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五百六十八章真正的基础

抗日之我为战神 五百六十八章真正的基础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说到这里,李延平不禁有些感慨:“我们可用的人手实在太少了。.. /:加上zhōng yāng调拨过来的军工专家,也不过四十多人。zhōng yāng转调过来的,百余名前来东北参军抗rì的大学生。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经验又欠缺。”

“虽然有几种武器,已经足足搞了大半年,你还拿出了图纸,但是试制工作依旧不顺利。简单一些的武器和枪支试制的比较顺利。但是复杂一些的武器,如五十七毫米高炮,却是非常的困难。”

“军工部按照你拿出的设计图纸,已经研究了半年多了,却始终拿不出成品来,只弄出一个半成品来。而且受限于原材料的缺乏,对火炮的试制也有些过于谨慎了。我们从江北进口的炮管钢,数量还是太少了。”

“另外,熊大缜这两天找我,说这种你设计的五十七毫米高炮的自动测量具,我们生产不出来。另外,那种二十三毫米高炮,也只试制出来了单装的。双联型号太复杂,我们制造出来的成品,联动装置超重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无论是从生产设备上来说,还是技术支持。这种复杂的双联装高shè炮,至少目前我们还无力生产。而且这种高shè炮与十四毫米高shè机枪遭遇到一样的困难,就是联动机构太复杂了。以我们目前的技术能力实在有限。”

“我们在占领了rì军设置在哈尔滨大量与军工产业有关的工厂后,机器设备和工人的问题,得到了一部分相当大的缓解。但是主要的设计者与技术人员都是rì本人。并未能改变我们技术人才奇缺的局面。”

“老杨,你设计的这些武器虽然已经提供了图纸,但是图纸还很不完善。也就是说,你提供的图纸上只有基础设计,至于其他的还要我们自己去摸索。老杨,武器装备研制是需要大量人才的。不是凭借一两张图纸,就能制造出来的。”

对于李延平关于军工部目前对于几种自己设计的先进武器试制,除了少量简单的武器之外,其余的全部遇到瓶颈的问题。杨震微微点了点头道:“告诉熊大缜,除了五十七毫米无后坐力炮和十四点五毫米高shè机枪之外,其余的我可以再给他半年的时间。”

“但半年之后,我要看到成果。尤其是五十七毫米以及二十三毫米这两款高shè炮,就算他熊大缜将命给我搭上,也要搞出来。至于八十二毫米无后坐力炮,暂时可以先放一放。按照目前rì军的战车配置,五十七毫米的暂时够用了。”

“八十二毫米无后坐力炮的试制,可以暂时先向后放放。集中jīng力,给我搞出这两种高shè炮来。自动测量仪生产不出来,就用手工的。但是双二十三毫米高炮的联动装置一定要解决。有了这种高炮,我们可以大大的提高战场上的防空火力密度。”

说到这里,杨震看着李延平道:“政委,时不我待啊。就算苏联那几百门三七高炮和八五高炮到位。但随着我们的兵工厂规模越来越大,需要防护的目标也就越来越多。那些高shè炮,在航空兵还很薄弱的情况之下,我们的这么一点高shè炮,根本就不够使用。”

“而且我担心在哈尔滨丢掉之后,rì军为了摧毁我们的作战决心,会集中优势航空兵力对根据地内的几个大城市进行轰炸,就像他们对待chóng qìng那样。而航空兵力在明年苏联的那几百架高空xìng能优异的米格三战斗机抵达之前,我们的防空兵力太薄弱了。”

“而且我们目前有限的航空兵还要参与对战区制空权的争夺。平时还好一些,但在战时,根本无暇分身保护后方的工业基地。而且世界各国防空作战,一向是空地结合。只有战斗机,没有地面高炮,我们的防空手段相当于少了半个胳膊。”

“在目前我们实力有限的情况之下,现在只能以地面防空火力为主,航空兵为辅。从苏联进口的两种高shè炮,三七高炮是瑞典博福斯四十毫米高炮xìng能抽调的产品,而且粗制滥造,xìng能有些勉强。虽然cāo作简单,但xìng能比原炮下降了不少。”

“而八五高炮又太过于笨重,只适合担任要地防空。在我军机动能力还不高的情况之下,这些八五高炮更适合担任城市防空任务,并不是很适合野战部队使用。而缴获的rì军高炮,又弹药奇缺。我们只能另外想办法,依靠自己去解决。”

