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十四章 新武器的威力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而抗联采取集中装甲力量突破日军前沿阵地后,绝不在一线做任何的恋战。而是将被切割的七零八落的一线阵地交给后续的步兵。装甲部队则在配属步兵,以及航空兵的掩护之下,向着日军纵深采取快速穿插的战术,更是让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日军无力应付。

尽管在第一波打击之下反应过来的日军采取了一切必要的手段,尽管日军在之前已经修建了比较完毕的工事群。但是日军几经努力却无法制止有着空中掩护的抗联的装甲集群,向自己纵深展开大规模的穿插。

如果说在诺门罕战役之中,日军已经取得了对抗坦克装甲集群冲击的经验。但是在这场战斗之中,日军却是惊恐的发现二十三师团在诺门罕战场上,以高昂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却几乎没有任何的效果。

同样是在铺天盖地的炮火,以及航空兵的大力支援下作战。但是抗联的装甲战术与苏军根本就不相同。苏军的装甲战术,是以坦克为中心单独突击。步坦协同作战不能说没有,但是协同能力很差。

苏军的装甲部队往往单独使用,配属的步兵数量并不多。这就给日军采取肉弹攻势,带来了一定的机会。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之中,之所以能对日军形成绝对的优势,主要依靠的还是坦克数量充足,经受的起损失。

但抗联此次发起的装甲集群突击,却与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之中采取的战术根本就是两回事。步兵与坦克、炮兵配合极其紧密。每一辆坦克的周围,都至少有一个班清一色装备了自动火器的步兵在保护。

面对着铺天盖地炮火和航空兵掩护下的装甲集群的突击,还想要照搬诺门罕战役经验的日军,从此次战役打响的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之中。其战前沿着两军对峙地区煞费苦心修建的大纵深立体式的防御工事,在抗联多兵种协同作战之下,犹如被摧枯拉朽一般撕破。

虽说战前一个多月的合成训练多少显得有些匆忙,但这一个多月的苦训的成果还是在这场战役之中见到了效果。坦克与步兵、炮兵密切配合,让日军战前修建的各种工事以及各种应对的战术几乎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各种机枪掩体、火炮掩体,不是被t二六坦克上的四十五毫米坦克炮远距离摧毁,就是被坦克掩护之下,攻击到日军眼皮子底下步兵装备的无后坐力炮以及火箭筒,在极近的距离上炸飞。碉堡里面呆不住,被赶出来的日军,又在炮兵的火力急袭,步兵火力打击甚至是坦克碾压之下损失惨重。

尤其是无后坐力炮和自动步枪、平射的十四点五毫米双联装高射机枪这三种第一次投入到战场上的武器,更是大显身手发挥了极大的威力。轻便的,一个人扛起来就能跑,就能发射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在坦克上不去或是行动不便的地方,以及在摧毁日军反坦克炮工事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其发射的杀伤爆破榴弹、穿甲弹,在对付日军修建的机枪工事以及半永备工事的时候,显示出自己的威力。日军在两军阵地之前,修建的大量机枪工事和半永备工事群,几乎没有一个能够挨上这种轻便的,甚至可以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射击火炮一发炮弹的。

在诺门罕战役之中与这种苏军t二六坦克交过手,现在还是日军主力反坦克装备,只有在极近的距离才有能力击穿t二六坦克侧面装甲的九四式三七速射炮。原本想要利用在诺门罕战役之中被证明极为有效的近距离伏击战术,击毁这些在自己阵地上横行的敌军坦克。

但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掩体,却往往被掩护的步兵使用无后坐力炮与火箭弹,抢在开火之前先被击毁。用沙包垒成的攻势,根本经受不住对手那种轻便的,几乎可以在任何地形之下使用的,两个人便可以操作的火炮,一发五十七毫米炮弹的轰击。

而派出去想要将对手掩护步兵驱散,以便给自己创造战机的己方步兵,却在对手清一色自动武器的火力压制之下,伤亡极大。非但没有能将抗联的掩护步兵驱散,自己反倒是在反击之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除了无后坐力炮表现的极为优异之外,新式的自动步枪也在战场上展现了极大的威力。甚至不用班用机枪出马,更不用说营连属十二点七毫米大口径机枪。两支交叉射击的自动步枪,在四百米之内,就能死死的压制一挺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一个班的火力,就足够能压制住一个正面。

