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607燃烧的长江(47)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607燃烧的长江(47)

作者:我的伤心谁做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1:23 来源:笔趣阁

砰!砰!砰!

军棍一下接着一下的落在了黄忠的背脊上,每落下一次,便在背脊上印出一个血红的痕迹,而黄忠本人趴在一个长形的长凳上,紧咬着后槽牙,额头上更是挂满了汗珠,黄豆般大小的汗珠吧嗒吧嗒的滴在地面上,竟然濡湿了一大片。

围观的水军将士都替黄忠捏了一把汗,军棍落下的时候,也仿佛重重的击打在了他们的背上一般,心疼的厉害。

不一会儿功夫,黄忠的背脊上已经被军棍击打的皮开肉绽,伤痕累累,但黄忠从始至终,都没有喊出一句话。

司马懿用冷漠的眼神望着受到杖责的黄忠,面无表情的,而在他的身边,其余人则都满是担忧之色。

尤其是水军副都督文聘,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看到黄忠已经挨了十军棍,背上血肉模糊的,便立刻对司马懿说道:“大将军,黄老将军年事已高,若是再这样打下去的话,恐怕会闹出人命的。末将年轻力壮,剩下的十军棍,末将甘愿代黄老将军受罚!”

“文聘!”黄忠突然开口喊了出来,冲文聘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与你无关,老夫的事情,不用你管。区区二十军棍而已,还打不死老夫,就算再加二十军棍,老夫一点也不会胆怯!”

文聘听黄忠这么一说,更加着急了,当即说道:“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大将军,所有的责罚。由老夫一人来承受就好了。请大将军继续杖责吧!”黄忠打断了文聘想要说的话。冲司马懿喊道。

司马懿一脸的冷漠,听黄忠这么一说,便冷冷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随黄老将军的意愿吧,你们都别停下,继续杖责吧,直到打完为止。”

“喏!”杖责的人员也都累的够呛,杖责也是个体力活。这些人都是军中的大老粗,别的本事没有,就是有力气,加上司马懿又在一边监督着,打的轻了自己会受到责罚,打的重了又怕黄忠受不了,所以打的时候都比较适中,既能让司马懿看到他们是真的在卖力杖责,又不能让黄忠太受罪,所以每次挥棒的时候总是很卖力。可到快要落在黄忠身上的时候,却已经把力度收的差不多了。

不过。杖责还要立竿见影,所以前面的几次军棍,他们确实是真真实实的打下去的,后面的几军棍,却很费劲,力气挥打出去了,可是却要收回来,却要难上许多,所以要费的力气会更多。

这些执行杖责的人员先是喘了喘气,然后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大家心理面都彼此有了个照应,也都知道下面的十军棍该怎么做了。

于是,当军棍再次落在黄忠的背上的时候,黄忠并未感受到太大的疼痛,疑惑之下,便扭头看了一下杖责的人员,但见其中一人冲他使了一个眼色,什么话都没有说,所有的含义,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黄忠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之情,继续趴在那里,一动不动,默默的承受着这些杖责人员送给他的福利。

司马懿的目光独到,如同火炬一般,即便是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也能够看出来,杖责人员偷奸耍滑的一幕,自然被他看在了眼里。但是,司马懿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用冷漠的眼神,看着剩下的十军棍执行完毕。

可是,司马懿的心理面却在暗暗的嘀咕道:“黄老将军,真是委屈你了……”

剩下的十军棍,很快便执行完毕了,黄忠背脊上早已经是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了,趴在长凳上面喘着粗气。

司马懿看到杖责完毕后,便冷冷的说道:“水军都督黄忠管教属下无方,治军不严,以至于水军中漏洞百出,从今天起,本将军正式免去黄忠水军都督一职,由本将军直接接管水军,以后水军的一切事物,都由本将军说的算,有谁胆敢不服从者,一切军法从事。若是谁对本将军有所不满,尽管去燕王殿下那里进行控诉。”

说完这番话,司马懿转身便走进了水军大营的主帐之中,同时朗声说道:“送黄老将军回营休息,所有水军中军司马以上官员,半个时辰内全部到这里来集合,本将有话要说。”

水军里的将士,大多都是荆州人,其中有三万人是真正的荆州水军,剩余的则是荆州军队改编而成,战斗力强弱不一,军队里面也都良莠不齐,除了人多之外,没有其他的优势了。除此之外,军队里面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的事情也时常会出现,而且打架斗殴也是常见的事情,整个军心都比较涣散,没有一点齐心合力的意思。

司马懿在荆州多时,对荆州军队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他看到了荆州军存在的不利因素,自然要先对其进行整改。

起初,司马懿忙着将荆州献给张彦,可以让张彦兵不血刃的进入荆州,控制荆州,对军队方面的掌控力较弱,其中还有一些残余在军队内部的蔡氏一党尚未清除,以至于给现在的荆州军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黄忠担任水军都督期间,也十分清楚军队里面的这些诟病,但是却苦于良方根治,也曾向司马懿透露过整顿荆州军的想法,但由于当时正处在回归大汉的紧要关头,司马懿担心整顿荆州军会激发兵变,所以迟迟没有下手。

