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闲人 > 第115章:沈松

大明闲人 第115章:沈松

作者:大篷车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5:27 来源:笔趣阁

自隋炀帝沟通南北西东数路水道,开凿了大运河,后面数朝又持续修通完善之后,大运河便成为了天下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动脉。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每日里不但往来商贩商船无数,更有许多南来北往的客船运行其上。

毕竟,在这个交通工具、道路状况极其简陋落后的年代,骑马也好坐车也罢,数百里路下来,真能把人颠散了架。而坐船则相比起来,却是又快又舒适的多了。故而,也便成了一些达官贵人出门的首选方式。

便如这一日,运河上繁多的舟楫忽然一阵大乱,齐齐的向两边摇撸躲避中,一排五六艘大船张扬至极的一冲而过,引来不少的船上发出阵阵惊呼。

“贼死鸟,这般嚣张,便不怕撞翻了人!”

“嘘!这位客官慎言,慎言啊。那可都是贵人,别说撞翻了人,便是撞死了也是白死。”

“嘿,贵人?屁的贵人!瞅瞅那旗子,那是东厂的旗号。这帮番子还当是早些年吗,如今可是弘治爷在位。弘治爷开明仁善,倘若真闹出人命来,就不信他们能落得好?”

“嗨,你这人真是,弘治爷是开明仁善不假。可是弘治爷每日里不知多忙,只那些国家大事还顾不过来,你我这种小屁民是不是落水了,难道还能告到御前去?行了,这不是咱们这种小民能置喙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消避开就好,何必闹那别扭。”

“就是就是,出门在外,求的只是个平安,忍忍就过去了…….”

阵阵的议论声中,有发怒的、有叹气的、有劝说的,那五六艘大船却早已过去老远,只远远的能望到几个高帽皂袍的人按刀而立,犹自散发着森森戾气。

“嘿嘿,沈大人此番履新,一出手就是七品正印,前途可谓远大啊。日后可莫要忘了今日同船之谊,有那好生发,休要忘了咱们才好。”

中间一艘最大的官船上,甲板上撑着一张大盖。伞下一张小几上摆着各色瓜果小吃,一边一个坐着两个人,正相对而饮。

此刻,说话的却是左边一个一身褐色袍服之人,脸上虽在笑,却是腮肉颤动,正是常说的那种皮笑肉不笑。两只不大的眼中,眼神幽幽,合着那笑容,宛如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一般。便在这盛夏骄阳之下,也让人由不得的生出一种冷腻腻的极不舒服的感觉。

对面被称作沈大人的那人一身绿色官袍,肤色白净,年约四十上下,眉细眼狭,鼻直口方,加上一副三绺长髯,生的颇是俊朗。

此刻听了对方的话,微微一笑,淡然道:“王档头该不会是误会了吧,沈某履新之地,不过只是个中县,地瘠人贫,何来的好生发?”他口中应着,眼底一抹厌恶闪过,随即又极快的不见。脸上仍是一副微笑的神气,始终让人有种温文尔雅、如沐春风的感觉。

只是这种感觉对上一般人也就罢了,但对面这位又哪里是个好打发的主儿?听他言中颇有推搪之意,眼中顿时划过一抹不悦,冷笑道:“沈大人这是看不起王某吗?那武清之前若说贫瘠二字也还罢了,可是如今凤水河边何等繁华,每日里流水怕是不下十余万两吧。这要是算贫瘠,嘿嘿,却不知我大明治下一千四百余县,又有几个敢称富庶的了。”

他说到凤水河边四个字时,眼中毫不掩饰的露出**裸的贪婪之色。

沈大人心中的厌恶更甚,暗暗叹气,也不知上面究竟怎么想的,非要自己跟这些阉狗门下尽量交好。自永乐以降,文人们对东厂的憎恶,甚至更甚于锦衣卫。自己堂堂七品正印,一县之令,若被传出去认为是阉党,那以后怕是举步维艰了,更不要说做什么事儿了。

只是心中恼归恼,却是无力抗拒,面上也只能强忍着挤出几分笑容解释道:“王档头这可真是误会了,沈某不过区区一个县令,又怎敢看不起档头。不说别个,沈某再如何也就是替天子管着这一县之地吧。可是王档头可是身为天子家仆,那是帮天子巡守整个天下的啊,这哪有的比啊。王档头,沈某胆小,你可莫要吓我啊。”说着,又是一连声的叹气告饶。

王档头脸上便露出几分傲然,斜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嘿,沈大人倒是明白人,还知道咱们东厂是天子家仆啊。”

这话便是毫不掩饰的讥嘲威胁了,沈大人白皙的面上一抹红晕划过,显然气的不轻,但终只是呵呵笑了笑,装作不在意的继续道:“王档头说的凤水河边,沈某也是知道的。只不过王档头大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凤水新城开建伊始,便曾立下凭书,最初数年之内,官府只有管理权,并不能插手干涉其中任何相关商务事务。此凭书早已上报六部和内阁,陛下也亲自应允了的。试问,此情此势,沈某一个刚刚上任的县令,又如何能从中搞出什么生发来?”

