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 第五二三章 反围剿(三)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五二三章 反围剿(三)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1:46 来源:笔趣阁

为了想一个两全其美之策,段祺瑞也是绞尽脑汁,想了整整一夜,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他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自己正要按照袁世凯的吩咐,停兵不前,但现朝廷下旨,要求自己尽快进军,与勇匪决战,自己也十分为难,像袁世凯请教自已应该怎么做,才能即完成袁世凯的嘱托,在朝廷那边也能够应付过去。uu234m.uu234

段祺瑞的如意算盘是,自己的信发出以后,到收到袁世凯的回信,就算是用电报往来,也需要3、4天的时间,因为自己这里能够发电报的地方只有在保定府。而这段时间也足够自己击败驻守在尚隆镇的义勇军,攻占大名府,就算是自己再收到袁世凯的回信,但也已经把生米做成了熟饭,对清廷那边也可以交待得过去。

而且段祺瑞给袁世凯写信的内容并不是要按照袁世凯的意思去做,而是要袁世凯给自己想个办法应付朝廷的进军要求,那么这个潜台词就是,如果袁世凯想不出办法来,那么自己也就没有办法按袁世凯的意思去做了。

把信发出之后,段祺瑞也不再迟疑,立刻就向义勇军的阵地发动了进攻。当然在段祺瑞看来,攻破义勇军的阵地自然是易如反掌,那知这一次义勇军没有再和段祺瑞玩虚的,而且对清军的进攻进行了顽强的阻击,并充份利用阵地的战壕掩体,以通用机枪为主的猛烈火力,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一天的战斗清军伤亡达800余人,却连义勇军阵地的边都没有碰到。

这一天的战果也不禁让段祺瑞大吃了一惊,他确实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踢到铁板,看来自己还是有些低估了这股勇匪,毕竞他们的背后可是海外华人,就在前不久,海外华人还在关外打得俄日两国落花流水,这伙子勇匪又岂是无能之辈?

不过这时段祺瑞也是骑虎难下,不可能再收手,于是在第二天亲自督战,并且将火炮也都调上来,对义勇军的阵地进行轰击。只是清军的火炮都是中小口径,而义勇军的战壕掩体也是秉承人民军,防炮击的效果极佳,因此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而在清军发动进攻之后,仍然遭到了义勇军的强力抵抗。

结果清军一连进攻了3天,都没能够撼动义勇军的阵地,伤亡更是达到了1700余人,不过就在第4天,义勇军主动撤出了阵地,向归德府的方向撤退。

段祺瑞虽然有些惊疑不定,不过派人去大名府侦察却发现义勇军确实是都撤离了大名府,因此段祺瑞也只能下令进兵占领了大名府,至此收复了所有河北之地。

而就在段祺瑞收复大名府的第二天,清廷再次对段祺瑞进行嘉奖,这一次是加封他为三等世袭武毅子爵,虽然爵位并没有什么实权,但也是极高的荣誉,由其还是世袭爵位,这也就意味着段祺瑞的子孙也能继承他的爵位,因此这绝对可以算是光宗耀祖。

另外清廷在给段祺瑞的制词当中,也对他多有称赞,甚致将段祺瑞比作曾国藩,最后要求段祺瑞立刻进军,攻占归德府,彻底清剿匪贼。原来段祺瑞收复了大名府之后,除了部份满族权贵之外,其他的大臣们,都对段祺瑞十分赞赏,而且认为这次进剿的成功在望,由其是英法日俄等国的公使,希望清廷能够下令段祺瑞,一鼓作气攻取归德府,彻底平定河南的匪乱,当然可以牵制华东政府的精力。

而慈禧也认为如果能够尽快平定河南的匪乱当然是好事,一来可以提升朝廷的威信力;二来也可以给海外华人一个教训;三来则是可以借机提拔段祺瑞,分化袁世凯的势力。因此才再次嘉奖段祺瑞。

段祺瑞当然不知道这里面错综复杂的事情,但对他这样平民出身的人,能够得到朝廷这样的恩典,确实是祖坟上冒青烟,更是对朝廷感恩戴德,因此也下定决心,一定要打到归德府去,以报效朝廷。而就在这时,袁世凯的回信也送到了段祺瑞的手里。

接到袁世凯的信时,段祺瑞的心里也有些忐忑不安,生怕袁世凯在信中大骂自己一顿,不过打开信一看,袁世凯首先恭贺段祺瑞升官,并且还送上了1万两白银的贺仪,都送到段祺瑞家里,而对袁世凯先前的什么保存实力,不可进军之类要求则支字未提,只是委婉的向段祺瑞提出警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并希望段祺瑞好自为之。

