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七十节 吴桥的蝴蝶

临高启明 第二百七十节 吴桥的蝴蝶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就在龙口方面正紧张的做着准备的时候,一个雨雪弥漫,毗邻山东的河北吴桥县境内的一个小村庄外,有一座破败的小庙,孤零零的矗立在一座光秃秃的小土丘上。,土丘下,稀稀落落的分散着马匹和衣冠不整的士兵,大约有一千多人。挤挤挨挨的靠着忽明忽暗的篝火,一边骂娘一边伸着手在火堆上取暖。

一个身材魁梧的年轻将领,铠甲外面穿着罩袍,站在小庙的屋檐下。他的面sè黝黑,皮肤粗糙,面孔上笼罩着一层身经百战的人才有得冷酷凝重的神情。他的身后,树立着一面旗帜。旗帜在寒冷的雨雪中已经湿透了,无力的垂挂在廊檐下。一阵寒风吹来,勉强可以看出上面是个“孔”字。

庙宇门前系着好些马匹,比起山坡下的马群来,要高大神骏的多。马匹带着憎恶的神情,不情愿的吃着士兵们从农民的屋顶上拽下来得已经发黑的麦草。

他似乎是在等候什么人,注目凝神地向北面张望。北面隔着大片的田地和稀稀落落的小树林,隐约地有灯光――那是吴桥县城所在的桑园镇。

这位将军,正是登州的步兵左营参将孔有德。虽然他的官职在步兵左营,实则统御的全是过去的辽东骑兵。他是辽东的铁岭人。父亲和他都是当地的矿工。努尔哈赤起兵之后,铁岭卫很快沦陷。少年时候参加其父在铁岭组织反后金政权的起义。起义失败辗转流亡到辽东各地,在广宁投军,一度官至游记。广宁撤镇之后投效毛文龙,改名毛永诗。

毛文龙为袁崇焕所杀之后,其东江旧部由东江副将陈继盛统辖。不久,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新任东江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因为感觉受到黄龙的排挤孔有德、耿仲明不服黄龙统辖,率部投奔登莱巡抚孙元化。孔有德当上了步兵左营参将。统御的依然是过去的旧部。

天上不断的下着雨雪,又刮着西北风,吹到已经湿透的罩袍上,显得特别寒冷。每一次呼吸都喷出白sè的浓雾。山下的骑兵们大多数都穿得很薄,又脏又破,他们三五成群的缩成一团,裹紧自己身上的破衣烂衫。有人在小声的说话,有人摇摇晃晃,已经朦胧睡去。

这时候,几骑快马从北面一路而来。马蹄声打破了山丘上的静寂,听着这阵马蹄声,他沉重的喘了一口气。

过了不久,马蹄声愈来愈近,随即在稀疏的、落了叶于的灌木中间,在苍茫的月sè下,出现了一小队人马。

这一队共有四五个人,为首的是一个青年千总。走上山头以后。他们都跳下马来。为首的军官牵着马走到将军面前,禀报说:“禀将军:事情算是了结了。”

听到这个消息,孔有德的眉毛舒展了一下。本来长途行军援辽已经是一个苦不堪言。前途渺茫的差使,没想到路上还出了这样的事情!

孔有德率部抵达吴桥时,正好遇到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部队给养不足,饥寒交迫。既无饷银,也无粮草。叫吴桥县预备粮草,县里根本不理。孔有德是山东来得过路客将,在河北毫无影响力。军中已经快要绝粮。乡村和市镇上的老百姓极怕官兵――明末的军队纪律极差,长途行军几乎就是流窜的土匪――一听说军队来到就纷纷逃跑,县城虽然对他们没有闭门不纳。但是各处全部闭门罢市,就算是买粮也没地方去,更别说根本就没这钱。

自古以来就有饿不死的当兵的俗话,没有人供应粮草,士兵们就自给自足起来。在军官的默许下,夜间分成小股。悄悄地离开营地,到乡村和城里各处去寻觅“寻粮”――其实就是抢劫。

在掠夺中,有一名士兵砸开了城中看似不起眼的某家人家的大门,抢走了一只鸡。没想到这只鸡却是山东望族王象chūn家的家仆所饲养。

得罪了当地的大户和抢劫老百姓xìng质一样,结果很不同。于是抢劫的士兵被“穿箭游营”――在古代军队中这是极重的刑罚,仅次于斩首。含恨在心的士兵当即杀了该家仆。

这下就给原本想息事宁人的孔有德捅了篓子:明代的绅权极重,更不用说王象chūn这样曾经上过《东林点将录》的前高级官僚――那是地方上头等的缙绅,县令、知府见了他的片子都要客气三分。王象chūn之子不肯罢休,一定要求追查责任。

