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鸿尘道君 > 第九十一章 如来藏

鸿尘道君 第九十一章 如来藏

作者:果子狸炖鳕鱼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53:29 来源:笔趣阁

苏真停止了转述。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现在可以说话了?”王宏伟小心翼翼。

陈子健瞪了他一眼,问道:“你想说什么?”

王宏伟挺直腰板,指着僧人正色道:“你们不觉得那老家伙很奇怪吗?咱几个刚刚被他的基友攻击了,他对此只字不提,反而说了一大堆不相干的东西,是不是有意晃点我们?”

苏真沉吟道:“我认为他在向咱们传达更为重要的信息,‘金刚不坏大自在神通’应该是他肉身和意念长存的秘密,‘油尽灯枯’是在告诉咱们他坚持不了多久了,而‘魔化’、‘迷失’……”

那老僧身上附着的乃是妖力,照他所说此地又是镇魔之所,实在有些耐人寻味。

做为一名修道者,苏真看待事物的角度注定与常人不同。

几人受他引导,渐渐放开了思维。

宫颖猜测道:“会不会是镇压的魔物要跑出来了,他在‘魔化’中‘迷失’才要‘油尽灯枯’?”

若说僧人们都被魔化了,大殿之内为何感应不到魔气?苏真脑海中灵光一闪,隐约摸到了正确的方向,无奈始终抓不住重点,一条思路尚未缕清,更多的疑团又冒了出来。

陈子健皱眉道:“那‘罪孽’、‘地狱’、‘寂灭’、‘轮回’又怎么解释?这四个词放在一起完全不搭调。”

王宏伟接话说:“会不会是他们触犯了什么禁忌,比如把魔鬼放出来了,才使得自己魔化迷失,对来到神殿的人大杀特杀,因此染上种种罪孽要下地狱?寂灭是涅的意思吧,在魔鬼的帮助下入地狱涅轮回重生?但是魔鬼有那么好心吗,好像真的说不通诶。”

张晋昌道:“我听老三说还有‘圣物’、‘天谴’、‘业火焚烧世间’呢?你们把这些也联系上啊。”

陈子健道:“这到容易分析神殿中的圣物不能动,否则会遭天谴,导致业火焚烧世间。”

王宏伟看向成堆的奇珍异宝,心中一沉,骂道:“他大爷的,圣物不会是指那些宝贝吧!兄弟们一路把脑袋别裤腰带上,拼死拼活走到这里,可算有了发财的机会,难不成还要上升到遭天谴的高度?”

苏真道:“别乱猜了,也许那些字眼压根就是不是连贯在一起的。对了,你们谁知道‘阿赖耶’是什么意思?”

陈子健道:“‘阿赖耶’是大乘佛教术语,指的是第八识如来藏。”

“八识……如来藏?”苏真重复了一遍。

元辰北境是道门的天下,佛门大都流于世俗民间,他对释家教义一直不甚了解。

陈子健解说道:“所谓‘八识’,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前五识很好理解,就是人体最基本的感识,后三识具有抽象的感念,但并非虚妄直觉,而是神通智慧的体现;前七识都是随色身无常、生灭、变化的,唯有第八识是永恒不变的。

‘阿赖耶识’代表了一种极致的世界观,前七识都是由它所生,故此阿赖耶识也称作种子识。它是宇宙万法的本源,能生起万法,也能承载万法,于众生心中,与生俱来,佛说‘众生皆有佛性’,指的就是阿赖耶识。众生得道之前,它藏而不显,存而不失,一旦参禅证悟,便能超脱生死,明悟前生今世,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

所以说阿赖耶识乃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释家一切修行都离不开它,也只有领悟了八识,才能获得最终的超脱,成就第九识,达到圣者‘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至高境界。”

“八识明真我,九识可入圣……”苏真琢磨着陈子健这番话里的隐藏信息。

王宏伟却是听得晕头转向,又不敢中途打断老大的演讲,好不容易坚持到最后,忍不住吐槽道:“老大你不信佛教吧,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我觉得你可以去当传教士了。”