看完信之后,段祺瑞心里到是松了一口气,至少袁世凯没有挑明和自己翻脸,只是十分委婉的提了一下,而段祺瑞往深里一想,认为这也并不奇怪,因为进军是朝廷下的令,而袁世凯没有能让自己应付朝廷的办法,只好作罢,而且自己现在己是巡抚,袁世凯也不能不给自己几分面子,现在袁世凯和自己翻脸有什么好处呢?而且以后袁世凯显然还有用得到自己的地方,不如留一线,日后也好见面。

想到了这里,段祺瑞的心里也对袁世凯有几分歉意,毕竟这次出战自己没有按照袁世凯的吩咐去做,显然是对不起袁世凯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而且袁世凯没有怪罪自己,不仅写信恭贺自己晋升,还送了一万两白银,这样的气量实在令人敬服;不过段祺瑞转念一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做巡抚的机会可不多,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而且慰帅胸襟开阔,也能够理解自已的苦衷。等自己当了巡抚之后,再找机会报达袁世凯吧,段某人可不是不念旧情的人。于是放开袁世凯的书信,转而去研究如何进攻归德府。

其实收到了段祺瑞的信之后,袁世凯的心里是相当恼火的,想不到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段祺瑞竟然就为一个巡抚的职位,就将自己对他的知遇之恩忘到脑后了,枉自己还把养女嫁给他,没想到竟是养了一匹白眼狼,因此袁世凯在府里大发雷霆之怒。但老实说袁世凯现在拿段祺瑞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现在袁世凯已经不管北洋新军的事情了,自然是管不了段祺瑞的事。

不过袁世凯又不甘心,因此派人去请自已最信任,也是最得力的助手徐世昌,商议对策。

看完了段祺瑞的信以后,徐世昌问道:“段芝泉如此行径,实在有负慰帅之恩啊,只是慰帅又是作何打算呢?”

袁世凯怔了一怔,苦笑了一声,道:“正是要向菊人兄请教。” 说着又叹了一口气,道:“他们的翅膀都硬了,我管也管不住了。”

徐世昌呵呵笑道:“依我看来,是非曲直,世人自有公道。但如今却是宁教段芝泉有负慰帅,但慰帅却不可有负芝泉啊。”

袁世凯也是非常精明的人,只是被段祺瑞气到了,因此一时有些冲动,但徐世昌这样一说,立刻就冷静了下来,明白了徐世昌的意思。

由于现在袁世凯基本拿段祺瑞没有什么办法,就算是写信把段祺瑞骂一顿,彻底撕破了脸也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而且和段祺瑞决裂之后,段祺瑞或许会投到别人的门下去,毕竞段祺瑞的军事才能在北洋新军里可是数一数二的,恐怕会有很人会网络段祺瑞,这一来岂不是白白便易了别人。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北洋新军的其他将领人员看到了,会做何想法,从表面上看,这可是朝廷封段祺瑞为河南巡抚,并且命令段祺瑞进军,那么袁世凯当初的要求就是有些强人所难了。袁世凯冷静下来之后也能够理解, “巡抚”的官职对北洋的这些将领来说有多大的吸引力。

袁世凯也于心自问,如果是换了自己,恐怕是会和段祺瑞同样的选择,而如果自己是因此怒迁于段祺瑞,并和段祺瑞彻底决裂,那么北洋其他的将领见了,只怕是多少都会对袁世凯有些失望,仍至于离心离德,那么自己一手打造的班底恐怕就会瓦解了,这也就是徐世昌所说的“是非曲直,世人自有公道”。想到了这里,袁世凯也不得不佩服慈禧,姜果然还是老的辣,慈禧就用一个还是虚职的河南巡抚就将自己辛苦数年的心血轻易的分化掉了。

既然不能和段祺瑞撕破脸,那么就不如装得大度一些,也就是徐世昌说的“宁可让段祺瑞有负自己,但自己可不能有负于段祺瑞” 毕竞这次是段祺瑞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去做,确实是有负自己的知遇之恩,而让北洋其他的将领见了,则是自己虚怀若谷,宽宏大度,而段祺瑞却是见利忘义。那么自己就占了道义上的优势。

只是袁世凯心里却多少有些不甘,明明是段祺瑞对不起自己啊,怎么自己反到不能怪罪段祺瑞了,而且将来其他人都学段祺瑞的,自己不还是白辛苦一场吗?因此迟疑了一下,才道:“菊人兄,我纵有心不负芝泉,但段芝泉现在已是巡抚,只怕是未必会领我这个情啊。”

徐世昌当然明白袁世凯的意思,因此呵呵笑道:“慰帅尽管放心,段芝泉现在是利令智庸,只见其利而不见其害,我看他这个巡抚未必就能做得安稳,只怕到头来是只落得一场空梦罢了。”

袁世凯听了,也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道:“菊人兄果然高见,好吧,那就依菊人兄之议。”

祝各位书友在2019年~身体健康~事事如意~新年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