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变天

山沟皇帝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变天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顾士忠这个开国元老,陆军上将自杀,这事在外界并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浪,甚至是军方先后逮捕了上百名将军都是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这一方面是大唐帝国严格控制了军方的信息外泄,军队作为暴力机关,为了避免情报的外泄以及保持神秘性,大唐帝国都是严禁军事情报的泄露,甚至国内的很多人连帝国到底有多少军队都不清楚,更别说具体的番号以及驻地以及部队的主官这些机密资料了。

大唐朝报上偶尔会出现关于军事报道的消息,往往也会用‘某部’等模糊化的词汇来代替,是不会把详细的番号给报道出来的。

这一次的军方反腐的消息,更是被严密控制,大唐朝报没有报道丝毫关于军方内部反腐的消息。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帝国在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实施着非常严格的军政分离,军政分离到了现在,基本上已经是变成了基本的政治概念,哪怕是普通人也都知道,军队是军队,官府是官府,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而文官在没有必要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提及军方的片刻信息的。

更不要说这一次的军方反贪风暴,是个人都看的出来影响非常大,没看见连军方大佬郝柏年、李春景等人都是乖乖的闭上嘴巴不敢提出丝毫的意见嘛。

外面的那些文官们,更是不敢对军方的事务有任何半点意见了。

此外,如今文官们自身难保,天天被督察院盯着的他们,现在哪有时间关注军方那些将领们的死活啊。

宣平十六年年底掀起的反腐风暴,其规模之大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从十一月份开始,从京畿司法机构开始,一场巨大的反腐风暴就是挂了起来,然后遍及全国。

在上海,陈立夫站在县衙二楼的阳台上,看着外头的督察院御史们,带着巡警直接从县衙里带走了三十多名官员!

身后的一个年轻官员低声道:“大人,就这么看着他们把人带走吗?他们督察院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这么多人抓走了!”

“闭嘴!”

陈立夫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他一眼,而是继续把视线盯着外头!

下面的普通官员还察觉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还以为只是上海特设县督察院发疯了,但是身为上海特设县县令的他,却是知道,这一次次的抓捕任务,上海特设县督察院根本就不是关键,关键的人是中央督察院反贪局派出来的江南巡查组。

这个江南巡查组的组长乃是从三品高官,加上手握圣旨,可是正儿八经的重量级钦差,就算是陈立夫在巡查组面前,那也是得乖乖的趴着。

别说陈立夫了,就算是松江府知府,乃至担任江南道道员多年的霍守奇,如今哪一个不是规规矩矩的,生怕自己也被抓走了。

根据陈立夫所知,这一场反腐风暴不仅仅是局限在上海,甚至都不局限在江南道,而是波及全国的反腐风暴。

而且根据他从隐秘渠道得到的消息,就连军方那边也是掀起了反腐风暴。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为了自保,别说是触犯这些巡查组的霉头了,甚至都还会主动把别人给推出来,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而部分被巡查组盯上的官员,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往往也是会主动交代问题,把同伙也给供出来。

这种情况下,就连陈立夫自己都是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卷入进去!

虽然陈立夫自诩行的正坐得稳,从来也是不屑于玩贪污受贿这种事,但是陈家家大业大,也是从事工商业,陈立夫固然是没有给自家的产业提供过什么便利,但是族人经商做生意的时候,自然也是会上他的名头,这要是说起来,说不得也是会惹上一些麻烦。

这种情况下,陈立夫也是反思,看来是得改变家族产业的模式了,直接从事工商业不太靠谱,容易被人抓住小辫子,后续的话,还是单纯的搞个基金,然后进行财务投资就好了。

这样可以避免诸多的麻烦。

在陈立夫亲自看着督察院把上海特设县的数十名官员抓捕后,不用几天他又是听闻,其他府县也是,乃至江南道衙门里也是被抓了不少人。

而最关键的是,担任了江南道道员多年的霍守奇,这一次似乎也是栽了!

之所以说是似乎,而没有说肯定的词汇。

是因为霍守奇并没有被抓捕,也没有被贬值,而是升任了!

