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官道商途 > 第五百零二章 重机最惨的一群人

重生之官道商途 第五百零二章 重机最惨的一群人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5:28 来源:笔趣阁

第五百零二章重机最惨的一群人

“有消息说,企业的行政级别什么的会取消,估计就在眼前了。(UU小说手打小说)”陈明洛回答道。

关于这件事情,其实早就有一些小道消息流传了,但是要实现起来,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很广泛,没有超强的手腕,根本不要想办成这件事情。

目前据陈明洛的消息渠道来源表示,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商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在考虑取消企业行政级别。

根据他们的计划,国有企业将不再套用国家机关的行政级别,管理人员将不再享有国家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待遇。

这样一来,就要打破传统的干部和工人之间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通过这种措施来调整企业组织机构,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

而在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方面,企业职工中也将不再有全民固定工、集体工、合同工等身份界限,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生产经营遇到严重困难和濒临破产的企业,也将可以依法实行经济性裁员。

这些东西,陈明洛虽然不方便跟苏锦文讲清楚,但是略略地提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个影响会很大啊”苏锦文听了,果然觉得有些震撼。

陈明洛说起的这个事情,影响果然不是一般的大。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管理者由党政系统进行任命,企业分行政级别都是国有企业缺乏市场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说起来也很简单,比如说一个厅级企业,其管理者必须从厅级干部中产生,但市场竞争根本不产生厅级干部。

这就意味着,国有资产的管理者未必是市场中的优胜者,而必定是官场中的优胜者。

当然,厅级企业在市场中的话语权必定大于普通人创办的中小企业,市场规则也由此受到损害。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在总量上的成绩单虽然光鲜亮丽,但结构性问题却是无法掩盖的。

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的企业人格被长期压抑,导致竞争性领域国企大面积破产,产生了下岗职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亦官亦商、官商不分的特殊身份,也使得垄断行业的国企得以同时充任裁判员与运动员,通过向行政部门输送利益及向行业上下游设立门槛等方式,破坏市场规则,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由此可见,国有资产去行政化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要求,不做到这一点,国企改制的问题根本就提不到桌面上来。

“当然了,这事儿要办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是要动人家的官帽子,谁会愿意配合?”陈明洛对苏锦文说道,“一旦涉及到个人的利益,这项工作就很难推行下去,我觉得,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时间,这事儿是看不到什么结果的。”

对于企业领导干部的待遇问题,计划中将会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管理原则,老人可依旧享受行政级别待遇,而以后新任的国企领导干部,则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不再有行政级别待遇,与一般的企业没有什么两样。

当然了,如果组织需要,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需调往政府部门任职,则可参考其在企业任职的具体情况、个人技术职称等决定其待遇,与企业行政待遇彻底脱钩。

事实上,现在不少国企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政企不分,为了方便管理而设置的,但现在国内正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保留国企的行政级别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了。

现在的企业,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都要遵循市场规律来生产经营,但让国企有行政级别,容易造成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国企,这不利于国企在市场经济中参与竞争。

国企有行政级别也容易造成不公,毕竟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参与的企业都是平等的,但因为国企有行政级别,事实上造成了不公平竞争,这一点是事实存在,不能不承认。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行政级别的国企对普通职工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许多国企老总因为有行政级别,他们在企业的时候,可以拿企业高额的年薪,等企业不行了,则调到政府部门当干部。

可是普通职工则不同,一旦企业倒闭往往就会下岗。

因此,很多时候,企业老总不是和企业职工一条心,商场市场成了他们的官场,官场的种种弊端也被带入了企业,影响非常之坏。

“虽然这些年来,企业改制问题一直在讲,但是真正从根子上提出解决的办法,这还是第一次。”陈明洛说道。

毕竟,动了人家的官帽子,这才算是真正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以前那种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工作方式,根本就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一次三部门不但在收入分配方面,允许企业内部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还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在依据有关法规政策进行规范运作的基础上,允许职工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分配。

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也有个比较明确的说法,而对有贡献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则可实行项目成果奖励,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商品化的新增净利润提成,采取特殊的工资福利措施,引进和稳定少数关键专业技术人才。

从这一次的情况来看,陈明洛觉得中央是真的动了改革的心思,估计这跟洪老板的入主内阁有很大的关系,别人怕是没有这个魄力,只是他也很清楚,这项政策所要出动的利益群体实在是太广泛了,怕是要暂时给搁置起来了。

改革,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而已,但是既得利益阶层,是很难主动放弃自己已经掌握在手里面的权利,将其让给弱势群体的。

这个道理就好像是每一次针对封建王朝统治的改朝换代的战争一般,只有通过血与火的考验,才会建立起一个新的秩序来。

想要让人主动地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那是在做白日梦。

“唉,暂时不谈这些了,这个题目太大了,不是我们能够关心的。”陈明洛摆了摆手,端起桌子上的酒杯,跟苏锦文碰了一下,然后问道,“那你是不是知道,阳朔重型机械厂里,情况最不好的分厂是哪一个呢?”

“那当然是铆焊分厂了,估计没有比他们更糟糕的分厂了。”苏锦文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哦?”陈明洛听了之后,顿时有些诧异。

所谓的铆焊分厂,顾名思义,主要是就是对大型重型机械什么的进行铆焊工作的分厂,这方面虽然陈明洛了解的不多,但是有苏锦文在场,自然会给他描述一下大致的情况。

“说起来,铆焊是个技术活儿,没有两三年的锻炼,技术不可能成熟。”苏锦文对陈明洛解释道,“这个跟街头那些焊阳台防盗网的焊工们可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企业里面的焊工,当然不可能跟街头的焊工们相提并论,街头的那些焊工们,也就是焊个防盗网,焊个水桶什么的,这方面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只要是会使用电焊工具就行,但是企业里面的焊工肯定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就像是阳朔重型机械厂的很多大型机械,都是需要经过复杂的焊接工艺之后,才能够形成最终面貌的,这个焊接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对于强度和密度还有控制能力都有很严格的要求,一般的街头焊工肯定是做不了的。

但是从待遇方面来讲,铆焊分厂的工人们却是最低的,他们一天之中大概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需要蹲在地上或者钻到大型机械里面,细细地焊接那些接口处,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可是他们的待遇就非常令人不慢了,本身的工作没有什么油水不说,企业对于这边儿的重视程度虽然很高,但是绝对不会主动地提高他**恩的福利待遇,尽管企业的大部分工作,最终都要经过他们这一道关口,可是因为各方面的压制,这里的工人拿的工资是最低的,工作的环境是最艰苦的,生活是最悲惨的。

“动力分厂的职工们,干着最轻松的活儿,偶尔还可以将油啊什么的私下卖出去,换点儿零花钱,本身的福利待遇也好,是厂子里面过得最滋润的一群工人,而铆焊分厂的工人们,则需要累死累活地干工作,常年弯着腰蹲在那里焊东西,西药保持一个恒定的动作,所以患各种职业病的工人很多很多。”苏锦文对陈明洛说道,“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得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挫伤,今天阳朔重型机械厂能有这样的下场,跟这方面的不公待遇还是很有关系的。”

陈明洛听了,顿时点了点头,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

月末最后一天,求月票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