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403江东使者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403江东使者

作者:我的伤心谁做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1:23 来源:笔趣阁

浔阳江岸的水军大营里,右大将军于禁加强了江岸的防守力量,并且派遣船只在江面上进行巡逻,以防止江东军的突袭。

在上次偷袭江东的时候,于禁率领大军与周瑜的水军在彭蠡泽中不期而遇,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非但彻底破坏了于禁的计划,还让于禁蒙受着巨大的失败。

他的部下共有两万大军,但多数都是不太精通水性的北方人士,乘坐船只时,因为忍受不了船上的颠簸,以至于绝大部分的将士都有晕船现象,战斗力极具丧失。

而且周瑜的水军训练有素,加上周瑜指挥有方,而且水战和陆战有着极大的区别,虽然于禁在人数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由于种种不利因素,最终被周瑜打的大败。

若非于禁及时撤退,甚至还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即便如此,于禁这一战,还是损失了近万人的兵力,这些将士,都掉到了江中,连个尸体都找不到。

自那之后,于禁变得保守了,也清楚了自己部下的军队与周瑜的差距,虽然和柴桑只有一江之隔,但是这条大江却成为了他最大的阻碍。

为此,于禁更是在江边搭建起来了一座营寨,正式在这里训练水军,想把他的部下都变成精通水性的战士。除此之外,于禁更是派人给燕王张彦送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在当地招募兵勇,组建属于自己的水军。

几天后,于禁接到了张彦的回信,准许于禁在当地招募兵勇。组建水军。并让新任的庐江太守冯习加以配合。并且在信中告知于禁江南的战况。

于禁这才得知骠骑大将军陈登战败,折兵三万七千多人的消息。

然而,于禁看完一遍又一遍张彦写给他的书信,非但没有一丝伤感之情,反而面带笑容,内心里更是荡漾了起来。

骠骑大将军陈登战败,重伤致死,那么在整个扬州地区。官职唯一比他要大那么一丢丢的人终于死了,这也就意味着,他右大将军于禁,在这一片地区,成为了最大的官职。那么,也就意味着,他将统领整个扬州地区的军事大权,再次成为独当一面的一方统帅。

事实证明,于禁的预测是正确的,只隔了一天时间。一名锦衣卫便带着燕王张彦的手谕,来到了浔阳城。亲自把手谕交到了于禁的手中。

于禁打开手谕,匆匆一看,登时喜笑颜开,心中暗道:“果然不出我之所料,陈登一死,扬州战区的统帅,舍我其谁!”

手谕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锦衣卫更是只有张彦才能派遣的动。

虽然陈登临终时嘱咐过张彦,不可让于禁担任要职,但此时此刻,扬州战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虎威大将军赵云,一个是右大将军于禁。

但是,张彦偏偏选了于禁,而忽略了赵云,并且封了于禁一个大都督的身份,总督扬州战区的一切军事行动。

当然,张彦之所以这样做,是别有深意,他有自己的意思,只是现阶段,并不想让于禁觉得,他是在故意打压他而已。

于禁高兴之余,当即赏赐给了锦衣卫一百金,又十分隆重的招待了锦衣卫,送走锦衣卫后,于禁便找来了李典和毛玠,向其说起了自己担任大都督一职的事情。

李典自然是向于禁一番庆贺,但毛玠却表现的有些反常,脸上更是露出了一些难色。

于禁见到毛玠如此表情,便问道:“我今日担任了大都督,成为了扬州战区的第一人,你不应该替我高兴吗?”

毛玠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对于禁说道:“文则,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我与你,还有曼成,都是生死至交,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于禁道。

毛玠道:“文则,这件事看似一件好事,但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此话怎讲?”于禁皱着眉头,问道。

毛玠道:“将军本来一直驻防在濮阳,但就在攻打河北的前夕,燕王一纸命令,便将将军调到了这里,却带着其他将领进攻河北。当时正好是曹操取代了袁氏,占有了河北,燕王这么做,就是因为我们曾经是曹操的旧部,害怕我们和曹操会有什么联系,怕坏了平定河北的大事。单从这件事上,就足够说明,燕王对于将军以及我和曼成并不信任。”