“加强地面高shè火力的密度,同时在各分区组建防空哨部队。对rì军飞机行迹,提前做出jǐng报很适合我们目前的情况。所以高shè炮兵必须加强,而这两种高shè炮,必须要抢在苏联援助的高shè炮厂投产之前,完成试制。”

“至于十四点七毫米高shè机枪,搞不出四联的那就先搞双联的。这种依靠火力密集度,打击rì军航空兵的武器,不用高jīng度。要是他熊大缜还拿不出来,我看他这个军工部长的位置可以换人了。”

“我们在这次会战之中,虽然重创了关东军的航空兵。但rì军有着完善的航空工业。我们打掉他们一架,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补充两架。而我们的航空兵,数量有限不说,补充更加困难。是打掉一架少一架。防空,尤其是城市的防空,至少目前看还是要以高炮为主。告诉熊大缜,要是能在年底之前搞出来,我给他们几个记特等功”

“在我的规划之中,十四点五毫米高shè机枪,作为团一级的空地两用火力使用。而二十三毫米高shè炮、五十七毫米高shè炮,包括苏制三十七毫米高shè炮,则分别装备旅和纵队一级。作为集群防空掩护火力。同时以五十七毫米高炮,组建一批dú lì高炮团,作为军区的预备队。”

“至于苏军援助的八五高炮,则与五十七毫米高炮,以及部分三七毫米高炮组成城市、铁路沿线防空火力网。保证军工厂以及几个大城市重点民生处,不在rì军飞机轰炸之下受到任何的损失。”

“原有的我们自行生产的十二点七毫米高shè机枪,则全部从团级改为营级使用。政委,我已经决定了。等王效明那边结束,全军进入休整、整顿阶段。全力发展军工产业,以及航空兵、装甲兵。储备弹药和物资。”

“一年之内,只要rì军不主动进攻,我们就不抢先发动进攻。人才不够,就请求zhōng yāng去关内挖。航空、弹道、物理、化学,只要涉及到军工产业的人才,能挖来的都要挖。不能挖的,想办法也要挖。”

“做思想工作不行,就开出重金。按照他们现在的薪水标准,涨一倍全部使用美元支付。只要他们能来,在生活上一律给予最高的待遇。要房子给房子,要车给配车。另外,留学学生的数量要增加。还有请求zhōng yāng,尽量在国统区,甚至沦陷区动员一批东北流亡学生。就说抗联热烈欢迎他们回到家乡,参加家乡的解放。”

“还有,今年除了夏季已经选派的一千名留学生之外,我们年底之前要在选派一批留学生去苏联。重点就是列宁格勒jīng密机械与光学仪器学院以及莫斯科航空学院留学。还是老规矩一律选择理工科,哪怕就是学怎么开火车也行。但是文科专业的一个不选。”

“政委你说的对,发展军工产业,不是单一的依赖图纸,更多的是人才的支撑。建立一批军工企业,基本上满足我们在军事上的需求,已经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最急迫问题了。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就是掏空了军区的家底,损失一些眼前的利益,也要想法子建立我们自己的人才储备。”

“政委,你去和总指挥汇报。请求他出面,去一趟莫斯科见见斯大林。请求苏联方面派遣一部分专家到我们这里工作。军区理工大学组建的速度还要加快。中国籍的教授不够用,就用白俄的。”

“哪怕是我们在哈尔滨抓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rì本籍教授,只要经过严格审查也可以使用。你让政治部的人去找那些俘获的rì本籍教授,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继续站在讲台上,只要保证教学质量,我将按照他们之前的待遇给予同样的薪金。”

“还有让军区政治部在哈尔滨的犹太人中摸摸底子,看看有多少是大学教授或是技术工人。我不管他们因为什么来中国的,是怎么样来中国的,但既然来了,就要留下一些贡献。虽然给他们颁发护照的是rì本人建立的伪满洲国。但是签发签证的是中国人,不是什么满洲帝国的外交官。而中国的土地上,从来就没有过所谓的满洲帝国。”

“我不管他是什么出身,是什么国籍。只要他们手中有知识可以为我所用,我就敢用他们。不过这些人最好安排到大学中去做讲师,真正的秘密研制工作,尽量还是不要让他们插手。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尤其那些rì本专家,他们的祖国目前还在与我们进行着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之战。对于这些人既要用,但是也要防。在用的时候,军区政治部、社会部以及情报部要对他们进行严密的监控。”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付出多少的努力,我们也要培养起我们自己的人才。万丈高楼平地起,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产业的基础。一个国家真正的发展,并不是靠一小撮的jīng英。而是靠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和教育者,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人才,才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真正基础。”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