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以道为尊 > 第二十九章大显神通 北方一人

洪荒之以道为尊 第二十九章大显神通 北方一人

作者:四而居士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48:08 来源:笔趣阁

张与隶前脚刚走,后脚皇后和太子就病了,看了许多御医都没有用。

忽必烈想是碰到什么妖邪了,准备把张与隶给追回来。

不过这样似乎不地道,才让别人走,又找回来,张与隶怕是有怨言。

至于全真,他们掌教现在还在庙里当和尚,请是难请了。

这时候,张留孙愿意一试,忽必烈只有同意了。先让他治皇后,试试他的本事。

张留孙本来以为也是小事,简单的带了一柄桃木剑,还有几枚药丸。

不过到了地方一看,他不由吸了一口冷气。

整个房间全是黑气,无数冤魂厉鬼游荡在这里。

这里本来是金亡的地方,这些冤魂都是被元军杀害的宫人。

“冤孽呀,冤孽呀,冤冤相报何时了?”

他无意的感叹了一句话,急的旁边的忽必烈直问:“先生,究竟是什么冤孽,会危害朕吗?”

张留孙不敢说还不是你大肆杀戮的结果,只好说:“天机不可泄露,漏者不但对皇后无益,对陛下也有难。小道只能尽人事,至于结果,只有听天命了。”

说完,将桃木剑取出,开始作法。

忽必烈看着他忙了半天,然后把符水给皇后喝下,不由有些怀疑,这样真的有效吗?

但是看到张留孙满头大汗的样子,他选择了相信张留孙。

当天晚上,张继先便隐身来到这里,望着周围的怨灵,无奈的叹息一声:“都去吧。”

说完,拿出玉印,将周围的怨灵封了进去。

收完怨灵,他望着皇后,不由摇头。

他用朱笔,在皇后的眉心画了一道符。

作完这些,他才悠然的走出皇宫,来到郊外。

“臭道士,放了我们,我们要血债血偿。”

一出城,封在玉印中的冤魂就开始吵闹起来。

“何必呢?你们无辜,他人何尝不是无辜,小道现在就送你们去轮回吧。”

可是那群冤魂不理会张继先,还是叫嚷着要报仇。

“算了,既然如此,你们且待在这里,看着元朝的覆灭。”

诸位冤魂也不答应,还是吵闹,张继先也不再理会,念起了往生咒,愿意投胎就去投胎,不愿的就待在印中,不去危害别人。

在张继先离开后,皇后也悠悠的醒来,宫人不由大喜,赶紧派人通知忽必烈。

忽必烈本来已经入睡了,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跑到皇后的身边,询问她怎么样。

皇后一一道来,说那一日不知什么怎么的,就落到一个暗无天日的地方。

不过就在今晚上,她突然出现在一个叫日月山的山上,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

在她害怕的时候,这是天空中传来一阵乐声,随着乐声,一群人走到他身边。

首先路过的是一群无法形容的**,然后是一群金甲神人,在金甲神人之中有一个坐着红车的红衣黑髯的道人。

这一群人就这样的走过她的身边,那个红衣人还对他点点头。

皇后还是有些见识,知道这这群应该是仙人,不是什么鬼怪。

在这鬼地方,能见到仙人自然不能放过,她慌忙的跟在后面。

可是无论她怎么跟,离这群人越来越远。

到最后,那群仙人走到一堆草里,消失了,她心中一急,便醒了过来。

听完皇后的讲述,忽必烈不由心中感叹,这张留孙果然道法高深。

第二天,他决定赏赐张留孙,顺便问下他皇后这个病是这么回事。

张留孙早已经心有成竹,不慌不忙的说:“甲士异兽者,臣所配法箓中将吏也,朱衣长髯者,汉祖天师也,行草间者,春时也,殿下之疾,行及春时而愈也。”

忽必烈不由暗叹神人,不但只好了皇后的病,而且还算出了太子什么时候病好。

不过一向多疑的他,自然不可能这么就轻信了张留孙的话。

他找来了张宗演留下的张陵像,给皇后看看。

皇后一看,就肯定,这个人就是梦中所见的那人。

忽必烈心中便信了几分,剩下的,只要看明天春天,太子会不会好了。

不过忽必烈还没有得到第二年春天就相信了张留孙,因为张留孙再次施展了一下神奇的本事。

因为求雨成功,缓解了旱情,忽必烈想到了在宫中祭祀下列祖列宗。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才开始祭祀,就下起了大雨。

这又不是求雨,是祭祀祖先,下雨很扫忽必烈面子。

皇帝和臣子都尴尬的站在雨中,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候张留孙又发挥了作用,他开始掐诀念咒,诸位大臣不由满心期待他把雨止住,这样大家都有台阶下。

张留孙不负众望,果然雨很快就停止了。

忽必烈对张留孙的信任达到顶点,心想这就是活神仙了吧。

他决定赏赐一点东西,可是赏赐什么好呢?

金银玉石无法表达他对张留孙的信任,只有奉他官职。

不过国师位置上已经有人了,那么就封张留孙为天师吧。

忽必烈将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张留孙,张留孙谢绝了。

他可是知道自己能依靠的可是张继先,自己贸然接受这天师的封号,那势必会引起张继先的不快,到时候就难以下台了。

不过忽必烈觉得他是一个谦谦君子,有道高人,在他影响中,那些道人哭着喊着要的天师称号,这位真人视若无物。

既然不要天师封号,只能另外赐予东西。

他参考了宋徽宗的办法,封张留孙为上卿建造了一座崇真宫给他居住。

并且送了一把剑给张留孙,上面镌刻着六个大字“大元赐张上卿。”

这几个字可不一般,不说是皇帝赐给的,而是元朝送的,意义非同凡响。

到了第二年春天,皇太子病果然好了,忽必烈再次大赏张留孙。

封他为“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管理江北淮东淮西荆襄道教事,配银印。

这下在等于把全真辛苦经营的地盘给抢走了一半,张留孙成为北方道教第一人。

而全真,在张留孙的崛起之后,只能苟延残存,等待灭亡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