孔有德不过是个小小的参将,虽然能够统帅上千人冲锋陷阵,论到权势地位,远不是王家这样的缙绅的对手,更不用说东林党在朝廷的势力极大,王家真要“指名严参”,搞掉他这个小小的参将是举手之劳。

因而他只能继续委曲求全,率领人马退出吴桥县城,屯驻到这片荒地上,派出李应元去交涉此事。

“我把犯事那小子给斩了,事情算是了了。”李应元愤愤不平,“出来说话的总管看起来还是不依不饶,非得我又拿出十两银子才算是让他舒坦了。”

孔有德沉重的叹了口气:“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可惜了一条好汉!”他跺了跺脚,“这帮酸子――善财难舍,硬逼着咱们去枵腹从公!”

“弟兄们都说受不了了--先是逼着我们出海去皮岛给黄龙平叛,他黄龙自己摆不平么?要不是将军您当机立断的返航回来,大概都喂了鱼虾了!这会又让咱们有冻又饿的巴巴的赶去大凌河送死!”李应元说着jī动起来,“咱们给朝廷出生入死,跟着毛帅在岛上吹风吃沙子打鞑子,死了多少弟兄!朝廷和大户的根本就没把咱们当人看!”

四周的亲兵和将领们中间引起了一阵涟漪――他们全都是当年在辽东跟随毛文龙的东江旧部,毛帅被斩已经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不满的种子。在东江受黄龙的排挤,到了登州之后,又一直受到山东本地军队和南军的歧视排挤。

这次北上增援大凌河原本就是十去九不回的险仗恶仗,一路上还要受这样的气。将士们的心中愈发愤懑不平。

这番话也引起了孔有德的共鸣,他的xiōng口起伏着,似乎想说什么,然而终于什么也没说,他果断的一挥手,狞笑道:“咱们这会惹不起这帮子老爷,这里不能待,会把人马都冻坏的,全体出发,我们走得远远的找个村子屠了,大伙好好暖和暖和!”

“扎!”李应元和他身边的几个军官带着兴奋的表情一起呼应道。一路上军队尽管不断抢劫,但是好歹还只是弄点粮食吃饱饭,不敢做得太绝。这次既然要放开手大干,很可以弄一点油水。

众人纷纷去准备启程,李应元也要离去,孔有德叫住了他:“应元,你爹什么时候到?”

李应元的爹名叫李九成,虽然职位上不过一名游击,但是在辽东的东江旧部中极有声望,包括孔有德这样的人都要敬他几分。

李九成在一个多月前奉孙元化之命到塞上去向méng古人买马,马没买到却把钱都花光了,畏罪不敢回登州,打听到孔有德要率军北上,就派人来和孔有德联系,要和他一起北上,看能不能弄个军功将功折罪。

李九成在东江旧部中威望很高,眼下军中人心动摇,他急需李九成这样的老将来弹压安抚,否则这一哨人马走不到山海关就会半途溃散。他这个统兵将军要想不被砍掉脑袋就只有逃之夭夭了。

李应元回禀道:“家父派人来了,说因为道路风雪,被阻拦在路上了。过二天才能到吴桥和将军会和。”

在旧时空,因为失去了买马钱畏罪不敢回登州的李九成在10月31rì已经在孔有德军中了。

李九成父子煽动士兵正是孔有德所部在吴桥发动叛乱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本时空,李九成却受阻于道路,没在这天赶到军中,也就失去了煽动士兵暴动的机会。

历史的蝴蝶翅膀朝着不同的地方稍稍偏向了一点。这是元老们始料未及的。

“好,我们往北出发!”孔有德下令道,“派几个jīng细弟兄,便服到桑园镇上等候李将军再赶上来。”

随着一声号令,原本饥寒交迫,昏昏yù睡的士兵们突然都来了jīng神,纷纷收紧马腹带,翻身上马。步骑一千多人发出一声呼号,往北而去了。

十一月一rì清早的太阳照在吴桥县城,县城里的人们得知那支山东来得军队已经走远,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纷纷打开大门干起各自的营生。没有人知道,他们刚刚躲过一次原本注定要遭受的浩劫。

在他们以北二十多里的地方,却有一处大村落已经烟消云散,被屠灭得干干净净。

正在屺姆岛上严阵以待的元老们,没有人预料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任何历史事件都会严格的遵照旧时空的历史轨迹运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