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四十一节 孔令洋的野望

临高启明 第二百四十一节 孔令洋的野望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狗舍里,他已经准备好了一只最精神的狗作为演示,这是一只德国牧羊犬,来自六只杨宝贵带来的种犬中一对的直系后代。身材高大,面貌精神。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工作犬。

这只名叫布隆迪的狗目前是一专多能。即充当配种的种犬,兼职在昌化堡中服役,时而跟随巡逻队在县内巡逻,已经是颇为出名的一条猎犬――当地没有这样体型高大,外貌凶悍近乎狼的犬种,因而很快有传说澳洲人驯狼来巡逻,无意中给当地的通知添加了威慑成分。

布隆迪在孔令洋的指令下做了些简单的动作,获得了众人的一致的赞赏。要说布隆迪的水平,充其量也就是旧时空民间的犬只训练学校里那点基础课程,离真正的军犬警犬表演时展现的技能还差得很远――因为布隆迪还要充当种犬,训练量并不是很大。

“我觉得山地步兵也可以装备。在山地战斗中会很有用。还有发动机行动里需要很多治安部队来弹压难民,给他们都配上警犬会缩减人力需求。”魏爱文很是兴奋。

“难啊,魏主任,你知道现在到处都要工作犬,供不应求,完全看它们能不能努力工作。”孔令洋关照把布隆迪带回专用的犬舍去,“可是刚长成的狗又不能马上用,必须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行。我们现在只有杨宝贵能干这个,缺人啊!”

魏爱文何等见多识广,立刻就听出了里面的弦外之音――类似的取瑟而歌他也没少唱。当即表态道:“你要搞几个训犬队员也是合理要求,我一定到企划院去争取。我看就归在军队下面,专门弄个军犬教导队的编制就好。”

孔令洋说:“这可太好了。杨宝贵一直为了这事烦心呢。他一直想多带几个徒弟,把自己的技术传授出来。”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犬舍――尽管是砖木结构的,但是构造标准完全按照旧时空。严格消毒。昌化这个地方被选作目前的畜牧基地有很多因素,但是对孔令洋、杨宝贵等人来说,一个主要的好处是当地人烟稀少,而且基本无商业无外来人口。

旧时空19~20世纪畜牧业新兴发达的地方如澳大利亚、北海道等地之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与外界接触少,无外来传染病。对于密集饲养,又没有开发出的疫苗的大群牲畜来说,一场传染病可以让一个地方畜牧业大伤元气。

从某个角度来说,迟早有一天元老院会离开海南岛。工业党和他们钟爱的机器厂房全走了。帝国兽医的原种场还是要留在这里的,因为海南岛本身就是个天然隔离场。尽管在自然条件上比不上北海道、新西兰这样得天独厚。

孔令洋介绍道:“目前这里的规模不大,主要承担种犬繁育任务。这里外界影响比较小,不容易闹犬瘟。等有了足够多的驯犬员,就把留在临高的养犬场也搬来――要说以后临高的马场最好也搬走。”

他们看了布隆迪的伙食:不但有羊肉甚至还有元老们都限量供应的鸡蛋。

“伙食水平真高。”

“充当种畜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孔令洋说道,“要培育强壮健康的后代,父母本的营养都要得到足够的保证才行。”

慕敏在参观过程中没有说话――种畜场总是会引来男元老们猥亵的联想:诸如“推屁股”之类的话题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段子。对此她总有点尴尬,虽然警犬对她供职的警察系统很有用的。

犬场参观结束之后,孔令洋却赠送了一样意外的礼物给慕敏,着是一只良种的云猫――犬种场附设一个猫场。繁殖若干良种猫作为工作用猫。临高的化学工业做不出鼠药,只能靠猫这种传统的生物防治手段。

相比于犬,猫的资源要宽松多了。孔令洋不敢把狗当人情馈赠给元老,但是猫就无所谓了。

慕敏像所有的女人一样,对猫咪、小狗之类的“可爱动物”缺少免疫力。养猫这种事她当然很乐意――特别是在办公室里夜间值班的时候,有只猫的陪伴会使得时间变得快一些。d日有女生带来了一只猫,就成了女元老们的集体宠物。

