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113路漫漫兮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113路漫漫兮

作者:我的伤心谁做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01 来源:笔趣阁

张彦带着大军,一路向南,迤逦而退,因为带着朱虚城里的百姓,所以走的十分缓慢,整整用了两天的时间,才抵达潍水。

袁军的斥候连续两天的时间里,不断向袁谭传递最新的消息,当袁谭得知张彦是真的撤军了,而且已经抵达潍水时,这才放下了心来。

于是,青州境内再无屏障,袁谭也开心不已,开始分派诸将去各郡国驻守。

袁谭任命张南为东莱太守,蒋奇为乐安国相,淳于琼为济南国相,焦触为北海国相,韩猛为平原太守,郭图为齐国相。

至于颜良、张郃二人,则被袁谭遣返冀州,毕竟他父亲袁绍那里还很需要颜良、张郃这样的猛将。

而他自己,则正是接掌青州刺史,与郭图一道返回齐国国都临淄驻守。

袁谭部下的两万多大军,霎时间一分为六,初袁谭与郭图亲率一万大军到临淄驻防外,其余五个地方的驻兵只有两千五百人。

大军就在朱虚城分开,颜良、张郃两人辞别了袁谭,两人便结伴同行,前往冀州。而韩猛、淳于琼、蒋奇、张南、焦触则纷纷率领两千五百人与袁谭分开。

徐州的斥候一直在暗处默默的注视着袁军的动向,当他们看到袁军一分为六后,立刻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驻扎在潍水河边的张彦。

张彦听到这个消息,喜笑颜开,他一方面让孔融、刘备、关羽、张飞带领着朱虚城的百姓返回朱虚城,另一方面则派人到徐州调集军队,并命令泰山太守臧霸率军进攻济南、乐安、平原三地,消灭韩猛、淳于琼、蒋奇三支兵马后,再向东进攻临淄,与他一起前后夹击临淄。

计议已定,张彦便带领张纮、太史慈、许褚、徐盛、牛金等人返回北海,准备各个击破。

当夜,张彦带着所有骑兵,轻装前行,将盔甲全部留给徐盛、牛金等人押运,往朱虚城而去。

根据斥候汇报,袁军分开后,张南、焦触这两支兵马并未离去,而是暂时驻扎在了朱虚城里。

由于周围没有了敌军,张南、焦触也放松了警惕,两人本来就是旧友,现在袁谭等人离开了,他们无所顾忌,自然要在一起把酒言欢了,为明日的分别做一个践行。

两支兵马都喝的酩酊大醉,几乎所有的人都酣睡了起来。

张彦率领太史慈、许褚等骑兵抵达朱虚城时,尚未靠近,便问道了熏天的酒气。他们见袁军毫无防备,便干掉了几个守夜的袁军,然后翻过城墙,偷偷的打开了城门,太史慈、许褚都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争先恐后的向城中飞驰而去,张彦则指挥骑兵紧随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了朱虚城。

朱虚城里的袁军都醉醺醺的,忽然听到一阵喊杀声,便被惊醒了,但由于喝酒喝的太过头了,即便是站了起来,也是东摇西晃的,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张南、焦触二人都睡在县衙里,听到外面噪杂一片,便纷纷苏醒了过来,勉强下了床,只觉得头重脚轻,一个踉跄没有站稳,反而跌倒在了地上。

而就在此时,门外火光冲天,房门更是被一脚踹开,提着血淋淋兵刃的徐州兵,直接闯了进来,将喝醉酒的张南、焦触五花大绑了起来。

从徐州兵入城,到结束战斗,整个过程还不到半个时辰,喝醉的袁军毫无抵抗能力,只能束手就擒,全部被徐州兵捆绑了起来,一并塞进了校场附近的兵营里进行看管。

这一次偷袭,张彦等人可谓是兵不血刃,部下无一人伤亡,斩首五十六级,其余袁军尽皆被俘虏。

当夜,张彦就在朱虚城里休息,等待徐盛、牛金、孔融等人的到来。

平明时分,张南、焦触从酒醉中苏醒了过来,一睁开眼睛,便看见被五花大绑着,都是一阵的迷茫,谁都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过了片刻,徐州兵听到噪杂声进了大帐,张南、焦触这才知道,他们昨夜全部被俘虏了。

而且他们也都很纳闷,徐州兵怎么又去而复返了?