他淡淡然说来,待到提及内阁和天子之时,那王档头眼中一缩,已然没了先前的桀骜,露出几分迟疑之色。

沈大人却还不算完,嘴角含着一丝笑容,端起酒杯轻啜一口,这才又慢悠悠的道:“这且不说,不知王档头是否知晓,那凤水新城的盘子里,据说可是张氏之人掌着最大的活计。嗯,这位张氏便是张娘娘的族人了,听说寿宁侯和建昌伯对此也很是看重。呵呵。”

他说到这儿便打住了,只是呵呵了两声不再多言。对面王档头却是神色一凛,终于沉默下去。

做为东厂的档头,他可以不在意那些文官大臣,甚至可以连王公勋贵都不在乎。但是,对于当今皇后一脉,却是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有丝毫轻忽。

当今天子对这位皇后的宠爱简直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甚至为了这位皇后,竟然不纳任何嫔妃。诺大后宫中,至始至终便只有皇后一人。

这种情形下,作为天子家奴的东厂,别说是他一个小小档头了,就是督公也不敢有丝毫对皇后不敬。

该死的,看来这一趟真是苦差事了。一点外快捞不到不说,还要夹着尾巴小心做人,否则一个不好触及到娘娘那边,怕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保不住自己啊。

想到这儿,他轻轻吐口气,抬头发出几声干笑,道:“沈大人何必这么认真,在下也只是觉得旅途沉闷,随意说个笑话罢了,沈大人可莫要当真啊。啊哈哈。”

沈大人心下冷笑,面上却做出恍悟的样子,拍了下额头,苦笑道:“原来如此,倒是本官着相了。我便说嘛,向来听闻东厂卯课的诸位兄弟最是豪爽仗义,又怎会真有那般心思。该死该死,沈某这可真是小人之心了,恕罪恕罪啊。”

王档头眼中厉色一闪而过,他如何听不出那话里隐含的讥讽,但面上却也只能假笑道:“过奖过奖,都是为天子办差,本着忠君为国罢了。”

沈大人面上露出大以为然的神色,笑眯眯的看着他,忽然道:“说的是说的是啊。不过说起这忠君为国,倒是王档头此次的差事非同小可啊。听说此次连锦衣卫牟指挥使都亲自出马了,若是被锦衣卫拔了头筹,且不说会不会让天子失望,便只是督公那里也不太好交代了。”说着,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王档头心中就是一怒。这姓沈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锦衣卫和东厂向来不和,虽然都是天子家奴,但明争暗斗从来就没停过。此次武清查案,锦衣卫与东厂一明一暗,自然便也存了争个高下的心思。

只不过这案子绝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内中实在大有蹊跷。好多人都在猜测,说这其实是臣权与君权的暗斗。但是王档头却是知道,这种猜测其实也仅仅只是个表象而已。从自己接到的密令中,他敏锐的能察觉到其后的诡谲凶险,让他想想都有些不寒而栗。

还有这个沈松,密令中让自己尽量多配合此人。那么,此人又在这个事件中扮演了个什么角色呢?真的就是运气好,恰好补缺补了这个武清县令?

这个家伙此时忽然提及锦衣卫,又是存的什么心思?哼,这些个文官最是恶心,一个个整天明面上道貌岸然,言必称忠君,口必言社稷,背后里的龌龊肮脏却比咱们厂卫更甚百倍。单这次事中,他们文官还不是斗得不亦乐乎?你拿锦衣卫来激我,我有何尝不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想到这儿,他阴阴一笑,森然道:“沈大人有心了,不过说起这事儿,王某也有些疑惑了。不是说这次补缺,武清的县丞也一并补上了吗?怎的不见那位少府大人与沈大人同行呢?难不成还要您这上官先到等着迎候他不成?这人也忒不晓事了。”

沈松眸子一缩,但随即却是毫不在意的微微一笑,摇头道:“王档头这可是又误会了。既然王档头提起这茬儿,那王档头可知这补缺的武清县丞是哪一位吗?”