但是,他升任的职务,却是辽西省巡抚!

虽然说从正三品的江南道道员变成从二品的辽西省巡抚,但是傻子都能看的出来,这是明升暗贬。

在大唐官场里,一个官员的职权重不重,前途如何,是不能单纯的看其品级的。

陈立夫就是典型例子,你要说他的品级,如今也不过是正四品,但是他却是上海特设县的县令,全国独此一家的正四品县令,前途光明的很。

而国内的其他正四品官员,比如其他府的知府,同样也是正四品,但是能够和陈立夫比?

不可能的,哪怕是部分从三品乃至正三品的官员,其权势也是比不上陈立夫这一个上海县令啊。

江南道道员,别看只是一个正三品的道员,但是因为江南道的特殊性,其政治地位在国内诸多的省道封疆大吏了,那可是名列前三的存在!

也就是说,寻常省的巡抚,其实都是不如江南道道员的。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霍守奇也是快差不多升迁了,但是应该是直接掉入京畿,担任某一部侍郎的,而且还得是左侍郎这种,如果是右侍郎都算是贬低了他。

但是如今,他非但没能入阁,反而是被调到了辽西担任巡抚。

虽然品级也是升到了从二品,但是辽西省的巡抚能够和江南道道员相比?

不可能的事。

外人并不知道,霍守奇之所以倒霉了,倒不是说他自身的问题,嗯,虽然他也有贪腐,不过这一点点经济问题并不在李轩放在眼里。

让李轩最为不满的是,偌大的一个江南道,为帝国提供过半财政收入的核心区域,贪腐的情况竟然如此严重,比江北道那边都是好不了多少,甚至贪污的数额还要更大一些,对比全国诸多省道,江南道的贪腐情况足以列入前三。

江南道下设的府县里,情况稍微好一些的只有上海县而已,其他的府县大多都是问题多多!

如此情况下,虽然霍守奇本人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李轩却是认为,该员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从而忽视吏治。

或者说,霍守奇其实也是看出来了问题,但是为了地方稳定,经济发展,他容忍或者是忽视了这些问题,从而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

江南道出现这么大的篓子,如果不是霍守奇本人的经济问题不算严重,而且其主政江南的时候,对江南道的经济发展也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么李轩早就把他枪毙了。

如今把他弄到辽西省去担任巡抚,也算是一个惩罚了。

李轩还是希望他能够反省,认识到错误改正过来,毕竟如今在帝国政坛里,能够和霍守奇这样擅长发展经济民生事务的高官实在是太少了。

至少把霍守奇调走后,李轩一时半会的都不知道该让谁去担任江南道的道员。

这个职务太过重要了,在李轩的心中,这个职务的重要性,超过国内任何一省巡抚、道员,甚至比各部侍郎都要更重要一些。

其重要性,是和各部尚书相提并论的。

所以新任的道员,必须是资历深厚,能够镇得住江南道,同时也必须是擅长发展经济民生的官员。

李轩选来选去,最后是召见了向翰义、贾文柏、肖芳全三人紧急进京述职!

说是述职,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李轩这是为了挑选江南道的新任道员!

如果是普通高官,李轩通常是不会这么做的。

各省巡抚、直隶四道道员以及侍郎等职务,往往是吏部列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选,这份名单自然是非常庞大的,然后交给御书房讨论,最后由御书房值班大臣们选择三到五名作为候选人举荐给圣天子,同时各大臣还要详细说明举荐的理由,最后报告给李轩。

当然了,李轩选不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为同时,翰林院人事科也会根据李轩的要求,举荐若干人选,同时李轩自己心里头也会有几个人选。

最后李轩经过综合考虑后,会选择一人成为新的巡抚、道员或者是侍郎等职务。

也就是说,这里头有一个候选大名单、御书房举荐、翰林院举荐,然后圣天子决断的因素。

但是这一次,李轩却是直接把这三人召还回京述职,这是摆明了要亲自考验这三个人,然后从中决定江南道道员的人选。

至于这三个人里头,谁最终能够成为新任的江南道道员,那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至少,李轩自己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