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疯了,都他妈疯了!

山沟皇帝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疯了,都他妈疯了!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当对外贸易的规模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各种贸易保护政策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了!

如今大唐王朝的各种贸易政策,并不算太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扶持国内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对于会影响到国内产业发展的进口商品,会采取加征关税甚至禁止进口。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而对于国内需求量,并对国内发展有着推进作用的商品,则是采取减少关税,甚至免征关税的政策,比如说棉花、硝石、硫磺等各类工业原材料。

此外,对于出口,先进技术类、军鞋类产品出口一般都是禁制出口或者是限制性出口,而这种禁制并不是海关一家可以决定,甚至内阁或者军方那边都是没有单独的决定权。

这个权限由‘进出口安全局’负责,该局由军方和内阁共同派人组成,严格上来说,所有进口或者出口的产品,包括实物、技术类等所有东西,都需要经过该局审核过后,颁发进出口许可证,这才能够进出口。

基本上,会影响国防安全的产品和技术,都是严格禁止出口的。

此外,还有一些东西是严厉出口的,比如粮食,明文规定,禁止粮食出口,因为大唐王朝本身就粮食不足,为了填饱国人的肚子,一大票的官员们操碎了心,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商人发现把粮食出口到国外可以赚取更多的钱,那么就会把属于国人的口粮拿去出口,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粮食禁制出口的同时,还鼓励进口呢,可惜的是,粮食这东西说起来并不算多么昂贵的物资,通过海运进行运输之后,运费甚至都可能比粮食本身的还要更贵,所以虽然有鼓励粮食进口的政策,但实际上粮食进口的数量不多。

对部分出口产品有所限制的同时,大唐王朝对很多产品的出口也是非常鼓励的,比如说传统的出口商品丝绸、茶叶、瓷器,又比如说最近几年的新型工业产品布匹、香皂、火柴等产品。

这些进出口商品,构成了目前大唐王朝对外贸易的主体,但是这并不是所有!

最近几年,东亚海域上的海上贸易一天比一天繁荣,哪怕是有着海盗的威胁,但是依旧无法阻止商人们出海寻找发财机会的决心,再加上国内近海以及内河运输一天比一天需求量大。

这也就导致了,最近几年,国内的造船业空前繁荣,几乎每一家大小船厂都是接满了订单,一些大型造船厂所生产的核心产品,比如说六八零系列商船,如今基本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哪怕国内的这些船厂们,但是积极的扩大规模,但是依旧是难以满足国内的需求。

部分船厂的订单甚至都排到了五年以后!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有一部分商人把目光投向了周边国家,朝鲜和扶桑那边的造船技术太落后了,给了他们订单也造不出来,南洋的那些土著就更别说,造个舢板都勉强。

但是马六甲却是一个例外!

那地方有着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在马六甲也是有造船厂、火炮厂等各种工厂的,最近几年不少国内的商人都是找葡萄牙人订购商船以及火炮,甭管是盖伦船还是他们仿制的六八零系列船只,都买。

然而,这种情况却是国内所不愿意看见的!

国内的造船厂虽然暂时产能不足,但是他们却是正在努力扩张啊,此外国内的军政高层们,宁愿是把肉烂在锅里,也是不愿意然让葡萄牙人趁机赚钱,然后武装起来更多的舰队。

禁制船舶进口,是出于很多的考虑,然而诸多考虑的最后,就是变成了这种贸易保护政策。

但是很可惜的是,这种这种贸易保护政策,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重视,倒是国内的不少商人们对此颇为不满,但是不满归不满,禁制进口就是禁制进口。

倒是国内的造船产业,对这个禁令是拍手欢迎,一个个是磨拳搽掌想要筹借更多的资金扩大规模。

什么,以前为了扩张,已经是把所有盈利都投入了进去?

怕个毛,股东们再投钱啊,什么,没钱?穷光蛋你有什么胆量来玩造船业啊,回家种田去吧!

股东的钱投完了,实在是挤不出来了怎么办?贷款啊,皇家银行有钱,找他们贷款啊,直接以造船厂为抵押,就不信借不到。

什么,已经借过了?不仅仅皇家银行,其他但凡是能贷款的银行都已经贷过了,而且所有能够用来抵押的资产都已经抵押出去了,实在是贷不了款了。

但是自己没钱,所有资产都已经抵押贷款,已经没有办法从银行贷款了,难道我们就不扩张?

你们没看见吗,我们脚下是一座超级大金矿,所有人都是挥舞着锄头挖矿,你现在跟我说买不起锄头就不挖矿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死都要挖!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大杀器,引入战略投资!

