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 第七百零二十七章 长安的手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 第七百零二十七章 长安的手

作者:穿过红尘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4:08 来源:笔趣阁

刚刚回到密云的方志文没有与审配去谈判,只是在见了审配一面之后,就将谈判的事情交给了徐庶,而自己则跑去跟田丰研究最近不大安分的董卓了。

对于中原的局势变化,方志文虽然也很感兴趣,但是到现在为止,中原的变化都在田丰、徐庶、荀彧和方志文等几人的推演结果中运行,换而言之,就是一切‘尽在掌握’,所以,方志文更倾向于观察董卓的和长安的变化,因为方志文与韩馥撕破脸争取黄河通航权,为的就是去长安发财啊!

当关东的诸侯们之间分崩离析,并且已经大打出手的时候,远在长安的董卓自然是在抱着美人大呼爽哉,同时也对自己的女第七百零二十七章 长安的手婿李儒的远见卓识欣慰不已。

关东世族果然自己起了内讧,而且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虽然现在袁氏三兄弟还基本上握着大半个中原,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袁氏的衰落和分崩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件了,这对董卓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董卓一直以来提着的心也终于能放下来了,总是在晚上的睡不着、做恶梦的情况也改善了不少,人也显得平和了不少,不像前一段时间对热衷于争权夺利的朝臣么那么暴戾了!甚至已经进位为太师的他经常在大殿上笑眯眯的看着杨彪和士孙瑞、王允、赵温、张喜等人打嘴炮,有空的时候还跟天子一起听蔡邕弹弹琴。

董卓jīng神上虽然有些懈怠了,但是李儒却没有丝毫的松懈,一方面,李儒不断的提醒董卓应该尽快的拿下汉中,而不是任由现在这些文恬武嬉的将领们拖延塞责,另一方面,李儒则不断的给董卓出主意写诏书。

比如将吕布封为并州刺史,但是却又不免掉丁原的职务,比如将公孙瓒拜为河内太守,同时又准予第七百零二十七章 长安的手公孙瓒组建水军,昨rì照准了曹cāo千里迢迢送来的请封表,将夏侯渊任命为淮南太守,但同时又将张勋任用为陈国相.....

李儒的计策不可谓不毒辣,更妙的是这些都是阳谋,明明知道他没有安好心,明明知道董卓挟天子以令天下,但是你却就是忍不住会按照董卓的牵引去行动,这实在是既让人无奈,又让人恐惧。

董卓有李儒相助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是董卓身边也不仅仅是只有李儒一个喜欢为董卓出谋划策的人,对关东世族的戒备和怨恨或许关中世族比李儒还要苦大仇深,自从光武之后,曾经辉煌的关中世族就就没落了啊,就连士人的思想中都已经认为关中世族没落了,只是大家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不是关中世族在末落,而是被关东世族给打压得不得不没落啊!

因此,对于应该如何对付那些该死的关东贵族,杨彪、士孙瑞等人也经常能够给董卓提出一些不错的意见,某种程度上他们对关东世族的了解比李儒更加深刻,所以出的主意也就更加的狠毒。

这天,董卓正在宫中玩乐,没错,就是在宫中玩乐,小皇帝才多大呢?有美女也只能看不能用,但是这些资源可不能白白的浪费啊,所谓的青chūn苦短!所以身为太师的董卓自然责无旁贷的要帮助以及教导小皇帝,应该如何珍惜青chūn了!

对于这点,李儒自然是深恶痛绝的,但是,董卓似乎尤好此事,总是屡劝不听,这可能是源自董卓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有关,毕竟董卓出身贫寒,虽然朝堂上的大臣当面不说什么,但是背地里的鄙薄和非议,还是能传到董卓的耳朵里,因此他这么干很可能就是来自心里的一种逆反,你们越是看不起我,我就越是要做些你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此来证明自己比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更加的厉害。

扯远了,正在宫中玩乐的董卓被赵温和蔡邕给叫了出来,董卓似乎是故意的,直接就在自己刚才还在滚床单的一处宫殿外面的花园里见了两位大臣。

董卓很喜欢蔡邕,因为蔡邕是个实诚人,由于董卓将他起复,所以蔡邕觉得欠下了董卓一个天大的人情,而且董卓这人在别人面前如何骄横,但是在蔡邕面前却是本sè得很,所谓的本sè就是讲义气,这就是对自己人和对外人的区别,事实上,董卓的属下是很忠心的,骂董卓的人基本上都是政敌,以及被董卓祸害的百姓。

不过董卓不喜欢赵温这个人,此人太油滑,绝对是老狐狸。

“两位今天怎么这么有时间,伯喈今rì不用著书了么?”

“呵呵,劳太师动问,今rì原本是要......”

