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闲人 > 第214章:我辈本是蓬篙人

大明闲人 第214章:我辈本是蓬篙人

作者:大篷车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5:27 来源:笔趣阁

“为什么不参加乡试?可是没人作保?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啊,是了是了,老夫听说你父做过说话人,你自己也曾做过,可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王姓老者忽然听闻苏默说不参加乡试,一惊之后,顿时便是面色大变,急火火的追问道。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徐老头此刻也是面色沉了下来,一双浑浊的老眼定定的看着苏默,待听到王姓老者的问话,眼中顿时有懊恼之色一闪而过。

明代科举有规定,乡试在南北两京,以及各省布政使司所在地开考。所有通过了县试的考生,都可以参加。但是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在乡试之前,会有当地学政,又或者巡查学政做一次摸底考试,通过的人才有参考资格。这个过程,也叫作保,而且还必须有至少两个最低身份为举人的出具书面报书才可;

第二个条件则是规定,娼(妓女)、优(演员)、隶(官府中的役人)、皂(军队中役人)的子弟都属于出身不清白者,没有资格参考。如要参加,则必须在三代以后才能获得资格。

王姓老者听到苏默说不考,立即便想到了关碍处。以苏默的学识,虽只短短的接触来看,至少应该不可能通不过初试。那么,若是第一个条件不能满足,显然里面必有猫腻!这也是徐老头暗里恼火的原因,他比王姓老者见识的更多,自然也想到了某种可能。

而若不是第一个问题,那怕就是第二个问题了。若真如此,便是以他二人的身份,怕也不好解决。这让两个老人都是焦躁起来,与苏默便只简短的接触,两个老人已对苏默大生好感,忍不住的就想呵护他。

苏默心中不由感动,有那么一刻,他忽然有种动摇,对于自己不入仕途的动摇。但不过只是一转念,便将这个念头抛开了。

现在一冲动倒是简单,但是冲动完了呢?且不说早已知晓的,并极度厌恶的官场氛围,以他的脾性绝对不可能适应不说。单就这一次次的考试,他能通得过吗?

乡试完了是会试,会试完了又是殿试。这些考试可不是考考什么作诗作词的,而是总共要考好几项的。涉及《四书》、《五经》、策论、八股文等各个领域。

第一场就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三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以上;

第二场,则是五经一道,也就是常说的五经题。然后,试着以诏、判、表、诰四种格式各一道撰写,议论文要求三百字以上;

再以后为第三场,试以五道时务策论。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须以正规的八股文格式写就。

如此这般,会试才算结束。会试之后,取中者,也就是称为举人了的,再一同参加最后由帝王亲自拟题的考试,这便是殿试了。

殿试虽没那么复杂,却更加贴近实务。往往是君王正在解决,或者考虑将要解决的政务。令举子当场作出应答,时间多是四到五个时辰。

以苏默的水平,剽窃个诗词歌赋什么的,大明朝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可要是真按照考试规定考这些经义、八股什么的,那简直就是笑话了。

苏老师又懂个屁的八股?他倒是懂得屁股什么的。如此这般,冲动?考试?拉倒吧!

“得了,老头儿,别嚎了,也甭瞎想。没什么特殊原因,我就是不愿意去考这个试而已,真的。”苏默耸耸肩,轻描淡写的说道。

徐老和王姓老者都是一呆,口中的追问戛然而止。

“为什么?”半响,王姓老者面色沉郁的如要滴下水来,两眼冒火的瞪着苏默问道。

怒其不争!这是真真的怒其不争啊!有那么一刻,王姓老者很有一股冲动,想要砸开苏默的脑袋,看看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鬼。

“什么为什么啊,为什么非要去考?”苏默毫无半分惹人怒的觉悟,歪着头笑嘻嘻的看着王姓老者反问道。

王姓老者一呆,脑子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这话问的,就像是在问问什么人要吃饭睡觉一样。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十年寒窗,然后入考,再然后入仕,这一环环都跟吃饭睡觉一样的道理,又何须什么为什么?可偏偏,眼前这个嬉皮笑脸的小子,就那么问了出来,这让他那一瞬间,真的不知该怎么去回答了。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读书入仕,光耀门楣,份也!又何必问?”老头显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不过稍一愣神,便反应过来,当即愤怒的大声说道。

苏默却仍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哦,光耀门楣,就为这?也就是说,大伙儿费事八脚,挖空心思的读书考试、入仕做官,最终不过就是为了个虚名而已,是这样吗?”

