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265送亲队伍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265送亲队伍

作者:我的伤心谁做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11:29 来源:笔趣阁

董承、伏完被满门抄斩的消息很快在彭城传开,就连伏皇后、董贵妃也都受到了牵连,全部被诛杀,廷尉张昭很快张贴出了告示,以谋逆罪将董承、伏完、伏皇后、董贵妃等人论处。

紧接着,张彦召见群臣在崇华殿,天子刘协以自己年幼,轻信小人谗言,不能处理政务为由,宣布将全**机政务全部交由张彦管理,并加封张彦为摄政王,发布圣旨,诏告天下。

至此,朝廷大权全部落入摄政王张彦之手。而张彦第一个发出的命令便是给刘协选妃,以充实后宫。

诏令,以袁绍之女为皇后,曹操之女为贵妃,公孙度之女为美人,另外选拔十名大臣之女为婕妤,共计十三人。

选妃的旨意,连同敕封袁绍为太尉的圣旨一并被人送到了冀州的邺城。

邺城,袁绍府邸的大厅内,袁绍接到这两道圣旨后,心中极为不悦,他心里很明白,这是张彦使的一个手段。

太尉的敕封袁绍完全可以接受,但是要他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彭城给天子当皇后,他是一百个不愿意。

因为,袁绍近几年来,一直在励精图治,一心想要积蓄几年力量,然后南渡黄河,进军中原。而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对头张彦。

今年袁绍又扩军十万,正在加紧训练,按照他的遗愿,再过两年,就能发动全面的战争,争取一战定江山。彻底将张彦击败。

现在让他把女儿送进皇宫去给刘协当皇后。岂不是送他的女儿羊入虎口吗?万一两年后他发动了战争。张彦必定会拿他的女儿做为要挟。

袁绍坚决不干,立刻叫来人,让他回应使者,就说自己高攀不起!

正巧田丰就在袁绍身边,听到袁绍干脆利落的回绝后,立刻说道:“主公万万不可如此行事,这样一来,无异于是在抗旨不尊。万一追究起来,可能会有损主公的名声。”

袁绍道:“难不成,真的把我的爱女送到彭城不成?万一以后张彦用她要挟我,我岂不是害了她吗?”

田丰心里明白,袁绍确实有一个女儿,而且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人长得漂亮不说,而且还十分通情达理,虽然出身在富贵之家,但却没有一点大小姐的架子。十分的平易近人。

所以,此女深得袁绍的喜爱。现年刚好年满十六岁,正是待字闺中的年纪。

田丰道:“属下明白主公的意思,但是请主公换个视角来看,这件事反而对主公有着极大的好处。”

“这能有什么好处?”袁绍问道。

田丰劝道:“主公,如今张彦已经是摄政王了,朝中大小事务都由他一个人说的算。这次虽然也是张彦的意思,但若将袁小姐送到彭城当皇后,却也对主公有着极大的好处。主公试想一下,袁小姐当了皇后,那主公就是当今天子的岳丈,是当朝的国丈,今后主公要想问鼎中原时,完全可以假借陛下的名义,以清君侧为名,杀向中原。主公是陛下的岳丈,这层关系是不可以推掉的,这样一来,主公就师出有名了,将士们也会尽心尽力的为主公效力,也都期盼着能够打进彭城,解救天子,加官进爵。更何况,一旦主公成为了国丈,更加可以笼络更多人为主公效力。这样可是一箭双雕啊……”

袁绍听了连连点头,但转念一想,又问道:“那我女儿怎么办?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张彦要么用她要挟我,要么会杀了她解恨,那还不是是让我女儿去送死吗?”

田丰道:“正所谓无毒不丈夫,危难之际,父母兄弟亦可抛弃,何况一个女儿呢?若真的能够用主公的一个女儿换来了主公盛世的功勋,这也是值得的。”

袁绍皱着眉头,良久没有说话,一番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过了片刻,他才对田丰说道:“容我再想想……”

田丰也不相逼,毕竟明知道可能会断送女儿的性命,却非要将女儿送过去送死,这样的心情只有当父亲的人才能体会的到。

“属下先行告辞,请主公三思。”

说完,田丰转身便走,刚走了两步,便听见袁绍在后面叫道:“先生,可否以假乱真,用人家的女儿代替我的女儿?”

