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文科之王 > 202 3天48万册!

文科之王 202 3天48万册!

作者:白湖湾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0:29 来源:笔趣阁

订阅数125163?

12万人次的订阅???

怎么可能!!

这不是《功夫熊猫》,也不是《爱情公寓》,仅仅只是一本杂志而已。

如果换成实体书的销量的话,那就意味着一本杂志首日发行,销售量竟然会超过12万册!

这太可怕了!

按照杂志一贯的销售规律,作为半月刊,首日销售12万册也就意味着月销售数字铁定会超过50万册,甚至有可能达到70万册的销售总数。

这已经超过《东江文学》没有停刊之前50万册的最高销售记录了。

听到李亮亮嘴里蹦出来的这个数字,整个杂志社大走廊里顿时一片寂静,安静了不到两秒钟之后,所有人就都呼啦一下子全部簇拥着挤了上去。

“给我看看!”

“真的假的?给我看一下!”

一个有一个人确认了表格上的数字李亮亮没有念错。

整个场面也就越发地变得诡异起来。

不怪他们惊讶。

而是因为这个数字真的实在是太让人意外甚至震惊了。

《东江文学》的读者群体究竟有多大,其实他们都是内行人,很清楚,即使是《功夫熊猫》连载的时候,都不到50万册,而同一时期《功夫熊猫》的日销量就达到过50万册。

杂志毕竟不像是书籍作品,而且对于9月份而言的《东江文学》就更是如此了。

因为在发行之前,它已经停刊一期了。

而且受到取消年度小说评选资格的影响,市场占有率也一度下降得很快。

徐源鼓捣的《生活文学》更是被一大批人认为是《东江文学》的替代品,这也拉走了一部分读者。

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取得12万册的销量,直接是《文学生活》的4倍还多,这就尴尬了!

徐源肚子里的无名火蹭蹭地就冒出来。

王东东这混蛋,这是当面打脸啊这是!

其实众人也猜到了。

《东江文学》销量之所以如此高,只有一个原因:小白的市场号召力。

两本千万级畅销书作者。

即将成为国内第一个好莱坞编辑的作家。

号称最具想象力的天才作家。

小白的名头实在是太多。

当然,这些都是媒体给他冠上的,小白本人并没有接受任何一个头衔,甚至国内的一些奖都从来没有领过。

这对于媒体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持续性的话题。

而《东江文学》在停刊之后还能获得如此恐怖的销售量,除了小白以外,几乎无人可以做到。

一本杂志。

三部最新作品的连载内容。

大多数人心里甚至隐隐有一种错觉,12万册绝对不会是《东江文学》9月上月刊的最高单日销量。

只是想到这里。

就连他们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

如果12万册都不止的话,那回事多少?

15万册?

18万册?

还是20万册?

甚至更多?

只是,真的会有这么恐怖吗?

目前国内最畅销的杂志《小说家》的单日最高销售记录就是26万册,月销售最高纪录是188万册。

《东江文学》月刊有没有创造纪录的可能?

随着12万册销量的数字慢慢地从质疑到确认,众人心底不禁有些打鼓。

这一切都变得有些扑朔迷离起来。

“王总编,您这个数据是网络上统计的吧?会不会存在误差?而且网络上的东西很多都是可以刷出来的,我前一段时间还听说有人把博客的访问量一晚上就刷到了百多万。”

“这个我也听说了!”

“是有这么回事,新闻里好像还报过!”

“即使没刷,应该也存在统计上的误差,现在网络上都是些什么东西,这个应该做不得数,毕竟没有实体的杂志卖出去。”

“我觉得还是徐副总的《生活文学》实在一些,毕竟有实物在手上,销量是实实在在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地开始质疑王东东数据的真假。

他也不以为意。

有些人总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徐源那孙子其他的本事没有,鼓动人心的本事倒是不小。

刚才第一个说话的不是别人,就是这孙子的跟屁虫。

杨敏刚想说什么就被他一眼给瞪了回去。

完了转身就回了《东江文学》那边的办公室,连表面上尊重徐源这个副总的态度都懒得去表现出来。

在王东东看来。

他现在跟徐源已经完全撕破脸皮,如果赵翔飞那混蛋说到做到的话,那他和徐源之间就必然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

还假客气个屁!

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看到王东东和杨敏直接无视自己转身就走。

徐源除了冷哼一声也没说什么。

12万?

12万又能怎么样,没有评选资格他王东东的本事就是再大,他小白的书就是写得再好也绝不可能长时间把这种成绩维持下去。

《功夫熊猫》能写一年,还能写两年?

《爱情公寓》能连载几部?

《盗墓笔记》就不会完本?

徐源的想法其实是对的。

但是他忽略了,比起王东东,他更耗不起!!!

