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 第三零六章 挤兑(三)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零六章 挤兑(三)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1:46 来源:笔趣阁

新年之后的南京,进入春雨的季节,一连几天阴云密布,细雨连绵。鲍威尔站在办公室的大落地窗前,向外眺望,整个城市都是阴沉沉的,街道建筑似笼上一层灰纱一般,模糊不清,街面上冷冷清清,只是偶尔有打着雨伞出行的人。

鲍威尔在窗前看了好久,才取下叼在嘴里的烟斗,喃喃道:“这样的天气,好像又回到伦敦一样啊。”

这时办公室的门打开,秘书道:“先生,上海那边的电报来了。”

鲍威尔怔了一怔,赶忙离开了落地窗,从秘书手里接过了电报,还不等坐下,就急不可耐的观看起来。而等鲍威尔看完之后,立刻兴奋得挥了挥手,连声道:“太好了,太好了,华东政*府答应兑换银元了,他们答应了。”

原来鲍威尔一共动了17家商行、公司在局势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向华东政*府兑换银元,第一批安排了六家商行、公司,兑换的银元数额也是最高的。不过计划是布置下去了,但鲍威尔心里却并没有底,他最担心的还是华东政*府拒绝兑换银元,尽管华东政*府的制度己经规定了,纸币和银元可以自由兑换,但规据虽然是华东政*府定的,尊不尊守却也只能由华东政*府自己说了算,谁都无法强迫。

如果华东政*府真的拒绝兑换银元,鲍威尔也毫无办法,当然华东政*府拒绝兑换银元,肯定会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如让政*府的信用下降,但两害相逢去其轻,要是叫鲍威尔来选,估计就会选择拒绝兑换银元,至少也会采用拖延战术,拖上十天半个月的,而政*府的信用下降就下降,以后再找其他机会补起来。但鲍威尔的计划自然也就彻底失败了,而且这也意味着鲍威尔的政治生命彻底结束。因此鲍威尔心里也是一直忐忑不安。

而现在从上海发来的电报告诉鲍威尔,上海的银行己正式通知6家商行、公司,不仅同意了他们兑换银元预约要求,而且确定的时间也就在这一二天之内,基本都是按照华东政*府制定的规则行事,并没有拒绝或是拖延的意思,这也就意味着鲍威尔这一把终于赌嬴了,因此鲍威尔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

不过在兴奋了一阵之后,鲍威尔也终于又快复了冷静,毕竟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虽然上海的银行己经同意兑换银元,但并不意味着自己的计划成功,接下来还必须要做两件事情,一是让其他几家商行、公司立刻跟进,继续扩大兑换银元的势头;二是借机再次鼓动上海的民众,引发一个挤兑银元的热潮。因此鲍威尔也立刻吩咐秘书,去通知其他各国驻南京领事,到英国领事馆来协商下一步的行动。

――――――――分割线―――――――――分割线――――――――

中华银行,上海徐汇分行。

在银行的大厅里,大部份的窗口正在营业,休息区的坐椅上,己经坐满了人,正在等候着办理事务。除了不时有叫号的声音响走,到是没有人大声说话,但大厅里依旧声音潮杂。

办完了事务的人立刻离开,但还不断有人从银行的大门进来,从守在门口的保安手里拿过号牌,在休息区等候,大厅还里分布着10余保安,来回寻视,另外还有几名工作人员,在指导顾客办理业务,因此大厅里的人员虽多,但秩序景然,杂而不乱。

这时,只见两辆马车在银行的大门口停住,前面的马车上先下来一人,头戴礼帽,身穿黑色燕礼西装,手执拐杖,下车之多,将一份文件递给门口的保安。

保安接过文件,看完之后,向那人点了点头,推开大厅的玻璃门,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那人立刻向后面的一马车一招手,从那辆马车上下来4个人,也是一色的黑色礼帽西装,并且从车上搬下一个大箱子,四人分提着箱子的4角,一起进了银行。

而在银行里,己有几名工作人员迎了上来,双方交谈了几句之后,便有一名工作人员打开了傍边墙上一间房屋的大门,打开屋里的电灯,黑衣人抬着箱子进去,也跟进去了两名银行时工作人员,同时又过来4名保安,在门口站立守卫。

这一行人的举动也顿时引得大堂里在休息区等候的人纷纷起身侧目观看。并且透过墙上的大玻璃窗,可以看到屋内的场景,正中放着一张长条方桌,靠墙还放着一排椅子,黑衣人将箱子放在长条桌上,打开之后,里面装着的全是纸币。银行的工作人员从箱子里取出纸币,然后开始逐一清点,并将清点好的纸币整整齐齐的放在桌子上。

在大堂里观看的人这时也都议论纷纷,当然其中也有些人知道是什么事情,成为众人之中的焦点。

“又来了,又来了,这都是第三天了。”

“这是什么事情,带这么多钱来,是要干什么啊!”

