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176收受贿赂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176收受贿赂

作者:我的伤心谁做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11:29 来源:笔趣阁

改革税制、建立学校、兴修水利、进行屯田,这一系列的想法,张彦都彻底的通过法令颁布了下去。

以前,或许只是随口说说,但现在他是准备来真格的了。各项法令都经过严整的修订,然后由将军府下发,各州、郡、县都要切实的遵循这些法令,而且张彦还会不定时的出去走动,明察暗访,看看有无违反乱纪的官员。

各项法令一经颁布后,就像是平地一声雷,这张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了明确的法令,便可以用这些法令来约束官员和百姓,谁敢违抗,都一视同仁。

在古代,虽然各国也有法律,但毕竟还是人治的社会,皇帝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甚至可以单凭自己的喜好恣意妄为。所以,这也成为许许多多有野心的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但纵观历史,有几个有作为的皇帝?又有多少个昏君?

张彦的思想与灵魂,并不属于这个时代,所以经常会与这个时代的思想相互碰撞。有些事情,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古人的眼里,却成为了极为严重的事情。

在这样一个充满思想碰撞的年代,张彦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是随遇而安,入乡随俗,事事都要学着古人的言行举止。而另外一条路则是不甘愿就这样被古人同化,想要用自己超越千年的智慧,在这个时代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来,然后让那些古人被他同化。

张彦所选择的路,无疑是后者。桀骜不驯的张彦,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骨子里透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jīng神。

也正因为如此,张彦才能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但同时张彦也很清楚,他的地盘越大,责任就越大,肩膀上的担子也就越重,而且自他而下还有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全靠他们支撑着运行,如果没有他们,自己只是个孤家寡人。

不过,对于庞大的官僚体系,张彦也很担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铁着心愿意跟自己一路走到黑的。如果给予他们的权力过大,在这个人治的社会,保不齐他们不会有犯上作乱的野心。

为此,张彦正式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并且以身作则,推行法治。

关于提倡法治的想法,古来有之,也自成一派,是为法家学派。

战国时,商鞅、韩非便是法家学派的佼佼者,都非常重视法律,但是二人所推行的法家学派学说,也不外乎是在人治的基础上,提出法治的思想,但却并没有得到实现。

法治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人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人治,要人治就没有法治。但要强调,国家依靠法治并不是不要依靠人的力量和人的作用,因为再好的法律与制度都需要人来实现与执行。但是,不可以将“人的作用”与“人治”相等同,两者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张彦想推行法治,必须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所以,这次他先颁布几道法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首次公开表示,民可以告官,一旦严查属实,就算是当官的,也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正所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汉代也有律法,其主要法律形式分为四等,分别是律、令、科、比。

“律”是国家的常规法典,具有相对的稳定xìng和普遍的适用xìng;而“令”则是皇帝随时颁布的诏令,具有很强的针对xìng和灵活xìng。

“令”的法律效力高于“律”,它可以代替、更改、甚至取消“律”的有关规定,也可弥补“律”的不足。

由此就不难看出,汉代虽有律法,但只要皇帝一高兴,随便下个诏令,便可以推翻一切的律法。

“科”即科条,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

“比”是指典型的案例,在律无正条的情况下,采用可以比照判决的典型案例进行司法审判,它是较“律”更为灵活的一种法律形式。

在汉代的司法体系当中,皇帝掌握最高司法权。

在zhōng yāng设廷尉专理司法,审理诏狱和疑狱,丞相、御史大夫参与司法。在地方上,州为最高司法机关,州牧审理郡县上诉案件。郡、国则由太守、国相兼理司法,设决曹掾吏专理司法。而县里面,则由县令兼理司法.并设县丞佐理司法。

由此可见,汉代是典型的人治社会。

这一次,张彦颁布的法令中明确规定,凡是都按照法律办事,即使是他自己犯了法,也要受到严惩,只有这样,才能让新的法令上行下效,政令通畅。

张彦除了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法律之外,又废除了好几种残酷的刑罚,诸如凌迟、车裂、腰斩等刑罚,都被一律废除,只保留斩首和绞刑这两种执行死刑的方式。

