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 第四七三章 外交争斗(二)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四七三章 外交争斗(二)

作者:木林森444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0:10 来源:笔趣阁

英国领事向华东政府发出了停战的要求,有一半的原因是日本外交运作的结果,而另一半则是由英国的利益所决定的。

辽东战场的战争己告一段落,而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华东政府自然成为最大的赢家;而俄军在十里河一战中虽然被重创,但毕竟收复了沈阳,也算是差强人意;只有日军成为最大的输家,不仅被彻底逐出了辽东地区,而且兵力人员损失惨重。虽然在鸭绿江之战结束以后,又陆陆续续有数千名士兵游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半岛,但总计军队的人数也不足15万,其中还有5万多伤兵;而逃过鸭绿江的后勤人员也只有20多万人,军队人员的总损失均达了60%左右。

而消息传到日本国内之后,日本内阁上下都如丧考妣一般,因为谁都没有想到日军会败得这么愦,尽管第2军、第4军的高层指挥人员成功的渡过鸭绿江,逃到朝鲜半岛,算是保住了一部份高级指挥官,但这和损失相比,根本是不成比例的。

当然悲痛之后,日本政府还是要想办法收拾残局,败得再惨也不能够这样烂摆下去。

首先当然是封锁消息,决不能让这个消息在日本国内传出去。其实自从人民军参战以后,日本己经在国内连续封锁了数次前线的消息,本来日本国内就因为战争问题弄得物价飞涨,百业凋零,只不过此前一直有对俄作战胜利的消息刺激,国内才能免强维持下去,如果败战的消息在国内传开,必然会引发大动荡,只能先把消息封锁起来,等局势慢慢平静下来再逐步揭露。

但人民军参战以后,日本的局势就每况愈下,一开始是联合舰队被灭,接着就是旅顺失守,然后是辽阳、沈阳失守,现在又是鸭绿江之败,被封锁的消息越来越多,还包括两位高级将领东乡平八郎和乃木希典阵亡的消息到现在都还没有公布,因此这两人现在连葬礼都还没有举行,家人也被日本政府控制起来,现在又多了一个大山岩。好在是儿玉源太郎、黑木为桢、奥保筑、野津道贯等高级将领逃到了朝鲜半岛,否则光是控制安抚这些高级军官的家属就需要费很大的劲。

其次是要立刻重新整顿逃到朝鲜半岛的军队。虽然人民军赢得了鸭绿之战的胜利之后,并没有趁胜向鸭绿江东岸进军,而是转回头去在十里河与俄军激战。这也让日本政府松了一口气。不过日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人民军不会进攻朝鲜上,因此必须加强朝鲜半岛的防御才行。

但现在华东政府掌握着制海权,日本基本不可能向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派遣军队,因此只能在朝鲜半岛上想办法。好在日本和朝鲜半岛的电报线路还是通畅的,可以进行联络。

日本陆军大本营协商之后,下令在朝鲜半岛成立朝鲜司令部,由儿玉源太郎任总司令,黑木为贞任参谋长,并仍然兼任第1军团司令官;除第1军团和鸭绿江军团的士兵外,其他逃到朝鲜半岛的士兵均进行重新编制,第2、4军团在朝鲜进行重建,每个军团暂时编制一个师、一个旅;鸭绿江军团改为第5军团,算是有了正式的编制。

除原有士兵之外,从后勤人员中挑选一部份进行训练,力争在3个月后编成两个师,6个月后再编出两个师;并且成立朝鲜治安军,争取在半年时间内,编出6个师来。好果这些计划都完成,那么日军的兵力在半年之后,将重新恢复到30万以上,当然这只是数量上的恢复,在质量上还有极大的差异,但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不错了。

根据且本的估计,人民军和俄军的战斗会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虽然人民军的胜算较大,但等到半年以后,人民军也会有较大的伤亡和消耗,那时日本还可以再从朝鲜半岛出击,或许还可以再搏一把。

不过现在日军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武器弹药的数量不足,现在日军大约有14万多,伤兵超过了5万。伤兵当然是不会带枪过鸭绿江,而其他8万多士兵当中,只有约7万人是在前期通过桥梁过江,武器弹自然是都带着,剩余的约1.5万人基本都是游过去了,能保住命就不错了,那还顾得上武器。虽然日军在朝鲜还储存了批武器弹药,但总计也不超过10万支枪,即使把原来朝鲜军队装备的老式步枪都算上,也不到15万支,缺口竟然超过一半以上。

