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师团的防御战术

吃够了抗联坦克炮威力的华北方面军高层,不顾技术人员以及独立战车第四旅团长高泽英辉大佐的坚决反对,逼着技术人员临时改装的这款坦克,火力的确比之前的型号上升了一个档次。

也的确具备了与抗联中型坦克相互抗衡的能力,使得日军第一次有了可以在火力上与抗联抗衡的战车。但毕竟一款新式的武器的设计以及改动,是需要大量的科学论证和系统研究的,不是你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一味的蛮干只顾着加大火炮的威力,却从没有想着从弹上着手,改进老式的穿甲弹这种更加捷径一些的道路,只想着给坦克增加大口径的火炮。没有经过详细的论证,以及相对充分的实验,投入到实战之中后毛病也是百出。

用原本就大威力的野炮临时草草改装的主炮,这威力的确相当的大,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超过了抗联的美制m四坦克与t三四坦克使用的主炮。如果经过系统的论证以及科学的改进,甚至不比抗联手中威力最大的,德制四号坦克七十五毫米长身管火炮性能差。

但山野炮这样的中型口径地面火炮,普遍使用的手动炮闩,使得其主炮相对于坦克炮来说射速很慢。原始过于笨重的重量,使得原本设计就不是很成功的炮塔回旋机构,旋转的速度更慢。

日军整个炮兵装备之中,威力最大、射程最远,也是唯一具备真正反坦克能力的九零式野炮,可不是原来的五十毫米坦克炮,这一吨多重的份量可是十足。日本陆军炮兵都嫌这款野炮除了射程远、威力大之外,太过于笨重,造成机动困难而选择了九五式野炮。

将一款炮兵都嫌笨重的野炮,不加任何大的改动。只是去掉一些坦克炮不需要的部件并截断了炮管,便强行塞进了原本只用来使用五十毫米坦克炮的炮塔之中,这个做法也只有一向以蛮干著称的日本陆军,才能干出来这种事情。

虽说世界上所有的大口径坦克炮,基本上都是地面火炮改装的,这个年代专门研制一款坦克炮的不是没有,可的确并不多见。尤其是在战时,没有那么多的充裕时间的情况之下,基本上所有的坦克炮,都是利用反坦克炮或是高射炮改装的。

但人家在塞进坦克之前,都要做一番大手术,甚至很多方面都要重新的设计。一味追求威力的华北方面军,只看中火炮的威力,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就这么草草的改装,不出事那就怪了。

日军这款坦克的炮塔,虽说在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留下了改造的余地。可这款一吨多重的野炮,对于炮塔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承受。尽管作为坦克炮使用,可以去掉很多设置和两个轮子。但这款野炮的重量,依旧是炮塔难以承受的。

换装了九零野炮之后,因为原始设计没有做到相对应的调整,使得这款坦克的炮塔转动速度更加的缓慢。抗联的m四坦克,这边已经绕开日军坦克炮直瞄视线,日军坦克坦克的炮塔还没有转过来。

再加上本身的射速问题,往往抗联的坦克已经开了四炮,日军坦克才能还击一炮,这一点让日军在对抗之中吃了很大的亏。坦克对决除了装甲、机动性等其他因素之外,火炮的威力和射速都相当关键。

同时因为原始设计的关系,这款坦克炮使用的护盾和固定火炮的部件,又不是专门为这款火炮准备的。只改装了火炮,护盾的强度没有相对应的增加,这对这款坦克来说也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护盾要承担火炮的主要后坐力,远远的超过了原始设计。

结果这两个日军战车中队之中的坦克,只开了几炮就有三分之一坦克的护盾被自己坦克炮,开火时产生的强大的后坐力给撕裂。甚至有几辆坦克炮,因为连续开火带来的后坐力,将固定火炮的挂耳硬生生的给扯断,而丧失了还击能力被抗联的坦克击毁。

在加上抗联美制坦克的观瞄系统,以及装备了垂直稳定器,使得射击精度远远好于日军的坦克。同时具备部分行进间精确射击的能力,坦克手的训练水平,也已经超过了日军坦克兵的训练水平。

同时美国给抗联的这些m四中型坦克,虽说装备的都是老式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但是威力对付三式坦克的五十毫米正面装甲,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尽管刚一开始的确吃了不小的亏,主炮的威力也逊色于日军这款坦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略占据了上风。

不过这次的坦克战,是抗联的坦克在面对日军坦克的时候,第一次在火炮威力上落了下风。同时日军依托身后的反坦克炮阵地,尽可能的避免与抗联打近战。虽说临时改装的这种坦克毛病多多,但也给抗联投入的坦克集群,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一场规模并不算大的坦克战下来,参战的抗联一个坦克营,虽说将这两个日军坦克中队,外加一个炮战车中队的十辆一式炮战车全部击毁,但自身的损失也相当的惨重。在与日军三式改型坦克作战之中,损失了一多半的兵力。