过去元老院对猫犬是不允许元老sī养的――除非猫犬在旧时空已经接种过狂犬病的疫苗。尽管每个元老在D日之前都注射过狂犬病疫苗。但是疫苗的有效期只有一年,卫生部虽然存有全体元老可以连续接种三年的疫苗和一些抗狂犬病血清。但是数量有限又有保质期限。直到最近,生物实验室采用最原始的巴斯德法制造出了疫苗,又用马血试制出了抗狂犬病血清,经临chuáng试用大致合格,才算初步放开了禁令。

馈赠给魏爱文和方敬涵的是他自己泡制的“秘制三鞭酒”,至于是哪三鞭,他一直秘而不宣。据说是他的祖传秘方,除了三鞭,还加了十几味中药。用从广州弄来得上好高度白酒泡制。他到昌化之后泡了十多坛子,除了自用,不时拿来公关用。但凡来本地出差的男元老,孔令洋都馈赠一瓶秘制三鞭酒。一时间南海农庄的限定版雪茄,昌化牧场的秘制三鞭酒成为男xìng元老们流行时尚。男元老们自从有了生活秘书,尽管满口都是“三分,不能再多了”,sī底下到底也是久旱逢甘霖,不免有些杀伐过度,加上白天工作操劳,就出现了滋补的强大需求,三鞭酒正合时宜。

看到中央来人表情愉快,不再有刚才的争论,孔令洋便谈起自己的远大抱负来,特别是谈昌化的畜牧业――除了慕敏对此没什么兴趣之外,魏爱文和方敬涵这样的男xìng元老都把养马看做是元老院的头等大事。不管他们对马匹有多无知,甚至根本不会骑马,每个人都对马匹充满了感情。和女仆、大炮、铁甲舰一样是男元老们的G点之一。

孔令洋对马匹一点不挑剔,他虽然出身畜牧专业,念书的时候对马匹饲养这一专业并不关注――在中国马匹繁育不是农牧业的重点,除了传统牧区之外几乎没有养殖户对养马感兴趣的,市场也很小。所以他和尼克等人不同,认为马匹是先解决有无问题。不管从那里把能用的马弄来,扩大种群。

即使种群质量不高马匹,亦可以作为骡子的母本或者父本使用。国内的马种不佳,但是颇有一些优质的驴子,德州驴等大型驴种平均肩高较之于普通的méng古马毫不逊sè,甚至略胜一筹。骡子力量大,耐粗饲,能连续役使用二十年以上,远比马来得经济。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伏bō军和民间使用大型力畜主要目的是解决牵引车辆、火炮和机械;驮运物资装备。在这方面骡子较之于马匹更为实用,而且饲养成本低。骑乘用马的需求量并不很大,引进培育骑乘马不是当务之急。

昌化相比之临高更适宜充当畜牧业基地,不过河口地区在夏季嫌过于湿热,不利于大批牲畜的繁衍。孔令洋经过这一阶段的考察之后,看中了昌化江河口以东4公里之外的昌化大岭。那里海拔400多米,以树数草原植被为主,气候凉爽,是较为合适的夏季牧场。孔令洋打算在今年秋冬季就开始对昌化大岭进行初步的规划建设,等到明年夏季初步启用。

要扩大牧场的规模,势必要增加人手――特别是技术人员,不管是畜牧还是兽医专业,可用的归化民人员眼下都是零。

除了杨宝贵眼明手快的捞到几个学生当自己的学徒之外,孔令洋到现在也没有几个像样的徒弟。勉强弄来了四个徒弟,带到昌化来之后耳提面命,晚上补课,白天实习,大致算是了点基本的兽医学知识,也能干点给牲畜接生、配种之类的简单活计,但是长远来看这批人的基础太差,最终也就是靠经验积累成为个“老技术员”层面,难成大器。

他现在外放出来了,昌化县是个小县,正好事少权大。有较多的业余时间可供支配。如果有足够的学生带,先来一两年基础课,配合实习,边干边学到有了一定基础,再轮番杨宝贵那里去实习,让他带临chuáng提高班。然后从从里面选拔出最好的苗子再进一步的培养,最终成孔令洋臆想中军需大学的兽医系的教师。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孔令洋和杨宝贵一直企图从芳草地的学员中预订几个乙种文凭获得者来学习兽医,然而乙种文凭持有者的归化民粥多僧少,畜牧兽医行业一直排不上号。

所以他在大谈远景规划的时候,不时的插入几句缺少可培养的学生的苦经,把自己的意思传达出去,争取他们在元老院的会议上给自己的方案足够的支持。要知道眼前这几位在执委会的说服力可比自己强得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