陈子健道:“家父信奉大自在佛,一生行善,我从他那里听到过不少有关佛教的秘闻,也获得了许多有益人生的知识。”

苏真暗暗点头,从陈子健所修武学中能够看出道家的影子,那么陈家的传承多半属于道门一脉,他父亲信佛,与整个家族唱反调,父子俩在陈家的地位必然不会乐观。

王宏伟无奈道:“可你讲的太玄乎了,我们听不懂啊。”

陈子健笑道:“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了,是有关八识和大自在佛的,听完之后你们或许就明白了……”

很久很久以前,乱世纷呈,邪魔当道。

有位大善之人看破尘世,上山追随一名老僧修行,他不求能够证道成佛,只为求得一身解脱。

在修行的日子里,老僧传他八识修炼之法,教他自悟、自明、自净、自醒。

很过年过去了。

这天,一直无法领悟第八识的善人,向老僧问出了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世间流传万古的“大自在天”究竟是否存在?

传说里,大自在天清净极乐,充满希望,远离一切苦难,在那里,众生平等,没有不公之事,善良的人们能实现所有梦想。

只是,生活在这片天地间的人们都知道一个残酷的真相魔界之王为了壮大魔界,不止将邪恶的种子撒满尘世,挑唆众生相互残害,还将幽冥地狱建在了尘世与自在天之间,从此,世间只有魔界,没有自在天。

老僧的回答很简单:有信念,就有自在天。

善人不解,便问师父何为“信念”。

老僧对他说:信念就在心中,你出世是为了寻求解脱,可你想要得到解脱,还得入世方能如愿。

于是善人辞别老僧独自下山。

历经千山万水,看遍红尘色相,善人始终没有停留,他在感识自身的信念,寻找传说中的自在天。

他的追求并不矛盾,因为老僧说过,有信念,就有自在天。

乱世苦难无度,人们忍受着贫穷、饥饿、欺诈、掠夺、压迫、战争……

最令善人无法接受的,还是人类同胞之间永无止尽的相互伤害,这使他感到愤怒、悲伤和无奈,也渐渐地看破了自己的本心。

当年他之所以选择上山,是因为尘世让他心灰意冷,发生在那里的一切叫他难以忍受,并非是他真的厌倦了尘世的生活。

就在大彻大悟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带领众生脱离苦海,找到自在天。

这就是他的信念。

善人毅然选择结束了自己在尘世的生命,赴往魔王统治的魔界。

飘然洒落的鲜血,承载着他对世人的怜悯,以及对信念的坚守与执着。

终于,在临死的那一刻,他真正领悟到了阿赖耶识。

拥有阿赖耶识之人执持诸法,不会迷失本性,这成为了善人在魔界抗衡魔王的最大依仗。

他在世间的修行之路因善而起,由善而终,这对于他来说是解脱,同时也是一个开始。

……

王宏伟问道:“后来呢?他有没有打败魔王?有没有带领众生到达自在天?”

陈子健道:“善人打败了魔王,找到了自在天,但是大自在天与尘世太远了,中间隔着险恶的幽冥地狱,他为了对抗魔王,受了很严重的创伤,无法带领众生越过那道天堑,于是他舍身横在幽冥地狱之上,让自己的身躯化为连接尘世和大自在天的通道,众生只要找到他,就能找到通向大自在天的路,可以说,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众生指引了一条超脱之道。”

“这就完结了?”

王宏伟算是听明白了,闹了半天那大自在佛还是个悲剧,遂道:“他拥有八识,死了还能打败魔王,都成为一个不灭的妖孽了吧,就算最后没有成就九识,又怎么会挂掉?假如他自己都扑街了,如何成佛作祖被人信奉?”

陈子健笑道:“一个故事而已,你有必要追根求底吗?”

