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822巡查归来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822巡查归来

作者:我的伤心谁做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1:23 来源:笔趣阁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在柔和的春风的吹拂下,地面水已经渐渐展现出来了勃勃的生机,枯木逢春,发出了嫩芽,田地里的积雪消融,化成了雪水渗进了田间地头,绿油油的麦苗得到这股暖流的滋润,长得更加旺盛了,仿佛一夜之间,麦苗就疯长了一倍似得。£∝UU小说,uu234

彭城郊外,一队骑士闲庭信步的走在官道上,观赏着官道两旁的美景,不时露出赞叹之色。

为首的一名骑士头戴通天冠,肩披一件紫貂皮大氅,内里穿着一件长袍,面目俊朗,目光深邃,大约三十岁出头,其身后跟着二十多名骑士,都是穿着黑色劲装,头戴却敌冠,腰中各悬着一口宝刀,肩膀上披着一件黑色的披风,紧紧的跟随在为首之人身后,每一个人都身强体壮,目光如烈,看上去十分的威武。

这为首之人的目光一直在四处打量着,冷峻的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笑容,缓缓的说道:“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话音刚落,为首之人身后的一名骑士便催马向前疾走了两步,但始终未敢与此人并排同行,至始至终都保持着一个马头的距离,只听他说道:“其实这都是殿下的功劳,正是因为殿下治国有方,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那为首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摄政王张彦。此时此刻,张彦刚巡查完洛阳回来,他在洛阳待了整整半个月,对新都进行了一番彻彻底底的视察,他想看看。新都是否真的一切就绪。只等他一声令下迁都过去了。

由于这件事张彦是交给河南尹张纮具体负责的。张纮兢兢业业,没有一刻敢怠慢的,新都的总体建设比张彦预想的还要好,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迁都之时,根本不需要大包小包的搬运,基本上可以让张彦拎包入住。

随时可以令包入住,这是让张彦最满意的一点。但是何时迁都,张彦却始终没有一个准头,因为他在等待南中的叛乱被完全的平定下来,当大汉的版图上没有一个地方有战争的时候,就是他迁都的时候。

诸葛亮已经被他给派过去了,此时此刻应该已经到了南中了吧,但愿诸葛亮这次能够不负所托,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南中叛乱之事,只要捷报送来,就是他迁都之时。

迁都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彭城内的三公九卿都做好了准备。只要张彦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前去新都。到了新都,一个以张彦为主的新的朝廷也即将在历史滚滚长河中留下浓墨的一笔。

“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朝廷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所有官员的功劳,小到亭长,大到三公九卿,无不在为安居乐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徐盛,本王发现你现在倒是越来越会溜须拍马了,这样的习气可要不得,以后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给下属带这样的一个坏头,知道了吗?”张彦瞥了一眼身边的徐盛,语重心长的说道。

徐盛嘿嘿干笑了两声,说道:“殿下的话属下铭记心中,从今以后再也不敢了。”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张彦一直对徐盛都很信任,从始至终,徐盛也都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但是自从张彦知道了朝中大员在密谋禅让帝位之后,张彦忽然觉得,锦衣卫这个只属于他的情报机构,似乎有些为人所用了。

张彦还在想,自己一旦登基称帝,锦衣卫真的还有必要存在吗?一个不受三省六部控制,直属于皇帝的私人武装,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这个问题张彦最近一直在想,但始终不肯割舍,纠结的很。

此次巡查新都,张彦谁也没有带,只是带着徐盛等锦衣卫去的,这一路上他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或许正因为缺少束缚,才会让权力走上歪路。即便张彦相信徐盛参与此事或许是受到了蛊惑,但是这样一支不受任何权力约束的机构,一旦走上了歧途,开始对自己的皇帝阳奉阴违起来,只怕也是百弊而无一利吧?

前方不远就是彭城了,张彦从未怀疑过徐盛的忠心,但如果徐盛不在了,下一任的锦衣卫指挥使由别人担任,他还会那么放心吗?只怕未必。

张彦带着这二十名锦衣卫缓缓的走在官道上,在距离张彦大约几百米的身后,还跟着数百名锦衣卫,他们的装束都是一样的规整,行军过程也是井然有序,这是徐盛亲手训练出来的队伍,是一支精良的队伍。

想当初,张彦建立锦衣卫,也只是单纯的一个情报机构而已,可随着他的势力逐渐的扩大,地位逐渐的尊贵,锦衣卫也开始担任宿卫的职责,和羽林军、虎贲军以及戍守宫城的禁军一起肩负起京畿的安全。但是,锦衣卫与其他军队不同的是,军队的调动是受到多方面约束的,而锦衣卫只听令于张彦一个人,这也就等于给了锦衣卫特殊的权力。

不知不觉,张彦等人已经来到了彭城的城门口,由于没有事先通知城中官员,所以没有人在城门口迎接,但当张彦逐渐靠近时,负责守御城门的城门校尉还是带着所属的禁军出门迎接。

张彦在一片欢迎声中进入了彭城,回到彭城,张彦没有立刻回府,而是先去了内阁,准备查看一下他离开之后的一些全国各地的情况。

内阁的官员们,开始逐个向张彦禀报着他们所主管的政务,当张彦听到马超、马岱被庞统囚禁在成都的消息时,很是开心,当即嘉奖了庞统一番,然后命令庞统让人把马超、马岱押解至彭城。

除此之外,凉州情报也是非常可喜的,徐庶、杨阜等人,在太史慈的积极配合之下,同时出兵威逼安定,本来以为会大战一场,谁知道那马刚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人,居然主动出来投降,并且将兵权移交给了太史慈。

直到最后徐庶、杨阜、太史慈才知道,马刚投降,原来是马腾的意思,马腾始终不放心自己的儿子马超,生怕马超做出了让整个家族遭受灭顶之灾的事情来,所以便写信给马刚,让马刚看准时机,交出自己的兵权,如此才可以保全整个马氏家族。

马腾的做法,确实让马氏家族得以存续,但从此却失去了对凉州的控制,太史慈对马将军进行了一番整顿,使得这支军队整编到了自己的部下,就此驻守安定,并且和徐庶、杨阜商量了一番,将整个马氏家族迁徙到京城,至于剩下的事情,就等待摄政王的安排了。

张彦听完兵部尚书国渊对凉州的奏报之后,便问道:“那马氏家族可曾抵达彭城?”

“已经于三日前全部抵达彭城,现在住在马腾的家中,已经派人严密监视,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举动,只等着殿下回来决断。”兵部尚书国渊道。

张彦道:“马腾是一个识时务的人,正所谓知子莫若父,看来马腾也是知道自己的儿子马超绝非安稳的人,所以早就做了决断。既然凉州已经再也不受马氏家族的影响,而且马超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造反,马氏也不用收到牵连,姑且让马氏一些有官职的人留在京城听用好了。杨尚书,你是吏部尚书,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了。”

吏部尚书杨彪抱拳道:“殿下,马氏可以给一些闲职,可是马氏的子弟大多都在凉州的军队里面,是不是也……”

“不用了,有整个马氏宗族在京城,马家军又群龙无首,翻不起什么风浪来。再说,太史慈也不是吃素的,既然他说已经整编过了,相信这三万马将军已经换了一大批新鲜的血液了,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张彦道,“现在我们还是来谈谈南中的局势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