的痕迹太重――虽说大明没有新闻联播,但是官员的消息相对比较灵通,广东有火器犀利的“髡贼”这码事他们大约多少有个模糊的概念。于情于理自己都不宜在他们面前多露面。

孙元化何等jīng明之人,一听到吕泽扬的话马上就明白对方的意思。他虽然不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但是徐从治要入城的消息他已经接到了。对方不愿多生枝节他是完全赞同的。

“不知道吕壮士愿意驻在何处?”孙元化颔首同意了他的要求。

吕泽扬在路上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待在城里的话,城中马上就会汇聚各路主客军队,历来主客军队之间就很少会关系融洽的。就算官员弹压有力,自己这一百多人身在其中免不了受牵累不说,自己还要花很大的力气用来折冲各方面的关系,非常耗神。

而且大图书馆历史研究组发来的有关情报预测中也提到,孙元化很可能会失去登莱巡抚的位置――纵然他继续保住这个位置,莱州城里还有个徐从治,以后孙在城中很难保持绝对的权威,自己这支人马毕竟兵力微小,没了孙元化的支持,搞不好会被人当炮灰。

于情于理在城外驻扎才是上策。但是这一地点又不能距城太远。一面自己孤悬在外无法再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那就失去了自己到莱州的目的。所以考虑再三他表示自己愿率军在城外关厢驻扎。地点是南门外的关厢。

南门外相对于其他三座城门的关厢较为冷僻,城外有多处大户人家的祠堂和坟院,空屋很多,驻军方便。更重要的是距离莱州的主要港湾虎头崖比较近,便于海军从海上呼应。

明代凡守城战,只要条件许可,守军都要设法在城外设立营寨。以直接保卫城门。吕泽扬请缨守南门关厢就守城来说不足为奇。

“驻南门关厢可以。只是你只有一百人,如何守卫南门关厢?”孙元化觉得对方愿意主动请缨守卫南门关厢勇气可嘉,但是未免托大。按照他的设想,在南门驻扎的兵力至少要有五百战兵,再配合乡勇和壮丁--也未必够,登州城内的大量火器很可能会被叛军运来攻城。到时候恐怕五百人都填不下去。

“想必大人也知道我们火器犀利――”吕泽扬并不掩饰,“叛兵不过土鸡瓦狗尔。”

这话未免太过托大。孙元化正有些不悦,吕泽扬又补充道:“若是城中兵力有些富余,再调用几百丁壮乡勇助战,小人亦感激不尽。”

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官兵。孙元化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一想到把南门关厢托付给几百乡勇丁壮,未免有些迟疑,但是转念想到自己手中没有多少生力军,关厢陷落是迟早的事情,留得有力的战兵留着直接守城也好。

吕泽扬带来的虽然名为乡勇,实际战力不会在大明的战兵之下――说不定更在他们之上。否则决不会在海南打败何镇台的大军。

“好!”孙元化点头,“你就驻守在南关厢。”他沉吟了下,“南门的守御,由学生亲自主持。”

“大人英明!”吕泽扬心想孙元化果然是个明白人。守城的时候城内主要官员各自负责一门是明代的惯例。历史上的莱州防御战中,徐从治、謝璉等人都是各自负责一门的。徐从治更是在守城战中被叛军炮火击中而死。如果换成其他官员负责,难免会对这支乡勇的来源起疑,由孙元化直接负责就方便许多。

至于派来的乡勇,吕泽扬有信心将其全部控制住。先当民工用,最后一锅烩直接补充到挺进纵队里去就是了。

“只是南门还缺少守将……”孙元化又想起一件事,不管怎么说吕泽扬只是个“民”,没有半点功名,负责南关厢防守少个名义,而且和城中其他部伍配合起来也不容易。自己手中已经没有了亲信将领,这让他有些为难。

