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282兴师问罪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282兴师问罪

作者:我的伤心谁做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1:23 来源:笔趣阁

太史慈点了点头,伸手轻轻的拍了拍郝昭的肩膀,对郝昭道:“快走吧,记得千万别回箕关,回晋阳去,好好的照顾你的母亲。”

郝昭的心里是一阵矛盾,一边是被太史慈杀死的生死兄弟,一边是对自己有恩的太史慈,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从太史慈的手中接过了马匹的缰绳,翻身骑在了马背上,“驾”的一声大喝,便飞奔而出,一句话也没有说。

看着郝昭远去的背影,太史慈的一个亲兵说道:“将军,你就这么放了他,他连一句谢都没有,就这样走了,实在是太可恨了。”

太史慈笑而不答,当即对众人说道:“事不宜迟,立刻给其余各营发信号!”

“喏!”

太史慈等人没有在原地久待,士兵牵来了战马,他们跨上战马,便立刻朝箕关杀了过去,而此时,信号已经发出,是时候采取行动了。

太史慈带着军队走了,留下两个亲兵照顾受伤的沈豹,径直朝箕关杀了过去。

曹休受了伤,士兵劝他回关,他没有同意,非要亲眼看到郝昭拎着沈豹的人头回来,这才愿意离开。

而这时,郝昭的其余部下都赶了过来,围绕在了曹休的身边,留在原地,等待着郝昭的好消息。

等了一阵子,郝昭没有等来,却等来了敌人。

随着一声清啸,全副武装的敌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或拎着弓箭。或端着弩机。尚未靠近。便是一阵激射!

紧接着,正前方的官道上,太史慈骑着一匹白马,银盔银甲,手中更是持着一杆银枪,与雪地几乎融成了一样的颜色,带着一股橙红色的洪流,直接杀了过来。

曹休等人吃了一惊。立刻列阵迎战。

但漫天飞舞的箭矢,已经袭来,成百上千的箭矢落下,曹休的部下便死伤一大片,只剩下二百来人。

剩下的二百士兵,将曹休围在了正中间,更有十名士兵举着盾牌替曹休遮挡着箭矢,然后向箕关方向退却。

太史慈也不靠近,只是指挥部下用箭矢狂射,并派人切断了曹休的退路。依然用箭矢远远的射击,从外围消灭曹休的有生力量。

很快。曹军士兵接连中箭,他们身边巴掌大的雪地上,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箭矢,像是刺猬,尸体更是横七竖八的躺着,有的甚至被人践踏的血肉模糊。

只一刻钟的时间,曹休的身边就只剩下二十几个人了,而且多数都还带着箭伤,被消灭是早晚的事情。

曹休恶狠狠的等着太史慈,心中懊恼不已,自己太低估太史慈了,当看到太史慈在这里出现的那一刻,曹休彻底震惊了,怎么才几天功夫,太史慈就从河东来到了河内,但是太史慈却没有经过必经之路的箕关,难道是绕道?

此种危险的情况下,容不得曹休多想半点,他环视了一圈,发现自己已经完全陷入了包围,要想冲出去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突然,太史慈等人停止了射击,太史慈策马向前走了几步,朗声叫道:“曹休!识相的话,就主动投降吧,只要你能说服箕关城里的军队投降,我还能给你一条活路!”

“哈哈哈……你以为,我是贪生怕死之辈吗?要杀便杀,少在哪里罗里吧嗦的!”曹休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既然无法冲出重围,那就光明正大的死,反而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太史慈见曹休不愿意投降,也不愿意再多费口舌,毕竟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是他堂兄弟的侄子,那也就是他的侄子,肯定不会背起曹操的。

于是,太史慈抬起了手,四面八方的将士或拉满弓弦,或端着弩机,在太史慈的手挥下的时候,立刻射出了箭矢。

如蝗的箭矢,毫不留情的落了下来,护卫曹休的士兵尽皆阵亡,而曹休也身中数箭,但他却拄着长枪,仍然站在尸体堆里,用一种冷漠的眼神,望着太史慈,嘴角上还浮现出来了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有气无力的道:“太史慈,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既然你那么喜欢做鬼,那我就成全你!”太史慈取出角弓,抽出一支箭矢搭在了弓弦上,迅速的拉满了弓弦,目光只看了曹休一眼,便松开了弓弦,一支箭矢快速的朝着曹休飞了过去,一箭穿喉,直接将曹休射死。

随后,太史慈便命士兵清扫战场,扒下曹军士兵的衣服,披在身上,然后派遣三百人余人去箕关城下赚开了城门。

当关门被打开的那一霎那,三百名精兵立刻露出了凶恶的面孔,举起手中的佩刀,便是一阵砍杀,将守门的曹军士兵杀的一干二净,一个也不曾走掉。

这时,太史慈率领大军,提着曹休的脑袋,大摇大摆的进入了箕关城,然后迅速占领关城中的至高位置,将八千多名曹军士兵全部堵在了军营里,并且告知他们曹休已死的消息,如果不放下武器投降,下场跟曹休一样。

