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多重宇宙的修炼人生 > 第30章、砍头之术

多重宇宙的修炼人生 第30章、砍头之术

作者:厉家大叔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2:31 来源:笔趣阁

“哦?袖里乾坤。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一点儿收东西的小手段罢了。”古凡云淡风轻,有如得道真仙道。

袖里乾坤是什么小手段吗?当然不是。

而且袖里乾坤只有两个人会用。一个是葛仙。

蒲松龄《聊斋志异巩仙》:“尚曰:‘袖里乾坤真个大。’惠曰:‘离人思妇尽包容。’”

另一个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

镇元大仙:与玉皇大帝同辈。是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混名与天同君,住在西牛贺洲的五庄观上,道术深厚精深,连观世音菩萨也让他三分。他和三清是朋友,四帝的故人,九曜的前辈。他种的人参果,九千年成熟一次,闻一闻神奇的人参果,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颗,就能活四万七千年。镇元大仙三绺美髯,貌似童颜,手无兵器,只有一只玉尘麈。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一体围攻镇元大仙不下,一只玉麈抵得住千钧之力的金箍棒,只两三个回合,他施展袖里乾坤的法术,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装进袖子里,本领着实厉害。但大仙心胸开阔,气度不凡,当孙悟空请来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后,他不记前嫌,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并且慷慨举办人参果会,用珍贵的人参果宴众仙和唐僧师徒,颇有大仙气度。

这两个人,古凡以后也许可能遇到,但是却不是现在,现在他根本不会什么袖里乾坤。所以弄的小灵都忍不住提醒他:“嘟--宿主并不会袖里乾坤。”

古凡小声告诉她:“不会又有什么关系。只是忽悠罢了。”

“嘟--明白。宿主是在故弄玄虚,作为底牌。”小灵说。

什么底牌啊!

看来她虽有智能,却不了解人心。

一个人明明不是“间谍”,却被“间谍”,而且还五百年。

这心里的扭曲,恐怕是只有一个正常人去了精神病院,才比的了吧。

不过好在古凡只是被“间谍”,而且还是记忆不清那种。所以他现在也只是吹吹牛,骗骗人什么的,完全没有做“间谍”的爱好。

这样的人生经历下来的后遗症,肇事者却说什么“底牌”。

底牌你大爷啊!

“奇人,真是奇人!”

这边听了古凡介绍自己的本事,赵构忍不住道。

赵构一开口,汪伯彦与黄潜善就急了。

这二人在历史上都是权奸。

什么是权奸?当然是爱权如命,并把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维护自己的权力上。而他们的权力来自皇帝,所以他们开口道:“陛下,古凡先生,即便是一个出家的道长,四大皆空,他也不可以只拜天地,即便尘缘已断,就算是父母也不拜的。可圣人有云,天地君亲师,君之位尚且在亲前面,不拜父母尚可说得过去,出家之人嘛,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便是出家人也是皇上的子民,岂有不下跪叩拜之理?”

身为权奸,二人绝对不希望皇帝多宠一个人,来跟他们分权,所以这番话真的是连削带打啊!

“罢了”,皇座之上,赵构摆了摆手,止住了他们的议论,旋即目光落在古凡身上,道:“古凡先生既然是山野草民,繁文缛节也就不必要这般苛刻了。对了,古凡先生可否告知朕师出何门?”

赵构这么说,分明是有用古凡的地方,这是问古凡的底细了。

“在下乃是王世雄师兄的师弟,本应在师兄历劫后出山……山中无岁月。一时不察,早下山了几十年。”

忽悠,使劲忽悠。

古凡又把对王世雄说过的话,拿出来又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

这样的说词,赵构已经不是第一次听了,现在再听一遍,依然是觉得神奇无比。

“古凡先生既已提前下山,可愿为我朝出力?”

皇帝是天子,特别是赵构,他比任何人都想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爹与哥哥死了,他不救,想去救的大将也被他搞死了。所以上天的认可,才对他非常重要。所以他也需要道士,因为道士本身便是上天的使者。当然,骗子是不算的。

汪黄二人,一听便明白赵构的打算。这是政治正确来的,不是他们阻止的了的。

不过,他们还是忍不住说:“不知先生还有什么本事?”

“贫道本领不少,但最拿手的,还是道术。”古凡看着他们道。

“哦?道术?能否给朕演示演示?”听到道术,赵构有了兴趣,也开口说。

“在下的道术,威力不凡,需要有人配合才行。”古凡一边说着,一边仍看向汪黄二人,就差直接说,陛下,在下需要他们配合施展道术了。

古凡看着他们,赵构也看了过去。

被古凡这么看着也便罢了,可是被皇帝这么看着,汪伯彦忍不住站了出来,这时候黄潜善开口问道:“不知先生习的是哪门道法?”

古凡笑道:“在下善习砍头之术。脑袋砍掉,还可以接上。”

听古凡这么一说,已经站出来的汪伯彦直接打起了摆子。

砍脑袋啊!砍上了还可以接上?就算他真的可以接上,汪伯彦也绝对不愿意做那掉脑袋的人。万一接不上呢?

接不上,自己可就死了。哪怕陛下也砍了他脑袋为自己报了仇,又有什么用?

而且,陛下啊!你那是什么眼神?难道你也想看老臣砍头吗?臣可是您的从龙功臣啊!

赵构看到汪伯彦哀怨的眼神,再想想他与自己的合拍……

(靖康元年)十一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奉命出使金军大营,到达磁州(今河北磁县),当时到处都是金国的骑兵,曾有数百名骑兵到磁州城下,追踪赵构的行迹。汪伯彦马上用帛书请赵构回相州,汪伯彦亲自背着装弓箭的袋子,他的部下在黄河边迎接赵构。赵构慰劳他说:“以后见到皇上,一定首先推荐你做京兆尹。”汪伯彦从此成为赵构的心腹,深得赵构信任。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赵构接到蜡书,设置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任命汪伯彦为副将。赵构率兵渡河,谋划将去哪里,人人说的都不一样,汪伯彦独自认为非出北城门渡过子城不可。赵构听到汪伯彦的话大为高兴,认为他说的很对,于是从北城门渡过子城。赵构渡过子城后,由大名经过郓州(治所在今山东郓城县东)、济州(治所今山东荏平西南),抵达南京(今河南商丘南),赵构所部之人都是些乌合之众,形势屡屡危急,依赖汪伯彦的调护才得以安全。赵构回京后,奏请朝廷让汪伯彦担任集英殿修撰。

……

想到这。赵构问道:“可否应使他人?”

这是不想汪伯彦冒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