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之官道商途 > 第四百五十一章 哪一碗饭都不好端

重生之官道商途 第四百五十一章 哪一碗饭都不好端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5:28 来源:笔趣阁

第四百五十一章哪一碗饭都不好端

“原则上说起来,你这种一夜成名的歌手,应该算是草根明星。”陈明洛一边儿吃着牛排,一边儿对柳如烟说道,一点儿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良好气质,而且刀子叉子也在盘子里面弄得叮当作响,引人侧目。

事实上陈明洛对于这些西餐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入乡随俗,既然柳如烟选了这么一家西餐厅,那么他也不能扫了柳如烟的兴头,只是装逼这种事情,他虽然会做,却不大愿意做,毕竟这里并没有什么人能够让他安安分分地做一回乖孩子。

“草根明星?”这个名词有点儿太超前了,柳如烟和慕容一时之间都把握不住其中的精髓,忍不住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正在努力跟牛排作斗争的陈明洛。

“所谓的草根明星,就是说像你这种没有什么后台背景,突然间走红的歌手。”陈明洛解释道。

在陈明洛看来,草根明星没有什么,但是草台班子就很成问题了,不正规不说,一旦那些草台班子的经纪人榨干了草根艺人的剩余价值,那么草根艺人的局面就很危险了。

“那些拿不出自己原创歌曲的草根歌手成名后,不能总唱别人的歌吧。即便别人让你唱,大家也会慢慢产生疲劳。那时候,你的身份也变了,已经不草根了。大家开始关注你的音乐了,你的音乐却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怎么办?只能被淘汰。到时候,心理落差是极大的,毕竟你曾经成名过。”陈明洛指出了柳如烟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柳如烟点了点头,对此深以为然。

自己能够红起来,主要就是因为陈明洛的缘故,可是自己的短板就在于没有自己的御用词曲作者,也没有专业的经纪人团队。

现在柳如烟虽然有经纪人,但是由于她这样的草根艺人与经纪人之间没有严格协议,所以经常会有多个经纪人出现,争夺资源,大家的目的也比较单纯,就是看到了柳如烟如今风头正劲,他们都伺机而动,一旦有机会,也会杀进来分一杯羹。

从音乐人的角度来说,像柳如烟这样的条件,并不具备大红大紫的条件,所以柳如烟的走红,应该说是幸运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原创词曲所占到的比例分也比较大一些。

“对于大多数的歌手而言,唱功一般,乐器也不是很擅长,谱曲更是无从谈起,没有过硬的素质,没有原创歌曲,唱片公司不可能看得上。”陈明洛指出了柳如烟现在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指出了她的经纪人的问题,“现在圈里也有一些传闻,说你的经纪人给报的价,有的说一次五万,有的说一次三十万,价格差距比较大,可见你的经纪人在圈子里面其实只是半职业性质,他的意图就是有机会赚钱就不放过。”

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不利于歌手的发展的,毕竟你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市场价码,在遇到一些大场面的时候,就很容易造成困扰,一大堆的纠纷。

对于柳如烟而言,现在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没有原创歌曲的支持,二是幕后的团队建设远远不够,这两个条件就限制了她向更高的位置发起冲击。

“你现在除了那首歌之外,还唱一些什么歌儿?”陈明洛问道。

“一些老歌了,翻唱之类的。”柳如烟回答道。

好的词曲作者确实很难搞定,要知道这世上虽然有一些优秀的词曲作者,但是人家基本上都是成名已久,而且有自己扶持的固定歌手,这种资源柳如烟一个自己红起来的歌手是根本得不到的。

就算是她在京城中拜了一些码头,但是真正愿意接纳她的人并不多,大家都有自己的门人弟子需要重点培育,好的词曲对于这些人而言,真的是狼多肉少,分不过来。

相比之下,那些创作型歌手的发展潜力就比较大一些,毕竟人家靠的就是原创音乐,版权就是人家的底线,如果不允许的话,别人也没法子唱人家的歌,寻找好的词曲作者,为歌手量身定制新歌,就需要经纪人的操作。

