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传不分真假

山沟皇帝 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传不分真假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礼部对于第一份大唐朝报,是保持了相当谨慎的态度的,因为他们很清楚,这可不是之前的邸报,只在官方内部流传,外面的普通人根本就无法接触到。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大唐朝报一旦刊发,那可是面向整个天下的,大唐内部的官员们不用说了,肯定是会订阅,以了解朝廷上的动向,社会上的精英阶层,也就是那些读书人、地主、商人等人也是会看的,他们需要从这一份公开的朝报里了解到大唐王朝的政策动向。

甚至是普通民众,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会通过那些读报人来了解朝报上的内容,因为上面的内容同样和他们息息相关系。

甚至这些朝报都会流传到伪明控制区里传阅。

关系如此重大的朝报,也是由不得礼部不谨慎,他们光光是为了第一期应当采用什么内容,文章该由什么人主笔,里面应该透露出什么信息都是经过反复讨论。

而到了最后,不仅仅是礼部,甚至是整个内阁方面都是参与了进来,即便是陆军和海军也是想要插一脚,想要借此扩大军方在民间的宣传力度,增加影响力。

到了最后,朝报的主办,甚至都是成为了一个朝堂上的政治博弈,各大部门都是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而谁都想要在这份向全天下刊发,并且极有可能引起极大反响的朝报上获得一足之地。

为什么会争夺?

因为这第一份朝报会是什么样子的,基本上就可以定型为以后的朝报也会是什么样子的,因此第一期朝报上有什么内容,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经过各方讨论后,一致确定,以之前李轩视察肇庆兵工厂的题材作为头版,这篇文章,将会由整个大唐王朝内部里文章功夫最了得,礼部右侍郎沈贺荣主笔。

这个沈贺荣可不简单,此人乃是江南贫寒之家出身,自幼便是天赋过人,在科举场上可是连战连捷,年仅二十六岁便是博得了一甲进士的功名,排名第三,也就是俗称的探花。

随即按照惯例进入伪明翰林院,在翰林院里干的风生水起,熬了七八年后,眼看着就有机会一步登天,甚至高升为侍郎、尚书这个级别的高官了,但是前两年站队失败,还得罪了当朝内阁大佬,结果就是被人一脚踢出了翰林院,贬到了广东担任右参政。

换句话说,他在翰林院这个养望重地里,政斗失败,从而被贬的!

带着满腹怨气到广东后,恰逢伪唐崛起,不用多久两广陷落,他本来也是准备跟着其他官员士绅们出逃的,奈何没跑掉,最后被抓了俘虏。

一开始他还是颇有骨气,但是被软禁了几个月后,又是被一群同为降官的频繁劝说,加上大唐王朝出手丰厚,只要他愿意反正,一个国子监祭酒就是他的了。

最后他还是没有忍住投了贼,当了几个月国子监祭酒后,就是升任礼部右侍郎,成为大唐王朝里的数十名高官之一。

虽然说大唐王朝前后共有十三部,还有其他众多直属机构,这正三品的侍郎没有明王朝那边这么值钱,但好歹也是侍郎呢,以前沈贺荣在明王朝那边奋斗了一辈子,都是没能跨过这一门槛,但是现在投了贼后,却是实现了心中夙愿。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可是礼部侍郎,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在明王朝那边,都是属于清贵养望的职务,所以一开始投贼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有根刺的,但是现在,他早已经是把自己当成了大唐臣子。

至于家族什么的,早在他被俘后,朝廷那边就已经是派人到江南他的家人全部下狱!

在明王朝那边,,城池失陷后,官员不管是降贼或者是被俘虏又或者是逃跑,其实都是差不多没好下场,只不过是处理的严重与否,比如说降贼的,绝对是抄家灭族的,被俘虏的,谁知道你是被俘虏还是投降啊,不管怎么说,气节肯定是丢了,所以也会革职法办,位置高的家人也会下狱、流放。

逃跑好一点,顶多就是砍头外加一个抄家,不过家人的性命还是能保全的。

城池失陷后,明王朝的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们要想保全家人,其实只有两条路:自杀,战死!

没有第三条路!

朝政失败、家人被下狱,这也是沈贺荣最后反正,彻底投贼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探花郎,那文笔功夫自然是相当了得的,很快,他亲笔写的头版文章就是被礼部以及内阁的其他重臣们传阅了。

一个个都是赞叹不已!