王宏伟摊摊手,说道:“老大你这是烂尾的节奏呢,就算前人没有给出定论,你好歹编一个出来也行啊?整个开放式的结局,给人闹得不上不下,真是的,还不如不听呢。啥都让听故事的人自己去想,那要你们这些讲故事的干什么?”

“实在纠结的话,就把它当做一种隐喻好了,你不信佛,也就不必理会它所要阐明的道理。”陈子健摇了摇头,其实大自在佛的故事他曾经也纠结了好久,至今仍未想通故事的内涵,他总觉得想法中缺了一些东西。

王宏伟一脸扫兴,说道:“不好玩,都那么牛逼了仍要舍身给凡人铺路,还自在佛呢!与其像他那样,我宁愿做个自由自在的凡人。”

苏真笑道:“放心吧,你这么没慧根,肯定不会跟他一样。”

这位舍友整日不着调,就是地地道道的市井俗人一个,那番佛语禅心他是理解不了的。

陈子健对王宏伟道:“别用你的价值观来评价佛的境界。”

“那你们这些明白人是不是也该让我明白一下?”王宏伟不服气。

苏真淡淡一笑,道:“善人不但没死,他舍身铺路的做法还让他超越八识,最终成就了第九识,证道成圣,成为真正的永恒,不生不灭。”

陈子健讶然,显然苏真的话让他有些意外。

“怎么个意思?”王宏伟一头雾水,“小三你这是随便安个理想结局,打谱狗尾续貂不成?”

苏真心平气和,兀自说道:“对于善人而言,生命是为了宏愿和信念而存在,决不是要在世上作毫无意义的羁留,他结束了自己在人世的生命,却为众生埋下了希望,使得他们在乱世求存的时候,多了一份念想,和一项改变命运的选择。”

陈子健和宫颖都露出思考之色。

“可我怎么觉着像画饼充饥呢?只能想想最终却不能得到,与其永远无法到达自在天,还不如不想不选择,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么。”王宏伟挠了挠头,还是模棱两可。

苏真道:“他用生命为众生铺就一条通向大自在天的道路,这不正是佛门所强调的慈悲胸怀吗?他是一个超越了生死境界的人,在他出现之前,大自在天只是一个传说,然而他却依靠无上的勇气和大智慧将其找到,以身铺路,这就为众生撒下了希望的种子,如此,传说便成为可能,众生也获得了指路的明灯。”

“这个……”王宏伟好像明白了一点。

“所以善人代表了众生心中的自在天,他本人也就是大自在佛了。他的佛性光辉普照世间,从此以后,无论人们是否能够到达自在天,哪怕身陷幽冥地狱,也会从他执着的信念里得到坚强的力量,以及抗争下去的勇气。

再美丽的花,总会有凋谢的一天,再明亮的星辰,终究也要消陨在星空中,甚至是宇宙也并非亘古长存的。人的一生,不过短短百十年光景,无论风光还是苦难,终有走到头的时候,而信念却可以是永恒不灭的,它能够带给人光明,改变既定的命运,大自在佛的故事说到底,就是要表述这样一个道理。”

原本是开导王宏伟的一席话,说到最后却成了苏真对自我道心的阐述,双重记忆的困扰,曾经修真途中的雾霾,在这一瞬豁然开朗。

红尘万丈,迷人本性,修真的第一课就是要跳出红尘色相,有些修士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做到了,而绝大多数修士则一直迷失其中,永不见真我。

**、权财、世情……乃至道统。

这些都是羁绊!

诸道殊途同归,本没有高下之分。

若有羁绊,便不算超脱,不能超脱就无法“忘我”,如此又怎能得见“真我”?

苏真隐隐觉得心境又有升华的迹象,就在这时,他感应到大殿深处传来了丝丝波动,一片宝光蓦然呈现神识当中,遥不可及,似又近在咫尺。

而那丝波动更像一根线,牵上了他的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