而且自身拉开了攻击间距,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日军坦克集群身上,也给日军部署在自己坦克群侧后方的步兵和反坦克炮,制造了相当大的机会。尽管配合坦克作战的步兵,不断的以密集的火力驱逐日军反坦克手掩护坦克。

但面对日军采取照搬抗联的以坦克、反坦克炮阵地,外加步兵反坦克火力小组,组成的多层次、大纵深的防御体系,也给抗联参战各个部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原本用于纵深突破的一个完整拥有三个中型坦克连建制营,外加一个配属的轻型坦克连基本上被打残。

三个中型坦克连损失惨重,虽说配合步兵突入日军防御纵深六、七公里,但自身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三个中型坦克连的美制m四中型坦克,只剩下五辆坦克还有战斗力。最多的一辆m四坦克,被命中了十余发铁拳反坦克火箭弹,外加两发五十毫米反坦克炮弹。

至于装甲更是薄弱的m三轻型坦克,在战斗之中全部被日军击毁。这个损失是抗联装甲部队,在此次会战之中除了通州战场的那一次失利之外,与日军坦克作战之中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

此战之中给抗联的坦克部队,带来如此惨重的损失,不单单是日军投入了新式坦克。日军投入的这款草草改进的坦克,的确给抗联的坦克集群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是很大的损失,但是这并不是损失如此之大的关键因素。

日军在此战之中采取的战术,才是抗联投入的坦克部队损失如此大的原因。日军使用八八式高炮和五十毫米反坦克炮,组成远近结合的反坦克火力网。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引导反坦克炮兵作战。

其设置的反坦克炮阵地,与前面的坦克部队,以及大量出动的在身后炮兵和机枪掩护下的反坦克小组协同作战。在抗联坦克部队为了应对日军坦克火力,转为采取疏散攻击队形,并将主要注意力用于对付威胁相当大的日军坦克之后。

部署在日军坦克集群身后的八八式高射炮群,则立即利用其射程远的优势,在一米光学测距仪和高炮射击指挥仪的引导之下,在一千米的距离直接开火。与面前的坦克相互配合,利用这款远射程、高精度的高射炮平射,弥补日军坦克射速慢的缺点。

同时步兵的反坦克小组,则在炮兵和重机枪,以及步兵发动反突击的不惜代价的掩护之下也冲了出去。利用步兵发动的反突击和炮火的掩护,缠住随同坦克部队作战的抗联步兵,自己则利用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近距离攻击抗联的坦克。

而在日军坦克集群的身后,不仅仅有着八八式高炮和步兵组成的大量反坦克集群。还有着隐蔽良好,抗联坦克不到三百米的距离,轻易不开火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阵地。日军的这个战术体系,给侯国忠的突击造成了相当致命的威胁。

m四中型坦克和m三轻型坦克过于高大的身材,在地势平坦的地形之下,给日军的反坦克炮火,树立了一个高大的靶子。日军在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一米光学测距仪,引导反坦克炮兵远距离射击,可以说命中率相当的高。

尽管抗联的炮兵,也在不断的提供火力掩护。尤其是火箭炮兵对日军纵深阵地,不断的实施火力覆盖,对日军的反坦克炮兵阵地实施压制。但该部日军整个防御体系,依旧给侯国忠的突破行动,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

原本按照侯国忠的计划,是投入步兵为坦克打开通道,然后以坦克采取抗联惯用的大纵深穿插战术。但面对抗联发起的穿插攻势,日军上来就投入了两个战车中队,外加一个炮战车中队,来应对抗联的步兵冲击。

只能让他将预定向纵深突击的坦克集群提前使用,直接面对日军坦克与反坦克炮阵地的火力组合。这一战下来,尽管也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但是他预定投入到纵深,对一百师团实施包抄的坦克集群也损失惨重。

这个损失让陈翰章与侯国忠,都感觉到相当的意外。这战斗刚一打响,一支利矛就被折断。这对整个战役的进度,无疑会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右翼的突破行动,以及拖延整个战役的进程。

好在负责一线指挥的侯国忠动作也相当的快,在这个坦克营基本全部损失掉后,立即调整了部分的部署。从围歼七十二师团残部的战场上,抽调出来最后的两个坦克连,加上该营剩下的五辆坦克,临时缩编成了一个营。

全速开往战场加强给迂回包抄部队,以尽快的完成对一百师团侧翼穿插的任务。并将侧翼的炮兵数量,增加了将近一倍的数量。对一百师团整个右翼的防御体系,采取了密集的炮火覆盖,全力掩护攻击集群的突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