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边荒传说 > 第九章 胜券在握

边荒传说 第九章 胜券在握

作者:黄易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0:13 来源:笔趣阁

嘉兴城。

蒯恩一阵风般奔进书斋喜形于色的道:“徐道覆中计了!”

正埋书卷的刘穆之放下书本欣然道:“一切尽在蒯将军算计中对吗?”

蒯恩神情回复平静在刘穆之对面坐下道:“刚接到消息徐道覆在海盐以西运河东岸处集结大军摆出可同时进攻我们和海盐的姿态试探我们的反应。”

刘穆之笑道:“天师军新败之后兼之孙恩饮恨于燕飞剑下士气低落至极点如此主动反攻实为下下之着真想不到以徐道覆的才智竟会犯上这么严重的错误。”

蒯恩道:“早在卢循于翁州祭天大事宣扬孙恩水解得道我便猜到天师军会全面反攻故暗中部署令徐道覆摸不清楚我们实力的分布。现在看徐道覆的情况正是没法摸清楚我们的部署。”

刘穆之欣然道:“徐道覆是想趁我们刘帅返回广陵的时候希图能混水摸鱼捡便宜却不知我们有蒯将军暗中在主持大局哪能不吃亏呢?”

蒯恩脸红道:“刘先生不要夸奖我这个位置绝不好坐令我如履薄冰不敢懈怠幸好有刘先生为我筹谋运策方可有眼前的局面。”

刘穆之道:“我只能在施政和安定人心上出点小主意说到韬略奇谋蒯将军仍须靠自己。好哩!今回蒯将军有何对策?”

蒯恩双目闪闪生光沉声道:“直至今天天师军仍占有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此役之后天师军将彻底崩溃再没法动另一场反攻而我们则可回师助刘帅攻打建康斩下桓玄的贼。”

提到桓玄蒯恩两眼填满仇恨显是对侯亮生之死念念不忘。

刘穆之淡淡道:“千万不要急于求胜徐道覆绝不容易应付。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天师军人数仍在我们数倍之上?”

蒯恩现出警惕的神色点头道:“刘先生教训得好我是不会轻敌的。”

又沉吟道:“徐道覆的真正目标当是嘉兴而非海盐只要夺回嘉兴徐道覆便可再次控制运河那时进可攻退可守海盐则变为一座孤城。徐道覆以嘉兴作为个进攻的目标亦是舍难取易只要收复嘉兴可以大振军威一洗天师军的颓气。刘先生认为我的猜测对吗?”

刘穆之微笑道:“我完全同意但徐道覆会千方百计来迷惑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坚持这个信念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决定那此战胜利可期。”

蒯恩喜道:“得先生认许我立即信心大增。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向先生请教今战我们是以攻为主?还是该以守为主呢?”

刘穆之拈须笑道:“问得好!由此可知蒯将军已是胜算在握看穿敌人最大的弱点。”

蒯恩露出心悦诚服的神色道:“难怪燕爷要把先生从边荒请到嘉兴来因为先生确是智深如海只凭我两句话就猜中我的战略那是我苦思良久后才有的一点小心得。”

刘穆之道:“你是个很谦虚和肯力求进步的人难怪连屠奉三也要推崇备至的侯先生独是看得起你。”

侯亮生!

唉!想起侯亮生蒯恩心中一阵激动。蒯恩一生最感激的人肯定是他。如果没有他自尽前的巧妙安排自己便没有今天。

对着刘穆之他颇有如对着侯亮生时的感受所以他不但尊敬他还很享受和他相处的感觉如沐春风。

蒯恩道:“不论卢循如何为孙恩吹嘘甚么水解升仙可是却没法推翻一个事实就是孙恩在天师军最需要他的时刻水远地离开了他们这对天师军的士气已造成最严重的打击而这亦是敌人的致命弱点。”

在刘穆之鼓励的目光下蒯恩续下去侃侃而论道:“不论天师军来势如何凶猛任他们如何人多势众却是外强中干人心惶惶只要我们能在某一点重创天师军便可打开缺口动摇天师军的军心引天师军全面崩颓。”

