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道气武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教化

道气武 第一百三十九章 教化

作者:太上观月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8:50 来源:笔趣阁

宁泽从虞山下来,接过打神鞭,登上鹿车。UU小说 Xuu234更新最快

车轮“吱呀…吱呀……”滚动着,白鹿拉着宁泽、苍、朱希夷回到礼贤馆。

宁泽登上观景台,盘膝坐下,运转冲和气,整个真海旋转起来,越转越快,中央形成海眼,四周海水旋转,唯独海眼温和平静,有什么东西要从真海中孕育出……

宁泽心如止水,静观其变,真海依旧在旋,海眼越来越深邃,精华在凝聚,真海缩水了一大半,只有原来三分之一。

一颗明珠从海眼处孕育而出,徐徐上升,跃出海面,悬于真海之上,清亮若水,放出柔和白光,白光普照宁泽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

他似乎回到了天人合一状态,又似沐浴在月华和晨曦之中,又似水乳*交融,化为了一滴水……

真是奇妙,他身体被这无量白光温养,这是一种养生,超越了拳法养生,一种神秘又自然的养生,是生命的进化,人体原本没有这种功能……

宁泽周身白光大放,整个尊贤楼大放光明,犹如圣贤降临……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温润之音从光明中传出……

礼贤馆中,苍、白、朱希夷、诸多守卫、下人耳边听着清灵之音,痴迷地望着白光所在,他们感到自己的心是如此的温暖,心中喜悦,烦恼去了很多……

虞山之行,祭祀之礼,宁泽所获匪浅……

他悟通了“取舍”,虞放弃皇位,有了今天的虞城,“舍”成就了虞祖,他被尊为“东南始祖”,地位尊崇,远远胜过大多禹皇。

宁泽明了取舍之道,一切都在取舍之间,走上一条道途,必然舍弃其它,他早已入微圆满,却迟迟没有突破,这是他想要太多,既想要深厚的根基,又想要快速突破,世间哪有无双法?

既然明白,自然通透,谜团不再,尘埃尽去,所以道果生,明珠现,此为他修道之本,万法之源,他入通神……

他需要慢慢去感悟它,理解它,这就是求道,顺其自然就好……

他全身放松,盘坐在一片光明之中,柔和而神圣,他在祭祀中,感悟虞的一生功绩,他的德才……

但虞最大的功绩是他对蛮夷地教化,教化,是一切根源……

礼宗的意义,不仅仅在礼学修养高低,礼宗要有德,只有自己有德,才会有人格魅力,才可教化别人,别人也愿意听你教导,有教化才是礼法宗师。

别人认为他是礼宗,这也没错,他已经踏过了礼宗门槛,但还不圆满,他知教化,却未行教化,只有知,而无行,知行合一,才会圆满,成为无缺礼宗。

踏入礼宗之门,他的精神突破,可外视百丈之远。

他坐于观景台,礼贤馆一花一木皆在心中,风吹草动,难逃法眼。

“希夷,你上来……”

“苍,将珍本玉盒拿来……”

宁泽接过苍手中的玉盒,打开,拿出一本礼学珍本,细细摩挲,轻轻问道:“希夷,你可知此经来历?”

“希夷不知,请夫子告知?”少年看了看,确实没见过,然后问道。

“此乃大礼始书《周礼》,为先贤姬子所著,为礼法起源,此书传承至今已有十万年,被历代礼宗保存。

这是老礼宗孟成疆老人送给我的弱冠之礼,是一份期望,一份礼之传承,今日我将他传于你,望你勤修己身,礼传东南……”宁泽殷殷道来,有追忆,也有希望。

少年跪在宁泽面前,泪洒衣襟,双手高举,道:“朱希夷,谢夫子传经,弟子必不负夫子所望,勤修己身,为我东南守礼,传礼。”

“今日在虞山,我破入礼宗,智慧通透,今日就在观景台上,你我二人共演礼法……”

“是夫子。”

……

第二日,宁泽前往城主府,城主不在,他留下书信以作辞别……

来时百官逢迎,走时弟子送行。

少年送了一里又一里,直到十里之外……宁泽拒绝他再送。

少年眼眶发红,很不舍,这十多天,夫子对他讲经授道,诲人不倦,实心相授……他以前不明白的礼学问题夫子都给出了解答……有此良师,胜过十年苦读,夫子此时要走,他自然舍不得,但却无法……

“希夷不必如此,你有你的礼,夫子有自己的礼,我的礼本不在一地,在江湖之远……”宁泽不知是在安慰弟子,还是在安慰自己。

“夫子,弟子还有一问,请夫子告知?”临别前少年问道。

宁泽笑道:“可是观景台之答?”

“正是,当时弟子回答‘天虽寒,人心热,吉!’不知对与不对?”少年问出心头疑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存在对错,你回答很好,”宁泽肯定道。

少年眼睛一亮,他明白了,夫子告诉自己不要以己度人。

“谢夫子教诲……”少年流着泪对着远去的身影行礼。

谁能想到后世大名鼎鼎的礼学圣贤朱子,是如今虔诚行礼,泪流满面的少年……

“朱子礼学”法传天下,其影响远远超出东南一域……

他被后世尊为二祖,而宁泽被尊为东南礼学初祖,“朱门立雪”“景台考问”“始经传承”也被广为传颂……

当禹王嬴珍见到宁泽留书时,已是五日之后,嬴珍对亚宗的雷厉风行,也很无奈,对没有送宁泽一程,深感遗憾,如今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逢?

当他得知礼宗留下传承于东南,将礼法始经《周礼》相传,这位禹王对着族地,虞山福地,如同孩子似的嚎啕大哭……

礼贤观被改为了“宗贤馆”,尊贤楼为“宗贤楼”,观景台,成了“传法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