王档头一愣,摇头道:“这个确实不知。怎的,莫不是他大有来历?来历大的能让你这上官也甘愿退让?”

沈松眼中划过一抹不屑,王档头一再的挑拨,简直都到了毫不掩饰的地步了,其目的能不能达到不说,单这份手法上的糙,就让他大大的看不起。

“呵呵,王档头这话却还真是说着了。”他淡淡的扫了王档头一眼,将那份鄙薄隐藏起来,开口道:“这位补缺县丞,还真是一位大大了不得的人物,即便其真是存了比较之心,沈某也确实甘心退让一二。呵呵,其实莫说是松,便是王档头若知他,定然也是肯的。”

王档头吃了一惊,若单只是沈松说自己肯退让,他面上不说,心中自然是不屑的。但如今沈松竟然说如果自己遇上都要退让,这话可就有点大了。

“却不知这位补缺县丞究竟何人?”他迟疑着问道。

沈松看看他,道:“他姓戴,单名一个俨字。”

王档头皱眉,思索半天也没想到这个戴俨是什么人,不由的露出疑惑之色。

沈松笑笑,这才又道:“王档头可是觉得这名字很陌生对吧?呵呵,那沈某提及一人,王档头就明白了。”

说着,面上露出几丝敬佩之意,轻轻的道:“他有一位族叔爷,以内宦之身而辅三朝。识义理、通典故,正直耿介。宪宗时,更不知活了我朝多少大臣之命……”

他说到这儿,对面王档头已然是骇然色变,霍的惊呼道:“莫不是……显忠……”

沈松笑着点点头:“不错,正是他。”

王档头愣愣的呆了半响,终是长长吐了一口气,颓然坐下,轻声道:“若如此,确实当得。”

他二人这一番哑谜,其实说的乃是大明极有名的一个人物。他便是成化年间的大太监,司礼监掌印,怀恩。

怀恩本姓戴,因当时其族兄戴纶恶了宣宗,最后被乱棍打死。其父戴希文也因此被罢官下狱,当时还年幼的怀恩便被阉割后送入宫中成了个小太监。

当然,那个时候他肯定还称不上太监这个名号,只是个小火者手巾之类的。

但他凭着聪明好学,人又勤快有眼色,终于一步步成长起来,而到了宪宗时,被提拔成了司礼监掌印大太监。

当时,宪宗迷恋万贵妃,迷信长生之术,使得汪直专权,以至于朝中无数大臣被奸人迫害。正是怀恩挺身而出,凭着他的老资格和手中的权利,救下了许多大臣的性命。

而也正是他,在后来万贵妃等人阴谋废太子,立兴王的时候,力挺当今的天子弘治,以至被宪宗贬斥到孝陵管烧香去了。

故而,弘治极为感念,待到登基后,立即召回他仍掌司礼监。可惜,便在当年因操劳成疾而逝。

弘治皇帝感念其忠义,特下旨敕建显忠祠来纪念他。便是现今掌东厂的督公陈准,也是颇受怀恩的影响,对怀恩极为敬重。

而这个补缺武清县丞的戴俨,正是当年怀恩之兄戴纶的后辈。戴纶当时虽然被宣宗杀了,但毕竟不是族诛,也不是谋逆之罪。而且到了英宗时,虽没明言为其平反,却也不再阻碍其后人入仕。

待到宪宗末年,怀恩的亲人已经几乎都不在了,唯有这个当年兄长的后辈被他关注,资助他读书入仕,最终中了举人,并在吏部候补,也才有了今日补缺武清县丞这事儿。

正是因为这个背景,所以沈松才说便是王档头和他换位而言,也会退让的。

可不是嘛,王档头的老大,如今的东厂督公陈准都是怀恩的人,他王档头又怎敢对老大恩人的后人不敬?

王档头在搞明白这一茬后,这才叫一个郁闷呢。没恶心着人家,反倒被人先给吓回来了,这可真是太丢脸了。

只是不过片刻他便回过神来,目光闪烁着道:“嘿,对了,徐阁老和大学正巡查乡试,好像这第一站也是往武清这边来。却不知他二位现在到没到呢?”

他这话说的淡然,宛如闲聊一般,但是落在沈松耳中,一直平淡的他终于不由的面色阴沉了下来。目光悠远的望向远方,不自觉的也低声喃喃道:“到了哪儿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