刘穆之道:“自小刘爷去后小恩不练兵时便是对着地势图苦思又或到城外视察周围的地理环境我便猜到蒯将军要采取主动突击的战术。天师军的缺点除了士气低落外还有就是良莠不齐大部份均为训练不足、装备不齐仓卒成军的农民渔民。只要蒯将军能掌握准确避其强破其弱可收事半功倍的奇效。”

蒯恩道:“多谢先生指点。”

刘穆之抚须笑道:“天师军虽然人多势众但由于训练不足反成为他们的弱点且会在大规模调动时把此弱点完全暴露出来。而我们的优势则在水道的控制和骑战上只要蒯将军能挥我们的优点当可乘势夺回会稽诸城如此天师军之患可平矣。”

蒯恩站起来恭敬的施礼道:“一切如先生所言我立即以飞鸽传书知会海盐朱大将军该是文清小姐的双头战船队出动的时候了。”

※※※

刘裕刚送走远赴巴蜀的船队回府途上被何无忌截着两人就在马上对话。

何无忌道:“司马尚之之弟司马休之正在帅府等候大人。”

刘裕点头道:“早猜到他会来找我。”

司马休之是司马氏皇族最后一个仍握有兵权的大将拜刘裕的部队西拒荆州军南压天师军的形势仍保着无锡和丹徒两座城池。据最新的消息司马休之的部队士气消沉加上缺粮原本的三千战士只余下千余人其它的人都当逃兵溜掉了。

何无忌沉声道:“统领准备如何处置他?”

刘裕见他目露杀机叹道:“你想我宰掉他吗?”

何无忌道:“这叫一不做二不休。现在谁都晓得司马氏气数已尽除去司马休之等若把司马氏连根拔起。”

刘裕从容道:“那我和桓玄有何分别?我和桓玄之争岂非变为帝位之争?”

何无忌登时哑口无言。

刘裕道:“我明白无忌的心情你的想法不但是我们北府兵兄弟的想法更是广大平民百姓的心愿。对朝廷大家都是彻底的憎恶和厌倦皆希望新主出现带来新的风气、改革社会种种不公平的情况让人人有安乐的日子过。这是大家的理想更或许终有一天会实现但现时的形势仍不容许。”

何无忌忿然道:“我不明白。”

刘裕道:“你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想接受。安公当年为何不许玄帅取司马氏而代之正因他看破此点。是好是歹在高门大族的利益已与司马氏皇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推翻司马氏等于挑战高门大族的整体利益至少在他们的心理上是这样子。现在桓玄能得到建康大部分世族的支持正因有人以我寒门布衣的出身大做文章渲染我的破坏性利用高门和寒门尖锐的对立和分隔令建康高门对我生出抗拒之心。如果我于此时刻斩杀司马休之更自立为帝那我该以甚名义讨伐桓玄呢?建康高门又有何反应?纵使我们能攻克建康南方仍只是个烂摊子。可是若我们打正旗号以‘保晋室、伐逆贼’的名义起事将可让建康高门清楚我并非一个破坏者。而我们如何对待司马休之正是关键所在。”

何无忌苦笑道:“统领看得很透彻。唉!可是如果我们打生打死只是为让那个白痴皇帝复位想想也教人气馁。我们已受够了更无法忍受另一个司马道子的出现。”

刘裕的目光投往出现前方的帅府又向在街道两旁向他欢呼喝采的民众挥手致意道:“一切都不同了你再不用担心司马氏他们风光的日子已随桓玄入主一去不返。有很多事都非一蹴可就的必须循序渐进静候时机的成熟。桓玄可以称王称帝我却绝不可如此皆因出身有异。眼前的头等大事是对付桓玄凡有利此事的我们绝不错过但有害的一件也嫌多。明白吗?”