田丰回过身来,缓缓的说道:“也不是不可以,但别家的女儿,毕竟在气质上不如袁小姐,何况万一被识破了,只怕会牵扯出更大的麻烦……”

袁绍没有再说什么,朝田丰摆摆手,示意田丰离开。而他自己,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经过一夜的思考,袁绍最终还是做出了残酷的决定,让自己的女儿入宫当皇后,即便他再怎么喜爱女儿,到头来也是要出嫁的,与其嫁给别人,倒不如嫁给当今天子。正如田丰说的那样,无毒不丈夫,用一个女儿,来换取以后的丰功伟业,这笔买卖是划算的。

袁绍又联想起汉朝的和亲,每次都是用公主去和亲,皇帝都忍痛割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匈奴,何况他的女儿是要嫁给皇帝的,比匈奴强出太多太多了。

于是,袁绍回复了使者,让使者回去复命,然后派遣文丑,带着五百精兵,护送袁绍的爱女去彭城。

同样收到圣旨的还有在上党的曹操,曹操听说要让自己的女儿进宫为贵妃,凝思了片刻,先安排下使者休息,又得知袁绍的女儿要当皇后,便在上党静静的等待,派遣人去邺城打探消息。

几天后,消息传来,袁绍竟然遵照了圣旨的意思,派遣大将文丑带着五百精兵去护送爱女到彭城。

一向精明的曹操,很快便想通了一向爱女如命的袁绍为何要这么做了。他没有像袁绍那样有过多的考虑,既然袁绍都舍得送女儿进宫,他还有什么顾虑的。于是,他也遵照圣旨的意思,派满宠带着二百人,把年满十七岁的长女送往彭城为妃。

远在辽东的公孙度也接到了这样的圣旨,一听说要让自己的女儿入宫,公孙度想都没有想,立刻派人送女儿进宫,这对于公孙度来说,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天上掉下的大富贵,自然是喜不胜收。

除此之外,张彦还在大臣的女儿当中选了十个美女送入了皇宫,册封为婕妤。

当张彦得知袁绍、曹操都把女儿给送了过来时,便命人在边界接应,不让曹操、袁绍的送亲队伍进入领地,以免得会泄露军机。

虽然袁绍、曹操的送亲队伍十分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最终只送到边界,便被张彦派来的迎亲队伍接走了,然后一起送往彭城。

与之相反的,则是公孙度的送亲队伍,经过张彦的允许,送亲队伍从青州的东莱郡登岸,然后一路护送公孙度的女儿进入彭城,负责送亲的是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

此次公孙康不光担任送亲任务,还有一项重要使命,那就是他父亲交代给他的刺探军情。

辽东地处偏远,与袁绍的势力范围内隔着乌桓人,又和张彦的势力范围隔着大海,两人都鞭长莫及,唯有进行安抚。

去年,袁绍派遣使者到辽东,大有招揽之意。但公孙度却只是应付了事,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今年,突然要让自己的女儿进宫,不用说,这也是把持朝政的摄政王张彦的意思,这也就表明,张彦也在拉拢公孙度。

公孙度是个聪明的人,只透过这一点信息,便可以敏锐的觉察到一些事情。所以,他这才派遣儿子公孙康来护送女儿进宫,其真实目的也是想看看张彦的实力究竟如何,然后再在袁绍和张彦之间做出决策,是继续摇摆不定,还是选择一方继而依附。

其实,张彦确实有招揽公孙度之意,公孙度自从担任辽东太守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时,趁着中原地区的董卓之乱,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

继而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北攻扶余,南取辽东半岛,并且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设立营州。

公孙度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获得了暂时的安宁,也推动了当地生产技术和封建文化的发展。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名士在汉末的时候,都会选择避乱辽东,其中管宁、王烈、邴原、国渊等人都曾经避乱辽东,后来邴原、国渊才受到征召,渡海来到了徐州,当了九卿,成为了朝中重臣。

但是,管宁、王烈不愿意为官,依然在辽东避乱。

所以,张彦为此也特别重视公孙度的送亲队伍,沿途让人设下驿站,保证送亲队伍的通行,并且让人营造出一股气势雄浑的样子,故意让公孙康见识一下自己雄厚的军队实力,以起到威慑作用。

半个月后,袁绍、曹操的迎亲队伍先进入了彭城,又过了十天,公孙度的送亲队伍才最终抵达彭城。

公孙康等人一进入彭城,便受到了热情的招待,由司隶校尉贾诩带着公孙康在城中四处转悠转悠,彭城的繁荣昌盛,以及张彦军队的雄厚实力,都给公孙康留下了深厚的印象,远远的超乎了他的想象。

对于公孙康来说,此行收获不小,回去之后,也可以向父亲交差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