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秦帝子婴 >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与臣一诺

秦帝子婴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与臣一诺

作者:素裳心影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3:25 来源:笔趣阁

子婴这么一说,祖贤当即变了脸色,双眼死死的盯着子婴所呈上的奏本。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自己的儿子的所作所为他自己最清楚,若真是被长安君掌握了确切的证据,对自己大不利。

只不过长安君回咸阳还没多少时间,怎么会掌握如此证据。

赵政取过子婴所呈的奏本一看,一脸的颜色可见的不一会便变得铁青。

愤怒的将手中的奏本一掷,扔到了祖贤的脚下。

“祖卿看看这个,是不是该给孤一个解释。”赵政语气冰冷的说道。

祖贤有些惊慌的拾起一卷散落在地上的竹简,赶忙扫了几眼,看完之后不可置信再次捡起了一卷。

“王上这全部是污蔑,定然是长安君着人伪造。我儿在咸阳若是真如长安君所言如此胡作非为,早就为内史所擒拿,怎会无辜被长安君所杀。”祖贤略有些惊慌的反驳道。

而后用期望的眼光看着内史安,希望内史安能像昨晚说的那样,和自己“统一战线”。

而然就在祖贤希冀的眼光下,内史安却突然间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脑袋一低“哐”的一声便重重的磕在了地面之上。

“臣有罪!”内史安把头磕的如同捣蒜一般。

“臣身为内史,然而却因为郎中令的人情置君王教诲于不顾,臣有罪!”

内史安这一说,祖贤立时脸色变得苍白如雪,内史安这一说等于已经确定了自己儿子的罪行,而且之前是因为自己的干涉这才没有秉公执法。

如此一来,不但自己儿子的大仇难以得报,这一次恐怕自己都得陷进去。

情绪一激动,当下有些口不择言的说道:“你这个无耻之徒,昨日你怎么答应我的,怎能出尔反尔!”

话一出口,祖贤这才反应过来,这是在什么地方,现在也不是指责内史安忘恩负义的时候。

一脸惊恐的扭头向着赵政,重重的磕了下去。

祖贤哀求道:“求王上饶恕。”

“这是怎么回事?”赵政的语气犹如腊月里的寒风,不带一丝温暖。

“回禀王上,昨日郎中令到我府上,迫我今日一同向长安君发难,若是不从便会将我之前袒护祖顺之事昭露。

祖贤走后臣愈思愈恐,深感有负圣恩,致使为小人所迫,故而向长安君袒露一切,将近年祖顺违法之案宗送上,协助长安君寻找受害者,取得其供状。”内史安低着头说道。

听到内史安的话,殿上的大臣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长安君刚回来没多久,便可以拿到这么多的证据,原来是从内史安那里得到的。

“原来是你在害吾。”

祖贤一听自然以为子婴手上的的案宗和诉状皆是来自于内史安。他把内史安视作最为亲密的战友,然而没曾想在最关键的时刻,就是自己的这个战友,一刀刺在了自己的心窝。

原本就惊慌失措的到无所适从的祖贤,精神早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会听到内史安的解释,更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一个起身来到了内史安的跪立处,双手便要冲着内史安的脖子掐去。

一旁的几名大臣赶忙将有些竭嘶底里的祖贤拉住。

“大殿之上不得造次!”有平日里祖贤较为交好的官员冲着祖贤的耳朵大声呵斥道。

被人一呵责,祖贤这才回过神来,想到了自己刚才情绪激动下干了什么。这才又继续一脸死灰的跪在大殿之上。

一瞬间整个大殿上出人意料的变得宁静了起来,众人都在等着秦王赵政对祖贤的处置。

到了这会情形已经很明确了,祖贤纵容自己的儿子胡作非为,最终作到了长安君的头上。

而且意图串通内史蒙骗君王,可以说是犯了“欺君之罪”,祖先的罪行可大可小,如何处置便需要看秦王的意思了。

然而此时,子婴再次站了出来说道:“王上,臣另有事项禀报王上。”

“说。”

