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367汗血宝马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367汗血宝马

作者:我的伤心谁做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01 来源:笔趣阁

建安五年八月初十,张彦在彭城举行了燕王的加冕大典,文武百官都前来庆贺,百姓们更是欢呼雀跃。

同时,张彦还大肆封赏了这次平定河北的有功之臣,赵云、许褚、张辽、徐晃、太史慈、臧霸等人都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官职上已经无以复加了,所以只能在爵位上向前递进一等,全部由侯爵变成了公爵,其食邑各增加一千户。

另外,卫将军贾诩、前将军高顺、绥远将军甘宁,定远将军张郃,威远将军高览,以及甘宁的副将吕蒙,鉴于在此次平定河北之中的战功,全部都加官进爵。

圣旨颁布如下:贾诩为军师大将军,幽州牧,燕国国相,全权负责北疆的事情,高顺则提升为威虏大将军,甘宁为破虏大将军,吕蒙昭文将军,张郃为龙骧将军,高览为翊军将军。

除此之外,例如河北投降的才俊,诸如许攸、陈琳、崔琰、高柔、阎柔、田豫、田畴、辛毗、朱灵、王凌、郝昭、阎志等人,都留在冀州、并州、幽州等地,担任太守等职务。

张彦听从了贾诩的意见,用当地人,来管理当地人,让冀州的名门望族崔琰来担任冀州刺史,至于并州刺史的人选,张彦考虑再三,最终选择了在并州颇有人望的王凌。

而原先被张彦俘虏的荀谌,因为拒绝向张彦投降,被张彦下令处死,葬于邯郸城北。

那个能够仿制出霹雳火雷的王伦,因为有这方面的技术,暂且被张彦留住了性命。并派人将他带往濮阳的兵器坊。暂时归兵器坊坊主诸葛亮管辖。

张彦在回到彭城的时候。经过了濮阳的兵器坊,在那里逗留了一天,此时马均已经被找到了,而且也已经送到了濮阳,诸葛亮和马均都是年轻人,二人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诸葛亮和马均在原有的三矢连弩上成功的研发出了十矢连弩,张彦试着射击了几次。感觉操作有点太复杂了,而且这种连弩体积较大,适合防守城池,但绝对不适合单兵作战。

于是,张彦便给诸葛亮和马均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单发一矢,但却可以进行不间断的连续射击,基本上跟现代的连发手枪是一样的。

诸葛亮、马均对于张彦提出的这个新的思路很感兴趣,便决定向更高的难度来挑战。

除此之外,张彦和诸葛亮、马均这两个人谈了很多。其中大多数都涉及到了对霹雳弹的应用,并且画出图纸。希望诸葛亮、马均两个人在研发连弩的同时,把火铳也给研制出来。

这时,诸葛亮提出扩大兵器坊的智囊团,希望把自己的几位同学都叫到濮阳来,大家集思广益,一起组成一个研发团队,除了研制连弩、火铳之外,还研究其他简单实用,又能批量生产的具有大杀伤力的武器。

张彦同意了诸葛亮的要求,正式在濮阳成立天工局,以诸葛亮、马均分别为天工局的主事和副主事,享受从四品官阶待遇,并征召庞统、徐庶等人进入天工局,为天工局的主事助理,享受正五品的官阶待遇。

这之后,张彦便离开了濮阳,回到了彭城,以其显著的功勋,荣升为燕王。

不过,当了燕王的张彦,并未感觉到有什么轻松的,河北虽然平定了,但在平定河北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次大战,每次战斗双方都会损失很多人,而且战争也导致了经济的破坏,战后的河北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恢复。

为此,燕王张彦在与大司农陈群商议过后,决定减免冀州、幽州、并州三地两年的赋税,并且下令三州官员,重新审核户口,登记造册,流民就地落户,官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人口的多少,来进行合理的土地分配,而对于河北的一些富绅的土地,也实行国有化,如果继续持有,就必须上缴土地使用税。

这一项政令的出台,让河北的富绅顿时怨声载道,但却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另外,跟随张彦击退鲜卑、乌桓的匈奴人呼厨泉、去卑都受到了应有的封赏,张彦封赏呼厨泉、去卑二人为谏议大夫,就此留在了彭城,至于匈奴人,则分批迁往洛阳、长安、晋阳、邯郸、邺城、南皮、颍川一带,由当地官府划分出土地给他们,并且由专人教授他们如何种植土地,如何进行桑蚕,想要彻底同化匈奴。

除此之外,张彦为了鼓励胡汉联姻,出于政治需要,亲自迎娶去卑之女为小妾,并大肆鼓励军中将领与匈奴女子成婚。

一时间,那些在军中打着光棍的将领,都纷纷前往匈奴下聘礼,匈奴女子与汉人女子大有不同,豪放,大方,且又精通骑射,与诸将颇有共同语言。为此,张彦还专门为诸将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举行集体婚礼。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东夷各族使者纷纷抵达彭城,献上当地的稀有珍贵的物品,一面朝见天子,一面觐见燕王,由大鸿胪华歆全权负责处理这些使者的事情。

