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197过目不忘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197过目不忘

作者:我的伤心谁做主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7:01 来源:笔趣阁

用过早膳之后,张彦便穿着一身武官的朝服,径直去了崇华殿。

“微臣张彦,叩见陛下!”张彦一进入崇华殿,便拱手道。

刘协感念于张彦的救命之恩,于是给予了张彦三样特权,分别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是古代臣子见皇帝时的三种特殊的权力。

古人席地而坐,入室需要脱鞋,贵族、大臣尽皆佩剑,秦朝建立后,定下制度,上殿时,不得携带佩剑,而臣子见到皇帝时,也需要趋。趋,就是快步走的意思。每次大臣上殿,站在殿外的侍卫,都会进行唱名,即先喊出此人的官职或者爵位,再直呼其名。

比如,张彦上殿拜见天子,站在殿外的侍卫就会大声喊道:“大将军张彦到!”

但是,身为天子的刘协,赐给了张彦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这三样特权。所以,张彦才可以大摇大摆的走进大殿。

除了这三样特权之外,张彦也同样享有不用跪拜的权力。有了这些特权,张彦俨然一派权臣模样。

此时,大殿内站着一个人,此人张彦并不陌生,之前也曾经见过,是袁涣。

而袁术派来的使者,正是袁涣。

刘协刚刚接见了袁涣,见张彦直接进了大殿,便立刻道:“爱卿来的正是时候,这位是车骑将军袁术派来的使者袁涣,是前来谢恩的,不知道爱卿是否见过?”

“我与大将军之前曾有过一面之缘。但臣此次抵达彭城。还是头一次相见。”袁涣抢先回答道。

“袁大人别来无恙否?”张彦扭头问道。

袁涣道:“拖大将军的福。下官一切安好。”

“对了张爱卿,朕之前吩咐你办的事情,不知道张爱卿办的如何了?”刘协突然问道。

张彦道:“回陛下,臣按照陛下的吩咐,征召天下名士入朝辅政,尔来已有月余。月余时间里,大部分名士都接受了陛下的征召,先后抵达彭城。如今已经被臣安排在驿馆休息。臣想等人都到齐之后,再带来与陛下见面。不过,郑玄、管宁、王烈、张范等人,都不愿意出仕,以各种理由婉言谢绝,倒是有些不尽人意。”

“人各有志,朕也不能强求。等人都到齐之后,烦劳张爱卿拟写一份表奏百官的奏折,朕过目后,便正式以圣旨的方式。敕封他们官职。”

“臣遵旨。陛下,臣此次前来。还有一件事,希望陛下能够恩准!”

“什么事情?”

“臣护卫陛下初到彭城,如今天下动荡,四方蠢动,社稷不存,臣以,不若封锁四方群雄,让其都知道陛下已经在彭城重新建立社稷,以安其心。”

“嗯,爱卿的提议很不错,那就按照爱卿的意思办吧。”

张彦于是拿出了一封奏折,直接呈在面前,道:“陛下,臣已经拟写好了奏折,还请陛下恩准!”

宫女接过奏折,转交给了刘协,刘协打开张彦所书写的奏折之后,匆匆看了一眼,便道:“朕准了!”

随即,刘协便让人草拟圣旨,封公孙瓒为幽州牧、镇北将军;马腾为镇西将军、凉州牧;韩遂为安西将军;刘璋为益州牧、平西将军;荆州牧刘表为镇南将军;扬州刺史刘繇为扬州牧、安南将军;交州刺史士燮为交州牧、平南将军;安国将军张杨为并州牧、安北将军。

除此之外,张彦更让刘协草拟了一份征讨李傕、郭汜、张济的圣旨,让马腾、韩遂、刘璋、刘表各自出兵进入关中进行征讨。

刘协让人草拟好圣旨,加盖上玉玺后,便命人将圣旨发出去。

张彦在崇华殿里也没有什么事情了,便与袁涣一起,纷纷退出了大殿。

出殿之后,张彦便对袁涣道:“袁大人,我听闻袁术在淮南有称帝之心,不知道是真是假?”

袁涣道:“大将军认为是真的,那就是真的,若觉得是假的,那就是假的。”

“哈哈哈……”张彦听到袁涣的回答,便大笑了起来,接着便对袁涣说道,“袁大人的父亲曾经是当朝的司徒,而且袁大人也颇有才华,如今我迎陛下到了彭城,正在准备重新建立社稷,妄图恢复大汉的基业,袁大人何不留下来,辅佐陛下呢?”

