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二十四节 改造组织

临高启明 第二百二十四节 改造组织

作者:吹牛者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7:14 来源:笔趣阁

秘隆重的仪式上,马畏三献上了一万两银子这是原本要献总坛和马畏三的,张应宸毫不客气的收下了。TXT电子书下载在鲁南地区要打开局面需要大量的钱财,收容难民也需要银子。再说这二个月来自己担惊受怕也得“抚慰”一下。

接着,他得到了最为重要的部分,南无量教在沂州地区的各香堂的huā名册和相关的各种账本。这笔财富比一万两银子更让张应宸感到兴奋。整个沂州分坛共有香堂四十多处,在册的供奉香仪的教徒人数有三万多人。虽然绝大多数是中下层百姓,但是每年仅供奉给总坛的香仪就有四千八百两,想来经营的教产也不在少数。

不用说,这笔教产肯定大部分都成了马畏三的“sī产”,但是张应宸不准备就这个问题和马畏三纠结。既然要干掉他,将来这些东西就全是自己的。现在是稳定局面的时候,先安他的心最要紧。

所以他对马畏三颇为客气,除了夸奖他一番“弃暗投明”之类的话之外,还暗示沂州这里的大好局面有他马畏三的一份功劳,将来依然会重用他云云。马畏三是个老江湖,当然听了也是将信将疑,但是眼下他对道长已经的怕得要死,别说重用不重用,只要不要他的身家就好。

他叛变教mén,教mén很可能会来找他算账。什么担当重责之类的且不谈,如何保命才是最要紧的,因而马畏三再三请求道长“移法驾”到马家寨来。

张应宸拒绝了马畏三请他将“法驾”搬到马家寨的请求。马家寨当然不错,但是他已经打定主意,将以大店庄为新道教在沂州活动的总据点,何况自己将来是要和马畏三划清界限的,和未来的“叛徒”走得太近是不合适的。

不过马畏三的恐惧他也适当安慰了一番,表示不会然他让他吃亏。就算他人不在马家寨,也一样能够周全得了他的安全。当然,他要是离开马家寨到处luàn跑就不好说了。

张应宸不希望马畏三继续发挥他的影响力利用恐惧心理把他圈在马家寨最为合适。为了让他安心,张应宸还在宴席之后,sī下画了几道符咒jiāo给马畏三,要他贴在家中之所以要sī下里是因为张应宸本人不希望继续搞这套符咒之类的东西,目前只是暂时利用一下而已。

为了打破教mén的神秘感,他还大张旗鼓的带着香主们发掘了机关——有被吓破了胆的总坛使者在手,一切都再不成为秘密。很快他们就发掘出了宣得和罗赛chūn等人亲手布置的“法术”。

五块触发用得砖形制因为颜sè稍新,只要稍加注意就能辨认出来。每块砖头下各有一套发火机关。这套发火机关很jīng巧,用得不是传统的“闷香”之类的延时火种,而是脚踏钢轮燧石发火。砖头下是一块踏板还有起到保险作用的支撑用细木条。触发的时候用很大的力气踩下去才能发火,以避免平时走动的时候偶然踩中触发。

张应宸乍一看吃了一惊,这其实够得上燧发枪了。看来很多实用技术在中国并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能推广开。

发火机关引出安置在竹管内的导火索,每根导火索各自控制一个机关,一共有五套。每一套都有很大的巧思。尽管从原理上来说,整套法术机关无外乎就是地雷和礼huā弹的结合体,但是在极简陋的技术水平下做到这一步已经能让张应宸赞叹不已了。

其中的一套就安装在张应宸的入席的八仙桌下。这让张应宸很出了身冷汗要不是对方太执着于法术效果,恐怕直接就把自己给炸死了。

这番现成戳穿西洋景对还在犹疑的教徒们的心理起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他们视若半仙之体的总坛使者、内法堂圣nv也落败被俘愈发让他们对这位“张真人”充满了新得崇拜。一干人五体投地

随着马畏三等人的投靠,教mén在沂州的全部势力顿时瓦解。四十多处香堂除了一小部分自行瓦解之外,其他全部被张应宸接收过来。张应宸随后按照他的思路对组织结构进行了一番改造,将香主改为组长,另外,将较大香堂的规模都缩小,建立了一百三十八个学习小组来取代原来的四十五个香堂。每个小组设正副小组长来取代原本的香主和司香。