这之后,九月中旬将要举行的科举制度,也再次被提上了议程。

自建安元年起,张彦大肆兴建学校,并且颁布下了科举制度,到了这一年,已经五年了,正好是第一次举行殿试的时刻。这一次,是科举殿试的第一次,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次,张彦将这次事情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张彦在处理完东夷使者的事情后,便召集张昭、陈群、杨彪、邴原、国渊、华歆、王朗、郑浑、张温、顾雍等朝中大臣,一起商议此事。

经过几天的反复商讨,最终群臣制定了在彭城举行殿试的具体细则,由于天子年幼。不能理事。所以由摄政王张彦代替天子。来担当主考官,杨彪、张昭、陈群担任副主考官,华歆、王朗、郑浑、邴原、国渊、张温担任巡考官,顾雍则全权处理殿试的细节问题。

商议完毕之后,张彦便命令群臣提前准备,在彭城的城北修建一座文学馆,专门负责接待前来彭城参加殿试的学子们。

这之后,张彦每日都在关注着此事。试卷由杨彪、张昭、陈群负责出题,提前印刷出来,并且加以密封,并且交由锦衣卫看管。如果发现有人泄露试题,非但满门抄斩,更会株连九族。

几天后,锦衣卫指挥使徐盛前来禀告,说辽东侯公孙度,已经从东莱登岸,正在前往彭城的路上。人虽然未到,但礼物却早已经到了。

张彦跟着徐盛去看了一下公孙度送的礼物。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所送的东西琳琅满目的,且都是极为稀有和珍贵的东西,金银珠宝和公孙度送的这些东西比起来,反而显得会太俗气了。

公孙度送的净是一些什么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犀角、白狐裘、紫貂皮等物,都是中原罕见的稀有之物,一般都是有价无市,有钱也不一定能够买来。

看到这些,张彦不禁觉得这公孙度久居辽东,倒是捞了不少好东西。

东北这一带,张彦暂时还腾不出守来管理,姑且再让公孙度张罗几年,等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安稳了,再对辽东下手不迟。

历史上,公孙度家族控制辽东长达几十年,最后到了公孙渊那一辈,开始逐渐走向强盛,公然和曹魏叫板,反叛曹魏。当然,最终还是被司马懿给平定了,但是因为张彦比较熟悉这段历史,所以他比较有前瞻性,虽然自己现在不具备整顿辽东的条件,但绝对不会让公孙氏在辽东太久,短则三年,长则五年,东北这片土地,张彦必然会将他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除了这些稀有的珍宝之外,公孙度还差人送来了一匹神驹,张彦跟随徐盛来到了马厩,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极为神骏的战马,这匹马长的极为高大,全身都是白色的毛发,没有一点杂毛,正高高的抬着头颅,那一双深邃的马眼里,似乎透露出来了一股子高傲。

“把这匹马牵过来!”张彦下令道。

徐盛忙道:“燕王,此马性子极烈,据送这匹马来的马夫说,这是一匹产自西域大宛的战马,是一匹血统纯正的汗血宝马,但至今还从未有人能够在它背上把它驯服的。属下担心……”

“越是烈马,本王越要骑,如此神驹,就是上天派来给本王的,把它牵过来!”

“喏!”徐盛违拗不过张彦的意思,便命令马夫把那匹战马给牵了过来。

马夫是公孙度连同这匹战马一起送给张彦的,这个马夫是个西域人,年纪只有十五六岁,这匹马是他一手养大的,反正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马夫连同这匹马,辗转反侧的到了辽东,被辽东侯公孙度收留了,一养便是三年。

当年,马夫才十二三岁,带着的这匹马也是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马驹,只有几个月大而已,当时公孙度并没有觉得小马驹有什么异常,只是马夫说这小马驹是纯正的汗血宝马,公孙度这才收留了马夫和这小马驹。

三年后,小马驹已经长大了,长的也十分健壮,这匹马也越发引起了公孙度的注意,公孙度也是个爱马的人,便想骑他,可惜这匹战马性子太烈,反将公孙度给掀翻了下来,摔到了腰部,从此,公孙度落下了腰疼的毛病。

公孙康想要杀掉这匹马,却被公孙度拦了下来,便把这匹战马转送给了燕王张彦,当然,连同这个马夫。

那匹白马在马夫的牵引下,逐渐走到了张彦的身边,张彦注意到,这匹战马似乎很听这个马夫的话,但旁人一旦靠近,这匹白马便立刻倔强了起来。

张彦刚要伸出手便去抚摸这匹战马,这匹白马却突然打起了响鼻,四蹄向后退却,似乎极为不情愿让张彦去抚摸。

这时,马夫急忙牵住白马,一手抚摸着白马的头部,一边贴在白马的耳边小声说了些什么话。

就这样,白马的脾气算是安稳了下来,然后,马夫将白马的缰绳交给了张彦,用不太纯属的汉话说道:“它性烈,大王骑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一点!”

张彦冲马夫笑了笑,什么都没说,一接过马匹的缰绳,翻身便跳上了马背,心道:“再烈的马匹我都骑过,还怕降服不了它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