“可以请张焘张将军防御南门。”吕泽扬说道。看到孙元化满面诧异,吕泽扬当即将宋光兰、王徵、张焘等人获救的消息小声的告诉他。

“大人放心,我等已经将其暂留岛上,待他们休息一二rì就护送他们到莱州来。”他意味深长的说道,“几位大人当时能从乱军中奋战而出,自然都是深明大义,知晓事理的人,大人不必担心……”

“甚好!”孙元化大喜过望,这些人获救对几乎是光杆司令的他来说当然是一个喜讯,但是他们又多少了解到自己被俘的事情。现在吕泽杨说得话很明白:这几个人都准备隐瞒被俘的经历了。大伙都是一条线上的了,只要统一口径,自然不必再担心被俘的事情。

当下孙元化又嘱咐了他几句,这才叫了一个幕僚带着他的手谕领他去见朱万年:凡是乡勇入城协守的,都要到他那里挂号,上报人数和兵器,以便府衙发给粮食军饷。同时视情况补充若干兵器。

走在掖县县城城鼓楼街那正南正北的大道上,望着不远处那破败的莱州府衙,吕泽扬吕元老还是忍不住生出了一种荒诞的违和感。

吕泽扬和吕洋,虽然名字只差了一个字,两人却是半点亲戚关系也拉不上:吕洋是宁夏人,吕泽扬家则是山东的,更确切一点,山东烟台莱州市,也就是如今孙元化所在的莱州府首县掖县。这也是元老院在发动机行动进行到关键时刻,终于把他从契卡繁重的审计工作中解放出来,派到了莱州前线。论起对莱州风物的熟悉,整个元老院无人能出其右,别的且不说,单是特侦队战士和潜伏的情报员中那口莱州话,都是吕泽扬元老亲自教的。

归化民中虽然也有黄安德等来自东三府的逃兵或者流民,但多数都是更往东的登州府人,也就是后来的威海烟台一带。那里的方言跟莱州方言的差距甚至达到了用耳朵一听就能分辨出来的地步,这也是让发动机行动筹划阶段的执委会极为头疼的地方,在实在找不到莱州籍归化民的情况下,只好把吕元老拉来死马当活马医给人做培训。也幸好莱州在明末到整个清朝人口成分变动并不大,方言得到了较好的保存,所以吕元老的莱州话教学,据发动机前指的反馈是“效果不错”。

其实在发动机行动的筹备阶段,吕元老就想回自己这个地理意义上的“老家”来看一下,无奈他既不是军方人员,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酱油众。作为厦大会计学的科班毕业生,即使在人才济济的财经口,吕元老也是稀缺的财会业务人员,况且他又是为数不多在国税和稽查局都干过的人,熟悉组织架构,所以程栋和裔凡一直拿他当主要劳动力使,在契卡和税务总局等部门的草创阶段,吕元老一直是冲锋在第一线的。而发动机开始正赶上税收的年终核算阶段,吕元老感觉又几乎回到了当年在事务所实习的rì子:从早到晚咖啡一杯接一杯,在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面对堆积如山的年终报表忙得焦头烂额……

忙到眼红的吕元老自然错过了第一批人员派遣的时机,他本人对此是很有意见的,之所以放弃平淡的公务员生活参加穿越,自然是想做出一番事业。吕元老怀揣了一个大志:以当年的财神爷宋子文为榜样,建立一个元老院版本的税jǐng总团,或者,武装财政卫队!

税务jǐng察是以缉私和打击偷漏税为目的而成立的强力部门,在俄罗斯、意大利等地方势力庞大的国度均有设置,而在天朝却没有,税务稽查局只有查账的权利,打击偷漏税的业务属于公安局的经济犯罪侦查科,这点甚至还不如海关,起码人家有专职的缉私jǐng察。当然,税jǐng的极致还是大舅哥宋子文的税jǐng总团,当然在元老院体制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仿照意大利的例子,建立一支小有规模的,准军事化“武装财政卫队”还是颇得财经口的几位当家人的心意的――随着实力的拓展,裔凡也越发觉得自己的部门还是有必要抓一下枪杆子的,不然契卡这名字可就白瞎了。

()最快更新,请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