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563燃烧的长江(3)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563燃烧的长江(3)

作者:我的伤心谁做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11:29 来源:笔趣阁

武陵距离长沙很近,被关羽派出的使者,一天之内便可抵达,但是当使者抵达武陵时,却没有能够见到张飞的身影。

原来,张飞和向朗入蜀去请法正,已经有了半个多月了,至今音信全无,武陵赖有金旋执掌,零陵有刘度执掌,所幸没有出什么大事。

武陵太守金旋,接见了关羽派来的使者,得知关羽的意图之后,便请使者先回长沙,他会立刻派人与张飞取得联系,待有结果时,便会派人去长沙通知关羽。

使者无奈,只好留下书信,回去向关羽复命。

荆州易主的消息,在柴桑驻守的周瑜,也已经知道了,立刻写信给孙权,通报此事,并且希望能够尽快出兵荆州,趁着张彦立足未稳之际,大展江东军队的拳脚。

但是,与关羽所建议的出兵方式不同的是,周瑜所建议的,则是由他对荆州展开主攻,关羽、张飞在荆南率领军队进行策应。

周瑜的使者,关羽的使者,几乎在同一时间抵达了南昌城,当两个使者带着两封信同时交到孙权的案头之时,孙权一一拆开看了以后,顿时皱起了眉头。

两封信的内容基本上都差不多,都是想趁着荆州易主,张彦立足未稳之时,对荆州采取进攻,这就是先下手为强。毕竟,张彦得到荆州之后,必然会得陇望蜀,下一步肯定是会灭掉江东。

可以说,关羽、周瑜两个人对战争的预测都很准,但是不同的是。两个人都要担任这次的主攻。关羽建议从荆南出兵。进攻荆州钱粮广集的重地南郡,让周瑜担任辅助攻击,虚张声势,牵制在江夏、庐江一带的敌人。

而周瑜则认为,江东水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张彦的水军和荆州的水军都不如他,应该由他担任主公。带领江东水军驰骋在长江里,给敌人一个狠狠的痛击,让关羽、张飞率领荆南之兵予以策应,吸引陆上兵力。

孙权先后看完这两封书信后,便陷入了沉思当中,关羽也好,周瑜也罢,说的都极有道理,一时之间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孙权拿不准主意,便派人将吕范给叫了过来。吕范和周瑜一样,都是他的兄长托付给他的重臣。而且吕范也极有智谋,必定可以在这两难之中为他选出一个合适的攻击策略的。

片刻之后,南昌太守吕范,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进入大厅,便向孙权拜道:“参见主公!不知道主公这么着急传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孙权将手中的两封书信递给了吕范,说道:“你先看看这两封信,一切就会明白的。”

吕范从孙权手中接过这两封信,逐一打开之后,匆匆浏览了一遍,便已经知道了孙权为什么要叫他来了。原来是孙权对这两封信中的内容拿不准主意,让他过来给拿个主意的。

吕范放下书信,抱拳问道:“主公觉得周都督和关将军两个人谁说的有道理?”

“都有道理,他们对战争的态势把握的都很到位,换做是我,我也会这么做的。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下手为强。只是,到底将哪里选为主战场,我却犯了难,始终拿不定主意,这才将你叫来商议商议,想请你替我拿个主意。”孙权道。

周瑜、吕范,都是孙策生前的好友,周瑜善于谋略,吕范善于决断,在孙策起事之初,两个人便是孙策的左膀右臂。孙策临终前,把周瑜、吕范都托付给了孙权,让孙权一定要加以重任,因为这都是他所积攒下来的人才。

孙权也没有辜负孙策的嘱咐,确实对周瑜、吕范二人都进行了重用,周瑜统帅军队在外,吕范统帅百官在内,两个人也同样成为了孙权的左膀右臂。而且孙权的母亲也曾经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吕范,所以吕范也受到了和周瑜一样的同等待遇。

孙权住在南昌,南昌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地方,而吕范又被孙权任命为南昌太守,这就给了吕范应有的权力。

吕范听孙权这么一说,便沉思了片刻,这才缓缓的说道:“其实,周瑜、关羽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有道理归有道理,主公还应该考虑到实际的情况才行。公瑾所驻守的柴桑,是我军的门户,如今荆州已经归到了张彦的手里,那么江夏、庐江就等于对柴桑形成了包围之势,而且张彦的军队还占有金陵郡,如果公瑾率领水军攻击江夏,庐江的军队就会乘虚而入,如果公瑾攻击庐江,那么江夏的军队就会趁火打劫,搞不好,还会沦落到腹背受敌的局面。江东水军虽然厉害,但敌人也不傻,明知道水上作战不如我们,肯定不会轻易迎战,而是躲避在水军营寨里。这样一来,水军就失去了攻击的效用。”