“昨日,郎中令着人跟踪吾,所遣者并非府中家将而是期门军!”子婴平静地说道。

子婴这一说,更是在朝堂上激起了滔天之浪。

派遣军队去为私人办事,这显然超出了祖贤的职权范围。

而且当今秦王年轻的时候,先是经历了吕不韦把持军权,后来又有反叛等事,对军队的掌控看的极重,绝对容忍不了他人染指军队。

更何况明面上直接归属于秦王的两支禁卫军了。

若是此事属实,祖贤可以说是犯了赵政的大忌,决然有死无生。

“血口喷人!”祖贤圆瞪着双眼冲着子婴吼道:“期门军乃是天子亲卫,吾怎敢动之。”

牵扯到这一问题,祖贤也顾不上子婴的身份,指着子婴的鼻子说道:“长安君,哪怕我的儿子得罪于你,然而吾子现在都已经死了,难道您还要赶尽杀绝,连我这一把老骨头都不放过吗?”

祖贤含着泪说道。

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含着泪如此指责子婴,立时便博得了殿上不少人的同情,特别是往日里同祖贤私交不错的几人,纷纷出言替他求情。

就连秦王赵政也是冲着子婴略微皱了下眉头,然而子婴却仿佛没有看到这一切似的,继续对着祖贤说道:“昨日哪名百将名叫黑夫,我说的可对?”

子婴一说出“黑夫”二字,祖贤整个人立时如遭雷击,瞪大眼珠不可思议的看着子婴。

长安君怎么会知道哪名百将的姓名。

“回禀王上,昨日郎中令祖贤派期门军百将黑夫率二百军卒欲半路击杀于我,然而祖贤不知的是,吾与黑夫因为一些原因在伐楚之战时便已相识,当时吾还曾替黑夫代写家书。

可笑的是直到昨日黑夫认出我之后,还以为自己是在祖贤的命令下缉拿盗贼,吾这才得知祖贤竟然为私事调动期门禁卫为自己行事。

如今这二百人都得军中,王上只需将他们叫来对质一二,便可真相大白。”

子婴掷地有声的说道。

“来人,速宣期门军百将黑夫并麾下军士觐见。”赵政听到这里紧接着便命令道。

“不必了!”一声制止之声传来,说话的正是方才气愤填膺的叫嚣子婴冤枉他的祖贤。

祖贤闭着眼睛,缓缓的说到:“长安君所言属实,臣认罪。”

祖贤这一认罪,顿时殿上众臣再次议论纷纷起来,他们着实想不到祖贤竟然会如此胆大妄为。

特别是几个方才为祖贤辩解的大臣,更是一脸恨色的瞪着祖贤,这老小儿可把自己害惨了,日后定然给秦王留下了个很不好的印象。

“郎中令祖贤,纵容其子胡作非为,且蒙蔽君王私自调动禁卫军罪大恶极,着令斩之家产抄没。

内史安,玩忽职守不察民情,念在你幡然悔悟的份上,罚俸一载以示惩戒。”

对一再意图蒙蔽自己,而且私自调动军队祖贤,赵政自然是对他处以极刑,而内史安鉴于反水得快,只不过被罚俸一年。

然而此刻内史安的心中也是一片苦涩,别人以为他是因为敬仰长安君,或者因为祖贤的威胁这才对祖贤反咬一口。

只有当他自己知道自己心中的忐忑不安,如果长安君把他手中的那封信交上去,以秦王对昌平君的恨意,自己绝对死的比祖贤难看百倍万倍。

日后恐怕自己将为长安君马首是鞍了。

只怪这封信怎么会落在长安君的手里,而且长安君所呈递给秦王的一桩桩的祖顺的往事何那些诉状,虽然受长安君的命令,内史安认了下来,然而他却知道,长安君手中的这些材料哪怕是内史府上也是没有。

由此也可以见得,长安君定然有众人都不知道的隐秘消息渠道。

一个还不满二十岁的少年便有如此心机与势力,着实有些可怕。

朝会结束后,群臣散去,然而赵政却单独留下了子婴一人。

子婴恭恭敬敬的随着赵政在层起彼伏的宫殿群中穿梭,远远望去还有几座高台刚打好了基础。

这些年来,每灭一个国家,赵政都会令人在咸阳仿造此国宫殿,战争打了这么多年,咸阳城中的土木工程一直没断,整个宫城占地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宏伟。