可是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张彦想要进攻江东,平定江南,就必须要用到荆州水军,而且南方水域分布极广,用水军展开进攻,远比陆军要轻便和迅速,所以,整顿荆州水军,也成为了当前迫在眉睫的必要之事。

在司马懿给张彦的平定江南的战略方案中,他明确的指出了现在汉军虽然人数多。粮草充足。但是准备的却并不充分。各个部队之间也缺少协调作战的能力,各个军队也都良莠不齐,而且召集而来的精兵强将之中,大都带着一种傲气,以为江东弹丸之地,只要发动攻击,片刻之间便能完全攻下。

但是,司马懿却并不这么认为。他在荆州卧底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不停地派人打探江南的情况,对荆州、江东、交州的情况也都可以说有所掌握。

在他看来,江东孙氏虽然兵力不多,但却能在江东立足的重要原因有三个,一个是江东自上而下都很团结,人才虽然说不上济济,但却不乏非常有能力的人,老、中、青三代也基本上可以完美的衔接在一起,老将、老臣对孙氏忠心耿耿。以周瑜、吕范等人为首的中年、青年一代则是江东人才的中流砥柱,而且这些人也在快速的成长。敢打敢拼,没有老将、老臣那么多的束缚。

第二个原因是孙氏和当地山越休战之后,通过相互联姻的方式,使得江东的孙氏集团和当地的山越人都捆绑到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一旦战争爆发,汉军表面上是南征孙氏,但实际上,孙氏肯定会蛊惑山越人一起并肩作战,这样一来,汉军就等于在和整个山越人为敌,加上江南的地形多是丘陵、山川、江河,平原相对较少,骑兵的用处并不大,虽然汉军的步兵作战能力也不错,但是这里丘陵极多,山地极广,山越人又在自家门口作战,且非常善于山地作战,只怕步兵来了,也应付不了这些山越人,反而会陷入到战争的泥潭当中。

第三个原因,就牵扯到了汉军内部的矛盾问题。张彦自从当了燕王之后,一直身居高位,带领的军队也是自己的嫡系部队,对基层的军队情况了解相对就较少了。但是司马懿却看的十分清楚,汉军内部,军队的战斗力都不怎么弱,但将士们由于所属的军队不同,所以也分个三六九等。

比如,张彦的侍卫亲军,是整个汉军的军队体系当中,福利待遇最好的,所拥有的战甲、武器都是最精良的,而且能够成为侍卫亲军中的一员,也足够让人引以为傲的。

其次就是隶属于原来张彦帐下五虎大将中的将士们,他们的待遇和侍卫亲军一样,士兵也都乐于成为其中的一员,虽然说出去没有侍卫亲军那么显赫,但也差不多哪里去。

然后就是其余将领率领的正规汉军的军队了,再次就是投降收编过来的杂牌军,虽然率领军队的将领们不会因为这些有什么太大的感触,但是在军队内部,最基层的将士们,他们却能明确的感受到这中间的差异。

比如一个侍卫亲军的士兵从军营出来办事,到了别的军营里都是牛逼轰轰的,因为他们是燕王的直属部下,是嫡系军队,每天都会和燕王照面,所以其余军队的人也都不敢招惹这些人,见到这些人也都是避着走的。唯一敢和侍卫亲军叫板的,也就是锦衣卫了。锦衣卫虽然不是军队体系中的一员,但却也是直属于燕王的部下,侍卫亲军是负责保护燕王的卫士,而锦衣卫则是负责搜集情报的情报部门。

但真要说谁怕谁,估计还是侍卫亲军比较忌惮锦衣卫,因为锦衣卫负责搜集各类情报,即便是王侯将相,也可以不避忌讳,只要所搜集的情报说你犯法了,那么不出三日,锦衣卫肯定会上门造访,直接抓人进牢房,根本不用跟官府衙门打招呼。

所以,锦衣卫是最牛的人,也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不过,张彦部下的锦衣卫,一向由徐盛管理,这些人也不怎么多,所有锦衣卫加在一起,也只有三千人,而且徐盛一向很严格,禁止锦衣卫做犯法的事情,一切都要做到有法度,所以锦衣卫行事虽然诡异,但办事却很光明正大,没有一点徇私舞弊,公报私仇,滥用职权的事情发生。

在这三个原因当中,司马懿觉得孙氏集团的外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汉军内部的因素,如果协调不好,很有可能会导致南征失败,到那时,再想力挽狂澜,可就难了。

正因为如此,司马懿才向张彦建议,延缓进攻日期,并且对各个军队进行整顿,必要时,还可以举行军事演练,以便来提高各个军队的协调作战的能力。

除此之外,司马懿更是建议张彦到基层去走走,去看看,看看军队最底层的将士们的现状,合理的对军队进行整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