于禁听完毛玠的这一番话,便紧紧的皱起了眉头,脸色也变得阴郁起来。

毛玠接着说道:“其实,这件事也情有可原,即便是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会这样做的。但是,后来燕王的做法,却让我有些意外,将军已经贵为右大将军,当时陈登还只是后将军,但随着陈登向燕王提出攻略江东的计划后,燕王便封陈登为骠骑大将军,在官职上,略微高出将军一点点。但就是这么微乎其微的一个小举动,却再一次说明,燕王对陈登的信任,远远超过了将军。如今陈登一死,扬州战区无人可用,这个时候燕王才想起将军,难道将军就不觉得有些悲哀吗?”

于禁冷哼了一声,眉头皱的更紧了,毛玠的话,对于他来说,字字珠玑,都被他听了进去,就连双拳,也被紧紧的握紧了。

李典在旁,听到毛玠这极具挑唆性的话语,当即插话道:“文则,孝先,你们不要多想,我曾经听人说过,燕王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陈登的协助。当初燕王只不过是留县一个小小的县尉,若不是遇到了陈登,以及得到陈登家族的鼎力相助,燕王未必能够有今天。毕竟燕王与陈登是亦师亦友的主从关系,而且他们之间的友谊,也非我们所能比拟,燕王有如此做法,也是情理之中。”

于禁听了李典的话,心情倒是舒畅了一些,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了许多。他扭头对毛玠说道:“孝先,你把燕王想的也太那个啥了……其实,燕王对我们还是很不错,想我一个降将,能够做到这个位置,就足可见燕王对我的信任。”

毛玠冷笑了一声,对于禁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何况燕王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现阶段他还用的上你,万一哪天平定了江东和荆州,燕王未必会对你如此客气,若是稍有不如意,一纸命令,便可以把你从高高在上的官位上打入死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到那时,你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李典急忙说道:“孝先,燕王对我们一向不薄,而且赏罚分明,只要我们不做出背叛燕王的事情,燕王绝对不会做出对不住我们的事情。”

毛玠不再说话了,起身便辞别了于禁、李典,转身走了出去。

等到毛玠走了以后,李典便对于禁说道:“文则,孝先的话很具有煽动性,而且最近也一直神神秘秘的,你不妨派人多留意一下孝先的一举一动,我觉得,他很有可能在和敌人在秘密接触。”

于禁道:“我知道了,但是我诸事缠身,无法顾及此事,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吧,务必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打草惊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派人通知我。”

李典点了点头,抱了一下拳,便立刻出去了。

等到李典离开之后,于禁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面色平静的朗声说道:“他们都走了,你现在可以出来了。”

于禁话音一落,但见一个身着布衣的少年从后面走了出来,那少年皮肤黝黑,身体强壮,看上去与大人无疑,但他的脸上却掩饰不住稚嫩的气息,大概只有十六七岁而已。

“刚才我们的对话,你都听清楚了吧?”于禁看了一眼那个少年,便问道。

那少年点了点头,说道:“都听清楚了,那个叫毛玠的,倒是可以加以利用,但是那个叫李典的,就太过愚忠了,想办法除去吧。”

于禁道:“我的事情,用不着你管。你兄长的书信我看了,但是距离我所期望的目标还有点距离。我已经写好了一封回信,我的所有要求都在这封信里,你拿回去转交给你的兄长,如果他看了以后,觉得都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才会答应你们的条件。”

少年从于禁手中接过那封书信,当即说道:“那这次我算是白来了?”

“呵呵,只要你兄长有足够的诚意,我保证你下次不会白来。”

少年抱拳道:“此地不宜久留,我还是尽快离开吧,希望我们双方能够尽早的达成共识,就此告辞。”

于禁叫来了一个亲兵,亲自护送少年离开浔阳。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孙权的弟弟孙翊,此次前来,主要是担任使者的任务,孙权为了彰显自己对于禁的重视,派遣亲弟弟来当使者,但是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却远远低于于禁的预期,让孙翊不得不无功而返。

孙翊在于禁一名亲兵的护卫下,离开了浔阳,但是他们却没有注意到,有一双眼睛,在暗中紧紧的盯着他们。(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