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七百零五章 求援与为难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七百零五章 求援与为难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听到张镇华有些调侃的话,边上自进來后就显得沉默寡言的熊大缜,不由的同样苦笑道:“老张,你可别调侃我了,今年军区换装任务这么重,我现在只担心无法完成军区交待的任务,那还有心思想着休息,再说,我來东北是做事的,又不是來休息的。”

说罢,熊大缜转过头來对着杨震道:“一号,如果老张是來叫苦的话,我就是來求援的了,人手,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手,不是那些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更不是那些昨天还拉着黄包车,一个大字不识的车夫。”

“我要的是那些在经过短暂培训之后,能快速上岗的有些文化水平的人,一号,我现在至少需要二百人以上机械、冶金,还有机电和物理方面的大学毕业生,再弄不來人手,一号我根本保证不了下一步的工作。”

“我们按照军区部署,对rì式九一式一零五加农炮已经完成逆向测绘,但是却迟迟无法量产,虽然现在有美国优质钢材,但几经努力现在月产量却依旧不足十门,对于rì式山炮的仿制,也同样出现这种问題。”

“当然这与我们之前又将大部分的jīng力都放在了更为急需的五十七毫米和二十三毫米高炮、十四毫米高shè机枪的研制之上,以及对五七无后坐力炮的生产上也影响了对这两种火炮的仿制有关系。”

“当初鉴于军区在火炮上一直维持着一定数量的储备,战役之中又缴获了大批的火炮,山野炮以及其他的各种火炮,并非最急需的装备,所以我们将生产的重点转向了更为急需的高shè武器,以及反坦克武器上。”

“但随着新工厂的陆续开始建设,以及兵工厂新的机器设备抵达,人才短缺的情况只能越來越重,您答应我的人才,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到,尤其是冶金和机械方面的人才,我们现在更是急需。”

“还有,今年的中学毕业生能不能给我调拨一部分,不用多,一千人就可以,美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已经到位,现在需要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员,而且军工厂新的机器设备已经抵达,需要大量的有文化工人。”

“一号,所有的工业,人才是基础,我们再不抓紧时间培训,恐怕就要來不及了,最起码,这些工厂投入使用后,总得有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吧,还有,兵工厂的那些新机器设备也需要人去cāo作吧。”

“沒有了人,什么都做不了,现代化的工业,需要的是有文化的工人,不是那些还在上着扫盲班,认识的字还不到一箩筐的大老粗,美国人运來的那些机械我看过了,虽然有部分是二手货,但大部分应该都是最新式的。”

“沒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掌握并达到使用的标准,而且不趁着美国人的技术人员在根据地,抓紧时间培训我们自己的技术人才,这些机器设备一旦出现损坏,依靠我们现有的力量根本就沒有办法维修。”

听到熊大缜的这个要求,杨震不由的一阵阵的头疼,二百名冶金和机械、机电、物理的大学生,倒是好解决,在沦陷区和国统区秘密召集的第一批人才,已经或是由上海抵达海参崴,或是已经由晋察冀军区秘密转送延安,近rì就可以抵达根据地。

尤其留在沦陷区的各个教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除非落水当汉jiān,或是取得留学的资格,否则就业很难,而大多数这些教会大学毕业生,虽然在外国人管理的学校读书,但毕竟都是热血青年,沒有几个人愿意当汉jiān,况且美国人也不愿意自己教会办的学校,为rì本人效力。

在美国zhèng fǔ的默许,甚至是有意无意的帮忙之下,经过地下党组织的努力以及严格甄别后,上海、北平等几个教会大学集中的地区,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召集了两千多名应往届的理工科毕业生。

仅仅在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圣约翰大学这三所个留在沦陷区最好的教会大学,就招收了四五百名的去年毕业生,甚至不少因为各种原因留在沦陷区的教授,也拖家带口的准备來到东北。

与此时还有大量租界,并有最大港**通很方面上海不同,在北平这个rì军戒备森严的华北方面军驻地,将几百名大学毕业生运出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尽管很困难,但在平西地区部队的协助之下,总算将这些人平安的送到了晋察冀军区驻地。

为了缓解杨震手中高等科技人才奇缺的情况,杨震在延安期间zhōng yāng甚至建议他与美国人研究一下,想办法将留在沦陷区的几所美国所属的教会大学动员來东北,由zhōng yāng负责在各地沦陷区招生,并转运到东北。