那些举着手榴弹、燃烧瓶,还有像王八一样的九九式反坦克磁性雷,试图采取肉弹战术的日军士兵,被这些射速极快,杀伤力却远不是装备手枪弹的快慢机与冲锋枪可以相比的步枪,打的死伤累累,根本就无法靠近被步兵严密保护的坦克。

这些自动步枪与班用机枪,只负责四百米以内的步兵火力压制。至于四百米以外的火力压制任务,则由连属通用机枪、营属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甚至临时加强的团属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负责。

通用机枪和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倒也罢了,但是那些团属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其火力之猛、射速之快、射程之远,尤其是威力之大,成为日军新的梦魇。别说人了,就是那些钢筋混凝土修建的工事,即便是在千米之外的距离,在这种武器的打击之下也像是纸糊的一一样。

配属给二十八师团的一个战车中队,面对抗联的全面进攻,试图掩护第三联队的一个步兵大队反击。在前进的时候费了好大心思躲过了抗联航空兵的空袭之后,却没有想到还没有来得及打出一发炮弹,就在两千米之外被这些大威力的机枪给打成了筛子。

整整一个战车中队的十几辆九五式坦克,一个都没有能够逃脱。还连带着协同作战的步兵,丢掉了三分之一。而与他们对抗的,不过是三挺平射的双联装的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和六挺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外加一个连的步兵而已。

尽管日军在两军阵地之前,也修建了漫长的反坦克壕和大量的反坦克锥。但是在有成效的步坦协同作战战术之下,这些反坦克壕沟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为了专门对付这些反坦克壕,杨震在每个装甲旅里面还配属了一个工兵营。专门在步兵的掩护之下,对付这些反坦克壕以及由水泥修建的反坦克锥。

每当坦克集群遭遇到反坦克壕的阻挡时,这些配属的工兵会在步兵火力的掩护之下,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利用炸药将反坦克壕炸平或是用坦克身后捆着的自带圆木,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反坦克壕填满。而那些由水泥制造的反坦克锥,则直接用无后坐力炮或是火箭筒近距离射击摧毁。

这种多兵种配合,快速攻击的战术,让日军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找到合适的办法对付。甚至就连想要采取火力覆盖这种两败俱伤的战术,都因为抗联的炮兵火力全力压制,以及航空兵的重点照顾而无法展开。

面对着抗联这种多兵种配合的作战模式,日军几乎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虽然不能说一触即溃,但也是节节败退。一个上午,阵地纵深就被抗联突进了十几公里。这还是照顾步兵,否则别说一线阵地崩溃,就连纵深能坚持多长时间,都很难保证。

杨震不是财大气粗的苏军,坦克在没有步兵掩护之下就敢于单独发起冲锋。诺门罕战役之中,苏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没有被日军拙劣的反坦克武器击毁多少,却被日军抱着炸药包和燃烧瓶,发起肉弹战术的士兵,给炸毁了几百辆。

对于日军的肉弹战术,早就有了准备的杨震。早在去年坦克部队组建的时候,就为装甲旅配属了大量的步兵。在第一次参战的时候,就再三要求坦克在发起攻击的时候,一定要有步兵贴身掩护。而今年在富锦基地综合演练的时候,更是着重演练了步坦协同攻击的战术。

没有坦克掩护的步兵,在进攻有着完善野战工事或是坚固工事掩护的敌军阵地的时候,固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但是失去了步兵的掩护,没有步兵为其清理敌军的反坦克手以及反坦克炮,坦克同样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手头上坦克制造厂还在建设之中,自行生产的坦克还没有踪影。杨震自然不会对拿着自己士兵生命不当回事的日军,那种疯狂掉以轻心的。在此次会战确定了以装甲力量为先锋突破日军防线,实施大纵深作战的计划之后,杨震就再三要求部队,一定要做好步坦协同作战的演练。

绝对不允许诺门罕战役时候,发生在苏军身上的事情,在抗联身上重新上演。抗联没有苏军那种雄厚的本钱,几百辆坦克被击毁当做没事人一样。要是将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之中战损的坦克数量放在抗联身上,那就不能用伤筋动骨来形容的了,直接可以用全军覆没来评价。

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宝贵的坦克不在日军步兵疯狂的战术之下,损失太大。杨震早在装甲部队组建的第一天,就琢磨了各种的战术运用。到了今天,这些战术的效果,让杨震当初的苦心没有白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