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吗?

山沟皇帝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吗?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单纯从船体上来说,三万吨的民用船只的船体,顶多就是麻烦一些,投资大一些,但是从技术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甚至造一艘三万吨的民用船只,比造一艘一万多吨的战列舰,从技术上来说还要更加的简单,而且是简单的多。

目前帝国内能够承建万吨客轮、货轮的造船厂少说也有十多家,甚至还有更多的造船厂只要给钱,他们立马就能够完成技术升级然后开工。

但是帝国内能够承接海军大型军舰,也就是装甲巡洋舰、战列舰订单的造船厂,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三家!

香港鼎盛造船厂、江南造船厂、青岛海军造船厂,除之之外就没有了!

哪怕是海军里的那些千吨以上的巡洋舰、护卫舰,乃至几百吨的近海巡逻舰,其建造技术标准都不低,很多造船厂都能够建造万吨客轮了,但是依旧无法承接海军一艘千吨护卫舰的订单。

就算是两千多吨的巡洋舰,如今有资格承建的造船厂也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国企部、皇室资产科控股的造船厂,这些造船厂往往是为了造军舰,而投入了大量资源,从经济上是比较亏本的。

而民间造船厂里,技术最为雄厚的应当属于沙面造船厂了,看似规模不算很大,但是技术雄厚,建造的船只都是难度比较高,附加值高,利润同样也是非常高的船只。

比如帝国石油公司和南洋石油公司的万吨远洋油轮,其中一大部分万吨油轮的订单都是被沙面造船厂给抢了去。

该造船厂建造过四千吨的战列舰/防护巡洋舰,现在正在为海军建造西印级巡洋舰、新南级护卫舰等军舰。

该公司的技术那是没的说的,每年造的船不多,造船的吨位和其他国内一线大型造船厂比起来远远不如,但是人家每建造一万吨的船舶,赚取的净利润超过其他造船厂建造五万吨的船舶,所以,沙面造船厂是帝国里第二赚钱的造船厂。

至于第一!

那自然是皇室资产科全资控股的香港鼎盛造船厂,人家造的全都是高端货,战列舰、装甲巡洋舰、万吨客轮、货轮、特种船只之类的。

沙面造船厂,其实走的就是香港鼎盛造船厂的路子。

而冯氏航运公司下属的冯氏第一造船厂呢?

论产能,他们背靠冯氏航运公司,同时也是依靠低廉的成本对外承接大量订单,一年到头都是有忙不完的订单,因此从产能上来说,冯氏第一造船厂的产能是非常大的,足以进入国内前五之列。

但是他们的技术能力在国内诸多造船厂里,哪怕是他们自己乐观估计,厚着脸皮说,也只敢说自己的技术能力能够进入前十。

但实际上,这个前十还是不太可信,外界的评论就是,进入前二十名估计是没有问题的,前十五够呛。

前十?你当国内一大票一流技术雄厚的造船厂是假的?

技术能力的不足,也是让冯氏第一造船厂的管理层内很是担忧自家能不能造出这三万吨的新星号呢。

然而当他们的造船厂的技术工程师们进行了讨论,并得知总公司那边只要求他们建造船体,对于其中最为核心的系统,也就是动力系统,总公司会另外解决。

这才是放下心来!

只建造一个船体的话,虽然难了点,麻烦了点,但是只要资金足够,砸也能砸出来。

很快,冯氏第一造船厂就是正式向他们的总公司答复:可以建造!

不过他们需要提前获得大约二十万唐元的资金进行船坞升级、建造设备的升级,中期同样还需要大约三十万唐元的资金用于技术升级。

第一造船厂给了肯定的答复后,郭亚东大笔一挥,直接从总公司走账,二十万前期技术升级资金直接打到了第一造船厂。

然后对第一造船厂提出了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要求:新星号必须要有三万吨,少一吨都不行!

解决了船体施工问题,郭亚东又是亲自带队前往海军蒸汽机厂进行谈判,拿下了海军那边为两万吨战列舰配套研发的最新型三胀式蒸汽机。

其实这玩意说是给两万吨战列舰配套的蒸汽机,但实际上早就被海军放弃了,因为这个方案远远无法达到海军的海军。

人家海军对新型动力系统的要求是:可以塞进两万吨战列舰船体里,又可以提供最少两万五千匹马力的动力系统。

而海军蒸汽机厂准备的这一套动力系统,在限制体积和重量的前期下,最大只能提供一万五千匹马力。

为了达到这一万五千匹的马力,海军蒸汽机厂的工程师丧心病狂的设计了一套体积和重量都极为庞大的超级立式三胀蒸汽机,仅仅是为了满足两台蒸汽机的运转,就配属了足足十二座燃煤锅炉,采用双轴双桨推进。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没能达到海军的要求。

但是海军那边要求高,不代表着冯氏航运公司的要求也这么高的。

冯氏航运公司对新星号的航速要求,同样是非常简单,那就是必须超越现在所有的远洋客轮。

而目前远洋客轮里,航速最快的乃是新太平洋系列,他们也是采用了价格昂贵的最新型三胀式蒸汽机,因此巡航时能够达到十四节的高速,最高航速能够达到十五节。

这个航速对于民用船只而言已经是非常快了。

目前来说,除了追求高航速的豪华客轮外,普通的客轮航速只有八节到十节左右的平均航速,哪怕是所谓的高速客轮了,但实际上也就十二节左右的航速。

至于货轮那就更低了,纯蒸汽机动力的货轮,航速一般维持在七八节左右,绝少超过十节的。

十四节的航速,对于大型的民用客轮而言,已经是超级快了。

而新星号的目标,就是超越这个速度。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只有直接找海军蒸汽机厂,购买他们最先进,最昂贵,专门为了两万吨战列舰配套研发的三胀式蒸汽机方案。

甚至,都不能是原始的方案,因为只是原始方案的话,动力依旧不足。

必须增加蒸汽机、燃煤锅炉的改进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