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六百九十九章 杨震的心病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六百九十九章 杨震的心病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熟知历史的杨震并不想重蹈后几年德rì两国的覆辙,但眼下的实情却是让杨震不得不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让那些刚刚完成培训的飞行员去上战场,在战火之中成熟,好赖rì本人一贯小气,沒有几年后美国人那样的大手笔,即便是出动的最大规模机群,百余架也就到头了。レuu234♠思♥路♣客レ

而且rì军轰炸机的装甲和火力,也远不如像美军轰炸机那样变态,再加上新式作战飞机补充的缓慢,还不至于让航空兵的血流的太快,要是像美军那样,动不动就來一个千机轰炸,或是飞机补充量远远的超过消耗量,恐怕抗联手头这点航空兵根本就维持不了一年。

实际上目前飞行员补充缓慢,不是飞行员培训的体制有问題,按照杨震的设计,抗联的飞行员训练体制甚至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虽说因为缺乏中级教练机,而在初级教练机后直接上高级教练机,将一般国家的三级培养体系,改为两级培养。

但对于每个飞行员來说,在他们真正上战场之前,还要与苦心收集來的各种敌机进行空战模拟实战训练,这其中不仅包括rì军的各种战机,还包括了江北转交过來的因为美式战机大量到货,而转为后备力量的各种杂牌飞机。

而对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之中,除了空战格斗训练之外,还包括对轰炸机、运输机的攻击,对地攻击等多种训练,以及所有应对空战之中遭遇的各种应急情况的训练,而且这个模拟实战训练,杨震还强制规定了必须达到二十个小时以上。

不仅要经历实战训练,各个机种的飞行员位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相互之间每年都有一定的飞行训练时间,也就是说轰炸机飞行员,每年都要抽出一两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去飞战斗机,运输机的飞行员也是如此,这种训练模式,在世界上可谓是独一份。

毛病是出在人员的选拔和油料以及零部件的供应上,最根本的就是飞行员的选拔上,根据地的人口底子太薄,飞行员的选拔条件又太高,在既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又要有相当的身体素质要求的情况之下,选拔飞行员的速度一直不快,满足不了部队发展的需要。

抗联的第一批航空兵的培训虽然只用的半年多一点的时间,但那是一种什么培训方式,所有的飞行员全部都是在全军jīng挑细选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连排级干部,以及在根据地内挑选的伪满国高毕业生。

这些人白天学习飞行技术,晚上学习理论和俄语,不到两个月时间的,第一批飞行员就放了单飞,为了抢速度,大半年的时间之内歇人不歇飞机的训练,第一批选拔的飞行员,在高强度的培训和训练之下,甚至出现因为过度疲劳而摔机的事件。

这种培训方式,应急可以,但是不能长久,大半年的培训时间之内,仅仅苏制波二教练机,就摔掉了近十架,因为高强度训练伤亡十余人,用江北培训抗联航空兵的空军人员的话來说,中国同志都疯了。

要是后续飞行员的培训还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的话,在目前所有航空兵培训已经全部转移到根据地内的情况來看,别说这些jīng挑细选的飞行学员损失不起,就连最基本的教练机都摔不起。

全军现在只有三十余架波二教练机,二十架美制教练机,十余架在哈尔滨缴获的rì制九九式高级教练机和一批杂牌教练机,要是按照这个速度摔下去,用不了多久,恐怕三个航校,就一架教练机都沒有了。

在第一批飞行人员毕业后,尽管急需大批的飞行人员,但经过与航空兵研究,杨震还是下定决心修改了航空兵的训练大纲,将培训事件延长到了十个月,但将飞行训练的小时数增加了十个小时,这样一來,速度更加缓慢。

更何况作为技术密集型军种的航空兵不仅需要大量有文化的飞行员,对地勤人员的文化水平同样都是有一定要求的,让一个大字不识,连发动机原理都搞不明白的家伙去修一架这个时代最高科技之一的飞机,那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人口数量稀少,文化底子过薄,造成了选拔飞行员的吃力,尽管已经优先向航空兵调拨,但人员的缺口依旧很大,在其他军兵种同样发展迅速的情况之下,杨震总不能将所有的适合人口全部调拨给航空兵吧。

不单单航空兵,陆军中的技术密集兵种中的炮兵、装甲兵那里,甚至包括军工部门在内,也同样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现代化军队,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征善战的猛将,更需要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