有多好呢?好到柳八苟这个内阁首辅都看不懂到底好在那!

没办法,柳八苟虽然平日里以读书人自诩,但是谁都知道,他其实是个道士出身,这文章水平顶多也就和那些老龄童生差不多,让他去分析一篇探花郎的文章利弊,那可真是为难他了。

不仅仅是沈贺荣说出来的文章让一片人叫号,其他准备刊登在第一期朝报上的文章,也都是出自大家,嗯,清一色都是由伪明降官出身的官员们所主笔的。

没办法,大唐王朝自身的官员那文化水平还真不咋地,柳八苟、钱梦久、王文华就是三个最典型的例子,一个个撑破天了也就是个老童生的水平,而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大臣,尤其是重臣,大不多都是伪明降官反正的。

也许有人要说了,这些人写出来的文章,清一色的之乎者也,这朝报又是要刊发天下的,普通人看得懂吗?

恩,真说对了,普通人还真看不懂,这倒不是因为之乎者也的文章有多深奥,而是因为普通人根本不识字。

这年头的识字率相当的低,这朝报虽然说是面向天下的,但实际上主要还是给那些认字的人看的,普通人要想了解朝报上的内容,得听那些读书人读报!

等准备刊登于第一期大唐朝报的内容送到李轩这边审阅的时候,李轩发现礼部办事还是过于谨慎了,而且这些文章说的内容也是过于官方化、理想化。

李轩把所有文章看了一遍后,总结了四个字:空洞无物!

这倒不是李轩不喜欢这些歌颂功德的文章,相反,他还相当的喜欢,因为对自己这个皇帝,对大唐王朝歌功颂德,这本来就是大唐朝报存在的核心意义。

难不成李轩脑子烧坏了,办一份骂自己骂大唐的报纸啊?

他不满意的是,这些文章只说李轩好大唐好,但是具体哪里好了,怎么好了却是没有说。

你要说李轩好,你得拿出证据来了,你不能说简单的说李轩勤务政务,关心天下百姓啊,你得说李轩一天工作至少二十个小时,某天训斥官员,某天亲切看望退役伤残士兵之类的。

还有,你说大唐王朝现在是国泰民安,民生生活富足,怎么国泰民安啊?你不能用几个形容词就蒙混过关啊!

你得举例子列数据,比如说,在我们大唐,哪怕是没有土地的佃户,一年也能够积攒下多少几十两银子,去年年初才刚被大唐统治,现在呢,已经是建了新房娶了媳妇,还刚生了个胖乎乎的娃,正在准备购买属于自己的田地呢。

你看,我们大唐治下的农民生活的多好啊!

比如说那些工人们薪资已经超越全球,每月平均达到了多少两之类的,每天回家的时候都能带上几斤肉,提上一瓶酒,优哉游哉的吃肉喝酒,家人天天都能吃上白米饭。

你看啊,我们大唐的工人已经成为了一个体面的城里人。

总之,要想让民众们信服,你就不能光说好,你得拿出详细的数据以及例子来解释怎么好!

如果再把数据稍微的艺术化一番,效果翻倍!

毕竟宣传工作不分真假,唬住人才是王道啊!

所以到了最后,李轩是几乎把所有的文章都给打了回去,大唐朝报不需要这些纯文学类的文章,他需要的是数据详细、例子详实的报道文章,哪怕这些数据和例子是假的!

最后,他又是给礼部那边再提了一个新的意见,让大唐朝报加入一个科普板块,专门用来介绍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

算是一个潜移默化给民众开智的手段吧!

初稿被李轩打回了后,礼部的那些官员们也是没有沮丧,毕竟朝报这玩意,从古至今都是没有的,这第一次办,谁不也敢说办得好,所以就是继续修稿。

等第二版的稿件送上来后,李轩看过后才是露出满意神色,这才是报纸文章嘛,甭管真假,至少要能唬住人啊!

所以他是很爽快的批了一个准字!

李轩批准后,礼部上下就是行动了起来,很快大唐王朝的第一份朝报就是正式发行!

大唐朝报的发行,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第一时间普遍整个大唐三省之地,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最为重要的运输渠道就是军方管理的驿站体系了。

其次,分散在各地的印刷也是相当的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