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红色权力 > 第四卷特区风云 第六十一章 知名人士

红色权力 第四卷特区风云 第六十一章 知名人士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5 来源:笔趣阁

国贸大厦的一家咖啡屋里,陆铮听着程明远说话,只是微笑点头。

乌山人代会召开在即,程明远作为人大主席团秘书长,正忙着筹备会务,陆铮同样也是人大主席团成员之一,刚刚两人聊起这次人代会的事情,程明远突然话锋一转,便说起现今中央对人大工作的重视。

从今年年初,冀东全省开始在乡镇一级人大设立主席团和常务主席,从中央到省委的文件,都可以看出人大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程明远讲道,在同省委主要领导汇报乌山人大工作时,他提出了希望能有年轻的同志进入人大常委班子,并且点了陆铮的名。

本次乌山人代会后,程明远应该便能摘了代理主任的帽子转正,看得出,受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鼓舞,他对人大工作充满热忱,很想于出一番名堂来。

“在人大,比在政府工作更有挑战性,而且,也比较适合你搞试验田,是不是?人大能立法,你政府行吗?铮子,过来吧,咱老哥俩一起,能于点事,是不是?”程明远苦口婆心的劝着陆铮。

人代会后,陆铮工作发生变动是必然的,他已经辞去了统战部部长一职,估计也会被免了政协副主席,传闻是会被任命为副市长。

程明远,倒更希望他来人大于副主任,但是心里也知道,自己的说服力不够,比起人大副主任,对于很多人来说,副市长的诱惑力更大。

作为周涛的左膀右臂,被任命为副市长也是水到渠成,而且,肯定会受到重用。

不过程明远也收到风,陆铮的处境也并不是太好,在拟任命陆铮为副市长的同时,冯贵平也准备免了他的财政局局长一职,大概冯贵平心目中有更合适的人选。

来乌山快一年时间了,看来经过谨慎的观察之后,冯贵平开始进入角色,准备全方位的接管这个特区,就好似,他在鲁东时一样。

见陆铮一直不置可否,程明远无奈的道:“得,你回去认真考虑考虑。”陆铮就这点好,不会表面上敷衍你说好好没问题,私下组织谈话,却搞个不了了之,如果陆铮点了头,那事情肯定就算定了下来。

陆铮笑了笑,说:“我呀,还能不能在乌山立足都难说,冯贵平就和省里杜省长说我风头太盛,我看他早晚要把我挪走,所以说,程大哥的美意,我心领了,看情况吧。”

程明远了解的点点头,“那就再看吧,不过有事情,老哥哥一定帮你。”

陆铮没吱声,只是慢慢给程明远加了一勺糖,程老大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是真没把自己当外人

程明远又诚恳的说:“不管用的上用不上吧,有事情你就同我讲。”陆铮年纪轻轻就能走到这一步,说没有背景也可能,毕竟这是个特殊的年代,但估计还是有背景的可能性更大,最起码,要有上级领导赏识。

陆铮轻轻点头:“谢谢程大哥。”

程明远笑了笑,想说什么,突然就对着窗外努了努嘴,说:“朱宝忠两口子。”

两人坐在咖啡屋靠窗座,却见外面宽阔气派的走廊中,朱宝忠和赵学华刚刚走了过去,赵学华拎着大包小包的,看来是和丈夫一起逛商场呢。

陆铮看了眼,没吱声。

程明远说:“王少强的案子不知道他沾边没沾边。”

这又是很私密的话题了,毕竟便是多亲近的关系,身为市一级国家于部,聊同事可能牵涉的**问题还是很忌讳的。

陆铮摇摇头,“谁知道呢。”

纪委监察局里王少强案子的进展陆铮大体了解,可以说阻力重重,王少强只交代了帮几名民办教师转正收受贿赂的事情,对其他的,一概不谈,看来,心里很有底。

昨天,冯贵平听取市纪委汇报工作时同马华书记打了招呼,认为这个案子两个多月了,既然没有新线索,也是时候结束调查移交司法部门进行追责了。

江海燕,也不可能一直硬顶下去。

程明远有事先走了,陆铮又让服务员续了一杯,翻看桌上杂志,翻了几页,就看到了姚启立的专访,陆铮笑了笑,倒也津津有味的看了下去。

身边脚步声响,有人坐在了陆铮身侧茶桌,服务员过来招呼,旋即,陆铮听到熟悉的男女声音,这才抬头,隔着过道,坐的却是朱宝忠和赵学华。

朱宝忠显然早就看到了他,也没打招呼,赵学华更是脸色铁青,偶尔看向陆铮的目光就好像恨不得吃了他。

“听说,有人想借题发挥鼓捣事,我就说,这类人迟早会完蛋。”朱宝忠话是对着赵学华说的,但自然,是说给陆铮听。

陆铮没吱声,转头继续喝咖啡。

想来朱宝忠只是听了些添油加醋的传言,也未必真当真,毕竟,看起来自己和他八竿子打不着,费力不讨好的背后鼓捣他作甚o

不过随着王少强彻底失去人身自由并且被长时间的调查,外面便有传言说朱宝忠可能和王少强的案子沾边,这令朱宝忠前阵子有些压抑,局里又恰好卡了他一个专项,准备列入明年的预算,朱宝忠自然以为是自己趁机给他上眼药。

现在,他应该也知道王少强的案子马上就会结案,自然一吐胸中抑郁之气,看到自己,便冷言冷语起来。

他大概也收到风了,自己可能会被调任副市长,明调暗降,职权会被冯贵平限制,自然觉得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

喝完咖啡,陆铮继续翻阅杂志,一直等朱宝忠两口子离开咖啡屋,陆铮也没有动地。

姚启立最近意气风发。

今天,竟然有美国媒体来采访他,说是准备做个专题,主要便是请中国新生代成功人士聊一聊中国社会的现状。

显然,自己已经成了中国新生代形象的代表。

采访在五洲大酒店金碧辉煌的总统套房进行,看着金发碧眼的美女记者,姚启立就一阵心痒难搔,采访结束,一定看能不能约她吃个便饭,听说美国女人,是很随便的,能一起共进晚餐,便有很大的机会和她上床。

虽然姚启立这阵子出尽风头令姚二柱极为生气,但姚启立已经不大在乎这个堂弟的感受。

不止乌山,便是在南方特区,姚启立的形象也登上过杂志封面,被很多媒体誉为中国律师的开拓代表人物之一。

这种在聚光灯下的感觉特别好。

而且,有中央领导下过批示,要有言论自由,要允许不同意见的表达,要保护社会知名人士,这是我们优秀的社会资源。

姚二柱?见鬼去吧。

不过接受外国媒体访问,姚启立还是很谨慎的,说起改革开放,说起社会现状,姚启立自是大唱赞歌,略微提了一点不足,随后就马上补充,“我相信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小困难,我们社会的各阶层会不断进步,政治架构也会不断进步,最终,会开辟出一条不同与西方模式的现代文明之路。”

美女记者碧眼眨呀眨的,好似不太满意姚启立的答案,眼珠转了转,问道:“姚先生,您是以言辞犀利著称,是乌山最有名的批评家和最有名的律师,听说前不久您还为了一名地方官员批评乌山党的纪律机构,您认为,这名官员是被违规操作调查,是吗?”

姚启立点点头,说:“是这样的,我们政府官员贪墨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但是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有时候互相之间走动拿些烟酒很寻常,当然,这种做法肯定不对,既然违法了,理应问责。但同样,我觉得中国法制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不能用违法的手段来侦办违法,这就是我批评监察部门少数于部的原因。”

美女记者微微点头,用笔唰唰的记录着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