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題,不仅仅出现在航空兵身上,眼下正在大规模接收江北运过來坦克的装甲兵那里,也同样出现了相当的问題,技术人员始终不够,成了陈翰章眼下最头疼的事情,无论是zhōng yāng抽调來的干部,还是部队内自身选拔的干部,实战经验的确丰富。

但文化水平,却是太差,很多人那点只能勉强读懂报纸和看得懂地图的有限文化,都还是在部队学的,你让这些连ABC是什么东西,化油器是什么原理都不知道的人,去学习坦克发送机维修,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

坦克这个家伙虽说全身是钢铁,看起來皮糙肉厚,但实际上,作为陆军之中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兵种和装备,其内部一样娇气的紧,对其抢修能力,直接关系到这个兵种在战场上的战斗力。

在根据地内别说大学生,就连国高毕业生都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甚至适龄的征兵人口都不足的情况之下,底子过薄,包括飞行员在内的各个专业兵种技术人员选拔速度跟不上发展速度,这几乎成了杨震心里面的一个心病。

毕竟自己当初一再强调这的只能人员等装备,绝对不能出现让装备等人的情况,现在却是活生生的就摆在眼前,根据地内的实际情况,难以支撑抗联大规模的扩军,即便是攻占了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但在还要进行清查的情况之下,知识分子的供求比例,还是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三千人,别说集中开赴东北就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是抵达东北之后,沒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培训,也很难使用,沒有办法,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chóng qìng方面掌握的情况之下,在全国教育水平都低下的情况之下,这三千人已经是zhōng yāng最大的努力了在杨震从陕北飞回东北之前,zhōng yāng虽然已经答应,在三个月之内,想尽一切办法为抗联补充三千名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但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别说这三千人单单集中,转运就需要三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就算抵达东北之后,沒有一年以上的培训根本就无法工作。

杨震也知道,这三千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对于一支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很多师团一级的指挥员都还是文盲的军队來说,几乎已经是倾尽所有了,从这一点上來说,zhōng yāng真的是砸锅卖铁了。

尽管这些人的文化水平,杨震并不满意,但也只能暂时先将就,想想后世大学毕业生满大街都是,甚至比猪肉还便宜的情况,而眼下初中这个后世早就已经普及的水化水平却成了知识分子的现状,杨震也只能无言苦笑。

要知道在后世,除了你实在不想在学校混下去之外,一般人想不弄一个初中毕业证都难,就算街上那些拎着菜刀砍人的小混混,至少也都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可眼下,一个初中毕业生几乎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知识分子了,至于大学生,那更是无价之宝。

杨震想想自己从皖南抵达苏北后,干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枪毙了还沒有划归新四军建制的十八集团军苏鲁豫支队一个大队政委的原因也不由的苦笑,人家还在一一五师建制内,不管做了什么,按照道理來说,绝对归不上自己这个实际上已经卸任的新四军政委管。

但在听到前來开会的刚刚调拨给新四军建制的十八集团军南下支队的一个干部说起,这个家伙以托派为名,罗织罪名一口气杀了十几名参军的抗rì学生后,想起了后世自己看某些战史时候看到的某些事件后,杨震第一时间就下令将來苏北开会的这个家伙抓了起來。

在草草审讯后,杨震第一次行事自己政治委员的最终决定权,不顾众人反对,将这个经过长征的家伙下令枪毙,他杀了多少地方干部,杨震管不到也不想管,那是一一五师自己内部的事情,但十几名参军的青年学生,其中还有好几名大学生干部,剩下的也都是至少高中毕业。

这个数字,让杨震心疼的心都快淌血了:“老子想弄一名大学生都沒有地方去弄,你这个家伙干脆直接杀了,妈的败家的王八蛋,你这种人渣留着有什么用。”要不是其他人拦着,尤其那位让杨震很尊重的华东局第一书记出面,杨震都差点亲手毙了他。

以杨震的xìng格,如果不是为了保护苏鲁豫支队的那些知识分子,他不会这么莽撞的,为了保护知识分子不受迫害,为了被冤杀的十几名青年学生,而枪毙掉掉一个经过长征团职干部,这在这支经过多次大肃反,被冤杀的干部和战士多了去的军队來说,还是第一次。

杨震这一举动,虽然引起了军内某些人的不满,也招致了许多的非议,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手伸的太长了,也太过了,要是全军的干部都这么干,那谁还敢去反特,但却赢得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好感,用后來新四军干部的说法是,人家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杨政委这是一怒为是为知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