“干什么?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把这些纸币都兑换成银元了,这都是第三天了,我每天都看到有人抬着大箱子来把纸币兑换成银元。看这个箱子的个头,没有十万元,也有7、8万吧。”

“我也听说了,不仅仅是这里,在其他的几家银行,这几天也是天天都有人抬着箱子去兑换成银元,听说都是外国的商行,大商行,好像也有一些我们中国的商行也在兑换银元了。”

“他们为什么要把钱币兑换成银元呢!不是一样的用吗,再说过两天就要开始正式的征收铸币税了,现过把纸币都兑成银元,不是要多交税吗!”

“你知道什么!知道政*府为什么要征收铸币税吗!”

“这个我到是知道,前些时报纸上不是一直再说嘛,因为铸造银币的成本高,其中还有损耗,就是以前的火耗,所以才要征收铸币税,如果使用纸币,就不用交这个税,而且还建议我们多使用纸币。”

“你这是被政*府骗了,要我们多用纸钱是不假,但实际的目地是把民间所有的银子都收上去,然后再把纸钱都作废了,就是要把我们的钱都骗走。”

“啊!会是这样吗!”

“当然,你也不想想,自古以来只有金银才是真正的钱,这一张纸算什么,也能算钱吗!纸也能当钱用,那不是乱套了吗!”

“对对对,我听老人说过,在明朝的时候,也实兴过纸币,叫什么大明宝钞,我家还有2张,写的可是1万两银子,但听老人说在当时连一石米都买不到,大家其实都还是用银子。”

“所以就是了,什么纸币,不过是政*府坑我们罢了。”

“不会吧,我觉得政*府对我们老百姓还是很不错啊!税捐都少了许多,差役们也不敢打扰,可是比清朝的时候好多了,怎么会坑我们呢!”

“呵呵,你呀还嫩了一点,自古以来,什么政*府、朝廷都是一个样,坑的只有我们老百姓,不然那些当官的好日子是从那里来的,先前对老百姓好一点,那不过是先给你一点甜头,骗得我们真的都信了,才好动手坑我们啊。自古以来当官只为发财,那有真的是为了老百姓服务的朝廷!信了政*府的话,别等到把你卖了都不知道啊!你呀还是多个心眼吧。”

“就是。就拿这次收铸币税来说,明白着就是要坑我们,把我们手里的银元都收上去,看看这些大商行就明白了,宁可多交一点铸币税,也要把所有的纸币都兑成银元,人家十几万元资产的大老板、大掌柜不比你聪明吗!别看现在多交了一点铸币税,等到纸币都成了一堆废纸,就等着哭去吧。”

“你再看看,今天到银行里来的人,有一多半都是来兑换银元的,这些可都是明白人啊!”

“对对,幸亏是今天来银行了,不然还真不知道有这事呢!我也要赶紧把家里的纸币都兑了。”

“就是,可要快点啊,不然可就晚了。”

类似的情景,在上海的4所银行都有上演,并且迅速的蔓延到了民间,一场兑换银元的狂潮基本己经形成。

――――――――分割线―――――――――分割线――――――――

“自从银行同意外国商行、公司兑换银元的预约之后,在随后的3天时间里,一共24家商行、公司向银行发出了兑换银元的预约申请,兑换的总金额达到了193万元,其中外国商行、公司21家,另有还有3家是本地的商行。”

“什么!本地的商行也来兑换银元了。”

“是的,这3家本地商行都是在今天刚刚发出的兑换银元预约申请,当称和外国商行、公司相比,他们兑换的金额到是不算大,3家加起来也不到2万元。”

“不管是多少,这都不是一个好现像,而且正好出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恐怕是有问题,去查一查这3家本地商行是什么背景!和外国有没有勾连。”

“己经在查了。不过我们认为,这3家本地商行和外国并没有勾连,他们只不过是受到兑换银元风潮的影响,才加入到其中来,因为一股商人对这方面的风向都是相当敏感的。而且不仅仅是商人,连民间也己经开始受到影响了,今天私人兑换银元的数额为42.6万元,而昨天还不到10万元,预计明天私人兑换银元的数额肯定会突破50万,甚致是60万。”

“而在这3天时间内,兑换纸币的数额明显呈下降趋势,3天兑换的纸币数额不到3万元,由其是今天,兑换的纸币还不到2000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