此时此刻,张南、焦触等人都已经成为了阶下之囚,要是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昨晚打死他们也不会喝酒了,当真是后悔莫及。

辰时,徐盛、牛金、孔融等人先后抵达了朱虚城,张彦在城门口迎接,将他们全部迎入城内。

之后,张彦则让人把张南、焦触等俘虏全部带到校场上,问张南、焦触等人投降不投降,并且告知张南、焦触等人,若是投降,便可活命,若是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张南、焦触二人为了活命,率先投降,其部下的将士,也有样学样,纷纷表示愿意投降。

张彦收降张南、焦触二人后,仍旧让张南、焦触带领原来的兵马,并且派遣张南为使者,前去临淄劝降袁谭。

张南领了命令,骑着马匹,便火速前往临淄,而张彦则率领大军驱赶焦触等降兵,前往临淄。

孔融十分感激张彦的所作所为,特来为张彦送行。

朱虚城的城门口,孔融让人端来了美酒,斟满了三杯酒,对张彦道:“张使君义薄云天,仗义出手相救,不仅帮我解了围,还要代我去征伐袁谭,文举感激不尽,还请张使君务必饮下这三杯酒,文举在此为张使君暗暗祈福,希望张使君能够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张彦见孔融一脸的真诚,便端起了酒杯,将那三杯酒一饮而尽。

“有孔北海这句话,相信我一定可以将袁谭赶出青州的!”张彦抱拳道。

孔融道:“若张使君果真能够将袁谭赶出青州,我愿意联合其余各郡国,一起奉张使君为青州牧!”

“我已经是徐州牧了,这青州牧怎能兼领?孔北海德高望重,海内知名,理应由孔北海出任青州牧才对。”张彦客气的道。

孔融道:“文举舞文弄墨还行,要说定国安邦,保一方平安,远远不如张使君。张使君年轻有为,雄才大略,已经执掌徐州了,若能再兼掌青州,以青、徐两州之雄姿,必然能够有一番大作为。如今天下动荡,群雄割据,难道张使君真的就没有一点称雄称霸的野心吗?”

张彦听到孔融突然如此问,便呵呵笑了笑,却并不做任何回答,拱手道:“孔北海,时间不早了,我也该上路了,咱们后会有期!”

话音一落,张彦转身便走,翻身跳上了乌云踏雪马的马背,“驾”的一声大喝,便飞驰而出。

孔融望着张彦远去的背影,眼睛里流露出欣赏的眼神,似乎对于张彦寄予了厚望。

张彦等人刚走没多久,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便来到了孔融的身边,异口同声的道:“我等特来向孔北海辞行。”

孔融扭头看了过去,但见刘备、关羽、张飞都各自拎着包袱,二三十名亲随也都各携行李,跟随在刘备、关羽、张飞身后。

他皱了一下眉头,忙问道:“玄德,你这是要去哪里?”

刘备道:“如今北海之围已解,张使君更是带领大军前去临淄驱赶袁谭去了,我等留在此地叨扰孔北海多日,若再继续叨扰下去,心中总是过意不去。荆州牧刘表与我同为汉室宗亲,我想前去依附,他或许会看在同宗的份上,给我个一官半职,而且荆州远离中原,治安稳定,也是避乱的一个好去处。”

孔融见刘备去意已决,便道:“既然你已经做出了决定,我就不再挽留你了。玄德你胸怀大志,仁义忠厚,只是一直未遇到好时机,一旦时机来临,我相信以玄德之才,必定会飞黄腾达的。我这里如今也已经是满目疮痍,战乱不断,也非你久留之地,你去荆州或许能够谋个好出路。荆州离这里路途遥远,一路上也不怎么太平,你们此行前去,一定要多加小心,我与刘景升昔日在京城有过一面之缘,我可以写一封给他,你拿着我的书信前去,相信刘景升一定会好生照顾你的。”

刘备道:“那有劳孔北海了。”

孔融当即让人拿来纸笔,他当即挥笔洋洋洒洒写下了一封书信,然后装入了信封,交给了刘备。

这是一封推荐信,孔融一向是个大好人,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在他这里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于是便写下一封书信,将其推荐给刘表。希望刘表看了这封书信后,会对刘备委以重任,也算是报答了刘备两次率军救北海的恩情吧。

刘备接过书信,与关羽、张飞等人一起辞别了孔融,便离开了朱虚城,向着荆州而去。

离开朱虚城的刘备,心事重重,一路上更是愁眉苦脸的,心中更是感叹人生的不公,于是乎,他张嘴便喊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羽、张飞听不懂刘备在说什么,但见刘备如此模样,也知道刘备心里肯定不好受。

在他们二人的心里,却一直在想着一件事,那就是一直这样的流浪下去,到底到哪里才是个头啊……

一行人走了一程,忽然后面有人追了上来,是孔融派来的亲随,带来了一些金银,说这是孔融的一番心意,请刘备不要拒绝。

刘备接过金银,对孔融感激不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