但这个问题陆军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只能救助于海军。尽管日本的海陆两军一向不和,但这个时候却颇有些同病相怜,而且海军的人也知道现在不是闹内哄的时候,毕竟日本一完,海陆军都要跟着陪葬,谁都跑不掉。因此也像海军承诺,会尽力想办法向朝鲜运送武器。

虽然大本营还想着再搏一搏,但内阁十分清楚,这种机会是极为渺茫的,能够体面的从这场战争中全身而退,就己经可以谢天谢地谢人了。军事上的努力其实就为日本体面退出战争制造筹码。

日本内阁认为,体面退出这场战争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一是保住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但可以做出适当的让步,如在朝鲜的经济权力,日本只要能够确保对朝鲜的控制力就够了;二是不能赔款,因为赔款就等于是认输了,而且日本现在也没有钱了。这样结果虽然没有达到日本挑起战争的目地,但也算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不过要达到体面退出也不容易,华东政府是决不会轻易放过日本的,只靠恢复军事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毕竟在日本军事力量最高峰时,华东政府都不惧,何况是滥竽充数凑起来的军队,因此除此之外,日本还必须找到强大外力的帮助才能和华东政府一较长短。当然日本能够找到的外力帮助只有是英国了。

于是日本政府向英国正式提出,要求英国履行《英日同盟条约》的规定,出兵参战,援助日本。

其实在对马海战结束之后,日本就曾要求英国出兵参战,但英国以国内需要讨论“华东政府是否算一个国家”给搪塞过去,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而日本的政治精英们都很清楚,英国出兵的机率并不大,否则就根本不会去讨论什么华东政府是不是国家的问题。

但日本还是英国提出了参战的要求,就是将球再次踢给了英国。毕竟日本和英国是同盟关系,又签有国际条约,如果英国真的放任日本不理,对英国的国家信誉是一个重大的挫伤,因此既使英国不会出兵参战,也会运用其他资源向华东政府施加压力,帮助日本体面的退出这场战斗。

应该说日本对英国还是有信心的,毕竟现在的英国还是世界首强,除了军事能力之外,还掌握有庞大的外交资源,因此只要英国愿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收到了日本的外交函之后,英国政府的首脑们也颇为头疼,英国政府当然是不愿参战的,当初和日本签定同盟条约,只是为了牵制法国,让日本去和俄国一对一的pk,谁知中途杀出一个华东政府来。其实英国对华东政府参战也是有警惕的,多次表示不希望华东政府参战的态度,只是华东政府根本就没有理,该出手时就出手,也让英国很没有面子。

国家利益和面子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糸的,毕竟英国和日本是签定了同盟条约的,如果英国真的对日本坐视不管,那么其他国家会怎样看英国呢?还有那个国家会和英国结盟呢?

如果是在10年前英国到也不在乎和其他国家结盟,因为那时英国还在坚持“光荣孤立”,也根本不可能和日本签定同盟条约,但现在的英国己经没有办法坚持“光荣孤立”了,不仅和日本结盟对抗俄国,还在积极的和法国拉近关系,并促成两国结盟共同遏制德国,但如果英国甩掉日本,法国是否还全信任英国?就算英法签定了同盟条约,也是同床异梦,只想着死道友不死贫道,而根本不可能做到齐力协力的对付德国。

其实现在远东的局势是很符合英国的利益,现在日俄两国都遭到了重创,就算日本能够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也必然元气大伤,只能更紧密的依靠英国,而甘心做英国在亚洲的打手兼代言人;而别看俄国收复了沈阳,但实际比日本的损失更大,由其是海军大损,远东的实力大降,因此对英国己不在构成实际的威胁。

而且俄国在远东受挫之后,必然会将专注力转向欧洲的方向,这就必然会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岛、中东地区发生冲突,而奥匈帝国的背后就是德国,德俄矛盾必将激化。因此英国也有一个庞大的计划,既然俄国不再对英国构成威胁,而且两国又有共同的敌人,那么也就有了化敌为友的基础,这样形成一个英法俄三国的同盟来对付德国,也足以制服德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