就算是现在,虽然也有一些人是以草根的身份出道的,但成名之后,背后一直有专业的词曲作者在进行支持,所以才能延续生命力。

“为什么大家现在喜欢草根歌手?那是因为草根反映了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和普通人很接近,能产生亲近感。经纪公司就是抓住了草根的这个特点,重点包装他们。”陈明洛对柳如烟说道,“至于说能不能够取得成功,关键的差别就在于背后的经纪人团队能量有多大。”

陈明洛认为,柳如烟的成功并不是不可以复制的,虽然说现在柳如烟没有什么新歌,但是如果有合适的运作,还是可以维持生命力的,也可以寻求转型,参加一些电视节目,比如说综艺类的,当当嘉宾,保持适度的媒体曝光率对于歌手而言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硬要她唱歌的话,可能很快就被抽干了,而等她的商业价值没有了,自然就会有新的草根艺人被挖出来。

而新的草根艺人如果没有过硬的素质,遇不到好的经纪人,又会重复那些很普通的故事,迅速走红、接着迅速沉寂。

“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曲作者。”柳如烟对陈明洛说道。

其实,柳如烟对于陈明洛还是有一些期待的,毕竟当初陈明洛给她写这首歌的时候,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而陈明洛的另外一些身份,也让柳如烟觉得他是一个音乐界的隐世高人,偶尔小露一手,都能让人感到那股锋锐之气无与伦比。

陈明洛也很明白这件事情,但是他觉得自己做这种事情可一而不可再,帮柳如烟救救急是可以的,但是要长期依赖自己搞词曲开发,那就不成体统了,所以这事儿还是要归结到经纪人团队建设上去。

“国内的词曲作者虽然大牌,但是港台的似乎更适合你一些。”陈明洛考虑了一下之后,就列出了几个人的名字,表示柳如烟可以找这几个人联系联系,看看能不能重金收买几首好歌。

“都是港台的啊——”柳如烟看了之后也是有些意外,心说陈明洛对那边儿似乎是很熟悉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今柳如烟这个形象和风格,确实是只适合使用港台那边儿的音乐人来为她量身定制新歌,而且那边儿的音乐人都比较敬业一些,至少是拿了钱会认真办事儿,不至于弄出一些不上不下的东西来糊弄主顾。

在国内就很难说了,虽然说一些大师级的人物出手确实不同凡响,但是歌曲风格上面跟柳如烟的形象差别太大了,而且这些人往往都是被几个文工团包*了,等闲人根本用不上人家。

至于大部分的词曲作者,则基本上都混得非常不如意。

在内地流行音乐界,无论是顺风顺水的兴盛时代,还是惨淡经营的低潮阶段,词曲作者的地位从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他们默默无闻地给那些台前风光无限的歌手们输送着营养,自己却忍受着不合理规则下的层层盘剥。

在娱乐业的权利博弈和利益分配体系中,编剧和词曲作者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往往被轻视、被忽略,雇佣工的角色使他们无法奢望与导演、演员和制作人、歌手享受同样的权益。

国内乐坛不尊重作者、好歌越来越少等等都是事实,这些老问题由于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歌手和词曲作者的权益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加剧。

一个歌手出场费可以达到三十万,而词曲作者却什么也得不到。

在收益分配悬殊的情形下,好歌自然就少了,大家的创作热情在降低,很多人不劳而获,这种体制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再加上歌曲公开发行后,版权使用的混乱和盗版的泛滥,也给国内音乐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大量障碍。

尽管像《在希望的田野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在电台里被播放了几十年,但这并不能帮助歌曲的创作者施光南摆脱生活的窘境,事实上四十九岁的施光南在去世前贫困交加。

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艺术家的歌曲在电台或者电视台被播出,就要付给艺术家一定的版权报酬,可惜的是国内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

国内词曲作者所能够获得的报酬非常至少,有可能就是几十块钱几百块钱,而与此对应的却是歌星少则数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的出场费。

总而言之,如果不是被御用机构包*的话,想要在内地做一个词曲作家是很悲哀、很清贫的,也没什么积极性。

这种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的做法,可以说是对原创音乐市场的榨取,而不是培育,在文化建设和文化积累上没有太高的价值。

“在国内想要搞原创音乐,路子确实比较狭窄,所以我们也就只有借重于港台的力量了。”陈明洛提起这事儿来,也是觉得有些郁闷的。

这也没什么办法,毕竟国内已经享受免费成为习惯了,对于侵权这种事情,真的是比较无视。

[奉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