废除原有的典籍,全部改用从杭州印刷所运来的由张应宸亲自编写得《道藏入mén》、《藏问答》和《要经汇集》三部小册子。

这是道长渀造基督教的宣教形式■亲自编写的三本通俗易懂的新道教小册子。涵盖了普通信徒和宣教士的基本知识需求。

所有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分批集中到云升观来参加为期三天的速成班学习。

新道教在沂州的总管理机构设在云升观里,专mén设置了财务人员来管理经费收支和教产经营为了表示忠心不二·马畏三jiāo出了三百多亩土地的“教产”。

作为新道教新气象,张应宸取消了各香堂的定额香仪这笔沉重的负担,尽管这一举措在经济上会让他受到很大损失,但是他深知元老院对任何“有组织”宗教十分敏感,所以决定还是不收这笔钱为好。况且目前沂州教徒的经济状况也很差,急需休养生息。

鲁南的水灾·要到1632年才会进入到**,在此之前,张应宸要全力经营,把沂州变成自己的稳定地盘。

不过,输出人口的事情,现在就可以做起来了。

他舀着马畏三献出的银子,又从庄家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历史上,大店庄庄家在鲁南水灾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中就很活跃,主持了整个沂州地区的许多救灾工作。本时空他们同样乐善好施。在张应宸的建议下,庄家出面,联络了一批本地的缙绅,办起了一座“慈济堂”,其中主事的自然是庄家的老爷。以医术**出名的张道长也很热心的成为了善堂的主要执事。

张应宸并不在意慈济堂的领导权掌握在谁手里他主要是利用慈济堂的名分来办事,如果能再从慈济堂nòng到一部分经济支援的话就更好了。

在屺姆岛的鹿文渊已经给他传来了消息,屺姆岛方面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要转运人口,屺姆岛的目前接纳能力为为短期一千人,长期三百人。

“屺姆岛堡和台湾基地目前急需劳动力,如有合适的劳动力请尽快送往屺姆岛。”鹿文渊现在需要的就是劳动力,因为登陆台湾的关系,原本在屺姆岛聚集的从黄县、登莱等地招募的第一批一千名流民已经启程南下运往台湾去了。

东三府的劳动力招募本身不难这地方非常穷困,不论丰年荒年,老百姓总是半饥半饱,逃荒的亦很多。但是随着济州岛攻略即将展开,屺姆岛基地还要向济州岛转运人口,在东三府大量的运走人口就显得很惹人注意了。毕竟这里还是孙元化的地盘,双方做事需要彼此体谅。

“哼,人口,我在这地方冒着大太阳出生入死的为什么,不就为了劳动力吗?”张应宸嘀咕着。收容难民的事情他已经开始着手做起来了。他现在有了全套的组织机构和充足的人力,用不着再亲力亲为。

屺姆岛上已经修建起了第一批建筑物。鹿文渊现在不折不扣的成了“岛主”。赵引弓回浙江去之后,他迅速的在当地以招募长工和佃户为名,招募了一百多户当地赤贫户。将他们安置在岛上充作基本劳动力修筑农庄。岛上原来有十几户渔民的一个渔村,鹿文渊也顺便把他们也收编了,算作自己的长工。

渔民的小渔船虽然他不大看大上眼和南海和浙江沿岸看到的渔船相比,登莱青地区的海洋渔船实在太小,充其量也就是十几二十吨的排水量,基本就是龙口湾附近的海域活动。不过有了十几条船好歹也是沿海机动力量。

鹿文渊又按照每户一丁的标准,编了一百人的乡勇,在这治安基本靠自己的地方,没有点全副武装的乡勇真是睡觉也不安稳。

孙元化听到教会中人提到此事之后,为了表示关心和,特意派人送来了些刀枪。当然火器火yào之类的东西他不便公然拨给。但是来人sī下表示只要鹿文渊想要,稍微huā几个钱就能nòng到鸟铳、三眼铳和小炮。火yào弹丸也是现成的。

鹿文渊想到赵引弓的要和当地官场搞好关系的指示,便huā了几十两银子,买了些三眼鸟铳和二mén小炮,又nòng了些火yào弹丸。让黄安德当教练,把队伍就给cào练起来了。

按照计划,鹿文渊原本打算在屺姆岛的沙堤上挖掘一条2米深的壕沟,引入海水,切断与大陆方向的陆地联系。但是考虑到冬季渤海湾很可能会封冻,到时候敌人从海湾上过来也很方便,单独huā大力气挖一道壕沟就有点毫无必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