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零六章 余波的后续发展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零六章 余波的后续发展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杨震的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眼中不仅是败家子,甚至还被带上了高帽称之为洋奴作风.如果不是顾忌到两党之间的关系,很多人恐怕连汉奸两个字都会骂出口来。

在抗战结束后,已经当选中央委员、军委委员的杨震,到中央开中央全会之时,却没有想到因为这件事情再加上之前的某些事情,这次中央全会演变成了一场对他的批判会。某些人措词强硬的批判,让杨震在相当难堪之外,几乎成了过街老鼠。

尽管某些党内高层人士的指责,让杨震很难接受。但对于自己的做法,熟知今后未来海军发展趋势的他,却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些话,却是不能当着外人说的他,只能将所有的事情隐藏在心里。偶尔的时候,才会与主席和老总私下里谈一谈。

只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主席再三希望有冲劲,最关键的是主意很多,目光很长远的杨震担任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或是总参谋长的想法,却还是被他拒绝了。不想陷在中央这个权利斗争漩涡之中的他,选择了去因为苏联人的插手和宗教势力干扰,已经乱象丛生的新疆担任第一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并兼任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杨震的这种选择,未必不是与当初的党内掀起的这场风波有关系。尽管私下被称之为新中国海军之父,但杨震却依旧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海军之中彻底的抽身。将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东北军区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海军体系和所有的舰艇、学校、人员全部转交给了新任的海军司令部。

指责杨震的不仅仅是党内人士,还有就连无数次吃过日本海军大亏,当时已经日薄西山的国民政府很多人更是借此机会大事公开指责,杨震将这两艘对于中国来说史无前例巨舰交给苏联人的举动是卖国贼。

甚至在很多**人士的眼中,杨震也与卖国贼划上了等号。甚至有人在报纸上公开宣布,这些舰艇你们养活不活,为什么不交给国民政府?只是这些人却没有考虑过,抗战结束之后,国力已经濒临崩溃,又一心想要打内战,工业基础还不如抗联的国民政府是不是也一样无法养活这些庞大舰艇。

当然这些都已经是后话,当时的杨震在移交的时候,只考虑国内的承受能力,以及今后海军发展趋势。却是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在国内、国际上引起了如此大的风波,弄的自己几乎都快成了过街的老鼠。

更让杨震想不到的是,苏联人在接受完毕这两艘舰艇以及大量图纸之后,还真的在几年之后造出了两艘仿制的翔鹤级,当然现在叫做莫斯科级航空母舰。三艘现在被称之为苏联级战列舰的大和级战列舰,以及两艘斯大林格勒级的原长门级战列舰,六艘高雄级重巡洋舰。

当然苏联人新造这两艘航母,以及经过维修后又投入使用的葛城号航母所使用的舰载机,已经不再是日军使用的烈风战斗机、零式战斗机和日式攻击机、鱼雷机。而是经过改进的米格十五战斗机以及伊尔十强击机,还加上了米四直升机。

至于仿制大和级战列舰的苏联级战列舰的武器,除了四百六十毫米舰炮之外,还先后装上了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至于被称之为斯大林格勒级战列舰原日军长门级战列舰,原有的四座四百一十毫米双联装舰炮,在新建的三艘上出于口径统一的因素而改为与苏联级一样,改为双联装的两座四百六十毫米舰炮。

相对于仿造比较老式长门级的斯大林格勒级战列舰,几乎完全是仿制大和级的苏联级战列舰其巨大的舰体,无疑更加符合苏联人的胃口。疯狂的苏联人,不仅先后为其装备了大量的反舰导弹和舰对空导弹。甚至后来还拆除了一座三联装四百六十毫米巨炮,在舰上安装了一个弹道导弹发射架。

而那艘后来成为太平洋舰队旗舰的原长门号战列舰,也在拆除了两座炮塔之后,一口气被安装上了二十部冥河导弹发射架,以及四部舰对空导弹发射架。将其改造成为一艘火力强大的导弹舰艇。

当苏联人将这些军舰建造和改造完毕的消息传回国内之后,杨震在目瞪口呆之余也不由的佩服苏联人的能搞。在军舰上安装弹道导弹,不是疯了是什么?难道他们就不担心,当时还是液体推进剂的弹道导弹一旦爆炸,搞不好把整个军舰直接搞上天了。

而且将这几艘目标庞大的军舰,开到对手门口几百公里范围内去发射当时射程只有几百公里的弹道导弹,你当你的那些对手都是傻子啊,还是当人家的海空军都是摆设?四百六十毫米舰炮的确是威力巨大,但是在对手有着大量航母的海军和一支强大的空军情况之下,开到人家门口去,只能是自己找死。

