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文科之王 > 040 诗还是散文?

文科之王 040 诗还是散文?

作者:白湖湾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0:29 来源:笔趣阁

宁安市。

位于宁安市东城区,一栋外墙是浅白色的6层建筑极不显眼地坐落在靠近南边的广州路上。

如果不是细心观察的话,很少有人会在路过这里的时候注意到这栋建筑的大门入口处挂着的那块牌子上写的单位名称。

东江省中学生作文报杂志社。

严格地说,《东江省中学生作文报》只是杂志社下面众多业务中的一个,除了这份报纸以外,杂志社旗下还经营着一家出版社和一本名为《东江文学》的杂志。

在东江省的市面上,除了《小说家》这本杂志以外,恐怕就要数《东江文学》最具有知名度了。

与之相比,即使是《读者》、《青年文摘》和《今古传奇》都要稍逊一筹。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东江省这几年一直在大力宣扬东江古文化,其中《东江文学》就是最主要的文化平台。

省内各大高校、中小学,事业单位以及政府和文化单位基本上都会全年订阅这本杂志。

当然。

排除政治因素以外,《东江文学》本身的质量和入选文章的水平也的确很高,这要得益于东江大学和东江师范大学。

东江大学和东江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建立文学学科的高校,不管是东大的文学院还是东师大的中文系,在国内的专业排名上都极高。

《东江文学》正是得益于这两所大学的共同筹办和管理,在质量和管理上才得以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水平。

与往日不同。

位于3楼的中学作文报综合办公室里今天似乎显得过于喧嚣了一些。

往常这个时候大家都应该在忙于处理手头上的工作。

但是一大早就赶到办公室的李洋却极为奇怪地发现,似乎今天办公室里的同事都显得有些情绪激动。

甚至有些莫名其妙。

作为杂志社旗下三大主打业务之一的作文报责任编辑,李洋的年纪不大,三十出头的模样。

尽管年轻,但是即使是在整个东江省文学圈子里,李洋的笔杆子都是极有名气的,从东江大学毕业的李洋早在大学期间就曾经连续5个月霸占过《小说家》的月冠军。

如果不是后来另外一个年轻的作家寒寒横空出世的话,恐怕他极有可能会成为当年的年度冠军。

位于三楼的办公室极为敞亮,由于当时已经流行公开办公,所以一直到走廊的尽头,基本上都是玻璃护栏,整层楼的办公室都是一目了然。

李洋刚刚进办公室就看到同事们都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什么。

“诶,今天怪了啊,都议论啥呢这么热闹。”

“啊!李洋来了!”

“李洋,你快过来看看,这是我们高中组今天收到的一篇稿子,你来看看!”

“李编,我敢打包票,这篇稿子你都不一定写得出来。”

事实上,李洋虽然已经是作文报的主编,但是这几年仍然一直笔耕不缀,听到这句话自然起了好胜之心,只不过没表现在脸上而已。

但是一个中学生写的稿子竟然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极高评价,他的确很有些好奇。

从一个女同事手中接过稿子,入目的字迹首先就让李洋不由得眼前一亮。

不管这篇文章究竟怎么样,仅仅凭借这一笔字李洋都不由得叫一声好,但是当他接下来往那字数为数不多的一页纸看下去时。

他才知道自己错得究竟有多么离谱了。

这绝不仅仅是一篇优秀的稿子,甚至已经超越了作文的界限,已经称得上是一篇具有艺术才华和深度的文章了。

短短的110来个字,作者在这篇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诗散文的短篇中却写出了一种数万言都刻画不出来的味道。

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淡淡的伤痕和怀恋,即使是见惯了数不清的美文,李洋也止不住地从胸腔里涌出一道道愁绪来。

就那么看着,一直到忍不住在口中念出了声。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可以说,短短的文字中甚至找不到一个华丽的词句,无一不是简单直白的陈述,但是就是这么些简单得已经不能再简单的词句,却让李洋难以抑制地有些冲动。

甚至是从眼角流出一股热流来。

包括他在内,整个三楼办公室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文学领域有一定功底的人,他们都能从这简单的词句中读得出各自不同的感触。

随着李洋的声音淡淡地在办公室回荡开。

整个办公室里骤然变得有些安静起来,一直到他的声音落下时,稀稀落落的掌声才渐渐汇成一道洪流一般的轰鸣。

响彻了整栋大楼。

任何一个学文的人都是感性地将情感埋葬在最深的心底。

细腻的心就像一颗洋葱。

李洋回味了许久才抚平心里滚动的思绪将稿纸紧紧地攥紧在手中。

“你没看错这是高中组的投稿?王姐,你把作者的信息找来我看一下。”

李洋似乎有些不相信。

余波渐渐消散。

但是办公室的余热却没有很快冷却下来。

一个跟李洋年龄相仿的审稿编辑很快就把林涛当初随信寄回来的合同书和信息找了过来送到李洋的办公室。

令他愕然的是。

写出如此优美和具有意境的文字的竟然真的只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

中国的文人大多相信文如其人的说法。

李洋相信这篇小文章中细腻的情感和沧桑的怀恋,如果不是经历颇丰的人根本就写不出来。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会散发出来的叹息,一种在经历了人生之后对父母双亲的回望。

如果说这个叫林涛的少年真的能写出如此细腻的情感,那他无疑是一个天才。

“李洋,我们编辑组几个人都觉得这篇文章应该发到《东江文学》而不是中学生作文报上,你有什么想法?”

王娜并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编辑,但是文字功底极佳,否则也不可能担任作文报的审稿编辑。

从这篇文章的篇幅上来讲,的确不能作为中学生作文来刊登,而且这篇文章已经查处了中学生作文的范畴,如果当做是作文稿来刊发的话的确有些不合适。

李洋的眉头不由得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昨天卡文很厉害,只码出来一章,希望今天下班状态会转好----求推荐票支持小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