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 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区(五)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五十二章 上海新区(五)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0:10 来源:笔趣阁

休息三天,实际是盛宣怀的缓兵之计,因为在前六天的谈判中,穿越者的强硬态度让盛宣怀和太古、怡和清楚,仅靠自己的实力是无法压服海外华人的,而且穿越者控制了山东至天津的海路,也让太古、怡和不敢彻底翻脸,因此只能引入外部的力量帮忙。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就在当天晚上,盛宣怀就和太古、怡和的代表协商,要求他们向英国驻华公使提出要求,向清廷提出抗议,说说海外华人要求的航运权己经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要求清廷立刻取消海外华人的航运权,而且一但谈判破裂,海外华人封锁山东至天津的海路,英国方面要替太古、怡和两家出面,向海外华人施压,让他们有所顾忌,不敢封锁海路;而盛宣怀则向清廷上折,力数海外华人在争取航运权上贪得无厌,提出种种非理要求,并且引发中外争端,使谈判难以为继,请求清廷下诏严诉海外华人,要求海外华人收起非份之想。这样中外联手一起打压海外华人,就一定可以迫使海外华人做出退让的。

对于盛宣怀的太古、怡和的代表自然是愿意,而且他们对英国政府的影响力还是有相当大的信心,虽然八国联军失利,但在八国之中,除了少数国家之外,其他国家几乎都没有认真对待,甴其是英国,因为英国最强大的是海军,而在八国联军中,英国只在最初派来了一艘二级战列舰,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就返回香港去了,因此英国海军并未参加与海外华人的战斗。而在英国人的心理,英国海军仍然是天下无敌的,只要英国海军还在,英国就有足够的底气和力量干涉全球的事务。要求英国政府向清廷施压,为自己撑腰,当然是再正常不过了。于是太古、怡和的代表立刻欣然同意,于是盛宣怀才告辞离开。

其实盛宣怀心里十分清楚,清廷现在根本就没有力量来制约海外华人,只是要借助清廷占着的大义名份,只能借助洋人的力量才有可能压制得住海外华人,虽然海外华人击败了八国联军,但盛宣怀精通洋务,知道八国实际并未派出全力,而且从上海谈判的过程和内容看,海外华人对各国还是很有一些顾忌的,因此利用外国的力量来压制海外华人,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且这也是盛宣怀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了。

从盛宣怀心里来说,也想和海外华人搞好关系,毕竟现在海外华人己经是中国一支不可忽视的势力,但海外华人要求在航运业中分一杯羹,却是动了盛宣怀的奶酪,盛宣怀掌管的洋务企业有十几个,但最被他看重的只有两个,一是电报局、二是轮船招商局,也是盛宣怀投入心血最多的两个企业。

公平的说,盛宣怀为了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壮大,确实是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心血,由其是轮船招商局在与太古、怡和、旗昌的争斗中,互相压价,导至各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轮船招商局在最底谷的时候,一年仅仅只有1万余两白银的进帐,股票价值由100两白银跌至28两白银,尽管现在的轮船招商局是打赢了这一战,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当时的盛宣怀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竭力筹集资金,维持轮船招商局的运营;另一方面还要面对股东、朝廷、社会、清流党的指责质问,可以说轮船招商局这一路走来,而且能够有现在的局面,确实是相当不易。因此现在穿越者要插足航运业,盛宣怀的心里自然是相当不满。

早在李鸿章和穿越者谈成北京密约,答应给穿越者经营航运的权利,盛宣怀就数次上书朝廷,并且又给李鸿章写信,力程此事不妥,请求朝廷收回成命,但上折如石沉大海,没有音讯,而李鸿章只给他回了一封信,说大势所趋,不可挽回,而且要求盛宣怀顾全大局。

不过盛宣怀却仍然不甘心,而且成功的策了东南互保之后,也让盛宣怀的自信暴涨,既然朝廷靠不住,那么就自己来干,自己能成功搞出东南互保,也就一定能够阻止海外华人染指航行业,拉洋人来对抗海外华人是第一步,而第二步盛宣怀则打算招集轮船招商局的股东,联名向朝廷上书,不许海外华人插足航运;如果还不行,盛宣怀就准备发动东南的商人们联合向海外华人施压。