各种法令在半个月内,悉数颁发了下去,这个冬天,将不会再那么无聊了。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转眼间,便过去半个月,自从各项法令颁布之后,张彦所统治的势力范围内,都难得有如此的平静。

一rì,张彦闲来无事,便穿着一身便装,独自一人在彭城的街头巷尾走动,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陈群所居住的巷子附近。

平常时候,张彦、陈群大多是忙于公事,自从陈群投效他以来,还从未私下和陈群聊过什么。既然都走到这里了,张彦想顺便去陈群的家中小坐片刻,与陈群一起闲聊闲聊。

谁知,刚走到巷子口,便赫然看见一辆辆装满货物的马车停靠在路边,一直延伸到陈群的府邸。

张彦注意到,这些人中大多数都穿着官靴,也就是说,与官员有莫大的关系。

陈群府门外面,陈府管家显得非常的忙碌,这边收了名刺和拜帖,那边便让家丁将马车赶往府里,再次出来后,马车上早已经是空空如也了。

张彦随口询问了一下巷子附近的百姓,这才得知,这些人都是来给陈群送礼的,知道陈群是张彦的得力干将,又备受信赖,所以都慕名前来,请陈群为其办事。

陈群倒也不避讳,只要是送来的东西,不问多少,一律照收,这样一来,其余各地的官员都纷纷派人来送礼。明着不敢,只能来暗的,这才有了现在的场景。

张彦探听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一腔热血登时窜到了头顶,有火冒三丈的气焰。

陈群收礼,居然如此明目张胆,还在他的眼皮底下,如果不是今rì凑巧碰上,他还真想不到陈群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如今的陈群,已经成为了张彦的左膀右臂。张彦立足徐州之际,为了笼络人心,加强与士族之间的联系,便让糜竺管钱,陈群管粮,后来更是任命陈群为彭城太守,就连他要批示的一些公文,都在战争期间直接由陈群签发,其职权,俨然已经成为徐州的二把手了。比之后来到来的张昭、张纮都更加受到重用。

可以说,现在的陈群,除了不能够直接调动军队外,大小政事,都取决于他。

张彦刚刚发布新的法令不久,怎么陈群偏偏在这个时候生出事端?

陈群公然收受贿赂,是张彦亲眼所见,就算把陈群叫过来了,陈群也躲不了关系。

枪打出头鸟,陈群是第一个违反张彦所颁布的法令的人,必须要严惩。

张彦怒气冲冲的回到了府邸,立刻派人将陈群给叫了过来。

陈群正在官署审阅公文,当他听到张彦急冲冲的传唤后,便立刻来到了张彦所居住的府邸。

他刚一进入大厅,便看坐在正zhōng yāng的张彦是一脸的怒气,他见张彦面sè不对劲,便急忙说道:“主公,你这是怎么了?”

张彦虽然心中有气,但是对陈群,并没有动粗,只轻描淡写的说道:“你府邸前面门庭若市,前来求陈大人办事的人倒是挺多的吗,你在城中的宅子有些太小了,我怕你的礼物多的没地方放,不如这样吧,我把脚下的官署也一并让给你……”

陈群是个聪明人,一听张彦如此说话,便知道根源出在什么地方上了。

此时此刻,陈群非但没有表现出一丝惊恐,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还说道:“我本来想晚两天再来告诉主公的,可是谁知道这件事还是被主公给发现了……”

“这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张彦冷冷的道,“说,这件事是从何时开始的?”

“也就是最近几天。”陈群坦诚相告。

“都是哪里来的人?”张彦又问道。

陈群道:“以徐州的官员居多,青州、兖州也有一些……”

“你倒是够明目张胆的,公然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收受贿赂,难道,你就不怕我发现你的所作所为吗?”张彦道。

“收受贿赂?”陈群听到这四个字时,顿时惊讶无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