“大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我还是那句话,在下的家人都在寿春,就算是要来彭城,也是举家迁徙,否则的话,以袁术的为人,我若胆敢留在这里,他肯定会将我满门抄斩的。不过,大将军也尽管放心,我若得到机会,必然会举家迁徙到彭城,到时候,只求大将军不要将我拒之门外才是。”

“袁大人说的哪里话,袁大人若来彭城,张彦求之不得,又怎么将其拒之门外呢。袁术派遣大人前来朝见天子,又想与我重归于好,在我看来,当时袁术的权宜之计。袁术的为人如何,大人应该再清楚不过了,他早晚都会反叛朝廷,自立为帝的,到时候,我必然会发兵前去平定袁术,届时,我希望大人已经不在淮南了,否则的话,刀枪无眼,我还真担心大人为乱兵所伤。”

袁涣听后,便皱起了眉头,心中暗暗想道:“这次回到寿春,我便要想法设法离开淮南,否则的话,全家老小的性命都会堪忧。”

张彦派人送走了袁涣,然后自己回到了大将军府。

此时,大将军府的前厅里,宾客满堂,邴原、国渊、华歆、王朗、郑浑、鲁肃、刘晔、钟繇、顾雍、蒋济、贾逵、温恢、张既、徐奕、何夔、司马芝、邢颙、杜畿、徐邈、卫觊、王粲、刘劭、和洽、徐干等二十四人齐聚一堂,贾诩、陈群、张昭、董昭等人则负责款待诸位名士。

张彦赫然出现在大厅里,大厅内的众人都异口同声的高呼道:“参见大将军!”

“诸位大人不必如此客气,今日能够齐聚这里,倒是我的荣幸!”张彦一边走进大厅,一边笑着说道。

张彦环视一圈,满堂宾客之中,年纪都各不一样。其中,邴原、国渊、华歆、王朗、郑浑、钟繇、卫觊等人年岁略长,都在四十岁左右,而其余人大多数人,都在二十到三十五岁之间。最小的当属王粲,连二十岁都不到,只有十八岁。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张彦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此,还好他没有征召那些还是几岁婴孩而人,比如诸葛亮、庞统、司马懿、陆逊之流,此时估计都还只是个孩子。

张彦庆幸的是,没有征召到孩子,不然的话,要真的闹笑话了。

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如今正在他的帐下为官,虽然他还没有和诸葛瑾有过太多的交集,但至少要想将诸葛亮弄到手,也不是难事。

如今满堂宾客,在他看来都是陌生的很,大家都是第一次相见,在这二十四人当中,相较之下,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应该首推鲁肃,其次便是刘晔、钟繇、顾雍、华歆、王朗等人了吧?

所以,张彦最先关心的是,哪个是鲁肃。不过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而且还当着邴原、国渊、华歆、王朗、郑浑、钟繇、卫觊这些年龄略长之人的面,若是先问谁是鲁肃的话,未免显得太不够尊敬其他人了。

何况,以此时的名声大小而论,鲁肃并不怎么出名。

张彦落座之后,便朗声道:“我与诸位大人,多数都是首次相见,到目前为止,除了王朗之外,我还不知道你们都是谁呢,不知道谁愿意为我介绍一番?”

站在张彦身侧的贾诩,当即站了出来,对张彦道:“主公,就由我来为主公一一介绍诸位大人吧!”

话音一落,贾诩便从左至右,依次介绍了起来,在座的二十四人,都介绍的一清二楚,无一错漏之处。

在座的人都惊讶不已,他们与贾诩也都是第一次相见,怎么贾诩张口就能叫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

张彦也是一脸的惊讶,忙问道:“先生与他们之前都认识?”

“不曾认识,与主公一样,都是首次相见。”贾诩回答道。

张彦好奇的问道:“既然如此,先生为何能够如此准确的叫出在座的每一个人?”

贾诩的嘴角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缓缓的说道:“回主公话,刚才诸位大人进来的时候,门外都有人唱名,他们都坐在了何处,属下都一一记了下来,所以才能够如此准确的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

话音一落,满堂哗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贾诩的身上,万万没想到,贾诩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同时,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觉得张彦帐下有如此能人,足可见张彦帐下的人才济济。

单单通过贾诩这一件事,就足以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对张彦有了敬意,张彦也通过贾诩博取了这么多人的尊敬,由衷的感谢贾诩。

随后,张彦便与在场的人畅所欲言,到了午时,张彦更是在府中宴请了众人一番。

大将军府内,第一次人才济济,满堂宾客,张彦别提有多高兴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