盛宣怀离开招商局大楼,回到自己的住所,而家人向他报吿,李鸿章又有信来了。盛宣怀赶忙接过信来,拆开一看,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原来李鸿章在信中用比较严厉的口气告戒盛宣怀,尽快和海外华人完成航运权的谈判,否则朝廷怪罪下来,自己可就保不住盛宣怀了。

这封信对盛宣怀来说是相当沉重的一击,因为李鸿章连保不住自己的话都说出来了,说明局势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乐观。如果自己真的还要执意阻止海外华人,朝廷恐怕就会真的撤出自己的职务,换个人来管轮船招商局,而一但失去了官职,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股东而己,无非是持股较多,但现在轮船招商局的股东能有多大的权力,盛宣怀自然是再清楚也不过的。因此只有向海外华人让出一部份航运权,这样虽然轮船招商局的利益受损,但自己的权力地位却还可以保住,这个帐盛宣怀到是算得过来。

不过盛宣怀仍然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他手里还有最后一跟稻草,就是洋人,如果英国方面能够出面干涉,那么应该还是有挽回的余地。于是第二天一早,盛宣怀就紧急约见太古、协和的代表,询问英国方面的态度。而英国方面对太古、协和的回复是,英国会努力与海外华人进行协商,但不希望看到这次谈判破裂,而是这次谈判能够有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原来盛宣怀在引入外部力量干涉这场谈判,穿越者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在谈判的第一天穿越者就清楚想要用和平的手段争取到航行权,靠这次谈判是不够的,必须在盘外下足功夫。于是陈建宁立刻将这个信息反馈给青岛方面,穿越者首先向李鸿章提出严正的交涉,表示盛宣怀根本就没有诚意商谈航运权的问题,这是严重违返双方达成的北京密约的规定,希望李鸿章能够采取措施,立刻纠正盛宣怀的行为,否则山东方面也不会尊守北京密约中关于漕运的协议。

接到了穿越者的通报之后,李鸿章顿时恐感到事态严重了,先前盛宣怀数次向朝廷上折,要求阻止海外华人涉及航运业,李鸿章当然知道,而且他也能够理解盛宣怀的心态,其实李鸿章也知道航运的利益极大,分给海外华人,肯定会使自己受损,不过李鸿章毕竟是站在大局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颅,现在的清廷己经不能再拆腾了,在近一段时间内,必须和海外华人搞好关糸,因此牺牲掉一部份航运利益,让淸廷和海外华人维持和睦的关系,显然是划算的,而盛宣怀的格局、气度还是窄了一点。

当然李鸿章也怪自己考虑不周,以前给盛宣怀的信没有说清楚,也没有想到盛宣怀过于纠结轮船招商局的利益。不过海外华人先通知自已,而不是直接捅到朝廷那里,表明海外华人也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想平平稳稳把航运权拿到手,因此事情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于是李鸿章才立刻给盛宣怀发电,措词颇为严厉,相信这一次盛宣怀是应该明白的。

而穿越者也清楚,这件事情只找李鸿章是不行的,因为这里面还牵扯到太古、怡和两家轮船公司,李鸿章可以压制住盛宣怀,但却拿这两家轮船公司无可奈何,于是华东政府立刻向英国驻天津总领事金璋提出警告,太古、怡和两家轮船公司的行为己经严重侵害到了华东政府的利益,并且影响了华东政府和英国的合作,一但关于航运权的谈判破裂,华东政府将会禁止这两家公司的船只通行自己管辖的水域,到时候希望英国政府不要来交涉。

金璋收到警告之后也不敢怠慢,立刻反馈给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而窦纳乐接到这个信息之后,又赶忙派人了解详情,而很快就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无非就是太古、怡和两家轮船公司不希望再进来一个竞争对手,于是联合轮船招商局,想把海外华人挤出航运业。而正好这时太古、怡和也向英国公使馆提出求助,希望政府能出面向海外华人施加压力

当然太古、怡和的想法、做法窦纳乐都能理解,因为在其他地方,英国的公司也是这样做的,所谓公平竞争,不过是建立在对等的实力基础上,但现在英国政府恐怕很难给予这两家公司以支持,首先是在海外华人那里,英国政府的面子还没有那么大,海外华人可不是清廷,说几句硬话就能把他们吓住,而且英国政府还需要海外华人的配合,遏制俄国的扩张,于是窦纳乐才向太古、怡和转达自己的意见,实际就是希望太古、怡和能够放弃一些利益,和海外华人谈成航运权的分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