“王总,您瞪我干什么,我就是想骂那些个混蛋几句,一个个的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这边还没风停雨骤,那边就又开始兴风作浪了,这是不要脸。我要是能有小白那才华,我肯定能把他们一个个的都骂死。”

另一侧,司伟听到杨敏的话捂住嘴一直在笑。

“司伟,杂志那边印刷情况怎么样?”

“从昨天晚上开始就在连夜加印了,速度还是比较快的,首批10万册已经印好了,但是发出去还是比较复杂,人数太多,我们人手太少。”

王东东稍稍沉默了一下。

“这样,你们把第一批10万册马上全部发到经销商手里,这样可以减少网上的预定量,同时抓紧时间把杂志送出去。

杨敏,一旦经销商那边的杂志到位,你马上就在官方网站主页上关闭订购通道,并且发一个通知,就说小白签名作品抽奖的网络预订活动结束。”

杨敏闻言眼前突然一亮。

她其实一直跟外界一样,并不知道林涛和王东东在干什么。

听到这句话才知道两人究竟想了一个怎样的办法解决时间不够的尴尬。

抽奖活动?

网络预订?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但是这个创意究竟是林涛想出来的,还是王总编想出来的—

杨敏不问自知。

就在徐源和王东东摆开阵势等待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的销量数据时,外界的媒体对《东江文学》以电子杂志的形式复刊的举动也进行了大面积地毯式轰炸的报道。

在这个时空的2006年。

林涛提出的这个做法,的确算得上是颠覆了很多媒体人的认识。

“电子杂志?会不会改变未来?”

“新媒体形式的另类突破!”

“是浴火重生,还是步入深渊?首日12万订阅人次告诉你事实的真相!”

第二天。

根据媒体的公布,《东江文学》的网络预订数额再一次破十万,达到了惊人的11万人次。

而与此同时,《东江文学》杂志社编辑部已经将三天两夜加班加点,动用东江文学出版社的印刷厂开足马力印刷出来两批将近30万册杂志全部发往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预计在2号晚上基本上都能抵达。

这一次王东东算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路程远的地方甚至包货机进行运送。

就在媒体公布《东江文学》9月2号网络预订人数再次超过10万人次之际。

《小说家》第一次公布了所谓的权威数据。

2006年9月国内杂志销售排行榜上,《小说家》以两天37万册的总量无可争议地排在了第一位。

东江文化的《生活文学》以两天6万3千册的销量排在了第20名以外。

至于《东江文学》?

排行榜上甚至没有《东江文学》这本杂志的名字,一直拉到排行榜的最后一名,才看到《东江文学》四个字,后面打着一个极为醒目的黄色问好。

不言而喻。

小说家集团的意思很明显,完全没有把《东江文学》公布的将近24万网络预订人数正眼相待。

一直到第三天。

也就是9月3日。

全国的媒体人突然发现在市面的经销商那里竟然能够找到《东江文学》9月上月刊的正版月刊。

注意。

是实物,而不是什么电子杂志。

这一下,媒体又抽风了!

沸腾了!!

膨胀了!!!

《东江文学》的新闻发言人和税务局以及工商部门很快就核对了《东江文学》的印刷和发售数据。

而最终的销售结果还要到9月4日才能够出来。

但是无疑。

高达50万册的印刷量还是在媒体上引发了一次不小的震动。

东江文学社编辑部。

《生活文学》分部。

“50万册?他王东东向来就是牛逼吹破天,以为《东江文学》真能跟《爱情公寓》首印500万册那样卖出千万册的销量?我看还不一定。”

徐源的话让人不由得有些皱眉。

其实这两天《生活文学》分部的员工也渐渐发现了,《东江文学》完全就不像是不行的样子。

媒体上有很多声音在支持他们。

甚至连省委宣传部也写过文章点名称赞《东江文学》的运营团队开创了国内杂志发行的新形式。

如果那些数据是真的话,那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9月4日。

小说家集团数控中心。

李洪波一大早就到了办公室。

经过数控中心的时候,她心里突然一动就走了进去。

“李总编!”

“早啊李姐!”

“李姐,您今天怎么有时间来咱们这里了!”

“呵呵呵,我没事来逛逛,怎么样,你们今天忙不忙?”

李洪波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查看昨天国内各大图书销售终端的统计结果,转了一圈她刚准备走。

身后突然想起来一个小姑娘的声音。

“天哪,真的假的?《东江文学》竟然卖了48万册!”

什么?

李洪波一顿。

猛然就停住了脚下的步子。

什么?48万册?

李洪波确信自己没有听错。

(为什么来这么一章,小白不多解释了,对于一小部分人,小白很不爽,最近码字有些心力憔悴,身心都累,不想废话,对看正版的兄弟,小白一句怨言都没有,只怪自己更新太少,很抱歉!但是小白从来就没放弃过,有条件就爆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