“太师大人,”赵温一见蔡邕要老老实实的将自己去他家里将他拉出来的事情给爆出来,立刻就打断了蔡邕的话头,事实上,蔡邕能将他带进来,并且坐在一旁听着就已经达到目的了,现在赵温已经不需要蔡邕再出声了!

董卓了然,意味深长的看了赵温一眼,头微微的仰着,慢慢的抚着自己长到了胸口的虬髯,他并不会责怪蔡邕,相反,反而对这个老实人更是信任,至于赵温,这也不是第一次了,董卓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不管怎么样,且听听他到底要说些什么才重要。

“子柔请讲。”

赵温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慢慢的抚着长髯道:“太师清除jiān佞,扶正朝纲,如今正是百废待兴,太师能任用贤能、荐拔英才,正是我大汉之福,堪与平勃并称,只是......”

赵温先来了一通马屁,和老家伙在大汉混得跟常青树似的,肯定不简单,不过一旁的蔡邕却听着却有些刺耳,虽然董卓也算是驱逐了阉宦,廓清了汉庭,但是跟平勃想比,似乎还有些.....

董卓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呵呵的笑着,看上去心情很不错。

赵温接着说道:“不过,关东大地现在是乱象丛生,中枢政令不出潼关啊!此诚为国之不幸,吾等宜速图之,否则祸患横行天下,如此则悔之晚矣!”

董卓皱了皱眉,蔡邕听着赵温的话,倒是觉得很有道理,不由得频频点头,在蔡邕这个书呆子看来,既然天子正位,天下自当臣服拱卫,所以,他对关东世族的做法自然不赞同的,赵温的说法蔡邕自然是赞同的。

董卓眯了眯眼睛,玩味的问道:“子柔此话切中要害,可是关东世族树大根深,急切而不可图,该当如何呢?”

赵温得意的抚了抚胡须,微微的仰着头道:“太师,莫非忘记了陈留王么?”

“陈留王?”

“对,陈留王,如今陈留王长期滞留在并州太原,若是如此,不如改封太原王算了!”

“不可!”董卓急切的出声,随即若有所悟的看向赵温,赵温嘿然一笑。

“太师大人,朝廷应该下旨催促陈留王之国,以便统领关东世族,只是陈留王年幼,可任命一二辅佐之臣担任陈留太守,至于现在的陈留太守张邈,才德不具、骄横简慢、有负朝廷之重托,不若除为梁国相!”

董卓眼睛一转,就明白了赵温到底是打得什么主意,这实在是个一石二鸟之计,估计赵温心目中的陈留太守不是丁原就是吕布,一方面,希望将躲在太原的陈留王挖出来,另一方面,有想要消减并州的实力,同时也给中原添乱,若是陈留王真的之国,估计中原的那些家伙没有一个会高兴,就连刘岱可能也会骂娘!

董卓想起来就觉得好笑,只是,这事靠谱么?

“子柔的想法是不错,只是,我担心陈留王还是不肯啊,若是陈留王再三推阻,岂不是有伤天子之德?”

赵温心下哂笑不已,伤的怎么会是天子之德呢,伤的可是董卓你的颜面和声望,并且会让潼关那边的人都恨死你!赵温的这个主意可是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啊!

“无妨,天子诏旨令陈留王之国,乃是行的正道,陈留王抗旨不尊,那才是背德弃义,太师可号召天下讨之。”

董卓眼睛一亮,这就是个翻来覆去都可以的格局,所谓的之国,就是让丁原去打张邈,丁原若不肯,那么就号召周围的人去挟持王室、打抗旨不尊的丁原。

“哈哈.....子柔不愧是国之干城,好,好啊!”

赵温也得意的附和着大笑,而蔡邕也笑着,只是他总是觉得这些yīn谋诡计难以上台面,所以有些意兴阑珊,可没有这两个各怀心思的人那么兴奋。

赵温兴致很高,立刻就草拟了几份诏书,将一切计划都做成了事实,董卓虽然有意与李儒商量一下,不过李儒却是去了城外督察夏赋的事情,董卓觉得这个主意已经是很完美的了,再说自己也不是没有李儒就走不动路的人,所以直接就将诏书行了印,正式的发了出去。

岂不知,这些个诏书根本就是赵温等关中世族的yīn谋,正是关中世族开始倒董的第一步。

等到李儒回到长安城,得知了董卓下达的一系列诏书之后,开始还没有觉得怎么样,后来回道家里仔细的一想,顿时觉得不妙,于是半夜里就朝董卓的府邸赶去,谁知道董卓居然在宫中留宿,如今宫中吸取了何进兵谏的教训,宫禁森严,就算是李儒也是休想在落锁之后进去的,李儒只好望门兴叹!

一场风暴已经无法避免了!

还是先想想应该如何应对吧!看来世族都是一个德行,打击世族的措施一定要加快实施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