前两年甚至秦王派人直接以兰桂之木为桥,贯通了渭河南北,连接了两岸的宫殿,每日间妃嫔媵嫱往来不绝。

瞅了一眼,走在前方龙行虎步意气风发的秦王,子婴明显的感觉到如今的秦王与前些年相比变化了太多太多,随着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秦王正变得越来越自负,越来越难以听进别人的建议。

就拿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出谋划策立下了大功的国尉尉缭来说,当年初到秦国便对赵政提出了“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的评价。

在当时哪怕如此言语秦王,赵政不过是一笑置之,更是给予了尉缭与自己等同的待遇,而尉缭也感念赵政的盛情,留了下来,为秦国的一统出了大力。

然而在秦国灭掉楚国之后,赵政明显的就听不进尉缭的任何建议了,导致在年前尉缭直接在国尉府中挂印而出,不知所踪。

谁也无法否认秦始皇的第一次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然而从子婴后世的了解来看,后期的始皇帝脾气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

见子婴唯唯诺诺的跟在自己身后,赵政停下了步伐说道:“朝堂之上我们是君臣,在朝堂之外便不要这么拘束了。”

“诺!”

说完话,子婴也不过是把腰挺了起来,但是仍然十分的恭敬。

弥子瑕余桃啖君的先例在前面,哪怕赵政这么说子婴也真不敢就随便了。

毕竟虽然现在秦王十分的宠信自己,可不代表着永远宠信自己。

见子婴依旧恪守着君臣之礼,赵政微微一笑,也就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说些什么。

“自从归秦,你南征北战为我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许多功劳甚至不为人所知,然而却没有继续给与你奖赏,你可有怨?”

赵政缓缓地问道。

“臣微末小功,然以窃得长安君之高位,有何可怨”子婴赶忙回到。

“长安君的位子可以说是你父亲传给你的,也是我欠你们父子。”赵政看了看天缓缓的说到:“只不过我确实不知道该如何赏你,你爵已登顶,而且从你在饶阳的举动来看,对钱财也没多少爱慕。

想赠给你几个美姬,然而你身边的几个侍女已是一等一的国色天香,孤实在想不出该赏给你什么。”

赵政看着子婴说道。

“你说,你想要孤赐你些什么?”

赵政这么一说,子婴倒是迟疑了起来,如果别人遇到这么一个机会,君王任由你选择赏赐,定然是欣喜若狂,然而在子婴这里却没有一丁点的喜悦之情。

实在是他也实在没什么想要的东西……

顿了一会,突然子婴想向着赵政极为恭敬的拜了下去,肃然说道:“臣斗胆请君王与臣一诺,他日可听子婴一谏。”

想了许久子婴并没有求取什么实物,而是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要求。

要秦王答应他,以后可以听他一次劝谏。

赵政想了想,一次劝谏而已便答应了下来,随手将自己腰间的一片玉佩解下交于子婴说道:“日后凭此,孤可应你一谏。”

子婴赶忙欣喜的接了过来,在他看来这块玉佩所代表的价值,高于一切世间珍宝。

虽然只有一次的机会,用的好的话说不定可以发挥大用。

“你杀祖顺,难道只是为了给那些无辜的百姓报仇?”上次的话题揭过,赵政又提到了方才殿上之事上。

说实话,子婴一个封君会为了区区一些平头百姓悍然动手,甚至和堂堂九卿之一的郎中令对上,虽然里面可能有捍卫秦法亦或者为了那几户军属伸冤的缘由。

但是还是有些不可思议。毕竟二者的身份差距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王上,我在饶阳之时曾经听过一个掌故,潮汐过后整个海滩上留下了满满小鱼,一名稚童在在沙滩上奋力的把一只只小鱼扔回大海。

有智者言之,滩上之鱼何止万千,汝此举动,不过救其万之一二,又何行焉。

稚童答曰:‘然此鱼于此便是一切’”

子婴的的想法和那名稚童一般,虽然我不能如同您一般,可以救天下万民,然而被我碰上这一类事,吾出手于受害者而言便是大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