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有个时空门 > 第一百零九章 造船

我有个时空门 第一百零九章 造船

作者:二九四六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6:45 来源:笔趣阁

杨光请鞭炮厂的老师傅帮忙,肯定要把自己的无缝钢管火铳和铅弹拿出来给别人看,反正他改变了自己的外表,也不怕对方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

老师傅看到火铳后一脸亲切的样子,情不自禁讲述了年轻时候用猎枪上山打猎的往事,随后他打起精神,很快就把几种情况下的装药量给算了出来。

拿到结果后,杨光拉上老师傅,兴致勃勃的在附近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试枪。

火绳枪的使用可是非常繁琐的,杨光首先把黑火药从容器里倒出来少许,恰好把一个掏空的细竹筒装满,这就是正常情况的装药量。

把细竹筒里的黑火药倒进枪管,再将铅弹也放进去,用通条慢慢捣实。做好了这些,杨光又拿出一截火绳点燃,挂在了火绳夹上。

如果是历史上的那种铜制的火铳,因为管壁很厚,还得装引药才行,不过无缝钢管的管壁很薄,火绳撞击火门时可以直接点火发射,省略了这个步骤。

做好了这一切,杨光端起有些轻飘飘的火铳,开始瞄准远处的目标。当他扣动扳机的时候,火绳夹从后往前撞击在火门上,点燃了枪管内的黑火药。黑火药迅速燃烧膨胀,在无缝钢管中只有朝着枪口方向一条通道宣泄,将铅弹射向了远方。

好像爆竹一样的声音响起,淡淡的硝烟从枪口出喷出,浑圆的铅弹带着尖锐呼啸声消失在了远处。杨光走过去仔细查看,从一棵大树的树干上找到了碗口粗的窟窿,自己的火铳竟然直接打穿了它。

杨光算了算距离,差不多有80步的样子,也就是60米左右,恰好符合杨光下单时的要求。杨光记得明朝嘉靖时期的佛郎机火铳,射程好像是50步,不过40步之外就难以保证准确度了。

这个结果反倒让杨光有一点点不满意,不是火铳不好,而是太好了。在杨光看来,自己只需要拿出明显比最好的佛郎机火铳好一点点的货物,就足以在日本市场倾销,吊打当地各种手工作坊,性能太好反而会把客户的胃口养刁,不利于以后升级换代。

“算了,这些火铳先给自己人拿着练习吧。”杨光暗暗做出了决定,又回到原来开枪的地方继续试枪。以他不怎么熟练的手法,差不多能保证每2分钟开3枪的样子,也算是正常的发射速度。

试枪回来,杨光通过这位老师傅,向烟花爆竹厂下了一份有点古怪的订单,订购了一批特殊的鞭炮。这些名义上叫做“擦炮”的东西没有任何引线,每一个装药量都必须精准,并防水的油纸包裹起来。除此之外杨光还订了一批引信,燃烧速度很慢很慢的那种。

等到烟花爆竹厂交货后,杨光把这些东西偷偷运回滨海市,放在市郊的一个备用仓库里。

才休息了两天,南非运过来的那些百年木料到了,杨光忙前忙后办好了手续,将它们委托给运输公司,在同样缴纳了不菲的保险费用后,让对方给自己运到江州那边去。

市面上这种阴干好的百年木料还真不怎么常见,可是这种木料就是专门用来造船的,做家具或者木地板什么的并不合适,否则扬州的丁记木行也不用压在手里放了几十年。

杨光坐高铁去江州肯定比货运快,利用这点点时间差,他联系上那位樊姓工程师,看到了对方精心设计出的新船图纸。

杨光用自己学霸级的智力,配合一大堆专业书籍,很快就吃透了这份设计图纸。从一开始对方说任何专业词汇都要问问是什么意思,到后来直接用各种几个单词的缩写来流畅交谈,完全没有任何交流障碍。

杨光的学习速度让那位樊姓工程师颇为惊讶,心底总觉得对方背后应该有一整个团队在为他服务。

期间杨光带着樊姓工程师去看了运抵的那批百年木料,让后者更是一脸的无语,他完全无法理解哪位富豪会有这个闲心,居然提前起码三十年把木料准备好进行阴干,就为了做几艘风帆动力的复古船舶。

掌握了船舶设计的基本知识,杨光开始用自己的视野提出异议。跑海洋贸易的船舶,为了安全起见,一年两次维护保养是最起码的,明朝嘉靖时期对于木头海船肯定没有任何问题,若是换成铁船,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生锈了。

基于这个原则,任何现代特有,而古代完全没办法处理的东西,都必须排除在图纸外。若不是有这个问题,杨光直接买铁船,或者给木船装上柴油机,岂不是比那风帆强上百倍?可那些修不了的东西一旦出现小故障,基本上就是飘在海上听天由命的节奏。

等到船舶的最终方案敲定,杨光与金星造船厂签订了一份委托造船的合同,他提供建造船舶的木料,向对方订购4艘载重300吨的复古福船,不过却是按照前一后三的顺序建造,也就是先建造一艘样船进行各种测试,如果一切都符合要求,再开工建造剩下的三艘新船。

杨光这么做源自那位樊姓工程师的建议,任何东西从无到有都需要一个过程,图纸上设计得再完美,实际建造出来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一艘样品船收集各种数据可以让以后的建造省却很多麻烦,这也是世界各国建造船舶时的一种惯例。

金星造船厂给出的建造期为三个月,这个时间还在杨光的接受之内,他交纳了一笔定金,把事情委托给武文婕负责。杨光郑重其事的告诉后者,木料生意丢掉无所谓,这几艘木船绝对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打起百分百的精力。

回到了滨海市郊区的备用仓库,杨光看了看自己事先买来放在这里的工业银锭,等到那些新船下水,他带上银子去明朝进货的经历就基本上结束了。

明朝扬州被放火烧毁的仓库已经修好重新启用了,杨光把大米、银锭还有军火样品丢在仓库里,走出来准备招呼赵文他们来帮忙,却没想到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竟然是汪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