我们造船厂发展的这么好,虽然负债率已经是达到了百分之八十甚至资不抵债了,但是我们前景好啊,这每天都能赚不少钱呢,你要不要投钱进来,我们分你一点股份,然后大家一起赚大钱。

国内的工业繁荣,造船业更加繁荣,这个情况很多人都是能够看的出来,但是造船行业不是谁想要进入就进入的,从头开始建造一个造船厂,难度大,而且时间也漫长,还不如直接投资现有的造船厂呢,稳赚不赔。

所以很多地主老财们,是把家里地窖的银子给重新挖了出来,然后存进皇家银行里,换成了一张张银票或者是银行本票、支票,然后对船厂进行投资。

投资之余,很多人发现,尼玛,手中造船厂的股票,已经是比造船厂本身更值钱了。

造船厂的资产才十万两银子,但是不懂行的冤大头们,竟然是愿意投入十万两银子,只占据一半的股份,这意味着,船厂的价值瞬间翻倍啊!

靠,这样的话,我们还辛辛苦苦扩张产能干嘛啊,直接炒股票得了!

于是乎,在宣平七年夏天开始,造船厂行业的股份是市面上已经是变的非常抢手了,不少一辈子连船都没有见过的地主老财们,到处找关系,托人,为的就是投资造船行业。

不少人甚至都不是把钱投入到造船厂里扩大生产,而是用来从股东手里直接购买股份1

而这里,得说明一下,注资和股东出售股份,那是两码事!

部分地主老财们,以注资的方式获得一部分的股份,这些投资进来的钱都是进入了公司账户,用来扩大产能等业务需求,原有股东是拿不到钱的,并且股份还会被摊薄,但是,原股东手里头的股份却是更值钱了。

还有一部分的地主老财们,是直接从原股东手里购买股份,这样的话,这些购买股份的钱是直接被原股东个人收进了腰包,而造船厂的价值还是原来的价值,没有获得外来资金投入用来扩大规模。

这种情况在帝国颁发了船舶进口禁令后,也就是宣平七年秋季的时候,就是更加明显了,而当李轩察觉到的时候,市面上的众多造船厂的价值,已经是被严重高估。

为什么,因为皇室资产科里送上来了一份报告,说是直隶纺织银行,这家由江南数十家老牌地主士绅、富商们联合成立,目前在国内银行界排名能够进入前五的大银行,试图向皇室资产科下属的鼎盛造船厂进行投资,以获取一部分股份。

这份交易,直隶纺织银行将会以五十万两银子现金注资鼎盛造船厂,并获得百分之十的股份!

五十万两银子,只买百分之十的股份?

看到这个数字后,李轩都是被惊呆了!

鼎盛造船厂好不好,这个自然是好的,该船厂目前是国内的第四大造船厂,其规模仅次于国企部直属的广州造船厂、肇庆造船厂(包含珠江分厂),江南造船厂(包含上海造船厂)这三大造船厂。

业务涉及中大型战舰建造、六八零系列商船的建造,并且以六八零系列商船作为核心产品,各种固定资产以及专利价值等加起来,估计也有差不多四十五万银子的资产!

盈利方面也是相当不错,每年有差不多将近大几万两银子的盈利,不过这些盈利基本都是被拿出去用来扩大规模,反正最近几年,皇室资产科是从来没有从这家造船厂里提取一文钱的分红!

最近鼎盛造船厂那边,因为要投资研发更大,更先进的千吨级商船,所以正在募集资金。

皇室资产科那边,自然是不可能再掏出这么多银子对鼎盛造船厂的,所以尝试着对外引入战略投资者。

而现在,经过多家机构的争夺后,直隶纺织银行,以惊人的大手笔获取了这个资格!

五十万两银子,百分之十的股份?这岂不是说,他们那鼎盛造船厂的市值认定为五百万两?

尼玛,这疯了吧!

鼎盛造船厂就算赚钱,但是现在一年的利润撑死了也不七八万两银子,他们得多久才能够赚回来这五十万两银子啊?

保守估计,这百分之十的股份,哪怕是以后盈利增加了,但是增加的额度也有限,毕竟这是重资本产业,产能就摆在那里,盈利是可以预期,变动不会太大。

撑死了,以后一年分红顶多一万两银子,甚至估计还不到。

这意味着,直隶纺织银行,有可能需要五十年才能够收回投资成本,甚至五十年都收不回投资成本!

这种情况下,直隶纺织银行,却是依然拿出五十万两真金白银去投资!

疯了,都他妈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