曹军将士有近九千人,仗着人多势众,最初不愿意投降,还想试着拼杀一番,看看能否冲出重围。

但是,太史慈已经占据了关城内的一切有利位置,曹军一从山洞里出来,迎头便是一阵箭矢,死伤一千多人后,其余的都不敢再冲出来,全部龟缩在山洞当中。

太史慈也不进攻,只是在外面等着。

这时,副将戴雄带着大军抵达了北门,太史慈派人将戴雄迎入关内,然后合兵一处,轮番守卫要冲。

山洞里虽然暖和,但是没有吃的,曹军在和太史慈僵持了近一天后。军心逐渐涣散。有的愿意投降。有的要坚守,意见不统一,而诸将又都相互不服气,竟然闹起了内讧。幸好被人劝住,没能发生流血事件。

但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只能是挨饿,而且柴火也烧完了。之前的温度已经没有了,又冷又饿,实在难以忍受。

恰好,这时,郝昭去而复返,感念太史慈的恩情,投降给了太史慈,太史慈便命他去劝降那些曹军。

郝昭武艺过人,好勇斗狠,在军中很有名望。他独自一人进入山洞,将太史慈的条件告知给了那些曹军。那些曹军这才纷纷表示愿意放下武器,向太史慈投降。

于是,七千六百多曹军,跟随着郝昭一起走出了山洞,交出了武器,向太史慈投降。

太史慈也信守承诺,首先让他们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又让人落实到每一个士兵,愿意留在他手下当兵的,他一视同仁,不愿意的,他也不加害,不仅放他们离开,还给路费。

这些士兵,都是并州当地征召入伍的,其中不少人都是晋阳人,入伍也无非是为了混口饭吃,就算回去了,也还是种地,一旦遇到不好的天气,入不敷出,还要挨饿,倒不如继续当兵,赚取军饷,至少在军营里管吃管住,还有钱拿,可以寄给家里,养活一家人。

于是,这些七千六百多人,无一人愿意离开,都表示愿意留下给太史慈当兵。

太史慈便让郝昭当校尉,负责统领这七千六百多人。郝昭一阵感动,对太史慈更是感激不尽。

当天,河东太守贾逵带着两千降兵来到了箕关,与太史慈合兵一处,并且经过一番谋划,准备展开反攻。

太史慈只在这里短暂的休息了一夜,然后留下沈豹和五百人守关,带着大军,一路向东,准备收复河内失地,而他更是将屯兵在怀城的夏侯惇,当成了首要的目标!

除此之外,他更是派遣郝昭带领这批降军封锁河岸,收集船只,为他的下一步计划做好准备。

……

兖州,离狐。

张彦带着天子,在句阳赶上了虎贲将军许褚,却暗中派遣屯驻在范县的虎威将军赵云,偃旗息鼓,秘密从苍亭北渡。

袁绍起大军三十五万来争夺中原,而另外五万兵马则分布在幽州、并州的边界,由袁绍的第二个儿子袁熙掌管,防止匈奴、鲜卑、乌桓乘虚而入。这样一来,袁绍的老巢冀州必然空虚。

虎威将军赵云所率领的是侍卫亲军,这一支兵马是张彦部下精锐中的精锐,而且在袁绍南下之前,就做出了布防,让其屯兵在范县。

但张彦也留了一个心眼,没有大摇大摆的让侍卫亲军去范县,而是让他们化妆成百姓的样子,押运辎重抵达范县,然后低调的就地为民,对县令只说是迁徙过来的屯田民兵。

所以,虎威将军赵云的这一支兵马,除了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们所在的位置之外,外人都无从知道。那么,袁绍更加不知道还有赵云这一支兵马存在于范县了。

如果袁绍知道的话,恐怕早已经做出了防范。

张彦曾经答应过赵云,一旦和袁绍的战争爆发,便让他做先锋,并且亲手杀了袁绍。

他始终没有忘记,赵云更没有忘记。

在袁绍来袭之初,赵云便向张彦请缨出战,要去白马攻击袁绍。

但张彦根据当时的形势,认为袁绍军锋芒正盛,不是正面交锋的时候,应该保存实力,所以勒令各部,坚守不战,但凡袁绍所攻击的郡县,只要没有兵马防守的,一律让他们假意投降,以免给各州、郡、县的百姓带来祸端。

所以,赵云耐着性子,愣是在范县留了下来,只待张彦一声令下,便带着大军,火速冲入袁军的军营,斩杀袁绍。

不过,赵云没有等来当先锋与袁绍正面交锋的命令,却等来了让他率军秘密北渡,然后奔袭邺城的命令,更是给赵云派来了一个监军,怕赵云因为仇恨蒙蔽了心迹,不愿意服从这个命令。

事实上,赵云还是比较听话的,他是天生的军人,是军人,就要服从命令,而他这一点也做的非常好。既然张彦这样安排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而且赵云也并非弱智,他很快就猜出了奔袭邺城一旦成功,会给袁绍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监军司马,对于赵云来说是多余的,但却也有着好处,至少可以有人进行商量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多一个脑袋,多一个想法。担任监军司马的沛国国相陈珪,后将军陈登的老爹,也是张彦执掌徐州的忠实支持者。

陈珪年纪虽大,但身体却很健康,一来到范县,便向赵云说出了张彦的战略构思,赵云二话不说,便带着兵马与陈珪一道,秘密来到了苍亭,然后收集船只,开始北渡。

而张彦,则带着当今天子,在两千侍卫亲军的骑兵和虎贲将军许褚的护卫下,一路上虚张声势,大摇大摆的从句阳向北,来到离狐时,便停住了脚步,派使者带着圣旨,去濮阳城外的袁绍军的大营兴师问罪!(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