王姓老者一呆,觉得这话根本不对,却又绕不出来,不知该如何表达。

“你这孩子,究竟想要说什么呢?”王姓老者皱眉苦思不语,旁边徐老者却是不糊涂,伸手在苏默头上轻轻拍拍,那双看上去浑浊的老眼,这一刻却充满着睿智,温和的看着他,轻声问道。

苏默对着这一双眼睛,心下不由的一突,忽然有种错觉,自己一切的把戏,在这双眼睛前,完全无处藏匿。便是徐老者那温和的声音,威力也比王姓老者的厉喝不知强大了多少倍。

“那什么,咳咳。”他不由的干笑了两声,不安的搓搓手,这才重新组织起语言。

“我就觉得吧,人不一定非要当官才能出头。为国家做贡献,为民众谋福利,又或者是光耀门楣什么的,其实办法很多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肯用心,肯努力,无论做什么,都能成为栋梁之才,都会对国家有益。既如此,又为什么大家一窝蜂的去挤那个独木桥,非要当官什么的呢?咱们读了书,学了那么多知识,难道不是为了学以致用,而只是为了当官?若如此,这书不读也罢。否则,要么是最终成就了蝇营狗苟的钻营之辈,要么就是成了什么也不懂,对社会、对国家、对民众毫无增益的书呆子、腐儒罢了。所以,或许没有我的参与,会让比我更适合做官的人去做官呢?岂不是比我做的会更好?至少我觉得,自己最适合的不是做官,那便不去做就是咯。嗯,这就是我的想法。”

徐老者和王老者静静的听着,起初脸上是震怒不信之色,但渐渐的,却是若有所思起来。

良久,徐老者喃喃的念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以致用……钻营之辈、栋梁之才、书呆子、腐儒…….适合、不适合、最适合……嘿!嘿嘿!”

他低声嘟囔着,每说一句,脸上嘲讽之色便重上一分。旁边王姓老者似也有所悟,脸色变幻不定,忽儿倔强,忽儿羞愧,忽儿咬牙,又忽儿颓然……

“精辟!却也精辟!”半响,徐老者忽然展颜笑了,扬声赞道。看看仍在挣扎的王姓老者,又看看一旁满脸无辜的苏默,眼中欣赏慈爱之色,毫不掩饰的倾泻而出。

伸出干枯的大手,粗糙的手掌在苏默头上轻柔的按了按,叹道:“想不到,想不到我徐溥一生自负清高,却终是逃不过一个钻营之辈。这一辈子糊涂而过,却能有幸晚年得闻此等警世之言。好!好!好!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言也。可悲!可叹!可笑!哈哈哈哈,可笑之极矣。”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又接着三个感叹,到了后来,猛然扶着案几站起来,竟是放声大笑起来。一张老脸上似乎有着光芒闪过,又似解脱了某种桎梏,充满了放松写意的快慰。

苏默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好像自己忽略了什么,但是想要想明白究竟忽略了什么,却又怎么也找不到那感觉了,不由的微微蹙起眉头来。

王姓老者却是面色大变,连忙伸手扶住徐老者,颤声道:“谦斋先生,您怎可如此妄自菲薄!若您都是钻营之辈,我大明朝中,更有何人有面目立于朝堂,侍奉君畔!不可如此,万万不可如此啊!”说着,两眼中忽然便红了起来。

徐溥却微微笑着摇摇头,反手推开王姓老者的搀扶,却按在他肩头上,淡然道:“天意!天意啊!有心栽花无所得,偏无心插柳,却有如此收获。勤子,老夫觉得,你我这趟差事,到此刻算是可以交代了。你,意下如何?”

王姓老者闻言转头看看茫然的苏默,不由叹口气,轻轻点点头。

徐溥便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转身遥望天边,目光悠远。须臾,忽然道:“此番回去,便正式递交呈文。老朽矣,也该去看看那春花秋月,尝尝那江渚渔樵的恣意了。否则,难道真要做那恋栈不去的钻营之辈吗?哈哈,去休,去休!吾心蔚也!”

老人说着又再大笑起来,笑声中却充满了欢喜之情,满是无拘无束的感觉,便如那飘过河面,穿过林间的风,自由、恣意。

王姓老者面色惨然,想要再劝什么,却是嘴巴张了又张,终是没能说出半个字来。

转头看看仍是一脸思索的苏默,目光中不由复杂起来。今日无意中的相遇,对这小子或是一场大好事,但对这大明朝呢?对陛下呢?对自己这些贤良之臣呢?

徐阁老铁了心的要告老离去,没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耆老在,这大明终究会变成什么样?又将走向何方?

想及此,他不由深深叹口气。扶着徐溥小心的踏上小舟,吩咐收拾了东西开船。

“唉哟!我去!”岸上,皱眉苦思的苏默终于想了起来,不由的猛地大叫一声,急抬头看时,却见那小舟早已使出老远。小舟头上,两个老人并肩而立,看见他目光望来,其中一个轻轻挥了挥手,随后转身,矮下身子钻入船舱不见。

小舟顺风顺水,速度极快。不多时,便已模糊起来。苏默呆呆的望着,忽然发足冲到河边,使劲的跳着,大喊道:“老爷子,徐老爷子!徐阁老!回来!快回来啊,我给你作副眼镜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