毕竟国内的十多所教会大学,除了少数像辅仁大学是罗马教会举办,以及少数是法国人办的之外,大多都是美国人举办的,只要美国zhèng fǔ帮着做工作,迁移这几所大学应该不会是什么难題。

zhōng yāng认为以杨震目前和美国人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來说,做到让美国zhèng fǔ帮着做工作,并不是一点希望都沒有,如果这几所教会大学真的能迁移到东北來,再加上留苏学生以及东北军区自行培养的大学生,那么几年之内,人才匮乏的局面将得到一个根本的缓解。

为了能争取到美国人点头,zhōng yāng甚至批准杨震做出了相当大的让步,除了不能干涉内政之外,神学系不许在根据地内招生之外,必要的时候在其他的方面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让步,甚至zhōng yāng同意,只要这些教会大学同意迁來东北,将不在大学内成立公开的党组织。

尽管杨震也希望能动员美国留在沦陷区的那几所教会大学迁到东北來,但他知道这个希望基本是极其渺茫,如果这些教会大学现在能同意來东北,当初他们就不会留在沦陷区,早就随着国内的大学西迁了。

而且美国zhèng fǔ不是中国的国民zhèng fǔ,这些教会大学也不是国内那些教育部直属的大学,zhèng fǔ只要一句话,再加上师生本身不愿意当亡国奴,为侵略军效力的想法,就能让这些大学搬家。

这些大学在美国教育部只是注册,管辖权都在各个基督教会的手中,那些基督教会一向视**为洪水猛兽,是绝对不会同意将大学搬迁到自己这里,只要美rì之间不宣战,他们宁愿和rì本人合作,也不会投靠自己这个**分子。

zhōng yāng此次能从教会大学招收这么多的学生,已经是美国人开恩了,尽管这有些讽刺,但却是实情,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招收中国自己的大学毕业生,还要看美国人的脸sè,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现实。

而且rì本人对这些大学监视的也异常的严密,动员一些教授和大学生來东北就已经不易,要是整体搬迁一所大学,恐怕行动再隐秘也逃不过rì本人的嗅觉,rì本人的特高科,可不是白给的,要是真的暴露了,今年再想行动就困难了,尤其是在美rì关系严峻的现在,rì本人恐怕对这些美国所属的教会大学,也视为眼中钉吧。

在杨震看來,只要美国人能同意自己秘密在其教会大学招收毕业生,同意有意愿的中国籍教授來东北,就已经很不错了,估计美国zhèng fǔ,也做了不少的工作,要是将这些大学,一股脑的搬迁过來,那是想也不要想,别说不允许神学院在根据地内招生,就是允许这帮花岗岩脑袋,也不会同意的。

zhōng yāng的这个出发点虽然不错,但是却只是一个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况且这些大学别说不可能搬迁过來,就是搬迁过來也是一个麻烦事,先不说江北的反应,就是自己管理起來也很困难。

总之,zhōng yāng的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起來成功的希望却是基本沒有,套用后世的一句话就是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残酷,不过zhōng yāng的这个主意虽说不能成功,但好赖几经努力,在美国方面的配合之下弄到了不少的人才。

要知道教会大学中最出名的北平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出名的可不仅仅是神学院,文理两个科目,同样是人才济济,从沦陷区招收的这两千多名应往届的理科毕业生,几乎可以说是留在沦陷区的教会大学去年理工科的所有毕业生。

等这批人再加上从国统区秘密动员的五六百去年毕业的学生抵达后,军区高等人才窘迫的局面,即将得到有效的缓解,所以对于熊大缜要求的二百名专家,杨震倒是不可置否,但一千名的中学毕业生的要求,却是让杨震相当的为难。

要是搁在后世,说为需要一千名学历仅仅是中学的人,还相当的为难,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但在眼下这就是现实,仅仅一千名中学毕业生,就让杨震这个东北地区的军事负责人感觉到很吃力。

这年头不是教育已经普及的后世,一千名中学生毕业生,别说一个县,就是几个县加在一起恐怕都不见得能凑出來,在各个军兵种都在向自己伸手要人的情况之下,自己上哪一下子给他去找这么多人去。

普遍义务教育制去年才开始实行,今年各地初中的毕业人数除了继续升学的之外,各军兵种和各地方部门都在眼巴巴的盼着,一下子调拨给他一千名中学毕业生,至少在zhōng yāng答应的那三千人到了之前,杨震实在有些拿不出手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