不过这些与杨震已经没有一点关系,这些军舰苏联人怎么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就算是苏联人,真的开着这些装备了射程五百公里的弹道导弹和威力巨大的四百六十毫米舰炮的超级战列舰,去轰击珍珠港也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尽管在这些舰艇下水之后,苏联的海军实力一跃超过因为二战已经耗干了血液,实在无法承受一支庞大海军巨大消耗,将大量舰艇退役的英国人,成为世界第二大海军。但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这几艘巨舰的建造,对于正处于二战恢复期的苏联国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影响。

与以海军立国,既有本身长期积累的对大型舰艇制造使用经验,并有着完备各种海军设备研究体系和造船基础的日本、英国,以及工业基础雄厚的美国人不同。苏联人原来的造船工业基础并不发达,在战前甚至无法自行设计驱逐舰以上的舰艇。

二战之中的苏联舰艇,虽然大部分为自行建造。但原始设计却是多依靠外国,特别是德国和意大利海军的支持。建造舰艇所需要的动力系统以及光学方面也有很多东西需要进口。尽管在二战之中,通过抓捕德国科技人员为自己效力,使得苏联人的科技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总体实力,尤其是在海军方面的人才和基础方面与西方相比还相去甚远。毕竟德国人在二战之中,无论如何也称不上一支海军强国。在这种情况之下,在国力以及科技实力远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之下,想要建造这些巨型舰艇,代价无疑是巨大的。

不算为了生产出符合需要舰用装甲钢而对冶金工业的改造。即便是对造船厂的投入,苏联人就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为了建造这些军舰,苏联人将原有的造船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甚至还新建了两个造船厂。

还有作为舰艇动力所需的,苏联人自己从来没有研制以及生产过类似规模,西方眼下又坚决拒绝出售的大型蒸汽轮机。以及做为主要火力,也从来没有生产过如此大口径舰炮的四百六十毫米舰炮。当然,还有对停放这些军舰军港的基础设施的改扩建。要知道之前苏联海军并没有这么大的军舰,所有的军港都需要改建和扩建。

再加上大型舰艇使用的高倍测距仪、各种光学仪器、无线电通讯设备等其他方面的研究,都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制。虽说有现成图纸,甚至是实物可以利用,但是图纸和实物是两码回事。要是只看图纸就能制造出东西来,那么还要现场工程师做什么?

当然还有航母所使用的舰载机,尽管有现成的机种可以改进。但对于从来没有使用过舰载机的苏联人来说,无疑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付出的代价无疑也同样是相当巨大的。而且活塞式螺旋桨战斗机,与喷气式战斗机在航母起降上是两码回事。

而除了在这些军舰的直接投入之外,对于所需护航舰艇,以及维持这些巨舰在海上活动的大量补给舰、修理船等辅助舰艇的建造,所需的资金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整体算下来,苏联在这几艘军舰上的综合投入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甚至几年苏联的军费,百分之六十都分配给了海军。这还不算在基础方面的投入。

虽说这九艘巨舰的加盟,让苏联人的海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促进了苏联造船工业以及冶金工业的发展,让苏联一跃成为造船强国。但是建造这种耗资巨大的巨型军舰,让苏联人本就不富裕的国力消耗极大,国民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减少了对轻工业的投入。

而且围绕这些军舰发展的各种技术,受制于苏联工业体系的原因,并未及时扩展到相关的民用领域。建造这些军舰,让苏联人建造军舰的水平虽然发展很快。但是民用船舶的建造却是依旧落后。

整个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也因为这几艘消耗了天文数字资金的巨舰,被整整拖后了十年。甚至到最后这些巨大的,但是已经落后的战列舰,不仅成为苏联经济,也成为苏联海军沉重的负担。

但让苏联海军舍弃,他们确实还舍不得。毕竟苏联海军大型舰艇的数量,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半叶,在苏联经济达到最高峰期,可以在军费上投入更多资金之前,还是比较稀少的。

可如果留下,在精确制导武器发展越来越迅速,航空兵的作战航程也越来越远,以及反舰导弹射程越来越大的情况之下,其庞大的舰体已经成为活靶子而已经过时。而且这些巨舰开动一次,其耗费资金是一个天文数字。大修一次所需的资金,就够苏联海军在建造一艘新式驱逐舰了。

这笔资金对苏联海军来说,就算苏联在军事方面的投入一贯保持着优先和大手笔,但也无疑是一个相当沉重的压力,也直接影响到了苏联海军在其他舰种上的投入。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在其余国家战列舰已经基本完成退役的情况之下,忍无可忍的苏联海军最终还是将所有的战列舰全部退役并封存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