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有个时空门 > 第六十九章 中国结

我有个时空门 第六十九章 中国结

作者:二九四六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6:45 来源:笔趣阁

那名中年女子谦逊的说道:“这不过是最寻常的技艺,不要说在座各位姐妹,便是这杨柳坊里能做到的也不下百十人,不值员外一笑。想来员外邀请我等,也不会是让我等编织此物,不知道员外要做什么?”

杨光当然不会让这些绣艺出众的女子给自己做中国结,他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我想请诸位帮我收购此物。这等手工制品大小不一,品质各异,还请各位行家为我按图索骥。”

中国结的款式造型极多,编织时所使用的技巧,还有所用绳线材料也不相同,再加上大小、尺寸等等因素,相互组合搭配起来没有一千种也差不多了。

编织中国结完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上至六七十岁的老者,下至**岁的孩童,只要花一点时间和心思就可以学会,无非是产品质量和制作速度上有所差异而已。

杨光不打算开设工厂聘用工人来做工,他要做的是收购商而不是生产商,因此中国结的制作者肯定只能在家里自行编织。

明朝扬州可没有现代时空的各种标准化体系,必须依靠眼前这些行家帮着把关,分出难易好坏以不同的价钱收购,才能保证自己的收购生意健康有序的发展。

根据杨光事先向方山妻子请教得到的信息,他很清楚在座这些女子每月收入也就是几两银子,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小,杨光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在了解了其他工种的收入后,杨光觉得这些女子真的很厉害。

要知道这个时代,一般的雕工木工这种技术工种,一天所得也就是0.06两银子,一个月若是都有活干,可以挣得1.8两。

而这些女子硬是靠着自己的手艺赚取普通技术人员数倍的收入,这样的人物放到现代时空也绝对是工厂企业的技术核心,享受高工待遇的那种。

对于这种高级技术人才,杨光绝对不会吝啬金钱,他开出了让所有人都心动的价钱:“工钱每月5两银子,若是经手收购的货物质量上乘,售卖之后另有一份心意奉上。”

等到在座的女子都应允下来之后,杨光又提到了具体的收购标准,他制定了一个10级的产品质量划分体系,设定了最低的收购条件和收购价钱。

不符合这个最低收购条件的一律不要,质量太差了拿回去也卖不动。在这个最低标准上,又根据材料、工艺、款式造型、尺寸大小还有创意等等再对所收购的货物进行评级,级别越高收购价钱也就随之提升。

这一次杨光从某宝买的中国结,一共是三种尺寸规格。小的可以用在手机货钥匙串上面,批发价0.5元左右;中等的可以悬挂在车内或者其他地方,批发价3到5元的样子;大的跟海报对联差不多,用于房间装饰,最低25元起。

他根据0.5元的那种制定了最低收购价,200个这样的小中国结可以换一升陈米。一公斤陈米进货价是2元,一石是94.4公斤,这样折算下来一升陈米价钱大约是1.888元。200个小中国结按照8折价钱出售,销售额是80元,扣掉乱七八糟成本的话,35倍的纯利应该没问题。

对于明朝扬州的人来说,这个收购价已经是良心价了。如果只是玩票的性质,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编织些中国结换取零钱,一个月怎么也能换4、5升陈米,按照每石大米0.8两计算,这就是40文钱的收入,足够油盐酱醋的开销了。

对于那些依靠这个过活的人来说,因为不需要考虑销量问题,可以闷着头一直制作,不用去市集销售也节省了大量时间,忙碌一整天的话,200个不是编织不出来,一天赚一升陈米养活自己还有富余,可比编竹扒、柳筐什么的强多了。

当然,杨光相信在评级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人情因素在里面,这一点无论古今中外都不可避免,因此他加上了类似销售提成的待遇,还会有其他后续手段用来监管,保证货物的整体质量。

杨光请这些女子先帮自己在杨柳坊宣扬此事,每个人奉送10升陈米,既是酬劳也是一种宣传,他用陈米换手工艺品,自然要先告诉大家自己的陈米质量如何。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光和方山都在忙这件事情,他们在杨柳坊租赁了一处院子,把房间进行了一番改造,保证每个负责验收的女子都有独立的验货房间和存放货物的小仓库。

随后杨光又让自己赵记商行的木匠打造了很多木架子木箱子,专门放置那些制作精美手艺高超的货物。这些被挑出来的中国结杨光会用精品方式进行销售,所得利润会拿出一些出来,奖励给负责收购的女子,在实现自己诺言的同时,也刺激大家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视。

筹备了三天,杨光的新买卖正式开张,不过生意并不是很好,当天只收了几百个中国结,主要还都是那些负责验收的女子亲戚之类送过来的。

对于这种情况杨光早就想到了,直接抛出自己为期十天的优惠大酬宾活动。首先在这段时间里面,所有中国结只要是成品,一律按最低标准收,杨光不信那些观望的人在看到技术不如自己的人都能赚钱的时候不动心。

其次在保证斤两充足的基础上再额外奉送3成陈米,反正这100吨陈米也才20万,怎么折腾也不心疼。最后还请人现场传授几种最简单易学的编织方法,并买来大量丝线免费奉送,让那些心动的人也行动起来。

杨光从现代时代带来的销售技巧其实并不高明,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效果还是蛮不错的,10天的优惠期才过了一半,他的这门生意每天收到的货物就增长到了5000个。

杨光让赵武带着十几个孩童在一旁细细观察,发现参与进来的人差不多有三四百人,比最开始只有二十几个亲友组团捧场的局面好多了。

(感谢海豹万年书虫打赏了100起点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