何无忌释然道:“完全明白。我的想法太简单了只会坏事幸好有大人提点。”

刘裕心中暗叹一口气。

经过反复的思量他终于为自己作出清晰的定位。其间他尝遍内心斗争之苦一切都是为了要杀死桓玄但同时自己也踏上一条没有回头路走的漫漫长路去。

在返回广陵前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只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足使他无暇他想。但抵达广陵后他却必须针对眼前的局势作出最明智的决定。一个错误可带来不堪想象的可怕后果且是没法纠正的。例如不是当统领而是称王称帝。

他深切体会到现今自身所处的位置和因那位置而来的一切感受。

但有一件事他是肯定的就是他每进逼一步桓玄便愈接近败亡的绝地。再没有人能改变眼前形势的展。

※※※

建康。黄昏时分。

王弘应暗记之召到城南一间酒馆见屠奉三久候多时的屠奉三向他召手示意王弘才勉强把他认出来坐下后赞叹道:“为屠兄易容改装的肯定是高手连我都没法认出是屠兄。”

屠奉三没作解释问道:“建康现今情况如何呢?”

王弘苦涩的道:“形势颇为不炒现在建康流行一种说法就是刘裕之所以有今天的威势全赖荒人在背后鼎力支持而荒人之所以肯撑刘裕的腰是要把荒人那套搬到建康来如此将会彻底改变南方的现状。”

屠奉三道:“你相信吗?”

王弘道:“我当然不相信可是刘兄得荒人支持却为不争之实别有用心者遂可绘影绘声愈说愈真。”

屠奉三心忖任青媞认为必须除去李淑庄确实是独具慧眼这条只须出口不用出手的毒计是不易化解的一时间他也想不出办法来。

要攻陷建康必须从内部动摇、分化建康高门和桓玄的关系如建康高门全体力撑桓玄刘裕必败无疑。

屠奉三没有向王弘透露内心的烦恼冷哼道:“是非黑白自有公论。桓玄方面又如何呢?”

王弘道:“桓玄正密锣紧鼓为要登上帝位作准备。据我听回来的确切消息桓玄将会先封楚王加授九锡然后制造出最有利的形势才接受禅让登上帝座。”

屠奉三不解道:“为何要封王呢?是否多此一举?”

王弘道:“封王的好处是可以名正言顺设置丞相以下的文武百官接着由王变帝便成只差一步。”

屠奉三明白过来但又生出另一个疑问道:“现在桓玄想当皇帝或太监只要一句话便成因何还要制造适当的形势?”

王弘道:“这关乎到所谓‘天命’的问题。司马氏向为大晋正统被认为是天命所授要改朝换代必须有天意配合方可为人接受。所以桓玄必须设法炮制出种种详瑞预兆便可在详臣力劝下借惮让之名篡登帝位。”

屠奉三深切地体会到建康的政治确是高门大族的政治。对这方面他便自问一窍不通但王弘却像在说着家常闲话般流畅。道:“这些消息该属机密你是如何知道的?”

王弘苦笑道:“我的堂兄王谧成了桓玄的头号心腹重臣为他卖命筹谋献计我便是从他处听来的。”

又道:“为了造势桓玄是不择手段的。其中最荒谬的是桓玄认为每当改朝换代时都有隐士出世于是令我堂兄王谧四出寻访隐士。唉!既然是隐士一时到哪里去寻呢?幸好给我想出个办法。”

屠奉三愕然道:“你竟为桓玄出主意?”

王弘露出得意的笑容压低声音道:“我是不安好心的着我堂兄去找个人冒充隐士到山中隐居再由白痴皇帝下召征召他入宫作著作郎却要那冒牌货坚拒就职贯彻隐士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如此便可应了隐士的征兆。只要我们在适当时候揭穿此事便可重重打击桓玄了。”

屠奉三哑然笑道:“真有你的!”

王弘兴奋起来道:“桓玄此子确不是材料为了显示与安公有别不住有新的主张今早便在朝会时提出废除钱币改用谷米和绸缎布匹作交易更打算恢复肉刑弄得议论纷纭莫衷一是。这些没长脑袋的所谓新政根本是行不通的亏他想得出来。”

屠奉三道:“你所提供的消息全都非常有用令我们对桓玄的情况了如指掌。你也不宜出来太久稍后我再联络你。”

王弘得屠奉三赞赏非常高兴欣然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