说到这里,吕范停顿了一下,看到孙权听的聚精会神的,便继续说道:“而荆南本身就是荆州的地方,南郡又是荆州钱粮广集的地方,关羽、张飞的军队距离南郡只有一江之隔,只要越过这条江,军队便可以直接抵达南郡的郡城之下。而且荆州的军队已经大不如从前,关羽、张飞又是当世之猛将,由他率领大军攻击南郡,即便不成功,也会给敌人造成重创。可一旦成功了,那么我军就可以掠夺囤积在南郡的大批粮草和钱财,用以打造更多的战甲、兵器和箭矢,装备更多的军队,这是以战养战。”

孙权听吕范侃侃而谈,点头如同捣蒜一样,觉得吕范分析的十分到位。

吕范接着说道:“主公,我以为,可让关羽、张飞率军从荆南进攻南郡,无论胜负,对于我军都没有什么影响。如果动用公瑾的军队,牵一发则会动全身,难保敌人不会趁虚而入。倒不如,继续让公瑾坚守在柴桑,积极做好防御,一旦遇到敌情,便可以迅速采取反击。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东线的防守力量,以防止赵云率军从金陵进攻,还要积极做好备战工作,积极打造战甲、兵器,以备不时之需。”

孙权听完吕范的这一番建议后,心理面也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决定采用吕范的建议,让关羽、张飞二人采取主公,周瑜所部则担任辅助攻击,虚张声势,牵制江夏的敌人。除此之外,孙权更是派遣谭雄、潘璋、凌操再次率领本部军马,前往荆南,配合关羽、张飞的进攻,随时听候他们的命令,以弥补兵力不足的状况。

命令下达之后,孙权便亲自给周瑜写了一封书信,委婉的拒绝了周瑜的出兵建议,并且希望周瑜能够在柴桑积极的配合关羽、张飞的行动,以达到吸引江夏的敌人的目的。

但孙权又怕周瑜闹情绪,写好的信犹豫了半天,始终没有派发出去,最后竟然将书信撕毁,然后派遣吕范亲自去柴桑走一遭,好言相劝,以免周瑜情绪波动。

吕范自然是义不容辞,带着孙权的的口头命令,便出发了,乘坐马车,急冲冲的赶往柴桑。

而与此同时,孙权则派出使者,带着他写好的亲笔信,前往长沙,将回信交给关羽。

在信中,孙权不仅同意了关羽出兵南郡的建议,更是大肆赞赏了关羽的智谋,并且好言相劝,希望关羽能够高奏凯歌,还说自己在南昌等待着关羽带来的好消息。

与此同时,张飞带着向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益州巴郡的涪陵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入蜀的道路所做的描写,在古代那种道路没有被开发的时代,没有一条完整的公路,即便是所谓的官道,也因为蜀地的高山峻岭而受到阻碍,所以山路难行,张飞、向朗半个月前从武陵出发,耗时半个多月,这才抵达涪陵县。

这时的涪陵县,与现在的涪陵县多少有些出入,现在的涪陵县,在这个时代被称为枳县,而现在被称为涪陵的县,在现在却属于彭水县。

涪陵县地处武陵山区之中,位于牂牁江(今黔江)下游,与武陵郡相隔重重大山,而且山中根本没有道路,距离武陵的直线距离很短,但是要想抵达这里,必须要绕着一个大圈子,所以张飞、向朗才会耗时半个月才会抵达这里。

这一路上,张飞、向朗两个人风餐露宿,终于抵达了涪陵县,可仔细一打听,法正已经不在这里当县令了,就在两个月前刚刚调到巴郡的郡城江州去当从事了。无奈之下,张飞、向朗只好向着巴郡的郡城江州前进,既然费尽千辛万苦的来了,岂能没有见到法正就一走了之?

而且张飞此行也下定了决定,不把法正给带回武陵,他绝不离开蜀地!

张飞、向朗于是在涪陵县稍作停顿,采购一些食物和水,便准备离开涪陵,去江州。

两个人当夜在一家客栈暂时住下,准备好好的休息一晚,明天再走。(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